本实用新型涉及dc插座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dc插座,是一种与电脑显示器专用电源相配的插座,它是由横向插口、纵向插口、绝缘基座、叉型接触弹片、定向键槽组成,两只叉型接触弹片定位在基座中心部位,成纵横向排列互不相连。叉型接触弹片一端为接线口,外露在基座圆柱体顶面,供连接输入电源软线或软缆用,叉型接触弹片另一端由基体互连的两只弹性臂组成,设置在dc插头插入方向绝缘基座插孔内,供给电脑显示器之用,使之正常工作。
如图6所示,插片9是dc插座组成的一部分,包括斜角91,普遍安装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逐个将插片9插入到dc插座的基座上,如此操作步骤繁琐且费时费力,需要一种驱动插片9移动的加工设备,对插片9进行移动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具有逐个输送工件,并具有省时省力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远离机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输送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杆,所述进料杆开设进料槽,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位于进料杆右端且与进料杆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端面开设有连通进料槽的第一固定槽,在所述第一固定槽远离进料杆的末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固定座前后两侧面共面,在所述第一固定座朝向进料杆的端面上开设有连通第二固定槽的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座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槽连通的第四固定槽,所述第四固定槽与第三固定槽对应设置,所述第四固定槽远离第二固定槽的一端开设第五固定槽,所述第五固定槽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座前后两端连通;所述操作台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朝向第二固定座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第五固定槽的通孔;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有第一操作杆,所述第一操作杆驱动工件在第二固定槽内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有第二操作杆,所述第二操作杆上开设有供工件嵌入的放置槽,所述第二操作杆驱动工件从第二固定槽经过第四固定槽进入到第五固定槽内,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连接有第三操作杆,所述第三操作杆驱动工件经过通孔到滑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从振动盘出来,依次经过滑道、第一固定槽,进入到第二固定槽内,通过第一操作杆驱动工件在第二固定槽内移动,使得放置槽与第四固定槽对齐,再通过第二操作杆将工件驱动到第五固定槽内,最后通过第三操作杆驱动工件进入滑道内,实现工件的移动和安装,具有省时省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操作台上的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位于第一固定座前侧,所述第一支撑座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穿设第一支撑座的末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操作杆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气缸驱动连接件和第一操作杆一起沿第一气缸活塞杆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与第一气缸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的圆盘以及与第一操作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操作块,所述第一操作块朝向第一气缸的一端开设有供第一气缸活塞杆嵌入的第一操作槽,所述第一操作槽远离第一气缸的一端开设有供圆盘嵌入的第一活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盘与第一操作块的配合,使得第一气缸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时,使得第一操作杆远离/靠近第一气缸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台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方便分离驱动组件与操作台的效果,从而对于驱动组件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操作杆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穿设有定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定位工件的效果,使得工件进入放置槽内后,防止工件位置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座后端面与固定条前端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后端面与固定条前端面抵接具有限位效果,防止第一操作杆继续朝固定条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盖,所述第一固定盖盖住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以及第三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件在第一固定座上移动时,不会脱离第一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进料杆的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具有支撑效果,防止进料杆远离振动盘的一端由于自身重力而下移,使得进料槽与第一固定槽错开,使得工件无法进入到第一固定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件从振动盘出来,依次经过滑道、第一固定槽,进入到第二固定槽内,通过第一操作杆驱动工件在第二固定槽内移动,再通过第二操作杆将工件驱动到第五固定槽内,最后通过第三操作杆驱动工件进入滑道内,实现工件的移动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进料杆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去除第一固定盖和第二固定盖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施例凸显定位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支撑柱;12、振动盘;13、进料杆;14、进料槽;2、操作台;21、固定条;22、滑道;23、通孔;24、支撑杆;3、第一固定座;31、第一固定槽;32、第二固定槽;33、第三固定槽;34、第一固定盖;4、第二固定座;41、第四固定槽;42、第五固定槽;43、第二固定盖;5、第一驱动机构;51、第一支撑板;52、第一操作杆;521、定位孔;522、定位杆;523、放置槽;53、第一支撑座;54、第一气缸;55、连接件;551、圆盘;552、第一操作块;553、第一操作槽;554、第一活动槽;56、螺栓;6、第二驱动机构;61、第二支撑板;62、第二操作杆;7、第三驱动机构;71、第三支撑板;72、第三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11,多个支撑柱11远离机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2。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盘12,振动盘12的输送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杆13,进料杆13开设进料槽14。
如图3和图4所示,操作台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3,第一固定座3位于进料杆13右端且与进料杆13抵接。在第一固定座3上端面开设有连通进料槽14的第一固定槽31,在第一固定槽31远离进料杆13的末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32,第二固定槽32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固定座3前后两侧面共面,在第一固定座3朝向进料杆13的端面上开设有连通第二固定槽32的第三固定槽33。第一固定座3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座4,第二固定座4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槽32连通的第四固定槽41,第四固定槽41与第三固定槽33对应设置,第四固定槽41远离第二固定槽32的一端开设第五固定槽42,第五固定槽42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座4前后两端连通。操作台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条21,第一固定座3后端面与固定条21前端面抵接。固定条21上开设有滑道22,滑道22上,滑道22朝向第二固定座4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第五固定槽42的通孔23。
如图3和图4所示,操作台2上通过螺栓56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1、第二支撑板61以及第三支撑板71,第一支撑板5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支撑板61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6、第三支撑板71上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7。第一驱动机构5连接有第一操作杆52,第一操作杆52驱动工件在第二固定槽32内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机构6连接有第二操作杆62,第二操作杆62上开设有供工件嵌入的放置槽623(参图6),第二操作杆62驱动工件从第二固定槽32经过第四固定槽41进入到第五固定槽42内。第三驱动机构7连接有第三操作杆72,第三操作杆72驱动工件经过通孔23到滑道22内。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51上的第一支撑座53,第一支撑座53位于第一固定座3前侧,第一支撑座53远离第一固定座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54,第一气缸54活塞杆穿设第一支撑座53的末端通过连接件55与第一操作杆52可拆卸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件55包括与第一气缸54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的圆盘551以及与第一操作杆52固定连接的第一操作块552,第一操作块552朝向第一气缸54的一端开设有供第一气缸54活塞杆嵌入的第一操作槽553,第一操作槽553远离第一气缸54的一端开设有供圆盘551嵌入的第一活动槽554。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驱动机构6、第三驱动机构7和第一驱动机构5的结构相同,只是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和第三驱动机构7安装位置不同。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第一操作杆52上开设有定位孔521,定位孔521内穿设有定位杆522,具有定位工件的效果。第一固定座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盖34,第一固定盖34盖住第一固定槽31、第二固定槽32以及第三固定槽33。第二固定座4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盖43,第二固定盖43盖住第四固定槽41和第五固定槽42。使得工件在第一固定座3和第二固定座4上移动时,不会脱离第一固定座3。
如图1所示,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进料杆13的支撑杆24。支撑杆24具有支撑效果,防止进料杆13远离振动盘12的一端由于自身重力而下移,使得进料槽14与第一固定槽31错开,使得工件无法进入到第一固定槽31内。
工作原理:工件从振动盘12出来,依次经过滑道22、第一固定槽31,进入到放置槽623内,第一驱动机构5驱动第一操作杆52使工件在第二固定槽32内移动,使得放置槽623与第四固定槽41对齐,第二驱动机构6驱动第二操作杆62,使得工件从放置槽623经过第四固定槽41再到第五固定槽42内,最后第三驱动机构7驱动工件经过通孔23进入到滑道22内,实现工件的移动和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11),多个所述支撑柱(11)远离机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2),所述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盘(12),所述振动盘(12)的输送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杆(13),所述进料杆(13)开设进料槽(14),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3),所述第一固定座(3)位于进料杆(13)右端且与进料杆(13)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3)上端面开设有连通进料槽(14)的第一固定槽(31),在所述第一固定槽(31)远离进料杆(13)的末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32),所述第二固定槽(32)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固定座(3)前后两侧面共面,在所述第一固定座(3)朝向进料杆(13)的端面上开设有连通第二固定槽(32)的第三固定槽(33);所述第一固定座(3)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座(4),所述第二固定座(4)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槽(32)连通的第四固定槽(41),所述第四固定槽(41)与第三固定槽(33)对应设置,所述第四固定槽(41)远离第二固定槽(32)的一端开设第五固定槽(42),所述第五固定槽(42)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座(4)前后两端连通;所述操作台(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条(21),所述固定条(21)上开设有滑道(22),所述滑道(22)朝向第二固定座(4)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第五固定槽(42)的通孔(23);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以及第三驱动机构(7),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连接有第一操作杆(52),所述第一操作杆(52)驱动工件在第二固定槽(32)内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连接有第二操作杆(62),所述第二操作杆(62)上开设有放置工件的放置槽(523),所述第二操作杆(62)驱动工件从第二固定槽(32)经过第四固定槽(41)进入到第五固定槽(42)内,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连接有第三操作杆(72),所述第三操作杆(72)驱动工件经过通孔(23)到滑道(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于操作台(2)上的第一支撑座(53),所述第一支撑座(53)位于第一固定座(3)前侧,所述第一支撑座(53)远离第一固定座(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54),所述第一气缸(54)活塞杆穿设第一支撑座(53)的末端通过连接件(55)与第一操作杆(52)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5)包括与第一气缸(54)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的圆盘(551)以及与第一操作杆(52)固定连接的第一操作块(552),所述第一操作块(552)朝向第一气缸(54)的一端开设有供第一气缸(54)活塞杆嵌入的第一操作槽(553),所述第一操作槽(553)远离第一气缸(54)的一端开设有供圆盘(551)嵌入的第一活动槽(5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设置于支撑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杆(52)上开设有定位孔(521),所述定位孔(521)内穿设有定位杆(5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3)后端面与固定条(21)前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盖(34),所述第一固定盖(34)盖住第一固定槽(31)、第二固定槽(32)以及第三固定槽(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进料机构的dc插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进料杆(13)的支撑杆(2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