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0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萃取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适合用以泡制茶饮的饮料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咖啡机作为饮料萃取装置的一种,其结构包括有水罐、加热元件和水泵等,咖啡机的饮料萃取过程主要有两个方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咖啡机在使用时将装有咖啡粉末的咖啡包(也咖啡胶囊,属于饮料包的一种)放置在咖啡机内,再将加热的水用水泵打到咖啡机内的放置包装物的腔室内,水流过要萃取的包装袋,将包装袋内的咖啡萃取出来,最后咖啡饮料则从咖啡机的出水管流出供使用者使用,使用后,再需要将作废的咖啡包取出,原有的咖啡机每操作一次都需要用手将咖啡包从腔室内取出丢弃,故操作不方便。故有人发明了允许咖啡包自动掉落到安装在咖啡机内的垃圾桶中的咖啡机,无需每次用手将咖啡包从腔室内取出丢弃,而只需在使用多次后取出咖啡机内的垃圾桶倾倒其内的多个咖啡包,使用更加省力/卫生/脱包方便和人性化操作。

如一专利号为zl94193279.6(公告号为cn1130345y)的中国发明专利《定量袋装磨碎咖啡的包装和使用这种包装咖啡的压力式咖啡机》披露了一种水平方向萃取的咖啡机结构,咖啡机上部具有一开口,在水加热其一端的挡块,其位置于咖啡机的纵向轴线垂直,咖啡袋被挡块夹住,每块挡块相对咖啡机纵向轴线平行的轴是可转动的,这样挡块了构成一个或大或小的关闭角,当挡块形成开口向上夹角即将咖啡袋夹住,当两挡块平行,则咖啡袋靠重力落到咖啡机外面,驱动挡块转动可通过凸轮或连杆机构实现。该咖啡机中的自动送包脱包结构只适合用于水平方向萃取的咖啡机,而且结构复杂。

如一专利号为zl200710146245.5(公告号为cn100528050c)的中国发明专利《可自动压包、倒包的咖啡机》披露了这样一种竖直方向萃取的咖啡机结构,包括机座、第一机件、第二机件;第一机件设置在机座内的上部,该第一机件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以驱动第一机件在机座内上下移动;第二机件设置在机座内的下部,该第二机件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以驱动第二机件在机座内左右水平移动并可使第二机件部分移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机件由移动板和翻转板组成,翻转板前侧可翻转连接在移动板前侧下部,所述凹腔设置在翻转板上,对应在移动板上开有和凹腔相配的通孔;所述的机座后部相应位置处设有掉包口,在移动板移动到掉包口上部状态下,所述的翻转板可向下翻转至掉包口内;机座前部相应位置处固定有两水平间隔设置的顶杆,在移动板移动至第一机件下方状态下,所述顶杆推抵翻转板下端面直至翻转板翻转至水平状态,并使翻转板搁置在两个顶杆上。

由于该咖啡机在脱包时,第二机件不但有水平轴向移动的动作,而且在移动到掉包口位置处还有一个翻转动作,因此咖啡机的体积就会较大,还有该咖啡机的驱动结构复杂、成本高。

荷兰联合利华公司申请了如专利号zl201180032483.8(授权公告号cn102958408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制备茶饮的酿造方法及储盒》,披露与传统咖啡机不同的酿造方法及储盒,尤其是储盒,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第一元件包括侧壁和底壁,侧壁和底壁由水不可渗透的材料制成,底壁包含指向所述第一元件外部的隆起,底壁包含开口,开口包括水可渗透的过滤器,顶部可选地可由密封件关闭,并且所述密封件可附接到所述侧壁的上边沿,底壁包括指向所述第一元件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凹口,第二元件包括底壁,底壁由水不可渗透的材料制成,底壁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能够与隆起互锁,以便形成不透水连接,底壁包含能够与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凹口互锁的一个或多个隆起,第二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围绕对应的凹口和隆起可移动。然该专利并未公开具体的托盘组传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简单合理的能使饮料胶囊自动脱落的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使用该机构的饮料萃取机体积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包括机座,机座前部设有酿造部分,机座后部设有掉包口;前移动部件,约束在机座内的前部并能相对机座前后滑移,前移动部件上设有安放饮料包的放置位,在前移动部件前移出机座状态下,所述放置位位于机座外部而处于装包位置,在前移动部件后移至机座内部状态下,所述放置位位于酿造部分下方而处于萃取位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移动部件,设于机座内的后部并能相对机座前后滑移,后移动部件的前部设有藉由弹簧作用保持夹紧状态的夹爪组,夹爪组能随后移动部件滑移;电机摆杆驱动结构,用以驱动后移动部件相对机座前后滑移;在夹爪组随后移动部件前移至萃取位置状态下,夹爪组能将位于萃取位置的饮料包夹持住,在夹爪组随后移动部件后移至远离酿造部分状态下,夹爪组将饮料包夹离萃取位置并移动至所述掉包口处;挡位件,设于掉包口后部,以对移动至掉包口处的饮料包挡位使饮料包脱离夹爪组的夹持。

作为优选,上述电机摆杆驱动结构包括电机、摆杆,电机固定在机座上,摆杆的中部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而能在平面内摆动,所述摆杆的一端固定有带动柱,所述后移动部件上开有供带动柱插入的带动槽,摆杆在摆动过程中,带动柱以摆杆的转动轴为轴线圆周摆动并沿带动槽滑移从而推动后移动部件前后滑移。该传动结构只需一梗摆杆即可,带动柱随摆杆作圆周运动,因带动柱能沿带动槽滑移,故带动柱的圆周运动可转换成后移动部件的前后移动,如带动柱上装配由滚柱,则能更轻松带动后移动部件移动。

为实现对后移动部件移动行程的自动控制,进一步改进,上述机座内设有用以控制电机启停的行程开关,所述摆杆上设有以摆杆的摆动中心为轴线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触碰部和第二触碰部;在后移动部件前移至萃取位置状态下,所述第一触碰部触发行程开关,电机停止工作;在后移动部件后移至远离酿造部分状态下,所述第二触碰部触发行程开关,电机停止工作。外界给出信号,电机工作,带动摆杆摆动,当摆杆摆动180度后,恰好带动后移动部件前移或后移一个行程,带动柱在带动槽内左右各滑移一次,带动柱在该行程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位于带动槽的同一位置,这是另一个触碰部正好触发行程开关,电机停止工作。如摆杆顺时针摆动带动后移动部件后移,则摆杆逆时针摆动带动后移动部件前移。

作为优选,上述夹爪组包括两个夹紧块,所述后移动部件的前部具有呈弧形的夹口,两个夹紧块分别转动所述夹口的左右两侧的轴部,且在夹紧块与后移动部件之间设有转角限位结构,以使两个夹紧块能绕所述轴部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开合,每个夹紧块的侧部对应设有一个弹簧,作用于夹紧块使其保持向内偏转趋势。当夹紧块开始接触饮料包的环形外周壁的后部并逐渐朝环形外在不的中部移动,因饮料包的环形外壁的后部往中部阀芯其口径逐渐扩大,会使得夹紧块克服弹簧弹力外张,弹簧被压紧,当夹紧块抱住饮料包的环形外壁大致中部时,夹紧块会较牢靠抱住饮料包,当夹紧块随后移动部件后移时,夹紧块的夹持力会将饮料包从酿造位置向后拉离,完成脱包。

作为优选,上述后移动部件对应夹紧块位置处形成有对夹紧块进行挡位的横向挡壁和纵向挡壁,横向挡壁对夹紧块的后外壁进行阻断,纵向挡壁对夹紧块的外侧壁进行阻断,在原始状态下,横向挡壁与夹紧块的后外壁接触阻止夹紧块进一步向内偏转。

作为优选,上述挡位件为固定在机座后部的挡板,所述后移动部件的底面开有沿轴向贯穿至夹口的通槽,在后移动部件后移过程中,挡板通过通槽后推动位于夹口内的饮料包。该挡位件结构简单,当挡板触碰到饮料包时,后移动部件继续后移,饮料包在挡板阻断作用下克服夹爪组的加持力而在原位脱离后移动部件。

上述前移动部件上设有贯穿后端的u形槽口,u形槽口的内端呈与饮料包外形匹配的弧形,u形槽口的内端构成所述放置位,在饮料包置于u形槽口的内端状态下,饮料包的环形边沿搁置在前移动部件的顶面。该放置位仅起到搁置饮料包作用,脱包时,饮料包也能方便经由u形槽口后移脱离前移动部件。

为保证后移动部件前后滑移平稳,上述机座内的左右两侧方便固定有轨道,所述后移动部件的左右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轨道滑配的滑槽。

进一步改进,上述机座的进口内固定有引导部件,引导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向上延伸并呈l形的引导板,引导板的水平壁的底面具有中间高左右两侧逐渐平缓降低的引导面,在前移动部件带动饮料包后移过程中,所述饮料包通过引导部件,引导面与饮料包中第二元件周缘的环形部配合推动饮料包中第二元件相对饮料包的第一元件下移。该结构适合用以背景专利中类似结构的饮料包进行萃取,饮料包随前移动部件后移进入萃取位置,在引导部件的引导面作用下,自动带动第二元件相对第一元件下移,无需操作者在萃取前,先用手将拉动第二机件相对第一机件下移,操作更智能。

为确保前移动部件前后滑移平稳,同时防止前移动部件被拉出机座,上述机座内前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导槽,导槽的前端封闭,前移动部件的左右两侧设有插入所述导槽内的导向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拖盘组传动机构中的前移动部件和后移动部件为独立的两个部件,前移动部件的为手动推拉,后移动部件的滑移则通过电机实现自动控制,简化传动机构;萃取时,将饮料包搁置在前移动部件的放置位,然后手动推动前移动部件后移,直至饮料包进入萃取位,接着电机摆杆驱动结构驱动夹爪组随后移动部件相对机座前移,直至夹爪组能将位于萃取位置的饮料包夹持住,饮料包定位在萃取位置,酿造部分工作,完成饮料萃取;萃取结束后,电机摆杆驱动结构驱动夹爪组随后移动部件相对机座后移,夹爪组将饮料包夹离萃取位置并后移至掉包口处,挡位件对移动至掉包口处的饮料包挡位使饮料包脱离夹爪组的夹持,掉入掉包口;整个饮料包的送包脱包过程简单,在整个送包和脱包过程中,各部件仅作水平滑移动作,故使用该送包脱包机构的咖啡机机座的后部空间的高度不需要很高,也就使得咖啡机整体的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待装包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待装包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装包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装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送包至萃取位置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送包至萃取位置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图6的a-a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送包至萃取位置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一半机座);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脱包位置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导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紧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移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包括

机座1,机座1前部的上方设有酿造部分4,机座1前部的下方设有出液口16,机座1后部的下方设有掉包口11。本实施例中的酿造部分4为竖直方向萃取,图纸中只画出酿造部分4的部分结构,

前移动部件2,约束在机座1内的前部并能相对机座1前后滑移,前移动部件2的外端设有拉手部25,前移动部件2上设有安放饮料包3的放置位21,前移动部件2上设有贯穿后端的u形槽口22,u形槽口22的内端呈与饮料包外形匹配的弧形,u形槽口22的内端构成所述放置位21,在饮料包3置于u形槽口22的内端状态下,饮料包3的环形边沿311搁置在前移动部件2的顶面。机座1内前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导槽14,导槽14的前端封闭,前移动部件2的左右两侧设有插入所述导槽14内的导向条23。在前移动部件2前移出机座1状态下,放置位21位于机座1外部而处于装包位置,在前移动部件2后移至机座1内部状态下,放置位21位于酿造部分4下方而处于萃取位置。

后移动部件5,设于机座1内的后部并能相对机座1前后滑移,机座1内的左右两侧方便固定有轨道13,后移动部件5的左右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轨道13滑配的滑槽57。后移动部件5的前部设有藉由弹簧10作用保持夹紧状态的夹爪组,夹爪组能随后移动部件5滑移。

电机摆杆驱动结构,用以驱动后移动部件5相对机座1前后滑移;电机摆杆驱动结构包括电机8、摆杆9,电机8固定在机座1上,摆杆9的中部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而能在平面内摆动,摆杆9的一端固定有带动柱93,后移动部件5上开有供带动柱93插入的带动槽51,摆杆9在摆动过程中,带动柱93以摆杆9的转动轴为轴线圆周摆动并沿带动槽51滑移从而推动后移动部件5前后滑移。机座1内设有用以控制电机8启停的行程开关12,摆杆9上设有以摆杆9的摆动中心为轴线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触碰部91和第二触碰部92;在后移动部件5前移至萃取位置状态下,第一触碰部91触发行程开关12,电机8停止工作;在后移动部件后移至远离酿造部分4状态下,第二触碰部92触发行程开关12,电机8停止工作。

在夹爪组随后移动部件5前移至萃取位置状态下,夹爪组能将位于萃取位置的饮料包3夹持住,在夹爪组随后移动部件5后移至远离酿造部分4状态下,夹爪组将饮料包3夹离萃取位置并移动至所述掉包口11处,此时处于掉包位置;本实施例中的饮料包可参考背景专利涉及的储盒,包括第一元件31和第二元件32,第二元件32相对第一元件31下移,出去时,必须让第二元件32下移,以方便进气。

夹爪组包括两个夹紧块6,后移动部件5的前部具有呈弧形的夹口52,两个夹紧块6分别转动夹口52的左右两侧的轴部53,且在夹紧块6与后移动部件5之间设有转角限位结构,以使两个夹紧块6能绕所述轴部53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开合,每个夹紧块6的侧部对应设有一个所述弹簧10,作用于夹紧块6使其保持向内偏转趋势。后移动部件5对应夹紧块6位置处形成有对夹紧块6进行挡位的横向挡壁54和纵向挡壁55,横向挡壁54对夹紧块6的后外壁进行阻断,纵向挡壁55对夹紧块6的外侧壁进行阻断,在原始状态下,横向挡壁54与夹紧块6的后外壁接触阻止夹紧块6进一步向内偏转。

挡位件7,设于掉包口11后部,以对移动至掉包口11处的饮料包3挡位使饮料包3脱离夹爪组的夹持。挡位件7为固定在机座1后部的挡板,后移动部件5的底面开有沿轴向贯穿至夹口52的通槽56,在后移动部件5后移过程中,挡板通过通槽后推动位于夹口52内的饮料包3。

机座1的进口内固定有引导部件15,引导部件15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向上延伸并呈l形的引导板151,引导板151的水平壁的底面具有中间高左右两侧逐渐平缓降低的引导面152,在前移动部件2带动饮料包3后移过程中,饮料包3通过引导部件15,引导面152与饮料包3中第二元件32周缘的环形部321配合推动饮料包3中第二元件32相对饮料包的第一元件31下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送包过程:如图1~2所示,前移动部件2后移,放置位21位于机座1外部而处于装包位置;如图3、4所示,然后将饮料包3放置于该放置位21上,此时饮料包3中的第一元件31和第二元件32处于靠近状态;如图5~8所示,手动推动前移动部件2后移,置于放置位21的饮料包3位于酿造部分4下方而处于萃取位置,在后移过程中,饮料包3通过引导部件15,引导面152与饮料包3中第二元件32周缘的环形部321配合推动饮料包3中第二元件32相对饮料包的第一元件31下移;外界给电机8信号,电机8工作,带动摆杆9摆动,当摆杆9摆动180度后,恰好带动后移动部件5前移一个行程,带动柱93在带动槽51内左右各滑移一次,带动柱93在该行程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位于带动槽51的同一位置,此时,后移动部件5前移至萃取位置状态,第一触碰部91触发行程开关12,电机8停止工作,同时,夹紧块6夹紧饮料包3,饮料包3限位在夹口52和放置位21构成的区域内;当然如果后移动部件5在初始状态本身就在萃取位置,则后移动部件5不会前移。然后酿造部分4工作,完成对饮料包3内物质的萃取。

脱包过程:如图9所示,外界给电机8信号,电机8反向工作,带动摆杆9反向摆动,当摆杆9摆动180度后,恰好带动后移动部件5后移一个行程,带动柱93在带动槽51内左右各滑移一次,带动柱93在该行程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位于带动槽51的同一位置,此时,后移动部件5后移至至远离酿造部分4的掉包口11位置状态,第二触碰部92触发行程开关12,电机8停止工作,同时,挡位件7对移动至掉包口11处的饮料包3挡位使饮料包3脱离夹爪组的夹持,掉入掉包口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特征:

1.一种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包括

机座(1),机座(1)前部设有酿造部分(4),机座(1)后部设有掉包口(11);

前移动部件(2),约束在机座(1)内的前部并能相对机座(1)前后滑移,前移动部件(2)上设有安放饮料包(3)的放置位(21),在前移动部件(2)前移出机座(1)状态下,所述放置位(21)位于机座(1)外部而处于装包位置,在前移动部件(2)后移至机座(1)内部状态下,所述放置位(21)位于酿造部分(4)下方而处于萃取位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移动部件(5),设于机座(1)内的后部并能相对机座(1)前后滑移,后移动部件(5)的前部设有藉由弹簧(10)作用保持夹紧状态的夹爪组,夹爪组能随后移动部件(5)滑移;

电机摆杆驱动结构,用以驱动后移动部件(5)相对机座(1)前后滑移;

在夹爪组随后移动部件(5)前移至萃取位置状态下,夹爪组能将位于萃取位置的饮料包(3)夹持住,在夹爪组随后移动部件(5)后移至远离酿造部分(4)状态下,夹爪组将饮料包(3)夹离萃取位置并移动至所述掉包口(11)处;

挡位件(7),设于掉包口(11)后部,以对移动至掉包口(11)处的饮料包(3)挡位使饮料包(3)脱离夹爪组的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摆杆驱动结构包括电机(8)、摆杆(9),电机(8)固定在机座(1)上,摆杆(9)的中部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而能在平面内摆动,所述摆杆(9)的一端固定有带动柱(93),所述后移动部件(5)上开有供带动柱(93)插入的带动槽(51),摆杆(9)在摆动过程中,带动柱(93)以摆杆(9)的转动轴为轴线圆周摆动并沿带动槽(51)滑移从而推动后移动部件(5)前后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内设有用以控制电机(8)启停的行程开关(12),所述摆杆(9)上设有以摆杆(9)的摆动中心为轴线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触碰部(91)和第二触碰部(92);在后移动部件(5)前移至萃取位置状态下,所述第一触碰部(91)触发行程开关(12),电机(8)停止工作;在后移动部件(5)后移至远离酿造部分(4)状态下,所述第二触碰部(92)触发行程开关(12),电机(8)停止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组包括两个夹紧块(6),所述后移动部件(5)的前部具有呈弧形的夹口(52),两个夹紧块(6)分别转动所述夹口(52)的左右两侧的轴部(53),且在夹紧块(6)与后移动部件(5)之间设有转角限位结构,以使两个夹紧块(6)能绕所述轴部(53)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开合,每个夹紧块(6)的侧部对应设有一个所述弹簧(10),作用于夹紧块(6)使其保持向内偏转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移动部件(5)对应夹紧块(6)位置处形成有对夹紧块(6)进行挡位的横向挡壁(54)和纵向挡壁(55),横向挡壁(54)对夹紧块(6)的后外壁进行阻断,纵向挡壁(55)对夹紧块(6)的外侧壁进行阻断,在原始状态下,所述横向挡壁(54)与夹紧块(6)的后外壁接触阻止夹紧块(6)进一步向内偏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件(7)为固定在机座(1)后部的挡板,所述后移动部件(5)的底面开有沿轴向贯穿至夹口(52)的通槽(56),在后移动部件(5)后移过程中,挡板通过通槽后推动位于夹口(52)内的饮料包(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移动部件(2)上设有贯穿后端的u形槽口(22),u形槽口(22)的内端呈与饮料包外形匹配的弧形,u形槽口(22)的内端构成所述放置位(21),在饮料包(3)置于u形槽口(22)的内端状态下,饮料包(3)的环形边沿(311)搁置在前移动部件(2)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内的左右两侧方便固定有轨道(13),所述后移动部件(5)的左右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轨道(13)滑配的滑槽(5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的进口内固定有引导部件(15),引导部件(15)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向上延伸并呈l形的引导板(151),引导板(151)的水平壁的底面具有中间高左右两侧逐渐平缓降低的引导面(152),在前移动部件(2)带动饮料包(3)后移过程中,所述饮料包(3)通过引导部件(15),引导面(152)与饮料包(3)中第二元件(32)周缘的环形部(321)配合推动饮料包(3)中第二元件(32)相对饮料包的第一元件(31)下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内前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导槽(14),导槽(14)的前端封闭,前移动部件(2)的左右两侧设有插入所述导槽(14)内的导向条(23)。

技术总结
一种饮料萃取机的拖盘组传动机构,包括机座;前移动部件,约束在机座内,前移动部件上设有安放饮料包的放置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移动部件,设于机座内的后部,后移动部件的前部设有藉由弹簧作用保持夹紧状态的夹爪组,夹爪组能随后移动部件滑移;电机摆杆驱动结构,用以驱动后移动部件前后滑移;在夹爪组随后移动部件前移至萃取位置状态下,夹爪组能将位于萃取位置的饮料包夹持住,在夹爪组随后移动部件后移至远离酿造部分状态下,夹爪组将饮料包夹离萃取位置并移动至所述掉包口处;挡位件,对移动至掉包口处的饮料包挡位使饮料包脱离夹爪组的夹持。具有结构新颖、简单合理的优点,使用该机构的饮料萃取机体积小。

技术研发人员:汪天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西文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4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