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的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特别是一种饮水机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931334u于2016年01月06日公开了一种智能饮水机,包括一构成饮水机外壳的柜体,柜体的上部为主控制器面板,柜体的中部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温开水一体出口和冷水出口,柜体的底部设有一具备防水防潮的储物箱,在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净水烧水机构,净水烧水机构与主控制器面板以及所述温开水一体出口、冷水出口连接,所述温开水一体出口和冷水出口的前端设有流量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在主控制器面板上设有控制按钮和显示屏幕,其中,操作控制按钮支持精确设定温开水一体出口和冷水出口的出水量或出水温度,并在显示屏幕上予以显示。这种智能饮水机结构复杂、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饮水机的加热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柜体内的净化器,以及热交换器或水箱,其结构特征是所述柜体内设置有位于热交换器或水箱旁边的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包括靠近热交换器或水箱的线圈盘;其中,自来水管或冷水管与净化器的一端相连通,净化器的另一端与水箱的进口相连通,水箱的出口与设置在柜体上的出水龙头相连通,或者,净化器的另一端与热交换器的进水管的一端相连通,热交换器的出水管的一端与在柜体上的出水龙头相连通。

所述电热装置为第一电热装置,该第一电热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热交换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第一螺旋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螺旋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二螺旋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线圈盘设置在第一螺旋管的后方,第二线圈盘设置在第二螺旋管的后方;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分别与中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同平面布置,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同平面布置,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分别为平面螺旋管。

所述第一电热装置还包括第一云母板,该第一云母板设置在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与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之间。

所述第一电热装置还包括铝制装配盒,第一云母板、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设置在装配盒内。

所述第一电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装配盒内的第二云母板,该第二云母板位于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与装配盒之间。

所述柜体内还设置有散热风机,中控板和散热风机位于电热装置的后方,散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中控板。

所述柜体内还设置有用于装配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的支架框,该支架框上设置有用于分别装配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安装槽。

所述电热装置为第二电热装置,该第二电热装置包括支架、第五线圈盘和第三云母板以及风扇,第五线圈盘和风扇通过支架设置在水箱的表面,第五线圈盘位于风扇与水箱的表面之间。

所述第二电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三云母板,该第三云母板设置在第五线圈盘与于风扇之间。

所述第二电热装置为二个以上且环设在水箱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柜体内设置有位于热交换器或水箱旁边的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包括靠近热交换器或水箱的线圈盘;其中,自来水管或冷水管与净化器的一端相连通,净化器的另一端与水箱的进口相连通,水箱的出口与设置在柜体上的出水龙头相连通,或者,净化器的另一端与热交换器的进水管的一端相连通,热交换器的出水管的一端与在柜体上的出水龙头相连通;当本产品工作时,线圈盘产生的磁场作用在热交换器或水箱上,使得热交换器或水箱发热,从而使得流经或储存在热交换器或水箱中的水被加热,从而彻底实现了水电分离,减少了结垢产生的几率,极大的延长了本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自来水管或冷水管与净化器的一端相连通,进入到热交换器或水箱中的水是经过净化的水,水中的杂质以及较大的颗粒得到了过滤净化,从而提高了饮用水的卫生程度,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换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第一螺旋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螺旋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二螺旋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线圈盘设置在第一螺旋管的后方,第二线圈盘设置在第二螺旋管的后方;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分别与中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同平面布置,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同平面布置,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分别为平面螺旋管;经过第一螺旋管且被第一线圈盘加热后的水,会进入到第二螺旋管中被第二线圈盘加热,防止在水流速过大时,有效的避免了有少量水的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而混和在合格水中,降低了整个饮用水的质量等级。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电热装置为二个以上且环设在水箱的外壁上,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均匀加热,使得水箱内的温升更加均匀,有效的避免了因温控器安装位置以及安装角度的不同而带来不同的测温效果的问题,从而能够作到准确的控制加热进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箱和第二电磁加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移除底壳后的组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电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2为热交换器,2.1为进水管,2.2为出水管,2.3为第一螺旋管,2.4为第二螺旋管,2.5为第二螺旋管,2.6为第二螺旋管,3为支架框,3.1为安装槽,4为第一电热装置,4.1为第一云母板,4.2.1为第一线圈盘,4.2.2为第二线圈盘,4.2.3为第三线圈盘,4.2.4为第四线圈盘,4.3为第二云母板,4.4为装配盒,5为散热风机,6为中控板,7为底壳,8为水箱,9为第二电磁加热装置,9.1为支架,9.2为第五线圈盘,9.3为第三云母板,9.4为风扇,10为柜体,11为净化器,12为出水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柜体10内的净化器11,以及热交换器2或水箱8,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0内设置有位于热交换器2或水箱8旁边的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包括靠近热交换器2或水箱8的线圈盘;其中,自来水管或冷水管与净化器11的一端相连通,净化器11的另一端与水箱8的进口相连通,水箱8的出口与设置在柜体10上的出水龙头12相连通,或者,净化器11的另一端与热交换器2的进水管2.1的一端相连通,热交换器2的出水管2.2的一端与在柜体10上的出水龙头12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热装置为第一电热装置4,该第一电热装置4包括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热交换器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螺旋管2.3和第二螺旋管2.4,第一螺旋管2.3的一端与进水管2.1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螺旋管2.3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管2.4的一端相连通,第二螺旋管2.4的另一端与出水管2.2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线圈盘4.2.1设置在第一螺旋管2.3的后方,第二线圈盘4.2.2设置在第二螺旋管2.4的后方;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分别与中控板6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同平面布置,第一螺旋管2.3和第二螺旋管2.4同平面布置,第一螺旋管2.3和第二螺旋管2.4分别为平面螺旋管。

所述第一电热装置4还包括第一云母板4.1,该第一云母板4.1设置在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与第一螺旋管2.3和第二螺旋管2.4之间。

所述第一电热装置4还包括铝制装配盒4.4,第一云母板4.1、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设置在装配盒4.4内。

所述第一电热装置4还包括设置在装配盒4.4内的第二云母板4.3,该第二云母板4.3位于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与装配盒4.4之间。

所述柜体10内还设置有散热风机5,中控板6和散热风机5位于电热装置4的后方,散热风机5的出风口朝向中控板6。

所述柜体10内还设置有用于装配第一螺旋管2.3和第二螺旋管2.4的支架框3,该支架框3上设置有用于分别装配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的安装槽3.1。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电热装置4还可以包括第三线圈盘4.2.3,热交换器2还包括第三螺旋管2.5,第二螺旋管2.4的另一端与第三螺旋管2.5的一端相连通,第三螺旋管2.5的另一端与出水管2.2相连通;第三线圈盘4.2.3设置在第三螺旋管2.5的下方;第三线圈盘4.2.3与中控板6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热装置4还包括第四线圈盘4.2.4,热交换器2还包括第四螺旋管2.6,第三螺旋管2.5的另一端与第四螺旋管2.6的一端相连通,第四螺旋管2.6的另一端与出水管2.2相连通;第四线圈盘4.2.4设置在第四螺旋管2.6的下方,第四线圈盘4.2.4与中控板6电连接。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热装置为第二电热装置9,该第二电热装置9包括支架9.1、第五线圈盘9.2和第三云母板9.3以及风扇9.4,第五线圈盘9.2和风扇9.4通过支架9.1设置在水箱8的表面,第五线圈盘9.2位于风扇9.4与水箱8的表面之间。

所述第二电热装置9还包括设置在支架9.1上的第三云母板9.3,该第三云母板9.3设置在第五线圈盘9.2与于风扇9.4之间。

所述第二电热装置9为二个以上且环设在水箱8的外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水箱的中下部的外壁上环设有四个第二电热装置9。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柜体(10)内的净化器(11),以及热交换器(2)或水箱(8),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0)内设置有位于热交换器(2)或水箱(8)旁边的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包括靠近热交换器(2)或水箱(8)的线圈盘;其中,自来水管或冷水管与净化器(11)的一端相连通,净化器(11)的另一端与水箱(8)的进口相连通,水箱(8)的出口与设置在柜体(10)上的出水龙头(12)相连通,或者,净化器(11)的另一端与热交换器(2)的进水管(2.1)的一端相连通,热交换器(2)的出水管(2.2)的一端与在柜体(10)上的出水龙头(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热装置为第一电热装置(4),该第一电热装置(4)包括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热交换器(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螺旋管(2.3)和第二螺旋管(2.4),第一螺旋管(2.3)的一端与进水管(2.1)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螺旋管(2.3)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管(2.4)的一端相连通,第二螺旋管(2.4)的另一端与出水管(2.2)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线圈盘(4.2.1)设置在第一螺旋管(2.3)的后方,第二线圈盘(4.2.2)设置在第二螺旋管(2.4)的后方;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分别与中控板(6)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同平面布置,第一螺旋管(2.3)和第二螺旋管(2.4)同平面布置,第一螺旋管(2.3)和第二螺旋管(2.4)分别为平面螺旋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热装置(4)还包括第一云母板(4.1),该第一云母板(4.1)设置在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与第一螺旋管(2.3)和第二螺旋管(2.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热装置(4)还包括铝制装配盒(4.4),第一云母板(4.1)、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设置在装配盒(4.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热装置(4)还包括设置在装配盒(4.4)内的第二云母板(4.3),该第二云母板(4.3)位于第一线圈盘(4.2.1)和第二线圈盘(4.2.2)与装配盒(4.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0)内还设置有散热风机(5),中控板(6)和散热风机(5)位于电热装置(4)的后方,散热风机(5)的出风口朝向中控板(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0)内还设置有用于装配第一螺旋管(2.3)和第二螺旋管(2.4)的支架框(3),该支架框(3)上设置有用于分别装配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的安装槽(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热装置为第二电热装置(9),该第二电热装置(9)包括支架(9.1)、第五线圈盘(9.2)和第三云母板(9.3)以及风扇(9.4),第五线圈盘(9.2)和风扇(9.4)通过支架(9.1)设置在水箱(8)的表面,第五线圈盘(9.2)位于风扇(9.4)与水箱(8)的表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电热装置(9)还包括设置在支架(9.1)上的第三云母板(9.3),该第三云母板(9.3)设置在第五线圈盘(9.2)与于风扇(9.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电热装置(9)为二个以上且环设在水箱(8)的外壁上。

技术总结
一种饮水机的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柜体内的净化器,以及热交换器或水箱,所述柜体内设置有位于热交换器或水箱旁边的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包括靠近热交换器或水箱的线圈盘;其中,自来水管或冷水管与净化器的一端相连通,净化器的另一端与水箱的进口相连通,水箱的出口与设置在柜体上的出水龙头相连通,或者,净化器的另一端与热交换器的进水管的一端相连通,热交换器的出水管的一端与在柜体上的出水龙头相连通。所述电热装置为第一电热装置,该第一电热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热交换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第一螺旋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全;张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海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3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