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用原始手柄球头按钮,不仅手感差,而且使用的时候噪音大,还经常会出现耐久后接触不良的情况,使用体验较差;此外一般的球头按钮内部结构复杂,电路板传统硬线连接方式导致球头按钮信号连接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传统的车用原始手柄球头按钮,不仅手感差,噪音大,耐久后接触不良,使用体验较差,内部结构复杂,信号连接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该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包括主壳体、前盖、上盖,解锁电路板组件,主电路板组件以及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解锁电路板组件,包括解锁电路板和2p弯针,2p弯针以贴片的方式贴设于解锁电路板上,形成解锁电路板组件;主电路板组件,包括2*4p排针、2*3p弯针、2p排母、贴片电阻、贴片电容以及主电路板,2*4p排针、2*3p弯针、2p排母、贴片电阻、贴片电容以贴片的方式,贴设于主电路板上,形成主电路板组件;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包括2*3p排母、贴片led及p挡信号电路板,2*3p排母、贴片led以贴片的方式,贴设于p挡信号电路板上,形成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解锁电路板组件安装于主壳体前侧,前盖罩设于解锁电路板组件上且扣设于主壳体上,主电路板组件安装于主壳体上侧,上盖罩设于主电路板组件上且扣设于主壳体上,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镶嵌于主壳体右侧面,与主壳体卡合连接。
其中,解锁电路板组件上安装有解锁硅胶按键。
其中,前盖上开设有通孔,解锁硅胶按键远离解锁电路板组件的一侧穿过通孔并向外延伸。
其中,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上安装有p挡硅胶按键。
其中,解锁硅胶按键和p挡硅胶按键内均带有导电镍粒。
其中,解锁硅胶按键和p挡硅胶按键均为双触发按键。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装配工艺简单,可以进行多工位同时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效率,操作手感好,噪音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该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包括:解锁电路板11、2p弯针12、2*4p排针13、2*3p弯针14、2p排母15、贴片电阻16、贴片电容17、主电路板18、2*3p排母19、贴片led20、p挡信号电路板21、主壳体22、前盖23、上盖24、解锁硅胶按键25、通孔26以及p挡硅胶按键27。
解锁(解锁)电路板组件包括解锁电路板11和2p弯针12(弯针为折弯90°的卧式插针)。2p弯针12以贴片的方式贴设于解锁电路板11上,形成解锁电路板组件,贴设位置没有特殊要求,可随意调整。解锁电路板组件上安装有解锁硅胶按键25。解锁电路板组件用于传输解锁信号。
主电路板组件包括2*4p排针13、2*3p弯针14、2p排母15、贴片电阻16、贴片电容17以及主电路板18。2*4p排针13、2*3p弯针14、2p排母15、贴片电阻16、贴片电容17以贴片的方式,贴设于主电路板18上,形成主电路板组件。各个元器件的贴设位置没有特殊要求,可根据空间布局需要随意调整。
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包括2*3p排母19、贴片led20及p挡信号电路板21。2*3p排母19、贴片led20以贴片的方式,贴设于p挡信号电路板21上,形成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贴设位置没有特殊要求,可随意调整。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上安装有p挡硅胶按键27。
解锁电路板组件安装于主壳体22前侧,前盖23罩设于解锁电路板组件上且扣设于主壳体22上,前盖23上开设有通孔26,解锁硅胶按键25远离解锁电路板组件的一侧穿过通孔26并向外延伸。主电路板组件安装于主壳体22上侧,上盖24罩设于主电路板组件上且扣设于主壳体22上。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镶嵌于主壳体22右侧面,与主壳体22卡合连接。解锁硅胶按键25和p挡硅胶按键27内均带有导电镍粒。解锁硅胶按键和p挡硅胶按键均为双触发按键。
在本实施例中,n*np对接件(比如2*4p排针、2p排母等)中的第一个n表示对接件有n排,第二个n表示对接件有n个pin针。比如:2*3p排母,为有2排且每排有3个pin针的排母;2p排母,为仅有1排且每排有2个pin针的排母。
在本实施例中,以贴片的方式,是指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的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且各个元器件的贴设位置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贴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安装在球头底座上并进行固定,另外一端和对应的接插件连接,通过信号传输线传输给换挡信号控制模块,以此达到装配和工作的目的。产品装配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可以进行多工位同时操作,且方便建立分部件库存,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效率;输出组件采用了带导电镍粒的硅胶按键替代以往的触发开关结构的,同时采用双触发的设计使产品的触发信号的可靠性好,操作手感好,同时噪音也比较小;同时开关模块化可以更好的实现高效装配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通过对车用球头的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进行创新设计,解决了原始手柄球头按钮手感差和噪音大、耐久后接触不良的情况,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同时也将电路板传统硬线连接方式改为排针和排母对接,节省了组件的空间也提高了信号连接的可靠性。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装配工艺简单,可以进行多工位同时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效率,操作手感好,噪音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包括主壳体、前盖、上盖,解锁电路板组件,主电路板组件以及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
所述解锁电路板组件,包括解锁电路板和2p弯针,所述2p弯针以贴片的方式贴设于所述解锁电路板上,形成所述解锁电路板组件;
所述主电路板组件,包括2*4p排针、2*3p弯针、2p排母、贴片电阻、贴片电容以及主电路板,所述2*4p排针、2*3p弯针、2p排母、贴片电阻、贴片电容以贴片的方式,贴设于所述主电路板上,形成所述主电路板组件;
所述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包括2*3p排母、贴片led及p挡信号电路板,所述2*3p排母、贴片led以贴片的方式,贴设于所述p挡信号电路板上,形成所述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
所述解锁电路板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前侧,所述前盖罩设于所述解锁电路板组件上且扣设于所述主壳体上,所述主电路板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上侧,所述上盖罩设于所述主电路板组件上且扣设于所述主壳体上,所述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镶嵌于所述主壳体右侧面,与所述主壳体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电路板组件上安装有解锁硅胶按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解锁硅胶按键远离所述解锁电路板组件的一侧穿过所述通孔并向外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挡信号电路板组件上安装有p挡硅胶按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硅胶按键和所述p挡硅胶按键内均带有导电镍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p挡开关双排信号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硅胶按键和所述p挡硅胶按键均为双触发按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