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企业的生产速度,以及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开始大规模采用机械人等手段来替代手工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提升安全度。

目前,对于精细的零部件装配,例如螺杆和螺母,现有螺母与螺杆的组装设备较多,但是存在以下的缺点,组装设备价格较高,仅被应用于高端产品中所使用到的螺杆和螺母,因此,企业通常会采用人工方式装配,手工作业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装配错误,人工劳动强度大,为此提供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具有自动组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强度的优点,解决了目前螺杆和螺母采用人工组装,手工作业效率低下,易出现装配错误,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自动组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强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振动盘,两个所述振动盘顶部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槽,右侧的所述出料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位于两个出料槽之间,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组装头,所述导管的左端位于组装头右侧的顶部,所述组装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支架的正面,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组装座,所述组装座位于左侧的出料槽的右端正下方,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位于组装座的左侧,所述推动机构的右端与组装座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触机构,所述抵触机构位于组装座的右侧,所述抵触机构的左侧与组装座的右侧接触,所述支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位于组装座的底部,所述下料槽的底端穿插并延伸至工作台的底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夹紧机构均包括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均与组装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迷你气缸,两个所述迷你气缸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块,两个所述夹块均位于组装头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与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组装座的内侧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抵触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与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与组装座的右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组装座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螺母内孔径,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螺母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集件箱,所述下料槽延伸至集件箱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通过将螺栓和螺母分别放入振动盘内,通过振动使螺栓与螺母能在振动盘内的螺旋槽内排序,出料槽将螺栓输送到导管内,螺栓传送到组装头的内部掉落至两个夹块之间,夹块之间的初始距离可以使螺栓位于两者之间,夹块推动夹块将螺栓夹紧,通过出料槽将螺母输送到组装座内,挡板的初始位置为其左侧与组装座的右侧紧密接触,第一推杆使推板向前移动,推动螺母接触挡板并位于通孔的顶部,螺栓,螺母与通孔同轴,伺服电机带动组装头转动,使螺栓跟随转动,气缸向下推动使螺栓下降接触螺母,将螺杆与螺母旋拧为一体,从而实现组装,组装后,第二推杆收缩使挡板向右移动远离组装座,气缸向上提起,使螺栓的底部脱离通孔,同时迷你气缸收缩使夹块相背运动,松开组装件,第一推杆使推板向右移动将组装件推出组装座掉落在下料槽上,推出组装件后气缸、夹紧机构、推动机构和抵触机构均回到初值位置,进行再次自动组装,组装件由下料槽滑落到集件箱的内部进行收集,解决了目前螺杆和螺母采用人工组装,手工作业效率低下,易出现装配错误,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2、该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通过初始位置的两个夹块的之间的距离大于螺栓杆的直径,小于螺栓帽的直径,螺栓落在夹块之间,通过迷你气缸时夹块将螺栓夹紧,便于螺栓的组装,并且不易滑动,提高组装效率。

3、该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通过螺母落入组装座后,第一推杆推动推板在组装座内滑动,将螺母推到组装座的右侧与抵触机构接触,实现螺母的夹紧,达到自动组装的效果。

4、该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通过挡板的初始位置与组装座右侧接触,与推动机构配合顶住螺母,方便自动组装,螺栓与螺母组装后,第二推杆回缩,使挡板远离组装座,可以使组装件通过组装座的右侧掉落到下料槽,方便收集组装件,降低人工收集导致增加劳动强度。

5、该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通过螺母在夹紧时,位于通孔的顶部,可以使螺栓与螺母组装后螺栓不接触组装座,螺栓的转动不会导致组装座和螺栓接触损伤,提高产品的质量。

该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通过组装件通过下料槽落入集件箱内,进行收集,不会掉落在地方,方便收集,降低人工收集增大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座与推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振动盘;3、出料槽;4、导管;5、支架;6、气缸;7、伺服电机;8、组装头;9、夹紧机构;901、连接块;902、迷你气缸;903、夹块;10、支撑块;11、组装座;12、推动机构;1201、第一支撑板;1202、第一推杆;1203、推板;13、抵触机构;1301、第二支撑板;1302、第二推杆;1303、挡板;14、下料槽;15、通孔;16、集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振动盘2,振动盘2内分别装有螺栓和螺母,振动盘2通过振动使螺栓与螺母能在振动盘2内的螺旋槽内排序,两个振动盘2顶部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槽3,出料槽3用于输送零件,右侧的出料槽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管4,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支架5位于两个出料槽3之间,支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6,气缸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组装头8,导管4的左端位于组装头8右侧的顶部,组装头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9,夹紧机构9包括有连接块901、迷你气缸902和夹块903,夹紧机构9用与夹紧螺栓,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位于支架5的正面,支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组装座11,组装座11位于左侧的出料槽3的右端正下方,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12,推动机构12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201、第一推杆1202和推板1203,推动机构12位于组装座11的左侧,推动机构12的右端与组装座11滑动连接,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触机构13,抵触机构13包括有第二支撑板1301、第二推杆1302和挡板1303,推动机构12和抵触机构13的配合,使螺母在组装座11上夹紧,方便组装,抵触机构13位于组装座11的右侧,抵触机构13的左侧与组装座11的右侧接触,支撑块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槽14,下料槽14位于组装座11的底部,下料槽14的底端穿插并延伸至工作台1的底部,下料槽14用于输送组装件,便于收集。

进一步的,两个夹紧机构9均包括有连接块901,两个连接块901均与组装头8固定连接,两个连接块90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迷你气缸902,两个迷你气缸902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块903,两个夹块903均位于组装头8的底部,通过初始位置的两个夹块903的之间的距离大于螺栓杆的直径,小于螺栓帽的直径,螺栓落在夹块903之间,通过迷你气缸902时夹块903将螺栓夹紧,便于螺栓的组装,并且不易滑动,提高组装效率。

进一步的,推动机构12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201,第一支撑板1201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2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1202,第一推杆120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203,推板1203位于组装座11的内侧并与其滑动连接,通过螺母落入组装座11后,第一推杆1202推动推板1203在组装座11内滑动,将螺母推到组装座11的右侧与抵触机构13接触,实现螺母的夹紧,达到自动组装的效果。

进一步的,抵触机构13包括有第二支撑板1301,第二支撑板1301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13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1302,第二推杆130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303,挡板1303的左侧与组装座11的右侧接触,通过挡板1303的初始位置与组装座11右侧接触,与推动机构12配合顶住螺母,方便自动组装,螺栓与螺母组装后,第二推杆1302回缩,使挡板1303远离组装座11,可以使组装件通过组装座11的右侧掉落到下料槽14,方便收集组装件,降低人工收集导致增加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组装座1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的孔径大于螺母内孔径,通孔15的孔径小于螺母的直径,螺母在夹紧时,位于通孔15的顶部,可以使螺栓与螺母组装后螺栓不接触组装座11,螺栓的转动不会导致组装座11和螺栓接触损伤,提高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工作台1的底部设置有集件箱16,下料槽14延伸至集件箱16的内部,组装件通过下料槽14落入集件箱16内,进行收集,不会掉落在地方,方便收集,降低人工收集增大劳动强度。

其中振动盘2型号为焦大jd140228,其中气缸6型号为安沃驰r480637964,其中伺服电机7型号为东元tsta,其中迷你气缸902型号为中倬mal系列迷你型,其中第一推杆1202型号为欧凯ok648,其中第二推杆1302型号为欧凯ok648,其他符合本实施例使用的电器元件均可,上述电子元件均与外界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使用,其具体的电路连接方式以及使用方法均是常用公开的技术,在此就不进行过多赘述。

工作原理:将螺栓和螺母分别放入振动盘2内,振动盘2通过振动使螺栓与螺母能在振动盘2内的螺旋槽内排序,同时通过出料槽3将螺栓输送到导管4内,螺栓通过导管4传送到组装头8的内部,并通过组装头8底部的孔掉落至两个夹块903之间,夹块903之间的初始距离可以使螺栓位于两者之间,夹块903推动夹块903将螺栓夹紧,通过出料槽3将螺母输送到组装座11内,挡板1303的初始位置为其左侧与组装座11的右侧紧密接触,第一推杆1202使推板1203向前移动,推动螺母接触挡板1303并位于通孔15的顶部,螺栓,螺母与通孔15同轴,启动气缸6与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带动组装头8转动,使螺栓跟随转动,气缸6向下推动使螺栓下降接触螺母,将螺杆与螺母旋拧为一体,从而实现组装,组装后,第二推杆1302收缩使挡板1303向右移动远离组装座11,气缸6向上提起,使螺栓的底部脱离通孔15,同时迷你气缸902收缩使夹块903相背运动,松开组装件,第一推杆1202使推板1203向右移动将组装件推出组装座11掉落在下料槽14上,推出组装件后气缸6、夹紧机构9、推动机构12和抵触机构13均回到初值位置,进行再次自动组装,组装件由下料槽14滑落到集件箱16的内部进行收集,不需要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解决了目前螺杆和螺母采用人工组装,手工作业效率低下,易出现装配错误,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振动盘(2),两个所述振动盘(2)顶部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槽(3),右侧的所述出料槽(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管(4),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位于两个出料槽(3)之间,所述支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组装头(8),所述导管(4)的左端位于组装头(8)右侧的顶部,所述组装头(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9),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所述支撑块(10)位于支架(5)的正面,所述支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组装座(11),所述组装座(11)位于左侧的出料槽(3)的右端正下方,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12),所述推动机构(12)位于组装座(11)的左侧,所述推动机构(12)的右端与组装座(11)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触机构(13),所述抵触机构(13)位于组装座(11)的右侧,所述抵触机构(13)的左侧与组装座(11)的右侧接触,所述支撑块(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槽(14),所述下料槽(14)位于组装座(11)的底部,所述下料槽(14)的底端穿插并延伸至工作台(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紧机构(9)均包括有连接块(901),两个所述连接块(901)均与组装头(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90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迷你气缸(902),两个所述迷你气缸(902)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块(903),两个所述夹块(903)均位于组装头(8)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12)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201),所述第一支撑板(1201)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2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1202),所述第一推杆(120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203),所述推板(1203)位于组装座(11)的内侧并与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机构(13)包括有第二支撑板(1301),所述第二支撑板(1301)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3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1302),所述第二推杆(130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303),所述挡板(1303)的左侧与组装座(11)的右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座(1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的孔径大于螺母内孔径,所述通孔(15)的孔径小于螺母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设置有集件箱(16),所述下料槽(14)延伸至集件箱(16)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零件自动化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振动盘,两个所述振动盘顶部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槽,右侧的所述出料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位于两个出料槽之间,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组装头,所述导管的左端位于组装头右侧的顶部,所述组装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螺杆和螺母采用人工组装,手工作业效率低下,易出现装配错误,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龚志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兆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3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