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技术领域,是一种剖分式空心活塞。
背景技术:
活塞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机械领域,其一般包括活塞杆和活塞体两部分,现有的活塞体基本为一体式结构,为了减轻活塞体的重量,会选择将活塞体内部制造成空心结构,这就增加了制造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剖分式空心活塞,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活塞存在质量大、不便于制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剖分式空心活塞,包括活塞杆、单向阀及由左半活塞体和右半活塞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的活塞体,左半活塞体上设有左活塞杆孔,右半活塞体上设有右活塞杆孔,活塞杆左端依次穿过左活塞杆孔、右活塞杆孔后连接有锁紧螺母以将活塞杆、左半活塞体、右半活塞体固定在一起,左半活塞体的右端面上设有左减重槽,对应左减重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的左端面上设有右减重槽;左半活塞体上贯通设置有左单向阀安置孔,对应左单向阀安置孔位置的右半活塞体上贯通设置有右单向阀安置孔,左单向阀安置孔和右单向阀安置孔组成单向阀安置孔,单向阀安置孔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活塞体外圆周面上设有支撑环槽和密封环槽,支撑环槽和密封环槽内分别安装有支撑环和密封环。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对应单向阀左侧位置的左单向阀安置孔内壁上可设有内环台,对应单向阀右侧位置的右单向阀安置孔内壁上设有开槽,开槽内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安装有环状或半环状压板,单向阀被紧压于内环台右端面和压板左端面之间。
上述左半活塞体右端面上可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第一环槽的中心轴线和第二环槽的中心轴线均和左半活塞体的中心轴线共线,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对应第一环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左端面上设有第三环槽,对应第二环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左端面上设有第四环槽,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左减重槽位于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之间,右减重槽位于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之间。
上述左半活塞体右端面上可设有限位环槽,对应限位环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左端面上设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插设于限位环槽内;左半活塞体外圆周面上设有支撑环槽,支撑环槽内分别有支撑环,右半活塞体外圆周面上设有和密封环槽,密封环槽内安装有密封环。
上述活塞杆可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固定轴部和第二固定轴部,第一固定轴部右端和第二固定轴部左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部直径大于第二固定轴部直径,第二固定轴部右端设有用于和锁紧螺母连接的螺纹段,螺纹段上设有锁槽,对应螺纹段左侧位置的第二固定轴部上设有凸键,对应凸键位置的左活塞杆孔内壁和右活塞杆孔内壁上分别设有左键槽和右键槽,凸键卡接于左键槽和右键槽内。
上述左半活塞体和右半活塞体可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两半剖分式结构、左减重槽及右减重槽的设置,具有质量小、制造难度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的左半活塞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的右半活塞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中的活塞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单向阀,2为左半活塞体,3为右半活塞体,4为左活塞杆孔,5为右活塞杆孔,6为锁紧螺母,7为左减重槽,8为右减重槽,9为左单向阀安置孔,10为右单向阀安置孔,11为密封环,12为内环台,13为压板,14为第一密封圈,15为限位环槽,16为环状凸起,17为第一固定轴部,18为第二固定轴部,19为锁槽,20为凸键,21为左键槽,22为右键槽,23为支撑环,24为第二螺栓,25为第一螺栓,26为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5所示,该剖分式空心活塞包括活塞杆、单向阀1及由左半活塞体2和右半活塞体3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的活塞体,左半活塞体2上设有左活塞杆孔4,右半活塞体3上设有右活塞杆孔5,活塞杆左端依次穿过左活塞杆孔4、右活塞杆孔5后连接有锁紧螺母6以将活塞杆、左半活塞体2、右半活塞体3固定在一起,左半活塞体2的右端面上设有左减重槽7,对应左减重槽7位置的右半活塞体3的左端面上设有右减重槽8;左半活塞体2上贯通设置有左单向阀安置孔9,对应左单向阀安置孔9位置的右半活塞体3上贯通设置有右单向阀安置孔10,左单向阀安置孔9和右单向阀安置孔10组成单向阀1安置孔,单向阀1安置孔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活塞体外圆周面上设有支撑环槽和密封环槽,支撑环槽和密封环槽内分别安装有支撑环23和密封环11。单向阀1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活塞体通过采用两半剖分式的结构,并在左半活塞体2和右半活塞体3相互贴合的面上分别设置左减重槽7和右减重槽8,不仅减轻了活塞体的重量,减小了密封环11的磨损,延长了密封环11的使用寿命,还降低了制造难度,便于制造,另外通过在活塞体上设置单向阀1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往复动作作业时能够推动介质单向流动的功能,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某些情况的作业需求,如在采油时采用往复称重式计量工艺计算单井产量时,本实用新型被安装在称重缸体内,采出的油从称重缸体的进油口进入到活塞体左侧的称重缸体内并可在活塞体左右动作时通过单向阀1流通到活塞体右侧的称重缸体内,将活塞体位于称重缸体内左侧时称为初始位置,当活塞体位于初始位置且重力传感器测量到称重缸体内的油重量达到上限值时,活塞体向右动作进而将油从称重缸体的出油口排出,然后再次回到初始位置,记录初始位置时整个称重缸体的重量为w1,此时时间计为t1,记录油量达上限值时整个称重缸体的重量为w2,此时时间计为t2,从而单位时间油产量为:(w2-w1)/(t2-t1)。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剖分式空心活塞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4所示,对应单向阀1左侧位置的左单向阀安置孔9内壁上设有内环台12,对应单向阀1右侧位置的右单向阀安置孔10内壁上设有开槽,开槽内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25安装有环状或半环状压板13,单向阀1被紧压于内环台12右端面和压板13左端面之间。具体的,单向阀1可采用上海宣球泵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71h对夹式止回阀,该型号的单向阀1外侧壁为圆周壁,从而通过压板13和内环台12的配合能够将该单向阀1牢牢的固定住。
如附图1-4所示,左半活塞体2右端面上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第一环槽的中心轴线和第二环槽的中心轴线均和左半活塞体2的中心轴线共线,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26,对应第一环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3左端面上设有第三环槽,对应第二环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3左端面上设有第四环槽,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26;左减重槽7位于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之间,右减重槽8位于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之间。由此保证左半活塞体2和右半活塞体3贴合固定在一起的密封性,防止介质进入到左减重槽7、右减重槽8内。
如附图1-4所示,左半活塞体2右端面上设有限位环槽15,对应限位环槽15位置的右半活塞体3左端面上设有环状凸起16,环状凸起16插设于限位环槽15内;左半活塞体2外圆周面上设有支撑环23槽,支撑环23槽内分别有支撑环23,右半活塞体3外圆周面上设有和密封环11槽,密封环11槽内安装有密封环11。具体的,密封环11为y型密封环11,通过限位环槽15和环状凸起16的设置便于左半活塞体2、右半活塞体3安装时的同心定位,加快了安装速度,通过支撑环23和密封环11的设置保证活塞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如附图1-5所示,活塞杆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固定轴部17和第二固定轴部18,第一固定轴部17右端和第二固定轴部18左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部17直径大于第二固定轴部18直径,第二固定轴部18右端设有用于和锁紧螺母6连接的螺纹段,螺纹段上设有锁槽19,对应螺纹段左侧位置的第二固定轴部18上设有凸键20,对应凸键20位置的左活塞杆孔4内壁和右活塞杆孔5内壁上分别设有左键槽21和右键槽22,凸键20卡接于左键槽21和右键槽22内。通过凸键20、左键槽21及右键槽22的设置防止活塞杆和活塞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通过锁槽19的设置能够对锁紧螺母6进行锁定。
如附图1-2所示,左半活塞体2和右半活塞体3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24固定连接在一起。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1.一种剖分式空心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单向阀及由左半活塞体和右半活塞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的活塞体,左半活塞体上设有左活塞杆孔,右半活塞体上设有右活塞杆孔,活塞杆左端依次穿过左活塞杆孔、右活塞杆孔后连接有锁紧螺母以将活塞杆、左半活塞体、右半活塞体固定在一起,左半活塞体的右端面上设有左减重槽,对应左减重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的左端面上设有右减重槽;左半活塞体上贯通设置有左单向阀安置孔,对应左单向阀安置孔位置的右半活塞体上贯通设置有右单向阀安置孔,左单向阀安置孔和右单向阀安置孔组成单向阀安置孔,单向阀安置孔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活塞体外圆周面上设有支撑环槽和密封环槽,支撑环槽和密封环槽内分别安装有支撑环和密封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分式空心活塞,其特征在于对应单向阀左侧位置的左单向阀安置孔内壁上设有内环台,对应单向阀右侧位置的右单向阀安置孔内壁上设有开槽,开槽内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安装有环状或半环状压板,单向阀被紧压于内环台右端面和压板左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剖分式空心活塞,其特征在于左半活塞体右端面上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第一环槽的中心轴线和第二环槽的中心轴线均和左半活塞体的中心轴线共线,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对应第一环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左端面上设有第三环槽,对应第二环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左端面上设有第四环槽,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左减重槽位于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之间,右减重槽位于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剖分式空心活塞,其特征在于左半活塞体右端面上设有限位环槽,对应限位环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左端面上设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插设于限位环槽内;左半活塞体外圆周面上设有支撑环槽,支撑环槽内分别有支撑环,右半活塞体外圆周面上设有和密封环槽,密封环槽内安装有密封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剖分式空心活塞,其特征在于左半活塞体右端面上设有限位环槽,对应限位环槽位置的右半活塞体左端面上设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插设于限位环槽内;左半活塞体外圆周面上设有支撑环槽,支撑环槽内分别有支撑环,右半活塞体外圆周面上设有和密封环槽,密封环槽内安装有密封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剖分式空心活塞,其特征在于活塞杆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固定轴部和第二固定轴部,第一固定轴部右端和第二固定轴部左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部直径大于第二固定轴部直径,第二固定轴部右端设有用于和锁紧螺母连接的螺纹段,螺纹段上设有锁槽,对应螺纹段左侧位置的第二固定轴部上设有凸键,对应凸键位置的左活塞杆孔内壁和右活塞杆孔内壁上分别设有左键槽和右键槽,凸键卡接于左键槽和右键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剖分式空心活塞,其特征在于活塞杆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固定轴部和第二固定轴部,第一固定轴部右端和第二固定轴部左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部直径大于第二固定轴部直径,第二固定轴部右端设有用于和锁紧螺母连接的螺纹段,螺纹段上设有锁槽,对应螺纹段左侧位置的第二固定轴部上设有凸键,对应凸键位置的左活塞杆孔内壁和右活塞杆孔内壁上分别设有左键槽和右键槽,凸键卡接于左键槽和右键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剖分式空心活塞,其特征在于活塞杆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固定轴部和第二固定轴部,第一固定轴部右端和第二固定轴部左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部直径大于第二固定轴部直径,第二固定轴部右端设有用于和锁紧螺母连接的螺纹段,螺纹段上设有锁槽,对应螺纹段左侧位置的第二固定轴部上设有凸键,对应凸键位置的左活塞杆孔内壁和右活塞杆孔内壁上分别设有左键槽和右键槽,凸键卡接于左键槽和右键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或8所述的剖分式空心活塞,其特征在于左半活塞体和右半活塞体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剖分式空心活塞,其特征在于左半活塞体和右半活塞体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