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6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



背景技术: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于仅通行小汽车的城市隧道,在设置隧道顶部标牌的情况下,一般净空为3.5m,虽能够满足小汽车通行要求,但是对于一般救援车辆以及中型特殊车辆,却难以进入隧道。在隧道出现险情时,影响了救援速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对于特殊时期,中型特殊车也难以通行隧道,影响隧道功能发挥,因此,需研究一种标牌,能够自动折叠,满足一般救援车辆和中型特殊车辆通行隧道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包括可折叠的支架结构、标志牌结构和控制器,所述可折叠的支架结构设置在隧道内顶壁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支架结构电连接,并可驱动所述支架结构折叠或打开,所述标志牌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结构上,并可随着所述支架结构的折叠或打开对应转动至贴近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平行的位置处或者远离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垂直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支架结构折叠或打开,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带动所述标志牌结构随着所述支架结构的折叠转动至贴近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平行的位置处,这样方便救援车辆以及中型特殊车辆通过时,提高了隧道的净高,减少损失,提高隧道利用率。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标志牌能避免扩大隧道直径,大幅减少隧道尺寸,极大的减少隧道工程投资,效益可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固定部、转动部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部设置在隧道内顶壁上,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标志牌结构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的一端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部的中部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转动部绕着所述铰接件转动,以带动所述标志牌结构转动至贴近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固定部平行的位置处或者远离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固定部垂直的位置处。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可以自动驱动所述转动部绕着所述铰接件转动,这样可以带动所述标志牌结构运动至贴近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固定部平行的位置处,以提高隧道的净高,可折叠式设置,使用方便,控制灵活。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且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部的中部转动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在所述固定部上,可以保证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端稳固地驱动所述转动部绕着所述铰接件转动,保证整个结构折叠或打开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标志牌结构的竖直方向中心线的两侧。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标志牌结构的竖直方向中心线的两侧,这样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可以更加平稳的驱动所述转动部绕着所述铰接件转动,以实现所述标志牌结构的折叠或打开,保证整个标志牌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标志牌结构包括标志面板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标志面板之间,且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转动部和所述标志面板连接固定。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可以对所述标志面板进行稳定地支撑,并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部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带动所述标志面板转动,保证所述标志面板与所述转动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标志面板之间,且所述连接架分别与所述转动部和所述标志面板连接固定。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连接架可以方便所述标志面板与所述转动部之间连接,保证所述标志面板的结构强度,避免在转动过程中或者受外力作用下轻易变形。

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多根纵向设置的加强筋,多根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连接架靠近所述标志面板的一侧,且所述标志面板通过多根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标志面板连接固定。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加强筋可以增强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标志面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个标志牌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多根所述加强筋平行等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架靠近所述标志面板的一侧,且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架相互垂直设置。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多根所述加强筋平行等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架靠近所述标志面板的一侧,使得对所述标志面板的支撑更加均匀,进一步保证所述标志面板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隧道内顶壁,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且所述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控制盒可以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有效保护,保证所述控制器可稳定地控制所述支架结构折叠或打开,并且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电连接可以方便对所述支架结构进行远程控制,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打开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的后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部,2、转动部,3、驱动机构,4、铰接件,5、标志面板,6、连接架,7、加强筋,8、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包括可折叠的支架结构、标志牌结构和控制器,所述可折叠的支架结构设置在隧道内顶壁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支架结构电连接,并可驱动所述支架结构折叠或打开,所述标志牌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结构上,并可随着所述支架结构的折叠或打开对应转动至贴近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平行的位置处或者远离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垂直的位置处。

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支架结构折叠或打开,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带动所述标志牌结构随着所述支架结构的折叠转动至贴近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平行的位置处,这样方便救援车辆以及中型特殊车辆通过时,提高了隧道的净高,减少损失,提高隧道利用率。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标志牌能避免扩大隧道直径,大幅减少隧道尺寸,极大的减少隧道工程投资,效益可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固定部1、转动部2和驱动机构3,所述固定部1设置在隧道内顶壁上,所述转动部2与所述标志牌结构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部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通过铰接件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部2的中部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转动部2绕着所述铰接件4转动,以带动所述标志牌结构转动至贴近所述固定部1并与所述固定部1平行的位置处或者远离所述固定部1并与所述固定部1垂直的位置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3可以自动驱动所述转动部3绕着所述铰接件4转动,这样可以带动所述标志牌结构运动至贴近所述固定部1并与所述固定部1平行的位置处,以提高隧道的净高,可折叠式设置,使用方便,控制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部1和转动部2分别采用槽钢,所述固定部1水平固定在隧道内顶壁,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的一端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角度(相对于所述固定部1)范围为0-90度,即,可转动至水平或垂直。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为电动推杆,且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部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部2的中部转动连接。通过将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在所述固定部1上,可以保证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端稳固地驱动所述转动部3绕着所述铰接件4转动,保证整个结构折叠或打开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驱动机构3对称设置在所述标志牌结构的竖直方向中心线的两侧。通过两个所述驱动机构3对称设置在所述标志牌结构的竖直方向中心线的两侧,这样两个所述驱动机构3可以更加平稳的驱动所述转动部3绕着所述铰接件4转动,以实现所述标志牌结构的折叠或打开,保证整个标志牌的结构稳定性。实际中,为了保证支撑的平衡性,可以设置偶数(两个、四个、六个等等)个驱动机构3,并且偶数个驱动机构3对称设置在所述标志牌结构的竖直方向中心线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标志牌结构包括标志面板5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部2与所述标志面板5之间,且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转动部2和所述标志面板5连接固定。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可以对所述标志面板5进行稳定地支撑,并且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转动部3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带动所述标志面板5转动,保证所述标志面板5与所述转动部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设置在所述转动部2与所述标志面板5之间,且所述连接架6分别与所述转动部2和所述标志面板5连接固定。通过所述连接架6可以方便所述标志面板5与所述转动部2之间连接,保证所述标志面板5的结构强度,避免在转动过程中或者受外力作用下轻易变形。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架6为矩形,这样可以与所述标志面板5更加稳固的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多根纵向设置的加强筋7,多根所述加强筋7设置在所述连接架6靠近所述标志面板5的一侧,且所述标志面板5通过多根所述加强筋7与所述标志面板5连接固定。通过设置所述加强筋7可以增强所述连接架6与所述标志面板5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个标志牌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强筋7采用铝合金龙骨,质轻,结构强度大。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加强筋7平行等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架6靠近所述标志面板5的一侧,且所述加强筋7与所述连接架6相互垂直设置。通过将所述多根所述加强筋7平行等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架6靠近所述标志面板5的一侧,使得对所述标志面板5的支撑更加均匀,进一步保证所述标志面板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理,这里,多个所述加强筋7也是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架6的中心线两侧,保证支撑更加平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标志面板5远离所述连接机构的一侧表面设有反光膜。通过设置所述反光膜可以增强所述标志面板5的反光效果,保证在夜间或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驾驶员能更加清晰的看清。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还包括控制盒8,所述控制盒8设置在所述隧道内顶壁,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8内,且所述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电连接。通过设置所述控制盒8可以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有效保护,保证所述控制器可稳定地控制所述支架结构折叠或打开,并且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电连接可以方便对所述支架结构进行远程控制,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的支架结构、标志牌结构和控制器,所述可折叠的支架结构设置在隧道内顶壁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支架结构电连接,并可驱动所述支架结构折叠或打开,所述标志牌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结构上,并可随着所述支架结构的折叠或打开对应转动至贴近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平行的位置处或者远离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垂直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固定部(1)、转动部(2)和驱动机构(3),所述固定部(1)设置在隧道内顶壁上,所述转动部(2)与所述标志牌结构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部(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通过铰接件(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部(2)的中部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转动部(2)绕着所述铰接件(4)转动,以带动所述标志牌结构转动至与隧道内顶壁平行位置处或者与隧道内顶壁垂直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为电动推杆,且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部(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部(2)的中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驱动机构(3)对称设置在所述标志牌结构的竖直方向中心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牌结构包括标志面板(5)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部(2)与所述标志面板(5)之间,且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转动部(2)和所述标志面板(5)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设置在所述转动部(2)与所述标志面板(5)之间,且所述连接架(6)分别与所述转动部(2)和所述标志面板(5)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多根纵向设置的加强筋(7),多根所述加强筋(7)设置在所述连接架(6)靠近所述标志面板(5)的一侧,且所述标志面板(5)通过多根所述加强筋(7)与所述标志面板(5)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加强筋(7)平行等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架(6)靠近所述标志面板(5)的一侧,且所述加强筋(7)与所述连接架(6)相互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盒(8),所述控制盒(8)设置在所述隧道内顶壁,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8)内,且所述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控制隧道折叠式标志牌,包括可折叠的支架结构、标志牌结构和控制器,可折叠的支架结构设置在隧道内顶壁上,控制器与支架结构电连接,并可驱动支架结构折叠或打开,标志牌结构设置在支架结构上,并可随着支架结构的折叠或打开对应转动至贴近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平行的位置处或者远离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垂直的位置处。本所述的标志牌在特殊情况下可带动标志牌结构随着支架结构的折叠转动至贴近隧道内顶壁并与隧道内顶壁平行的位置处,这样方便救援车辆等通过时,提高了隧道的净高,减少损失,提高隧道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标志牌能避免扩大隧道直径,大幅减少隧道尺寸,极大的减少隧道工程投资,效益可观。

技术研发人员:许银行;章坤鹏;贾莉浩;田辉黎;胡鲜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2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