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机。
背景技术:
提升机是指通过改变势能进行运输的大型机械设备,一般指功率较大,提升能力较强的大型机械设备,主要有斗式提升机、多功能提升机、hl型环链离心斗式提升机、液压提升机等。
但是目前传统的提升机是通过链条运输传送的,输送链条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承受不住预制板的重量,就会产生断链的现象,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机,解决了输送链条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承受不住预制板的重量,产生断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提升机,包括支架,还包括工作台面,所述支架两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所述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与所述滑槽呈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面上端面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滑轨呈滑动连接,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滑轨另一侧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滑轨铰接,所述工作台面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自动输送装置把预制板输送到滑板时,启动推动机构使滑板在滑轨内向后滑动,接着再通过升降机构一使工作台面在滑槽内向上滑动,工作台面向上滑动带动当向上滑动到一定程度时,最后再通过推动机构使滑板在滑轨内向后滑动,滑板向后滑动带动上方的预制板向前移动,最终移动到下一生产线。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下方靠近所述工作台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置有两个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固定板卡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起到了稳定升降机构一和升降机构二的作用,安装件起到了稳固螺纹杆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一包括螺纹杆,所述安装件内设置所述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安装件呈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工作台面呈螺纹连接,所述安装件底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一侧下方设置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与所述锥齿轮二相啮合,所述锥齿轮二内部设置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穿设所述锥齿轮二,所述转轴一端设置有电机一,所述升降机构一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二,所述升降机构一与所述升降机构二呈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转动带动安装件在固定板内转动,安装件转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工作台面在滑槽内向上滑动,升降机构二同理。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电机二和支撑架,所述滑轨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置所述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远离所述电机二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远离所述连杆一一端与所述滑板呈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二,电机二下方的支撑架起到了稳定电机二的作用,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连杆一转动,连杆一转动带动与之铰接的连杆二转动,连杆二转动带动与之转动连接的滑板在滑槽内向后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板远离所述滑轨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可以更方便的把移动板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推动机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升降机构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2、螺纹杆;3、工作台面;4、滑板;5、固定板;6、移动板;7、把手;8、电机一;9、电机二;10、支撑架;11、连杆一;12、连杆二;13、滑轨;14、滑槽;15、转轴;16、锥齿轮二;17、锥齿轮一;18、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提升机,见图1至图3,包括支架1,还包括工作台面3,支架1两侧内壁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内设置工作台面3,工作台面3与滑槽14呈滑动连接,工作台面3上端面开设有滑轨13,滑轨13内设置有滑板4,滑板4与滑轨13呈滑动连接,滑轨13一侧设置有推动机构,滑轨13另一侧设置有移动板6,移动板6与滑轨13铰接,工作台面3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一。
如图2所示,推动机构包括电机二9和支撑架10,滑轨13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架10,支撑架10起到了稳定电机二9的作用,支撑架10上方设置电机二9,电机二9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连杆一11,连杆一11远离电机二9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12,连杆二12远离连杆一11一端与滑板4呈转动连接。
如图3所示,升降机构一包括螺纹杆2,安装件18内设置螺纹杆2,螺纹杆2与安装件18呈固定连接,螺纹杆2与工作台面3呈螺纹连接,安装件18底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17,锥齿轮一17一侧下方设置有锥齿轮二16,锥齿轮一17与锥齿轮二16相啮合,锥齿轮二16内部设置有转轴15且转轴15穿设锥齿轮二16,转轴15一端设置有电机一8,升降机构一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二,升降机构一与升降机构二呈对称设置。
支架1下方靠近工作台面3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内设置有两个安装件18,安装件18与固定板5卡接,固定板5起到了稳定升降机构一和升降机构二的作用,安装件18起到了稳固螺纹杆2的作用。
移动板6远离滑轨13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把手7可以更方便的把移动板6打开。
在实际操作中,工人先用把手7把移动板6打开,然后通过自动输送装置把预制板输送到滑板4上,再启动电机二9,启动电机二9,电机二9下方的支撑架10起到了稳定电机二9的作用,电机二9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连杆一11转动,连杆一11转动带动与之铰接的连杆二12转动,连杆二12转动带动与之转动连接的滑板4在滑槽14内向后滑动,接着在用把手7把移动板6关上,紧接着启动电机一8,电机一8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15转动,转轴15转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锥齿轮二16转动,锥齿轮二16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锥齿轮一17转动,锥齿轮一17转动带动安装件18在固定板5内转动,安装件18转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螺纹杆2转动,螺纹杆2转动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工作台面3在滑槽14内向上滑动,升降机构二同理,当向上滑动到一定程度时,上方的工人用把手7打开移动板6,最后再通过推动机构使滑板4在工作台面3内向前滑动,直到预制板进入下一生产线。
1.一种提升机,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面(3),所述支架(1)两侧内壁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设置所述工作台面(3),所述工作台面(3)与所述滑槽(14)呈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面(3)上端面开设有滑轨(13),所述滑轨(13)内设置有滑板(4),所述滑板(4)与所述滑轨(13)呈滑动连接,所述滑轨(13)一侧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滑轨(13)另一侧设置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与所述滑轨(13)铰接,所述工作台面(3)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下方靠近所述工作台面(3)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内设置有两个安装件(18),所述安装件(18)与所述固定板(5)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一包括螺纹杆(2),所述安装件(18)内设置所述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与所述安装件(18)呈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与所述工作台面(3)呈螺纹连接,所述安装件(18)底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17),所述锥齿轮一(17)一侧下方设置有锥齿轮二(16),所述锥齿轮一(17)与所述锥齿轮二(16)相啮合,所述锥齿轮二(16)内部设置有转轴(15)且所述转轴(15)穿设所述锥齿轮二(16),所述转轴(15)一端设置有电机一(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一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二,所述升降机构一与所述升降机构二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电机二(9)和支撑架(10),所述滑轨(13)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上方设置所述电机二(9),所述电机二(9)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连杆一(11),所述连杆一(11)远离所述电机二(9)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12),所述连杆二(12)远离所述连杆一(11)一端与所述滑板(4)呈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6)远离所述滑轨(13)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