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5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斜槽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斜槽输送机用于水平输送干燥粉状物料(如水泥企业中的水泥、生料)的设备,它是由数个薄钢制成的槽子联接组成,并沿其输送方向布置成一定的斜度,槽子的上、下壳体中间,夹有透气层。

但是现有的空气斜槽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难以调节其倾斜角度,从而不方便实际下料,同时现有的空气斜槽输送机中下斜槽内的粉尘清洁不便,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快速清洁的目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包括筒体、一体连接在筒体上表面的进料口、一体连接在筒体外侧的出料口以及固定安装在筒体下表面的排灰管接口和压缩空气进口,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上斜槽和下斜槽,所述上斜槽和下斜槽之间设置有流化布,所述流化布的上方紧贴有格栅板,所述筒体的内部位于流化布的下方还设置有清洁组件,且筒体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由前置后依次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和蓄电池,且支撑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调节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顶端拐角处与筒体的底端拐角处活动连接,且支撑板为l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螺纹杆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螺纹套接有第一套筒,且第二螺纹杆的顶端螺纹套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顶端与筒体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底端与支撑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相适配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槽,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的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活动板、伺服电机和清洁刷,所述伺服电机与筒体固定,且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贯穿筒体的内部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筒体通过轴承转动,且第一螺纹杆的外部螺纹套接有活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与下斜槽的内壁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洁组件可以对下斜槽的内部进行清洁,降低了下斜槽内粉尘的堆积,同时降低了使用者的清洁难度,提高了清洁效率,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2、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筒体和上斜槽的倾斜角度,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来进行调节使用,提高了上斜槽内物料的下料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中格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中清洁刷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料口;2、流化布;3、格栅板;4、第一螺纹杆;5、活动板;6、清洁组件;7、进料口;8、筒体;9、伺服电机;10、控制开关;11、支撑板;12、排灰管接口;13、压缩空气进口;14、第一套筒;15、第二螺纹杆;16、第二套筒;17、调节组件;18、清洁刷;19、上斜槽;20、下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包括筒体8、一体连接在筒体8上表面的进料口7、一体连接在筒体8外侧的出料口1以及固定安装在筒体8下表面的排灰管接口12和压缩空气进口13,筒体8的内部设置有上斜槽19和下斜槽20,上斜槽19和下斜槽20之间设置有流化布2,流化布2的上方紧贴有格栅板3,筒体8的内部位于流化布2的下方还设置有清洁组件6,清洁组件6包括第一螺纹杆4、活动板5、伺服电机9和清洁刷18,伺服电机9与筒体8固定,且伺服电机9的驱动端贯穿筒体8的内部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伺服电机9的型号为pf60,第一螺纹杆4的一端与筒体8通过轴承转动,且第一螺纹杆4的外部螺纹套接有活动板5,活动板5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清洁刷18,清洁刷18与下斜槽20的内壁贴合,通过清洁组件6可以对下斜槽20的内部进行清洁,降低了下斜槽20内粉尘的堆积,同时降低了使用者的清洁难度,提高了清洁效率,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在图1中:筒体8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顶端拐角处与筒体8的底端拐角处活动连接,且支撑板11为l形结构,支撑板11的外侧由前置后依次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0和蓄电池,且支撑板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调节组件17,控制开关10的内部安装有dkc-y110控制器,调节组件17包括第一套筒14、第二螺纹杆15和第二套筒16,第二螺纹杆15的底端螺纹套接有第一套筒14,且第二螺纹杆15的顶端螺纹套接有第二套筒16,第二套筒16的顶端与筒体8的下表面活动连接,第一套筒14的底端与支撑板11的上表面活动连接,第一套筒14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15相适配的第一螺纹槽,第二套筒16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15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槽,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的方向相反,通过调节组件17可以调节筒体8和上斜槽19的倾斜角度,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来进行调节使用,提高了上斜槽19内物料的下料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物料先由高端的进料口7送入上斜槽19内,同时压缩空气进口13吹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流化布2的孔隙分布在物料颗粒之间,使物料被流态化,因为上斜槽19有向下的坡度,流态化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便沿着上斜槽19的底面向前滑动,达到输送目的,然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10内的dkc-y110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9进行正转,此时可以带动第一螺纹杆4正转,由于活动板5与下斜槽20贴合,可以起到相应的限位作用,此时可以带动活动板5和清洁刷18向左移动,此时可以将下斜槽20内的粉尘由右至左进行推送,最后通过排灰管接口12排出,同理当伺服电机9反转时,此时带动第一螺纹杆4反转,此时带动活动板5和清洁刷18向右移动,此时方便压缩空气正常进入,通过清洁组件6可以对下斜槽20的内部进行清洁,降低了下斜槽20内粉尘的堆积,同时降低了使用者的清洁难度,提高了清洁效率,使用起来较为方便,然后使用者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二螺纹杆15,此时可以带动第二套筒1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筒体8的右侧降低,当使用者逆时针转动第二螺纹杆15时,此时可以带动第二套筒16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筒体8的右侧升高,通过调节组件17可以调节筒体8和上斜槽19的倾斜角度,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来进行调节使用,提高了上斜槽19内物料的下料速度。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包括筒体(8)、一体连接在筒体(8)上表面的进料口(7)、一体连接在筒体(8)外侧的出料口(1)以及固定安装在筒体(8)下表面的排灰管接口(12)和压缩空气进口(13),所述筒体(8)的内部设置有上斜槽(19)和下斜槽(20),所述上斜槽(19)和下斜槽(20)之间设置有流化布(2),所述流化布(2)的上方紧贴有格栅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8)的内部位于流化布(2)的下方还设置有清洁组件(6),且筒体(8)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外侧由前置后依次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0)和蓄电池,且支撑板(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调节组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的顶端拐角处与筒体(8)的底端拐角处活动连接,且支撑板(11)为l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7)包括第一套筒(14)、第二螺纹杆(15)和第二套筒(16),所述第二螺纹杆(15)的底端螺纹套接有第一套筒(14),且第二螺纹杆(15)的顶端螺纹套接有第二套筒(16),所述第二套筒(16)的顶端与筒体(8)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4)的底端与支撑板(11)的上表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4)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15)相适配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二套筒(16)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15)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槽,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6)包括第一螺纹杆(4)、活动板(5)、伺服电机(9)和清洁刷(18),所述伺服电机(9)与筒体(8)固定,且伺服电机(9)的驱动端贯穿筒体(8)的内部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一端与筒体(8)通过轴承转动,且第一螺纹杆(4)的外部螺纹套接有活动板(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清洁刷(18),所述清洁刷(18)与下斜槽(20)的内壁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斜槽输送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斜槽输送装置,包括筒体、一体连接在筒体外侧的出料口以及固定安装在筒体下表面的排灰管接口和压缩空气进口,所述筒体的内部位于流化布的下方还设置有清洁组件,且筒体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由前置后依次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和蓄电池,且支撑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洁组件可以对下斜槽的内部进行清洁,降低了下斜槽内粉尘的堆积,同时降低了使用者的清洁难度,提高了清洁效率,使用起来较为方便,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筒体和上斜槽的倾斜角度,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来进行调节使用,提高了上斜槽内物料的下料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沈新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兴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1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