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粉体输送系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斗负压连续上粉粉体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技术对于粉体输送,主要依靠人工,单斗,移动装粉容器到达指定位置,具有如下缺点与不足:1、使得企业需要使用大量人工,成本大;2、人工速度慢,生产产能低;3、人工装粉、人工移动会对粉体产生间接污染,容易使食品类产品卫生不达标;4、单斗上粉产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斗负压连续上粉粉体输送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品卫士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双斗负压粉体输送系统,包括真空泵、真空储气罐、真空阀、抽真空管、上粉器、放料控制阀、真空输粉管、投料仓,投料仓的出料口与上粉器的进料口通过真空输粉管相连接,上粉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真空阀、真空储气罐、真空泵依次通过抽真空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粉器包括a料斗和b料斗,所述a料斗和b料斗包括设于上部的第一空腔、下部的粉斗以及间隔第一空腔和粉斗的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空腔、上粉器的出气口、真空阀、真空储气罐、真空泵连接形成负压抽气通道,所述粉斗、投料仓相连接形成输粉通道、所述负压抽气通道和输粉通道通过过滤装置隔开,a料斗和b料斗相互可无间断交替上料、下料。通过双斗真空负压上粉,可以大量减少企业人工投入;两个斗连续交替不间断供粉,极大的提高了产能,节约能源;每小时可以达到6-12吨粉,输粉效率高。
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挡板、若干过滤布袋,所述a料斗和b料斗的粉斗还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上粉器还包括顶盖、支架,所述出气口设于顶盖中间位置、所述顶盖下侧连接支架上侧,所述支架下侧连接竖直放置的a料斗和b料斗,所述抽真空管贯穿出气口并连接三通阀的一个通口,另两个通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设于两个第一空腔,所述a料斗和b料斗通过水平放置的挡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第一空腔、下部分为粉斗、所述若干过滤布袋竖直放置、上侧连接挡板,过滤布袋中间形成空腔并与第一空腔贯通,真空输粉管连通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并通过设于真空输粉管上的第一进料控制阀和第二进料控制阀分别控制a料斗和b料斗的上料,a料斗和b料斗下侧还分别设有放料控制阀,控制a料斗和b料斗的下料。过滤布袋是由无纺布材质和棉线缝制成,会很好的分隔粉体,通过若干过滤布袋中间形成空腔并与第一空腔贯通,在不增加设备体积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过滤接触面积,提高效率。
更进一步的,还设有真空过滤器,所述真空过滤器通过抽真空管连接真空阀和真空储气罐。可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提高产品卫生质量和设备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输粉管采用直径101.6mm的sus304管子,转弯处采用大弧度弯头。粉体直接接触的部件均为内壁光滑卫生级sus304材质,管道最长每段3米,sus304卡箍连接,清洗方便。
更进一步的,所述放料控制阀为气动蝶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双斗负压粉体输送系统,包括真空泵1、真空储气罐2、真空过滤器3、真空阀4、抽真空管5、上粉器6、放料控制阀7、真空输粉管8、投料仓9、粉仓10。
投料仓9的出料口与上粉器6的进料口通过真空输粉管8相连接,所述上粉器6包括顶盖601、支架602、a料斗603、b料斗604、挡板605、若干过滤布袋606、第一进料口607、第二进料口608,所述顶盖601中间位置设有连接抽真空管5的出气口、所述顶盖601下侧连接支架602上侧,所述支架602下侧连接竖直放置的a料斗603和b料斗604,所述支架602为中空圆台形,所述抽真空管5贯穿抽气口并连接三通阀(图中未显示)的一个通口,另两个通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a料斗603、b料斗604的上侧,所述a料斗603和b料斗604通过水平放置的挡板605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第一空腔6031、下部分为粉斗6032、所述若干过滤布袋606竖直放置、上侧连接挡板605,过滤布袋606中间形成空腔6061并与第一空腔6031贯通,真空输粉管8连通设于a料斗603粉斗6032的第一进料口6033和b料斗604粉斗6032的第二进料口6041,并通过设于真空输粉管8上的第一进料控制阀和第二进料控制阀分别控制a料斗603和b料斗604的上料。所述放料控制阀7为气动蝶阀,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a料斗603和b料斗604的下方,控制a料斗603和b料斗604下料到粉仓10中。
所述顶盖601的出气口、真空阀4、真空过滤器3、真空储气罐2、真空泵1依次通过抽真空管5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三个气缸阀、真空阀4、第一进料控制阀、第二进料控制阀、放料控制阀7均连接pcl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整个系统装配、连接好后,真空泵1开启产生负压,真空储气罐2负压增高,通过真空阀4控制上粉器6,形成负压,从而使预先放置在投料仓9中的粉体,经输粉管8吸入上粉器6、当上粉器6中的粉达到一定的量后,通过气动蝶阀排放到指定位置中,从而供应下一个流程中充填机的粉体的料。
在此系统中,真空泵1续压到真空储气罐2中,当真空储气罐2内的压力到达指定量的时候,真空阀4开启。
真空过滤器3会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
真空输粉管8采用直径101.6mm的sus304管子,转弯处采用大弧度弯头,确保粉体输送的速度和粉体流动顺畅性。
上粉器6由于抽真空管5的负压作用会将预放在投料仓9中的料由真空输粉管8分别吸入到真空上粉器中,当a料斗603上粉器中的粉量到达预设位置时,a放料控制阀开启,将粉下到粉仓10中,与此同时,第二进料控制阀开启,b料斗604开始吸粉,当b料斗604上粉器中的粉量到达预设位置时,b放料控制阀开启,将粉下到粉仓中。在预设好的时间内,两个斗相互无间断交替上料、下料,从而完成高效率输粉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双斗真空负压上粉,可以大量减少企业人工投入;两个斗连续交替不间断供粉,极大的提高了产能,节约能源;每小时可以达到6-12吨粉,输粉效率高;整个系统是plc控制、人机界面操作,上粉速度可调节,灵活性好;整个系统主体部件均使用sus304材料,安全、耐用;粉体直接接触的部件均为内壁光滑卫生级sus304材质,管道最长每段3米,sus304卡箍连接,清洗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双斗负压连续上粉粉体输送系统,包括真空泵、真空储气罐、真空阀、抽真空管、上粉器、放料控制阀、真空输粉管、投料仓,投料仓的出料口与上粉器的进料口通过真空输粉管相连接,上粉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真空阀、真空储气罐、真空泵依次通过抽真空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粉器包括a料斗和b料斗,所述a料斗和b料斗包括设于上部的第一空腔、下部的粉斗以及间隔第一空腔和粉斗的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空腔、上粉器的出气口、真空阀、真空储气罐、真空泵连接形成负压抽气通道,所述粉斗、投料仓相连接形成输粉通道、所述负压抽气通道和输粉通道通过过滤装置隔开,a料斗和b料斗相互可无间断交替上料、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斗负压连续上粉粉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挡板、若干过滤布袋,所述a料斗和b料斗的粉斗还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上粉器还包括顶盖、支架,所述出气口设于顶盖中间位置、所述顶盖下侧连接支架上侧,所述支架下侧连接竖直放置的a料斗和b料斗,所述抽真空管贯穿出气口并连接三通阀的一个通口,另两个通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设于两个第一空腔,所述a料斗和b料斗通过水平放置的挡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第一空腔、下部分为粉斗、所述若干过滤布袋竖直放置、上侧连接挡板,过滤布袋中间形成空腔并与第一空腔贯通,真空输粉管连通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并通过设于真空输粉管上的第一进料控制阀和第二进料控制阀分别控制a料斗和b料斗的上料,a料斗和b料斗下侧还分别设有放料控制阀,控制a料斗和b料斗的下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斗负压连续上粉粉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真空过滤器,所述真空过滤器通过抽真空管连接真空阀和真空储气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斗负压连续上粉粉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输粉管采用直径101.6mm的sus304管子,转弯处采用大弧度弯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斗负压连续上粉粉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控制阀为气动蝶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