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垛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卸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码垛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对物料进行码垛时,通常都是采用纯人工码垛的方式,即人工的将待码垛物料搬运到托盘上,然后对其进行摆放将其码好,这样进行码垛的结果是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码垛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码放货物是采用人工码放的方式进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码垛机,包括输送带、转动机构和升降码垛台,所述升降码垛台设置在转动机构的上底面,转动机构的底部设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底部设有用于控制滑动板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输送带设置在升降码垛台一侧的上方。

将待码垛物料放到输送带的进料端,让输送带将物料输送到升降码垛台的一侧,物料从输送带上落到升降码垛台的顶端,落下一袋物料后利用滑动机构控制滑动板的滑动,滑动板的滑动带动升降码垛台滑动,将升降码垛台顶部同一侧没有堆放物料空缺的位置移动到输送带出料端的下方,使从输送带掉入升降码垛台的第二份物料落在空缺位置,然后继续利用滑动机构控制滑动板的滑动使升降码垛台同一侧没有堆放物料空缺的位置再次位于输送带出料端的下方,待升降码垛台一侧的物料堆满后,利用转动机构控制升降码垛台转动,使升降码垛台没有物料的另一侧转动到输送带出料端的下方,使物料落在上面,这样使升降码台堆满一层物料后,再降低升降码垛台的高度,进行第二层的堆放,这样通过人工在一旁辅助,就能实现码垛的半机械化,不仅效率更高,而且更省力,节约了人工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承、支撑短柱、转动台和动力装置,转动台水平的设置在滑动板的上方,转动轴承外圈的底部固定在滑动板的顶部,转动轴承内圈的顶部则与转动台的底面相接,支撑短柱环绕转动轴承均匀的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转动台的底部,支撑短柱的低端与滑动板间隙配合,动力装置的传动齿轮与支撑短柱相接。

转动轴承用于连接转动台和滑动板,要控制升降码垛台转动时,只需要启动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启动后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在转动时就能拨动支撑短柱,而支撑短柱的上端是与转动台相连的,因此拨动支撑短柱后,转动台就能随着传动齿轮的转动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传动轴和传动齿轮,传动轴与转动电机相连,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传动齿轮的轮齿与支撑短柱之间的间隙捏合。

转动电机启动后,传动轴在转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然后带动传动齿轮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动杆、连接滑块和推动装置,滑动杆水平的设置在滑动板的下方,连接滑块的中部开设有滑动杆通孔,连接滑块通过滑动杆通孔穿设在滑动杆的中部,连接滑块的顶端与滑动板相连,推动装置与滑动板的底面相连,推动装置推动的线路与滑动杆设置的方向平行。

要控制滑动板的滑动时,只需要利用推动装置推动滑动板即可,因为滑动板是通过连接滑块滑动的连接在滑动杆上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滑动板底部的连接板和一端与连接板相连的推动杆,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推动气缸相连。

利用气缸和推动杆来作为推动装置,更省力,这里的气缸可以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普通的伸缩型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输送带底面的高度高于升降码垛台提升到最高点时的顶端的高度,升降码垛台靠近输送带出料端的一侧与输送带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小于5cm。

只有升降码垛台提升到最高点时的顶端的高度低于输送带底面的高度,升降码垛台才能顺畅的转动,不会因为输送带的阻碍不能进行转动,而升降码垛台靠近输送带出料端的一侧与输送带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小于5cm这是为了让物料从输送带出料端出来后不会掉落在升降码垛台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转动机构的上底面环绕升降码垛台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围板,限位围板的一面为开放面。

设置限位围板是为了防止升降码垛台上码好的物料散开,限位围板的开放面是为了在物料码好后,能方便将物料堆整体从升降码垛台上用叉车叉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

1.实现了半机械化的码垛过程,更省力,码垛效率更高,节约了人工成本。

2.利用传动齿轮和支撑短柱的配合来控制转动台的转动,这样更方便对其进行维修,因为如果是传动齿轮配合转动齿轮来控制转动台的转动,一旦转动齿轮的一个齿坏掉后就需要更换一整个转动齿轮,不仅麻烦,而且成本高,一个支撑短柱坏掉后,只需要更换一个短柱即可,更简单,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码垛开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码垛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

图1、图2、图3示出了一种码垛机,包括输送带1、转动机构2和升降码垛台3,所述升降码垛台3设置在转动机构2的上底面,转动机构2的底部设有滑动板4,滑动板4的底部设有用于控制滑动板4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5,所述输送带1设置在升降码垛台3一侧的上方。

将待码垛物料放到输送带的进料端,让输送带将物料输送到升降码垛台的一侧,物料从输送带上落到升降码垛台的顶端,落下一袋物料后利用滑动机构控制滑动板的滑动,滑动板的滑动带动升降码垛台滑动,将升降码垛台顶部同一侧没有堆放物料空缺的位置移动到输送带出料端的下方,使从输送带掉入升降码垛台的第二份物料落在空缺位置,然后继续利用滑动机构控制滑动板的滑动使升降码垛台同一侧没有堆放物料空缺的位置再次位于输送带出料端的下方,待升降码垛台一侧的物料堆满后,利用转动机构控制升降码垛台转动,使升降码垛台没有物料的另一侧转动到输送带出料端的下方,使物料落在上面,这样使升降码台堆满一层物料后,再降低升降码垛台的高度,进行第二层的堆放,这样通过人工在一旁辅助,能将物料按五字丁的形式码放,不管是转动机构的转动和滑动板的滑动不仅可以通过机械实现,也能通过人工作功实现,就能实现码垛的半机械化,不仅效率更高,而且更省力,节约了人工成本。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转动机构2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转动轴承21、支撑短柱22、转动台23和动力装置24,转动台23水平的设置在滑动板4的上方,转动轴承21外圈的底部固定在滑动板4的顶部,转动轴承21内圈的顶部则与转动台23的底面相接,支撑短柱22环绕转动轴承21均匀的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转动台23的底部,支撑短柱22的低端与滑动板4间隙配合,动力装置24的传动齿轮与支撑短柱22相接。

转动轴承用于连接转动台和滑动板,要控制升降码垛台转动时,只需要启动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启动后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在转动时就能拨动支撑短柱,而支撑短柱的上端是与转动台相连的,因此拨动支撑短柱后,转动台就能随着传动齿轮的转动而转动。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动力装置24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动力装置24包括转动电机、传动轴和传动齿轮,传动轴与转动电机相连,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传动齿轮的轮齿与支撑短柱22之间的间隙捏合。

转动电机启动后,传动轴在转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然后带动传动齿轮转动。

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滑动机构5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滑动杆51、连接滑块52和推动装置53,滑动杆51水平的设置在滑动板4的下方,连接滑块52的中部开设有滑动杆通孔,连接滑块52通过滑动杆通孔穿设在滑动杆51的中部,连接滑块52的顶端与滑动板4相连,推动装置53与滑动板4的底面相连,推动装置53推动的线路与滑动杆51设置的方向平行。

要控制滑动板的滑动时,只需要利用推动装置推动滑动板即可,因为滑动板是通过连接滑块滑动的连接在滑动杆上的。

具体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4的基础上对推动装置53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推动装置53包括设置在滑动板4底部的连接板和一端与连接板相连的推动杆,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推动气缸相连。

利用气缸和推动杆来作为推动装置,更省力,这里的气缸可以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普通的伸缩型气缸。

具体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输送带1和升降码垛台3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输送带1底面的高度高于升降码垛台3提升到最高点时的顶端的高度,升降码垛台3靠近输送带1出料端的一侧与输送带1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小于5cm。

只有升降码垛台提升到最高点时的顶端的高度低于输送带底面的高度,升降码垛台才能顺畅的转动,不会因为输送带的阻碍不能进行转动,而升降码垛台靠近输送带出料端的一侧与输送带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小于5cm这是为了让物料从输送带出料端出来后不会掉落在升降码垛台外。

具体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限位围板6,所述转动机构2的上底面环绕升降码垛台3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围板6,限位围板6的一面为开放面。

设置限位围板是为了防止升降码垛台上码好的物料散开,限位围板的开放面是为了在物料码好后,能方便将物料堆整体从升降码垛台上用叉车叉出。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码垛机,包括输送带(1)、转动机构(2)和升降码垛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码垛台(3)设置在转动机构(2)的上底面,转动机构(2)的底部设有滑动板(4),滑动板(4)的底部设有用于控制滑动板(4)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5),所述输送带(1)设置在升降码垛台(3)一侧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转动轴承(21)、支撑短柱(22)、转动台(23)和动力装置(24),转动台(23)水平的设置在滑动板(4)的上方,转动轴承(21)外圈的底部固定在滑动板(4)的顶部,转动轴承(21)内圈的顶部则与转动台(23)的底面相接,支撑短柱(22)环绕转动轴承(21)均匀的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转动台(23)的底部,支撑短柱(22)的低端与滑动板(4)间隙配合,动力装置(24)的传动齿轮与支撑短柱(22)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24)包括转动电机、传动轴和传动齿轮,传动轴与转动电机相连,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传动齿轮的轮齿与支撑短柱(22)之间的间隙捏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滑动杆(51)、连接滑块(52)和推动装置(53),滑动杆(51)水平的设置在滑动板(4)的下方,连接滑块(52)的中部开设有滑动杆通孔,连接滑块(52)通过滑动杆通孔穿设在滑动杆(51)的中部,连接滑块(52)的顶端与滑动板(4)相连,推动装置(53)与滑动板(4)的底面相连,推动装置(53)推动的线路与滑动杆(51)设置的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53)包括设置在滑动板(4)底部的连接板和一端与连接板相连的推动杆,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推动气缸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底面的高度高于升降码垛台(3)提升到最高点时的顶端的高度,升降码垛台(3)靠近输送带(1)出料端的一侧与输送带(1)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小于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的上底面环绕升降码垛台(3)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围板(6),限位围板(6)的一面为开放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码垛机,包括输送带、转动机构和升降码垛台,所述升降码垛台设置在转动机构的上底面,转动机构的底部设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底部设有用于控制滑动板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输送带设置在升降码垛台一侧的上方。解决现有技术中码放货物是采用人工码放的方式进行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全;李景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源安泰物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9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