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密封系统的门、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4月29日、申请号为201580023419.1、国际申请号为pct/ep2015/059387、发明名称为“具有密封系统的门、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槽口空间的密封系统的门、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门、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很久以来是已知的。这样的门、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的重要结构特征是(通常是按斜角接缝截切的)型材梁,樘框和/或扇框由所述型材梁装配。所述型材梁通常由复合型材切割而成。然后,由樘框框梁和扇框框梁提供一种用于门和窗结构的、热分离的型材系统,该型材系统在樘框框梁和扇框框梁之间的槽口空间中具有密封系统。

为此,樘框框梁和/或扇框框梁的复合型材按照现有技术(以及本发明)由至少一个金属外部型材、还优选一个金属中间型材以及一个金属内部型材构成,它们通过各至少一个减少热传导的隔离区域互相连接,该隔离区域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塑料隔离接片组成。

在樘框(框梁)和扇框(框梁)之间的槽口空间的间隙通常用中间密封件密封(中间密封系统)。在此,例如具有空腔的、由共挤出材料制成的、大体积的中间密封件是已知的。该密封的另一种常用的类型称为止挡-密封系统,在型材的外表面上使用两个相对小的密封件。这种解决方案的热隔离性应进一步改善或应减少热传导。



技术实现要素: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槽口空间中具有密封系统的门或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该密封系统确保在通过门或窗互相分离的空间之间、也就是在槽口空间中的尤其好的热隔离性。

根据本发明,该密封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或两个密封件对(这是特别有利的),所述密封件对分别包括在樘框上的第一密封件和在扇框上的密封件,各密封件对共同构成至少一个中间密封件,该中间密封件在翼扇的闭合状态中密封地桥接槽口空间。在此,两个密封件各自单独利用槽榫连接结构固定在相应的型材上。两个密封件对优选在樘框框梁和/或扇框框梁上分别固定在隔离接片的槽中。

作为另一个有利的特征,两个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密封件还具有止挡密封区域。优选该止挡密封区域利用固定构件、如槽榫连接结构设置在扇框框梁(或樘框框梁)的接片上。

总体上,通过使用一个或两个密封件对而得到一种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可以称为组合式单或双中间密封件及止挡密封系统。该系统实现高密封性以及非常好的隔离性。

更特别优选地,该复合型材系统构成为“三层系统”,其包括两个具有双密封件对布置结构的隔离区域。使用发泡的或未发泡的、有空腔或无空腔的epdm或tpe或类似的塑料(具有不同的肖氏硬度)作为用于制造密封件的优选材料。也可设想是多区域密封件,在这些多区域密封件中简单地或用共挤出方法制造所述材料(发泡的或未发泡的)的组合物。

全部的金属型材优选制造成挤压的铝型材。作为替代形式,也可能由其它材料如钢和/或其它制造方法来制造。

全部的隔离接片优选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聚酰胺(pa66、pa6、ppa)、聚酯(pet、pbt)、聚烯烃(pp)亦或聚氯乙烯(pvc),使得分别实现在邻接的金属型材之间的很大程度上的热分离。

全部的隔离接片可以(必须但非强制)具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空腔也可以分别在隔离接片平面中通过横向接片整合成一种更高级别的隔离接片。

所述隔离接片区域的隔离接片可以有利地分别位于一个平面上。这之所以有利是因为这确保了清楚的结构,但并非强制。

按照一种优选的构型,所述密封件对的一个、多个或全部密封件利用密封脚嵌入隔离接片的密封槽中。这之所以有利是因为这样在槽口空间中未产生隔离接片的突出。也可以设想,在一种较不优选的构型中,所述密封件分别设有槽,在所述槽中则嵌入所述隔离接片的突出的销。

每个密封件对的至少一个密封件具有一个或多个空腔,由此热隔离性额外地改善。

本发明还提供按照本发明的门、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的密封件对。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主题的实施例并且以下将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示出门,该门由扇框和樘框构造而成;

图2示出在翼扇的闭合状态下的扇框型材和樘框型材的剖面图;

图3示出由图2所示的布置结构的槽口空间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由图2和图3所示的密封件对的第一密封件;以及

图5示出由图2和图3所示的该密封件对的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门1,该门具有可枢转的和/或可旋转的带有扇框2的翼扇以及樘框3,该翼扇在该樘框上与一个或多个配件铰接。在所述门的替代方案中,本发明还可以使用在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或类似物中。

该门1的樘框3具有樘框框梁4、5和6。翼扇的扇框2在把手侧上具有垂直的扇框框梁7以及在铰链侧上具有另一个垂直的扇框框梁8。此外,扇框2具有一个上方的水平的扇框框梁9和一个下方的水平的扇框框梁10。所述扇框框梁7、8、9、10分别-这里通过角形连接件(在此未示出)-组合成扇框2,使得在该扇框2中可以置入填充物、例如玻璃窗(在此未示出)。

在图2中以剖视图示出门1的樘框框梁4和扇框框梁7。在该樘框框梁4和扇框框梁7之间构成按照间隙型式的槽口空间f。该间隙应被密封地桥接。

樘框框梁4具有第一金属型材11(第一外部型材),该第一金属型材与金属中间型材12通过至少一个或多个(在此平行定向的)第一隔离接片13a、13b连接。位于第一金属外部型材与金属中间型材之间的隔离接片13a、13b构成在樘框框梁4中的第一隔离接片区域i或隔离接片平面。第二金属型材14(另一个外部型材)与金属中间型材12同样通过至少一个或多个(在此平行的)第二隔离接片15a、15b连接。位于第二金属型材14与中间型材12之间的隔离接片15a、15b构成在樘框框梁4中的第二隔离接片区域ii或隔离接片平面。樘框框梁4的金属型材具有空腔,这有利于热隔离。

在图2中,两个隔离接片区域i、ii在樘框框梁上示例性地具有这样的隔离接片13a、13b;15a、15b,所述隔离接片的相应的端部区段形锁合和力锁合地与金属型材的相配的槽连接。

门或窗的其它樘框框梁5、6优选恰如所述樘框框梁4那样构造。

扇框框梁7具有作为外部型材的第一金属型材17。在该第一金属型材中这里构造至少一个空腔18。此外,该扇框框梁具有第二金属外部型材19,在该外部型材中同样优选构造至少一个空腔20。在所述两个金属型材17和外部型材19之间设置第三金属型材、即中间型材21,在该中间型材中同样优选构造至少一个空腔22。所述金属型材17、外部型材19、中间型材21也可以替代地不设有空腔或分别具有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必要时减少邻接在该门或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上的空间之间的热传导,并且允许简单地设置角形连接件或类似物。

第一金属型材17又与该金属中间型材21通过至少一个或多个(在此平行地定向的)第一隔离接片23a、23b连接。位于第一金属型材17与金属中间型材21之间的隔离接片23a、23b构成在扇框框梁7中的第一隔离接片区域iii或隔离接片平面。第二金属外部型材19与金属中间型材21同样通过至少一个或多个(在此平行的)第二隔离接片24a、24b连接。位于第二金属外部型材19与金属中间型材21之间的隔离接片24a、24b构成在扇框框梁7中的第二隔离接片区域iv或隔离接片平面。

在图2中,扇框框梁7的隔离接片区域iii具有隔离接片23a、23b,所述隔离接片的相应的端部区段25形锁合和力锁合地分别与邻接的金属型材(外部型材或中间型材)的槽26连接,使得分别在所述隔离接片和邻接的金属型材之间产生尤其是也沿z方向(参考附图中的坐标系)或沿正交于樘框型材4的横截面平面的方向的抗剪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接下来也称为抗剪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提供抗剪强度对抗由于膨胀而在窗或门或类似物上出现的力。

在图2中示出扇框框梁7的在第二金属外部型材与金属中间型材21之间的第二隔离接片区域iv的隔离接片24a、24b构成位于所述隔离接片与第二外部型材19之间的分离区域,在该分离区域中无抗剪的滑动导向装置允许相对运动。作为替代形式,该分离区域也可以构形在隔离接片23a、23b与另一个金属型材之间或外部型材与该中间型材21之间。为此,所述隔离接片24a、24b沿y和x方向(参考图2中的坐标系)形锁合地通过榫连接件27与第二金属外部型材连接。这样形成滑动导向装置。在该滑动导向装置中正交于复合型材的横截面平面的抗剪强度可以但不是必须趋近于零。这样的滑动导向装置称为“无抗剪连接结构”。

该无抗剪连接结构的布置结构(这里在隔离接片区域iv中)可示例性地理解。作为一种替代方案,该无抗剪连接结构也设置在隔离接片区域iii中或在两个隔离接片区域iii、iv中或以其他方式构成。当膨胀补偿的问题用其他方式解决或不用解决时,也可以省去无抗剪连接结构。

此外,该扇框型材具有保持条28,通过该保持条保持填充物、例如玻璃窗。

樘框型材的隔离接片区域i和ii以及扇框型材的隔离接片区域iii和iv彼此对应。

此外,在樘框框梁和扇框框梁之间的间隙或槽口空间f中设置有利的密封系统,以密封该槽口空间f的间隙。

图3示出由图2所示的槽口空间f以及该连接型材系统的、邻接在该槽口空间上的隔离区域的放大图。

该密封系统在扇框框梁7和樘框框梁4之间的槽口空间f中具有两个密封件对,所述密封件对分别由两个密封件29a、30a或29b、30b组成,在所述两个密封件中分别在樘框框梁4上设置两个密封件中的其中一个密封件以及在扇框框梁7上设置另一个密封件。在所述两个隔离接片区域i和ii或iii和iv的每一个中,各个密封件对分别设有各两个不同的密封件29a、30a和29b、30b。

所述两个密封件对相同地构造,但分别具有两个不同的密封件29a或29b以及30a或30b。但所述密封件对本身各自相同地构造。但是其在槽口空间中的布置结构是不同的。

在第一隔离接片区域i或第三隔离接片区域iii中的第一密封件对上,该第一密封件29a(后面称为密封止挡件)设置在樘框框梁4上,并且第二密封件30a(后面称为唇型密封件)设置在扇框框梁7上。与此相反,在第二密封件对上,第一密封件29b(即密封止挡件)设置在扇框框梁7上,并且称为唇型密封件的第二密封件30b设置在樘框框梁4上。

这之所以是有利的是因为为了构成分别具有两个不同的密封件的两个密封件对,仍总体上仅需要两个不同的密封件结构型式,这简化了制造和操作。

每个密封件对在其间共同构成在翼扇的闭合状态中与扇框框梁或樘框框梁的接片59几乎四周闭合的密封腔室34a、b。此外,进一步有利的还在所述密封件对之间形成另一个密封腔室35。这样,在槽口空间中构造三个垂直于门或窗(主)平面彼此邻近的密封腔室34a、35、34b。

借助所述密封件对,四个止挡区域a1、a2、a3、a4构成在槽口空间中,所述止挡区域阻断否则在樘框框梁和扇框框梁之间的槽口空间在翼扇的闭合状态中构成的间隙。

两个外部的止挡区域a1、a4分别构成在樘框框梁4或扇框框梁7的金属型材与相应的一个密封件30a、30b之间。而两个另外的(中间)止挡区域a2、a3直接构成在每个密封件对的两个密封件29a、30a或29b、30b之间。所述四个止挡区域a1-a4保证与已知的解决方案相比热传导明显减少。

这样有利的是,在翼扇的闭合状态中,在所述两个将门或窗彼此分离的空间之间的槽口空间f中至少简单地阻碍空气的直接流经。因此,在槽口空间中的热传导可以很大程度上最小化。此外,声音传递也通过该槽口空间f减小。

图4示出其中一个密封件对的第一密封件29a或29b。该密封件接下来也称为密封止挡件。该密封止挡件具有基础接片38、优选模制在基础接片上的保持脚36以及相对于基础接片38成大于60°的角度、尤其成90°的角度倾斜延伸的止挡接片37。这里,该基础接片38在该止挡接片37的两侧具有两个不同厚度的区域。保持脚36为了卡锁地嵌入指向槽口空间f的槽39中而构成在相应配设的隔离接片13a、24a中。

图5示出所述两个密封件对的第二密封件30a、30b,该第二密封件构成唇型密封件。该构成为唇型密封件的密封件30a、30b具有基础区段40以及优选两个与其基本上垂直延伸的密封唇41和42。密封唇41(与相应另一个密封件29a、29b的止挡接片37共同作用而)构成中间密封区域50的一部分,而另一个密封唇42在其端部上构成为相对于其成直角定向的止挡密封区域51(在此具有小空腔52)。

此外,构成为唇型密封件的密封件30a、30b具有一个或优选在其基础区段40中具有一个或(在此)两个或更多个空腔43、44。所述空腔改善热隔离性。该基础区段具有基础接片45,该基础接片构造有固定构件(优选用于锁入隔离接片的对应的槽47中的密封脚46),用于固定在隔离接片之一上。相对于基础接片45成直角延伸有两个侧接片48a、48b,所述侧接片在其端部过渡到密封唇41、42中。此外,支承接片48c在所述侧接片48a、48b的端部之间相对于基础接片45以锐角α延伸。由此,侧接片48a或在加长段中的密封唇41被可靠地支承,确切地说优选支承在型材止挡接片55、56上。

通过连接接片49,止挡密封区域51与基础区段40(间隔开地)连接。这简化了装配。止挡密封区域51在此具有固定构件,该止挡密封区域利用该固定构件锁紧在扇框框梁7或樘框框梁4的相配的型材止挡接片上。优选该固定构件是脚53,该止挡密封区域利用该脚固定在型材止挡接片55、56的槽54中。

两个密封件对的其中一个密封件对的止挡密封区域51密封地桥接在樘框框梁4的型材止挡接片55的自由端与扇框框梁7的相对置的角部之间的间隙,而另一个止挡密封区域密封地闭合在扇框框梁7的型材止挡接片56的自由端与樘框框梁4的相对置的角部之间的间隙。

大致分别在隔离接片区域i、ii或ii、iv的隔离接片区域中心的高度上,每个密封件对的两个密封件29a、30a或29b、30b分别一起构成中间密封件。所述两个中间密封件的每个都由相应的第二密封件30a、30b(即唇型密封件)的其中一个止挡密封唇41和相应的第一密封件29a、29b(即止挡密封件)的其中一个止挡接片37组成。在型材梁上的槽口空间的外部区域中分别设有密封件对,以便密封两个止挡密封区域51之一。接下来还看到该密封件对或在此在该樘框框梁4或扇框框梁7上的密封件对的布置结构的一些其他有利的细节。

如在图3中可以看到,优选止挡密封件的基础接片38分别这样设计尺寸,使得该基础接片在装入状态中恰好适配在樘框框梁或扇框框梁上的无底切的槽57中。所述密封件29a、29b这样分别很好且可靠地安装在樘框框梁或扇框框梁上。

在唇型密封件上的相应两个固定构件(此处是在隔离接片15a、23a中的保持脚46和脚53以及槽47和在型材止挡接片55、56的槽54中的脚53)与在其间倾斜延伸的支承接片共同作用而确保对应良好的安装。所述密封件30a、30b也这样分别良好且可靠地安装在樘框型材或该扇框型材上。

其他樘框框梁5、6和扇框框梁8、9、10优选(但非强制地)与图2、3所示的樘框框梁4和扇框框梁7连同具有图4的密封件的密封系统一样地构造。

附图标记列表

隔离接片区域i、ii、ii、iv

门1

扇框2

樘框3

樘框框梁4、5、6

扇框框梁7、8、9、10

金属型材11

中间型材12

隔离接片13a、13b

金属型材14

隔离接片15a、15b

金属型材17

空腔18

外部型材19

空腔20

中间型材21

空腔22

隔离接片23a、23b;24a、24b

端部区段25

槽26

榫连接件27

保持条28

密封件29a、30a和29b、30b

密封腔室34a、34b

密封腔室35

保持脚36

止挡接片37

基础接片38

槽39

基础区段40

密封唇41和42

空腔43、44

基础接片45

密封脚46

槽47

侧接片48a、48b

支承接片48c

连接接片49

中间密封区域50

止挡密封区域51

空腔52

脚53

槽54

型材止挡接片55、56

槽57

接片59


技术特征:

1.具有翼扇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具有由多个扇框框梁(4、5、6)组装而成的扇框(2)以及具有由多个樘框框梁(7-10)组装而成的樘框(3),在该樘框上铰接所述翼扇,其中,设置具有至少两个密封件的密封系统,用于在闭合状态中在樘框和扇框之间构造的槽口空间(f),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或两个密封件对,所述密封件对分别包括在樘框框梁(4、5、6)上的第一密封件(29a、30b)和在扇框框梁(7、8、9、10)上的第二密封件(29b、30a),所述密封件分别共同构成至少一个中间密封件,所述中间密封件在所述翼扇的闭合状态中密封地桥接所述槽口空间(f);所述密封件对或每个密封件对的两个密封件之一、即密封止挡件具有基础接片(38),并且具有相对于基础接片(38)成大于60°的角度延伸的止挡接片(37);所述密封件对和/或每个密封件对的第二密封件(30a、30b)、即唇型密封件具有基础区段(40),并且具有两个相对于基础区段成角度地延伸的密封唇(41和42);唇型密封件的其中一个密封唇(41)在翼扇的闭合状态中与相配的密封止挡件的止挡接片(37)共同作用而相应构成桥接所述槽口空间的中间密封件;所述至少一个密封件对的各第二密封件(30a、30b)、即唇型密封件的另一个密封唇(42)在该密封件的端部上构造为与该端部成直角定向的止挡密封区域(51);止挡密封区域(51)通过连接接片区段(49)与基础区段(40)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樘框和/或扇框包括具有两个金属型材的樘框框梁(4、5、6)和/或扇框框梁(7-10),所述金属型材通过一个或多个构成隔离接片区域(ⅰ、ⅲ)的隔离接片彼此分开。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樘框和/或扇框包括由三个金属型材制成的樘框框梁(4-6)和/或扇框框梁(7-10),所述金属型材分别通过一个或多个分别构成隔离接片区域(ⅰ、ⅲ;ⅱ、ⅳ)的隔离接片(13a、13b;15a、15b;23a、23b;24a、24b)彼此分开。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密封件对的两个密封件(29a、30a;29b、30b)中的每个密封件利用至少一个槽榫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樘框框梁或扇框框梁(4-10)的隔离接片中的相应一个上。

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在扇框框梁和樘框框梁(4-10)之间的槽口空间(f)中具有两个密封件对,所述两个密封件对分别包括两个密封件(29a、30a或30a、30b),其中,所述两个密封件中的一个密封件设置在樘框框梁(4、5、6)上并且另一个密封件设置在扇框框梁(7、8、9、10)上。

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密封件对,所述两个密封件对分别相同地构造,但是不同地设置在槽口空间中。

7.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密封件对相同地构造,但是分别具有两个彼此不同的密封件(29a或29b和30a或30b)。

8.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密封件对的两个密封件中的一个密封件设置在樘框框梁(4)上,并且该密封件对的第二密封件(30a)设置在扇框框梁上。

9.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密封件对设置在槽口空间(f)中时,对于第一密封件对,第一密封件(29a)、即密封止挡件设置在樘框框梁(4)上并且第二密封件(30a)、即唇型密封件设置在扇框框梁上,并且对于第二密封件对,第一密封件(29b)、即密封止挡件设置在扇框框梁(7)上并且称为唇型密封件的第二密封件(30b)设置在樘框框梁(4)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密封件对在翼扇的闭合状态中与樘框框梁或扇框框梁的接片(59)一起分别构成四周闭合的密封腔室(34a、34b)。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密封件对之间在翼扇的闭合状态中与樘框框梁或扇框框梁一起在槽口空间中构成四周闭合的密封腔室(35)。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槽口空间(f)中构成三个垂直于门或窗(主)平面彼此邻接的密封腔室(34a、35、34b)。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在翼扇的闭合状态中在槽口空间(f)中,在扇框框梁和樘框框梁之间构成四个密封-止挡区域(a1、a2、a3、a4)。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密封止挡件具有保持脚(36)。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止挡密封区域(51)中构成空腔(52)。

1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构造为唇型密封件的密封件(30a、30b)在其基础区段(40)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空腔(43、44)。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构造为唇型密封件的密封件(30a、30b)在其基础区段(40)中具有用于固定在配设的樘框框梁或扇框框梁上的固定构件,并且在其止挡密封区域(51)中具有用于固定在配设的樘框框梁或扇框框梁上的另外的固定构件。

18.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基础区段(40)具有用于贴靠在樘框框梁或扇框框梁上的基础接片(45)以及两个相对于该基础区段成角度地延伸的侧接片(46、47),所述侧接片在其端部过渡到密封唇(41、42)中,并且在所述侧接片(48a、48b)的端部之间还延伸有支承接片(48c)。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接片(48c)相对于基础接片(45)以锐角1°<α<45°延伸。

20.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两个密封件对中的一个密封件对的唇型密封件的止挡密封区域(51)密封地桥接在樘框框梁(4、5、6)的型材止挡接片(55)的自由端与扇框框梁(7-10)的相对置的角部之间的间隙,而第二密封件对的第二唇型密封件的另一个止挡密封区域(51)密封地闭合在扇框框梁的型材止挡接片(56)的自由端与樘框框梁的相对置的角部之间的间隙。

21.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密封件对或所述密封件对的至少一个密封件具有一个或多个空腔。

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分别共同构成两个或更多个中间密封件。

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接片(37)相对于密封止挡件的基础接片(38)成90°的角度延伸。

2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唇(41和42)相对于唇型密封件的基础区段基本上垂直延伸。

25.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接片(46、47)相对于唇型密封件的基础区段成直角延伸。

26.按照权利要求1至25之一所述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的密封件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具有翼扇的门(1)、窗或建筑外立面元件,其具有由多个扇框框梁(4、5、6)组装而成的扇框(2)以及具有由多个樘框框梁(7‑10)组装而成的樘框(3),在该樘框上铰接所述翼扇,其中设置具有至少两个密封件的密封系统,用于在闭合状态中在樘框和扇框之间构造的槽口空间(F),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或两个密封件对,所述密封件对分别包括在樘框框梁(4、5、6)上的第一密封件(29a、30b)和在扇框框梁(7、8、9、10)上的第二密封件(29b、39a),所述密封件分别共同构造至少一个或优选两个或更多个中间密封件,所述中间密封件在该翼扇的闭合状态中密封地桥接所述槽口空间(F)。

技术研发人员:A·雷特迈尔;M·席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克国际两合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04.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9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