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动和间隙组合密封油挡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
在发电电动机运行时,油槽内的油会在轴高速旋转时,易形成油雾,通过轴承与轴的间隙扩散到油槽以外。在机组转子下方的轴承,其油槽外会因机组转子的旋转产生负压,加剧了油雾的逸出和扩散。这些油雾在油槽以外遇冷凝结,若凝结在运行的机组中的定子、转子等关键电气部位,容易粘附灰尘,影响机组绝缘性能,甚至可能会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传统结构的密封油挡在解决旋转的转轴和固定的密封油挡之间的密封问题上,效果均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油槽内的油雾扩散和逸出的一种随动和间隙组合密封油挡新型结构,技术方案为:由金属油挡、自润滑随动绝缘密封齿、密封齿、补气管、吸油雾管、轴组成整体,金属油挡内圆处采用双腔结构,上腔为补气腔,下腔为吸油雾腔,从上到下,安装自润滑随动绝缘密封齿与密封齿,金属油挡安装有补气管、吸油雾管,补气管在上方,吸油雾管在下方,补气管与吸油雾管对向布置。
所述的自润滑随动绝缘密封齿由多块自润滑绝缘密封材料组成,各块之间自然搭接,一侧安装于金属油挡加工出的凹槽中,另一侧与轴接触。
所述的密封齿是分成多段的圆环结构,密封齿的内径略大于轴的外径,密封齿铆装在金属油挡内的凹槽内,所述的密封齿为紫铜材质。
所述的金属油挡材质为铸铝合金。
自润滑材料的随动绝缘密封齿与旋转的机组转轴接触,其自润滑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摩擦发热现象,其绝缘特性可以有效隔断机组可能出现的轴电流的传导。密封齿为紫铜材料,正常工作时不与轴接触,仅起到减少油槽内润滑油向外喷溅的作用,一旦因转轴出现较大摆度而发生刮碰,也不会造成轴的较大伤害。
技术效果:
与传统的密封油挡结构相比,这种随动和间隙组合密封油挡新型结构增加了密封齿结构。密封齿结构,能够更有效地阻挡油槽外部负压的影响,防止油槽内的油雾扩散和逸出。
金属油挡内圆处采用双腔结构,上腔为补气腔,下腔为吸油雾腔。机组运行时,自润滑随动绝缘密封齿可适应轴的摆度,实现“零”间隙密封。自润滑随动绝缘密封齿与密封齿多重阻挡外部负压的影响,防止油槽内油雾逸出,能够满足机组长期无油雾安全运行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随动和间隙组合密封油挡新型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随动和间隙组合密封油挡新型结构。该随动和间隙组合密封油挡新型结构由金属油挡1、自润滑随动绝缘密封齿2、密封齿3、补气管4、吸油雾管5、轴6构成。金属油挡1分为上下两个腔体,从上到下,安装自润滑随动绝缘密封齿2与密封齿3。金属油挡1安装有补气管4、吸油雾管5。补气管4在上方,吸油雾管5在下方。密封齿3正常工作时不与轴6接触。
补气管4与吸油雾管5对向分布。吸油雾管5与补气管4可外接吸油雾装置与强迫补气装置。
1.一种随动和间隙组合密封油挡新型结构,其特征是:由金属油挡(1)、自润滑随动绝缘密封齿(2)、密封齿(3)、补气管(4)、吸油雾管(5)、轴(6)组成整体,金属油挡内圆处采用双腔结构,上腔为补气腔(7),下腔为吸油雾腔(8),从上到下,安装自润滑随动绝缘密封齿(2)与密封齿(3),金属油挡(1)安装有补气管(4)、吸油雾管(5),补气管(4)在上方,吸油雾管(5)在下方,补气管(4)与吸油雾管(5)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动和间隙组合密封油挡新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自润滑随动绝缘密封齿(2)由多块自润滑绝缘密封材料组成,各块之间自然搭接,一侧安装于金属油挡(1)加工出的凹槽(9)中,另一侧与轴(6)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动和间隙组合密封油挡新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齿(3)是分成多段的圆环结构,密封齿(3)的内径略大于轴(6)的外径,密封齿(3)铆装在金属油挡(1)内的凹槽(9)内,所述的密封齿(3)为紫铜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动和间隙组合密封油挡新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油挡(1)材质为铸铝合金。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