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现阶段直下式背光扩散板的定位基本采用铆钉固定方式,应用很成熟并且较广泛。但是铆钉固定的扩散板定位不够精准,导致模组中框组装较为困难,而且在显示模组与整机振动或者运输过程中,扩散板与光学膜片之间容易产生相对运动,导致光学膜片划伤。因为铆钉固定中扩散板与铆钉的接触面小,扩散板与铆钉接触部位还有可能会出现破裂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扩散板定位不够精准,与膜片产生相对移动导致膜片划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该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包括模组组件以及固定构件;所述模组组件,其包括模组背板、扩散板、膜片以及模组中框;其中,在所述模组背板上设置有所述固定构件,在所述模组背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扩散板,其与所述固定构件配合固定;在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膜片;在所述膜片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模组中框;所述模组中框与所述模组背板闭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组背板上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与所述固定构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槽的高度小于所述固定构件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的边缘上设置有定位卡口,所述定位卡口与所述固定构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槽包括:第一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上靠近上部横向边缘的中间位置;第二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上靠近下部横向边缘的中间位置;第三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上靠近左部纵向边缘的中间位置;第四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上靠近右部纵向边缘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构件包括:第一固定构件,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卡槽上;第二固定构件,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卡槽上;第三固定构件,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卡槽上;第四固定构件,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定位卡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口包括:第一定位卡口,其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卡接固定;第二定位卡口,其与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卡接固定;第三定位卡口,其与所述第三固定构件卡接固定;第四定位卡口,其与所述第四固定构件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构件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构件通过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模组背板螺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个凸片,在所述凸片上设置有膜片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固定孔与所述模组中框的固定孔相适配,所述模组中框与所述模组背板相适配。
该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通过设置固定构件实现显示模组扩散板的精准定位固定,从而防止膜片划伤,不仅方便了模组的生产组装,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的固定构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请同时参阅图1-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的固定构件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该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包括:模组组件100以及固定构件5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组组件100,其包括模组背板10、扩散板20、膜片30以及模组中框40;其中,在所述模组背板10上设置有所述固定构件50,在所述模组背板10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扩散板20,其与所述固定构件50配合固定;在所述扩散板20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膜片30;在所述膜片30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模组中框40;所述模组中框40与所述模组背板10闭合连接。具体实施时,所述模组组件100主要应用作为商业显示器的显示背光模组,所述模组组件100有所述模组背板10、所述扩散板20、所述膜片30以及所述模组中框40相互配合固定组装形成。该模组通过在所述模组背板10上设置定位卡槽,在所述固定卡槽上设置所述固定构件50,从而将所述固定构件50固定于所述模组背板10上,将所述扩散板20根据预先设置的所述固定构件50的位置卡接组装固定,实现所述扩散板20的精准定位以及固定,其中所述固定构件50安装的位置误差可以允许偏移预先设置的位置150mm以内的任意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组背板10上设置有定位卡槽(由于视角局限未在图上标明),所述定位卡槽与所述固定构件50相适配。在该具有固定构件50的模组进行组装时,在所述模组背板10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构件50相适配的定位卡槽,所述固定构件50设置于所述定位卡槽里面,且所述固定构件50与所述定位卡槽可以卡接固定,这样所述固定构件50在没有螺钉锁附的状态下也不会松动脱出所述定位卡槽,既方便组装固定,又可以节省模组组装的厚度空间。
所述固定构件50设置有螺纹通孔501,所述固定构件50通过所述螺纹通孔501与所述模组背板10螺接固定。所述固定构件50设置于所述定位卡槽上面卡接,所述固定构件50上还设置有螺纹通孔501,所述固定构件50通过螺钉锁附于所述定位卡槽中,进一步加强所述固定构件50与所述模组背板10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槽的高度小于所述固定构件50的厚度。所述固定构件50固定于所述模组背板10上之后,所述固定构件50的厚度应该要大于所述定位卡槽的高度,即所述固定构件50固定后,所述固定构件50高于所述定位卡槽的部分用于精准定位卡接所述扩散板20,由在所述模组背板10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构件50定位卡接所述扩散板20,所述扩散板20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所述固定构件50完全准确定位于所述模组背板10上,所述固定构件50的设置提供了便捷的定位组装,可以提高组装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20的边缘上设置有定位卡口60,所述定位卡口60与所述固定构件50相适配。具体实施时,所述扩散板20的选材一般在1.2mm至1.5mm之间。所述扩散板20的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右边缘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构件50相互适配的定位卡口60,所述定位卡口60的位置也与所述固定构件50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扩散板20通过所述定位卡口60定位卡接于所述固定构件50高于所述定位卡槽的部分上,从而精准定位于所述模组背板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槽包括:第一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10上靠近上部横向边缘的中间位置;第二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10上靠近下部横向边缘的中间位置;第三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10上靠近左部纵向边缘的中间位置;第四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10上靠近右部纵向边缘的中间位置。根据预先设置在所述模组背板10上的定位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卡槽、所述第二定位卡槽、所述第三定位卡槽、所述第四定位卡槽,其中位置误差可以允许在所述定位点的150mm以内偏移。
具体实施时,根据所述扩散板20的定位点设置所述定位卡槽的位置,所述定位点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10上的靠近上、下、左、右边缘处,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在所述模组背板10上靠近上部横向边缘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卡槽,在所述模组背板10上靠近下部横向边缘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卡槽,在所述模组背板10上靠近左部纵向边缘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三定位卡槽,在所述模组背板10上靠近右部纵向边缘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四定位卡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构件50包括:第一固定构件51,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卡槽上;第二固定构件52,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卡槽上;第三固定构件53,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卡槽上;第四固定构件54,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定位卡槽上。根据所述第一定位卡槽、所述第二定位卡槽、所述第三定位卡槽、所述第四定位卡槽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构件51、所述第二固定构件52、所述第三固定构件53、所述第四固定构件54,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卡槽、所述第二定位卡槽、所述第三定位卡槽、所述第四定位卡槽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构件51、所述第二固定构件52、所述第三固定构件53、所述第四固定构件54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定位卡槽、所述第二定位卡槽、所述第三定位卡槽、所述第四定位卡槽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51、所述第二固定构件52、所述第三固定构件53、所述第四固定构件54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口60包括:第一定位卡口61,其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51卡接固定;第二定位卡口62,其与所述第二固定构件52卡接固定;第三定位卡口63,其与所述第三固定构件53卡接固定;第四定位卡口64,其与所述第四固定构件54卡接固定。所述第一定位卡口61设置于所述扩散板20的上部边缘上,所述第二定位卡口62设置于所述扩散板20的下部边缘上,所述第三定位卡口63设置于所述扩散板20的左部边缘上,所述第四定位卡口64设置于所述扩散板20的右部边缘上;且所述第一定位卡口61、所述第二定位卡口62、所述第三定位卡口63、所述第四定位卡口64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51、所述第二固定构件52、所述第三固定构件53、所述第四固定构件54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实现所述扩散板20的精准定位与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膜片30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个凸片70,在所述凸片70上设置有膜片固定孔。所述膜片固定孔与所述模组中框40的固定孔相适配,所述模组中框40与所述模组背板10相适配。具体实施时,所述膜片30为光学膜片,所述膜片30上下左右边缘处均设置有与所述模组中框40相对应的所述凸片70,所述膜片30可以通过所述凸片70上的膜片固定孔与所述模组中框40固定连接,所述模组中框40通过卡接或者螺接与所述模组背板10闭合组装。这样所述扩散板20与所述膜片30不会产生相对移动,可以有效避免在运输过程中膜片划伤的问题。
可见,本实施例中,该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通过设置固定构件实现显示模组扩散板的精准定位固定,从而防止膜片划伤,不仅方便了模组的生产组装,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组件以及固定构件;
所述模组组件,其包括模组背板、扩散板、膜片以及模组中框;其中,
在所述模组背板上设置有所述固定构件,
在所述模组背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扩散板,其与所述固定构件配合固定;
在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膜片;
在所述膜片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模组中框;
所述模组中框与所述模组背板闭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背板上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与所述固定构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槽的高度小于所述固定构件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边缘上设置有定位卡口,所述定位卡口与所述固定构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槽包括:
第一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上靠近上部横向边缘的中间位置;
第二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上靠近下部横向边缘的中间位置;
第三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上靠近左部纵向边缘的中间位置;
第四定位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上靠近右部纵向边缘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包括:
第一固定构件,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卡槽上;
第二固定构件,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卡槽上;
第三固定构件,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卡槽上;
第四固定构件,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定位卡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口包括:
第一定位卡口,其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卡接固定;
第二定位卡口,其与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卡接固定;
第三定位卡口,其与所述第三固定构件卡接固定;
第四定位卡口,其与所述第四固定构件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构件通过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模组背板螺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个凸片,在所述凸片上设置有膜片固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固定构件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固定孔与所述模组中框的固定孔相适配,所述模组中框与所述模组背板相适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