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餐配送服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盒自动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便当外卖很方便,口味选择又多,随时都可以订购,是快速填饱肚子的最好选择,所以大受都市忙人的欢迎。
因此送餐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在一些大型企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公众就餐人员较多的地方,就餐时间集中,所需的配送量极大,但如今配送餐盒的载具质量参差不齐且配送数量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就算一次能配送大量餐盒的载具在保温的效果上达不到要求,且目前配送餐盒所用的载具大多都是叠层安放,用户拿到餐盒时往往造成餐盒变形跟食物洒漏的现象,卫生安全达不到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出料速度快及安全卫生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包括:
机架,机架的两侧安装对称的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之间形成扁平的腔体,腔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
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循环组件和若干个升降架,循环组件安装在机架上,若干个升降架等间距的安装在循环组件上,循环组件用于带动升降架在腔体内自上而下的循环移动,升降架用于放置一排的餐盒;
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驱动机构与循环组件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循环组件带动升降架循环移动;
以及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腔体的下端,输送机构用于将餐盒传送至出料口。
进一步地,循环机构包括转轴、齿轮和链条,转轴具有四根,转轴分别安装在机架的上下两端,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有一根转轴,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上下两端的转轴分别通过齿轮和链条连接,齿轮和链条分别位于第一加热板或第二加热板的两端;升降架包括若干对活动杆,第一加热板两侧的链条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活动杆,第二加热板两侧的链条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活动杆,活动杆朝远离连接的链条方向延伸设置,活动杆上下之间的间距大于饭盒的高度,第一加热板一侧的活动杆和第二加热板一侧的活动杆一一对应相互平行形成若干对活动杆,并且位于腔体内的每对活动杆之间的间距小于饭盒的宽度。
进一步地,活动杆由直杆两端垂直折弯而成,活动杆中部为承载部,两端折弯的部分为连接部,活动杆的连接部与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活动杆的连接部与链条为可旋转的连接,链条上设有限位块,每个活动杆对应有一个限位块,在腔体内,限位块始终位于活动杆的连接部的下方,在腔体外,限位块始终位于活动杆的连接部的上方。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带轮、传送带和扇形齿轮组,传动轴安装在机架的上端,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扇形齿轮组与上架上端的两条转轴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驱动电机通过带轮和传送带与传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电机、输送带和输送轴,输送带通过输送轴安装在腔体的下端,传输带与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平行设置,输送电机安装在机架上,并与输送轴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机构和输送机构连接,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和控制输送机构驱动饭盒的下降和输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远程控制装置与控制器有线或无线连接,远程控制装置用于远程控制出料。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由于机架上安装有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可实现对餐盒的加热保温,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具有扁平的腔体,若干个升降架循环层叠的位于腔体内,使得每一层上餐盒相互独立,不会在上下方向相互挤压,避免了餐盒之间的挤压损坏;并且,腔体内的多层升降架可容纳大量的餐盒,能够满足大批量出料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餐盒自动出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餐盒自动出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餐盒自动出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中餐盒自动出料装置的仰视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中餐盒自动出料装置的控制部分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餐盒自动出料装置,本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可实现大批量的自动出料。
如图1至图4所示,餐盒自动出料装置主要包括机架1、升降机构2、驱动机构3和输送机构4。
机架1由若干条槽钢或工字钢拼接固定而成,机架1为一个扁平的方形结构。机架1的两个面积较大的侧面上安装有对称的第一加热板11和第二加热板12,第一加热板11和第二加热板12之间形成一个腔体,该腔体用于容置待出料的餐盒7,第一加热板11和第二加热板12为电加热板,通过热电阻加热餐盒7,可实现对餐盒7的保温。腔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13,腔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4,进料口13用于放入餐盒7,出料口14用于输出餐盒7。
升降机构2包括循环组件21和升降架22,循环组件21安装在机架1上,升降架22具有若干个,升降架22安装在循环组件21上,循环组件21可带动升降架22在腔体内和腔体外之间循环移动,并且在腔体内自上而下的移动。
具体的,循环组件21包括转轴211、齿轮212和链条213,转轴211具有四根,转轴211分别安装在机架1的上下两端,四根转轴211与第一加热板11和第二加热板12平行设置,第一加热板11和第二加热板12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有一根转轴211,每根转轴211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齿轮212,位于第一加热板11和第二加热板12上下两端的转轴211分别齿轮212和链条213连接,齿轮212和链条213分别位于第一加热板11或第二加热板12的两端,从而形成两套循环的结构。
升降架22包括若干对活动杆221,第一加热板11两侧的链条213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活动杆221,第二加热板12两侧的链条213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活动杆221,即两套循环结构上分别设置有活动杆221,并且两套循环结构的活动杆221一一对应形成若干对活动杆221。活动杆221朝远离连接的链条213方向延伸设置,活动杆221上下之间的间距大于饭盒的高度,确保每层活动杆221上可放置餐盒7。位于腔体内的每对活动杆221之间的间距小于饭盒的宽度,保证餐盒7能够放置在每对活动杆221之间,每对活动杆221将餐盒7支撑柱。
具体的,活动杆221由直杆两端垂直折弯而成,活动杆221的中部为承载部,用于承载餐盒7,两端折弯部分为连接部,活动杆221的连接部与链条213连接。活动杆221也可由多根杆焊接或螺钉固定而成,活动杆221也为可一块板。
由于活动杆221仅在腔体内起到承接餐盒7的作用,当活动杆221循环出腔体后不工作,为了降低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活动杆221设置为活动部件,在链条213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活动杆221的连接部与链条213铰接,并且每个活动杆221的连接部对应有一个限位块,每个限位块都位于活动杆221的连接部同一个方向上。链条213位于腔体内时,限位块始终位于活动杆221的下方,限位块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活动杆221呈水平状态,可用于放置餐盒7;链条213位于腔体外时,限位块始终位于活动杆221的上方,限位块起不到限位的作用,从而位于外侧的活动杆221将在重量的作用下朝下翻折,形成折叠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机构2的循环组件21也可采用传送带代替链条213,或者采用循环滑轨和滑块的结构代替整个循环组件21,滑块沿着循环轨道移动,活动杆221安装在滑块上,同样实现循环移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传动轴32、带轮33、传送带34和扇形齿轮组35,驱动电机31安装在机架1的上端,传动轴32安装也安装在机架1的上端,并且传动轴32位于机架1上端的转轴211之间,传动轴32的两端分别通过扇形齿轮组35与转轴211连接,传动轴32将两侧的循环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同步循环的结构。扇形齿轮组35包括两个扇形齿轮(斜齿轮),扇形齿轮组35用于传动两根相互垂直的轴。驱动电机31通过带轮33和传送带34与传动轴32连接,驱动电机31通过传动轴32、带轮33、传送带34和扇形齿轮组35驱动升降机构2的升降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也可包括两个电机,两个电机直接与机架1上端的两个转轴211连接,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两个循环结构,保证两个电机同步驱动即可。
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电机41、输送带42和输送轴43,输送带42通过输送轴43安装在机架1的下端,输送带42也位于腔体的下端,输送带42与第一加热板11和第二加热板12平行设置,输送带42的一端与出料口14对接。输送带42的宽度小于每对活动杆221之间的间距,从而每对活动杆221下降后可将餐盒7放置到输送带42上,而活动杆221不与输送带42接触,相互避让。输送电机41电机可与输送轴43直接连接,或通过带轮和传动带间接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进料:通过进料口13将餐盒7放入到最上层的活动杆221上,再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升降机构2的活动杆221一层一层下移,每下移一层,通过进料口13将餐盒7放入到最上层的活动杆221上
出料:驱动机构3驱动升降机构2中最下层的活动杆221将餐盒7放置到输送机构4的输送带42上,输送带42将餐盒7从出料口14输出,输送带42上的餐盒7都输出完后,驱动机构3驱动升降机构2中倒数第二层的活动杆221将餐盒7放置到输送机构4的输送带42上,输送带42将餐盒7从出料口14输出,如此循环出料。
本实施例提供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由于机架1上安装有第一加热板11和第二加热板12,可实现对餐盒7的加热保温,第一加热板11和第二加热板12具有扁平的腔体,若干个升降架22循环层叠的位于腔体内,使得每一层上餐盒7相互独立,不会在上下方向相互挤压,避免了餐盒7之间的挤压损坏,甚至保证了餐盒7的放置方向,不会翻倒;并且,腔体内的多层升降架22可容纳大量的餐盒7,能够满足大批量出料的需求。本餐盒自动出料装置不仅可出料餐盒7,还可对碗装的实物、瓶装饮料进行出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制部分。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还包括控制器5,控制器5与驱动机构3和输送机构4连接,具体的,控制器5与驱动电机31和输送电机41电连接,控制器5用于控制驱动电机31和输送电机41启停,从而控制整个餐盒7的下降和餐盒7的输出。控制器5可写入预设的程序,以控制驱动电机31和输送电机41的输出速度。
为了实现远程操作出料,餐盒自动出料装置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6,远程控制装置6为遥控器、按钮或智能终端,遥控器、按钮或智能终端与控制器5有线或无线通信,当无线通信时,远程控制装置6和控制器5内均安装有无线通信模块,远程控制装置6可在远程操作控制餐盒自动出料装置的出料,从而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可放置在无人的分料室内,进一步保障了餐盒7的卫生安全,并且方便了使用。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1.一种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两侧安装对称的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之间形成扁平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循环组件和若干个升降架,所述循环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若干个所述升降架等间距的安装在所述循环组件上,所述循环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架在所述腔体内自上而下的循环移动,所述升降架用于放置一排的餐盒;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循环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循环组件带动所述升降架循环移动;
以及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腔体的下端,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餐盒传送至所述出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转轴、齿轮和链条,所述转轴具有四根,所述转轴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有一根转轴,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上下两端的所述转轴分别通过所述齿轮和链条连接,所述齿轮和链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板或第二加热板的两端;所述升降架包括若干对活动杆,所述第一加热板两侧的链条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所述活动杆,所述第二加热板两侧的链条之间连接有若干等间距的所述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朝远离连接的链条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活动杆上下之间的间距大于饭盒的高度,所述第一加热板一侧的所述活动杆和所述第二加热板一侧的所述活动杆一一对应相互平行形成若干对活动杆,并且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每对所述活动杆之间的间距小于饭盒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由直杆两端垂直折弯而成,所述活动杆中部为承载部,两端折弯的部分为连接部,所述活动杆的连接部与链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连接部与所述链条为可旋转的连接,所述链条上设有限位块,每个所述活动杆对应有一个限位块,在所述腔体内,所述限位块始终位于所述活动杆的连接部的下方,在所述腔体外,所述限位块始终位于所述活动杆的连接部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带轮、传送带和扇形齿轮组,所述传动轴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端,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扇形齿轮组与所述机架上端的两条转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带轮和传送带与传动轴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电机、输送带和输送轴,所述输送带通过所述输送轴安装在所述腔体的下端,所述输送带与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平行设置,所述输送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输送轴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和输送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和控制输送机构驱动饭盒的下降和输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餐盒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远程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器有线或无线连接,所述远程控制装置用于远程控制出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