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刹开关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刹开关在生产装配过程中,由于是人工进行插片安装,所以常常会出现因人工失误导致插片装反的情况,产品装配过程中出错性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传统的手刹开关在生产装配过程中,由于是人工进行插片安装,所以常常会出现因人工失误导致插片装反的情况,产品装配过程中出错性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该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包括工装固定架,其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红外激光探测器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底部连接设置有压头,第二气缸与装配底座连接,压头与所述装配底座上下对应设置,装配底座与红外激光探测器前后对应设置,装配底座上开设有卡槽,用于卡装手刹开关,卡槽两侧分别安装有磁钢。

其中,第一气缸竖直固定于工装固定架上,第二气缸水平固定于工装固定架上。

其中,工装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横杆,红外激光探测器固定于横杆上。

其中,第一气缸与压头通过螺钉固定,第二气缸与装配底座通过螺钉固定。

其中,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进一步包括启动开关和解锁开关,启动开关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红外激光探测器电性连接,解锁开关与第一气缸电性连接。

其中,压头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的底部开设有导片槽,导片槽与手刹开关的插片适配且上下对应设置。

其中,装配底座上开设有通孔,用于显露插片的凸包,通孔与红外激光探测器的探测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结构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就能识别出因员工失误而导致插片装反的情况,解决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防错功能,杜绝了产品出现插片装反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手刹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的后视结构示意图。该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包括:工装固定架1、第一气缸2、红外激光探测器3、第二气缸4、压头5、装配底座6、卡槽7、磁钢8、手刹开关9、横杆11、导向柱12、导片槽13以及通孔14。

工装固定架1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2、红外激光探测器3和第二气缸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2竖直固定于工装固定架1上,第二气缸4水平固定于工装固定架1上,工装固定架1的中部设置有横杆11,红外激光探测器3固定于横杆11上。红外激光探测器3的型号为松下hg-c1050。

第一气缸2底部通过螺钉连接设置有压头5,第二气缸4与装配底座6通过螺钉连接,压头5与装配底座6上下对应设置,装配底座6与红外激光探测器3前后对应设置。压头5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12,导向柱12的底部开设有导片槽13。

装配底座6上开设有卡槽7,用于卡装手刹开关9,卡槽7两侧分别安装有磁钢8。导片槽13与手刹开关9的插片91适配且上下对应设置。装配底座6上开设有通孔14,用于显露插片91的凸包94给红外激光探测器3探测,通孔14与红外激光探测器3的探测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启动开关(未图示)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红外激光探测器电性连接,解锁开关(未图示)与第一气缸电性连接。启动开关和解锁开关可以安装于放置本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的桌子上,也可以安装于靠近装配工装的任意位置。

请参见图4,图4为手刹开关的结构示意图。手刹开关9包括插片91、支架92、弹簧以及壳体93,壳体93内安装有弹簧,支架92的底部插设于壳体93内,抵触于弹簧设置,插片91的底部穿过支架92插入壳体93中,插片91的侧面设置有凸包94。

在使用本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时,工人先将手刹开关9的壳体93卡设于装配底座6的卡槽7内,然后将支架92插设于壳体93内,两个磁钢8吸附住支架92,再将插片91插设于支架92上;手刹开关9装好后再启动启动开关,第二气缸4带动装配底座6回收到压头5下方,第一气缸2带动压头5下压,导片槽13压到插片91上,将插片压入壳体93中,红外激光探测器开始探测,通过激光测距,若检测到装配底座6的通孔14内有插片凸包94,则手刹开关9没有装反,压头5上升,装配底座6回复原位,工人取出产品;若没有检测到凸包94,则手刹开关9装反,压头5一直压住产品不动,等工人手动按解锁开关解锁,压头5才在第一气缸2带动下上升。

本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手刹开关在压头之外的装配底座上进行装配,避免压头失灵下压造成不良后果;装配底座在第一气缸带动回收过程中,避免产品出现晃动,装配底座上增加了2个磁钢吸住金属支架,磁钢固定在装配底座上;工装上设计了红外激光探测器,对产品插片上凸包距离进行判断,实现插片安装方向的防错,杜绝插片装反。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结构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就能识别出因员工失误而导致插片装反的情况,解决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防错功能,杜绝了产品出现插片装反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包括:工装固定架,其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红外激光探测器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底部连接设置有压头,所述第二气缸与装配底座连接,所述压头与所述装配底座上下对应设置,所述装配底座与所述红外激光探测器前后对应设置,所述装配底座上开设有卡槽,用于卡装手刹开关,所述卡槽两侧分别安装有磁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竖直固定于所述工装固定架上,所述第二气缸水平固定于所述工装固定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横杆,所述红外激光探测器固定于所述横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压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装配底座通过螺钉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进一步包括启动开关和解锁开关,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以及所述红外激光探测器电性连接,所述解锁开关与所述第一气缸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底部开设有导片槽,所述导片槽与所述手刹开关的插片适配且上下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底座上开设有通孔,用于显露所述插片的凸包,所述通孔与所述红外激光探测器的探测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包括工装固定架,其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红外激光探测器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底部连接设置有压头,第二气缸与装配底座连接,压头与装配底座上下对应设置,装配底座与红外激光探测器前后对应设置,装配底座上开设有卡槽,用于卡装手刹开关,卡槽两侧分别安装有磁钢。本新型手刹开关装配工装,结构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就能识别出因员工失误而导致插片装反的情况,解决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防错功能,杜绝了产品出现插片装反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王波;王荣军;刘志福;马运凡;史国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9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