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自动复位豆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豆机豆仓,具体涉及一种分段自动复位豆仓。



背景技术:

磨豆机是咖啡加工的必备设备,目前磨豆机豆仓太高,容量太大,对咖啡师身高和体能是巨大挑战,而且豆仓体积大售价高,磨粉过程中容易出现跳豆问题,磨粉过程中杂物也容易进入磨豆机内部,不好清理,高度太高,不好进豆,豆仓锁无法自动复位或者根本没有配豆仓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段自动复位豆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段自动复位豆仓,包括上豆仓、轴承、出豆仓和把手,轴承底部安装在出豆仓顶部,上豆仓底部安装在轴承上,上豆仓和轴承之间设置弹簧,弹簧通过固定销钉连接在轴承上,把手连接在轴承外壁上,上豆仓内部和出豆仓内部分别设置上挡片和下挡片,上挡片下表面与下挡片上表面贴合,上挡片通过上豆仓的旋转可与下挡片重合或分离。

本实用新型豆仓采用分段式和自动复位结构,可以先打开开关让磨盘转起来之后再旋转打开豆仓下豆,复位状态时上豆仓的上挡片和出豆仓的下挡片成交叉闭合,旋转上豆仓与出豆仓的下挡片重合之后,豆子自动掉落磨盘内磨粉,松开之后靠弹簧拉回复位,避免磨盘启动到指定转速之前就开始磨粉,而这一段时间磨盘转速不稳定扭矩也不同,磨出的粉会不均匀和一些极细粉产生,等豆子下去之后松开把手豆仓会自动复位,这样既可以防止跳豆,也可以防止杂物进磨豆机内部,具有设计巧妙、使用便利和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挡片和下挡片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挡片和下挡片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上豆仓、2轴承、3出豆仓、4把手、5上挡片、6下挡片、7弹簧、8固定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分段自动复位豆仓,包括上豆仓1、轴承2、出豆仓3和把手4,轴承2底部安装在出豆仓3顶部,上豆仓1底部安装在轴承2上,上豆仓1和轴承2之间设置弹簧7,弹簧通过固定销钉8连接在轴承2上,把手4连接在轴承2外壁上,上豆仓1内部和出豆仓3内部分别设置上挡片5和下挡片6,上挡片下表面与下挡片上表面贴合,上挡片通过上豆仓的旋转可与下挡片重合或分离。

本实用新型豆仓采用分段式和自动复位结构,可以先打开开关让磨盘转起来之后再旋转打开豆仓下豆,复位状态时上豆仓的上挡片和出豆仓的下挡片成交叉闭合,旋转上豆仓与出豆仓的下挡片重合之后,豆子自动掉落磨盘内磨粉,松开之后靠弹簧拉回复位,避免磨盘启动到指定转速之前就开始磨粉,而这一段时间磨盘转速不稳定扭矩也不同,磨出的粉会不均匀和一些极细粉产生。等豆子下去之后松开把手豆仓会自动复位,这样既可以防止跳豆,也可以防止杂物进磨豆机内部,具有设计巧妙、使用便利和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分段自动复位豆仓,其特征是包括上豆仓、轴承、出豆仓和把手,轴承底部安装在出豆仓顶部,上豆仓底部安装在轴承上,上豆仓和轴承之间设置弹簧,弹簧通过固定销钉连接在轴承上,把手连接在轴承外壁上,上豆仓内部和出豆仓内部分别设置上挡片和下挡片,上挡片下表面与下挡片上表面贴合,上挡片通过上豆仓的旋转可与下挡片重合或分离。

技术总结
分段自动复位豆仓,包括上豆仓、轴承、出豆仓和把手,轴承底部安装在出豆仓顶部,上豆仓底部安装在轴承上,上豆仓和轴承之间设置弹簧,弹簧通过固定销钉连接在轴承上,把手连接在轴承外壁上,上豆仓内部和出豆仓内部分别设置上挡片和下挡片,上挡片下表面与下挡片上表面贴合,上挡片通过上豆仓的旋转可与下挡片重合或分离。本实用新型豆仓采用分段式和自动复位结构,上豆仓的上挡片和出豆仓的下挡片通过旋转可成交叉或重合状态,豆子自动掉落磨盘内磨粉,松开之后靠弹簧拉回复位,具有设计巧妙、使用便利和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洪飞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7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