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用户不方便发出声音或做出动作,例如遇到歹徒劫持,需要求救的情境下,或者在一些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用户手中有东西而不方便控制操作设备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下,用户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意愿,就需要通过说话的方式或特定的动作来完成信息的传递或设备的控制。而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可能导致很多用户想要传递信息或控制设备的意愿无法实现,使得用户身处险境无法自救或无法更方便的控制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
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
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包括: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都属于预设的动作类型,且所述至少两个动作中任意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满足第一条件。
可选的,在获取第一行为数据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录入的动作和/或行为数据;
依据所述动作和/或行为数据配置所述第一条件。
可选的,用户录入所述动作数据时产生的振动频率被所述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则所述依据所述动作和/或行为数据配置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至少依据所述用户录入所述动作数据时所述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的振动频率配置所述第一条件。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的第一操作后,还包括:
输出语音提示信息,以便于用户依据所述语音提示信息输入第二行为数据,所述语音提示信息包括行为数据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所述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的第一操作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行为数据,所述第二行为数据与所述第一行为数据相同或不同;
基于所述第二行为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并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二操作。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第一行为数据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行为数据确定第一行为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在所述第一行为数据的持续时间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动作包括叩击牙齿、磨牙和/或嘴巴开合。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
指令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
操作执行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可执行指令包括: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方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所述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用户不会发出明显声音和不会呈现出明显动作的行为数据,根据预先对行为数据的定义可以确定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控制意愿,从而实现在一些特定的不便于发出声音或做出动作的场景中帮助用户传递信息或自主控制设备,丰富了设备的控制形式,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设置有骨传导传感器的可穿戴眼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四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所示,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
其中,所述骨传导传感器可设置在头部可穿戴设备,可以但不限制为各种类型的耳机、各种类型的眼镜等。本申请中,骨传导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用户牙齿或头部其他可活动骨骼的相关动作,为了便于检测到准确的数据,结合人体生理结构特点,可将骨传导传感器设置在头部可穿戴设备上接近耳部的位置。图2为设置有骨传导传感器的可穿戴眼镜示意图,可结合图2理解上述内容,当然,为了便于理解,图2中将骨传导传感器以可见方式示出,实际情况中,骨传导传感器可能设置在眼镜贴近用户皮肤的一侧或内嵌在设备内部,在外部对其不可见。
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可以为用户活动头部骨骼或牙齿的相关动作,由于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不经意的活动牙齿或头部其他骨骼的习惯,因此为了避免误检测,本申请中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该至少两个动作可以为相同的动作,如连续叩击牙齿两次;可以为不相同的动作,例如叩击一次牙齿后磨牙一次;也可以为部分动作相同的动作组合,例如叩击两次牙齿后磨牙一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行为数据中包含的动作均为不会发出明显声音或呈现出明显动作的动作,以使本申请公开的处理方法可以在一些限制声音和限制动作的场景中应用,方便用户的使用。
步骤102: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可以但不限制为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即满足第一条件,不仅需要第一行为数据包含的动作类型符合要求,且需要至少两个动作的间隔时间满足要求。
假设连续叩击两次牙齿对应设备唤醒指令,但用户平时不经意间可能会执行了叩击牙齿一次的动作,例如人们在叹气后很可能不经意间叩击一次牙齿,如果用户5分钟后又叹气或不经意叩击一次牙齿,累计叩击了两次牙齿,但这种情况显然不是用户想要唤醒设备;另外,如果用户做了两个动作,间隔时间满足要求,但是这两个动作并不是预设的动作类型,则也不会关联到预先配置的控制指令。因此,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
步骤103: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在确定了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后,可以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以根据用户的意愿控制电子设备(头部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例如,在用户遭遇歹徒的场景中,用户连续叩击三次牙齿,则其佩戴的蓝牙耳机直接发出求救信息到报警中心或预先配置的号码终端,所述求救信息中可以包含定位数据,以使得收到求救信息的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用户位置信息,展开救援行动。
本实施例中,处理方法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用户不会发出明显声音和不会呈现出明显动作的行为数据,根据预先对行为数据的定义可以确定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控制意愿,从而实现在一些特定的不便于发出声音或做出动作的场景中帮助用户传递信息或自主控制设备,丰富了设备的控制形式,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可以包括: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都属于预设的动作类型,且所述至少两个动作中任意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满足第一条件。
例如,预设的动作类型包括扣牙、磨牙,用户连续做了一次扣牙和一次嘴巴开合的动作,该行为虽然包括两个动作,但其中的嘴巴开合的动作并不是预设的动作类型,则确定至少两个动作不满足第一条件。再如,用户做了一次扣牙动作,2秒后又做了一次磨牙的动作,该行为包括的两个动作均属于预设的动作类型,但由于两个动作间隔时间较长,则也确定至少两个动作不满足第一条件。又如,上述第一阈值为1秒,用户连续做了两次叩击牙齿的动作,扣牙为预设的动作类型,且用户两次扣牙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1秒,则确定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3所示,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获取用户录入的动作和/或行为数据。
即使是同一个动作或行为,不同的人在做出时被骨传导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也不相同。可以理解的,老年人和青年人在磨牙时,由于牙齿密度和动作快慢的不同,会使得用户在磨牙时被骨传导传感器检测到的震动频率和持续时间也不相同。因此,本申请中,在包含骨传导传感器的头部可穿戴设备投入使用前,可以先采集用户录入的动作和/或行为数据,后续基于这些动作和/或行为数据,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确定用户是否做出了符合要求的预设的动作和/或行为数据。
此外,由于使用骨传导传感器检测用户的叩牙次数或磨牙动作的时候,容易和用户日常吃饭等动作混淆,因此,本申请中,先获取用户录入的动作和/或行为数据,以此为参照,以便于后续更精准的区别用户有意为之的特殊动作或是用户日常不经意的动作。
步骤302:依据所述动作和/或行为数据配置所述第一条件。
依据所述动作和/或行为数据配置第一条件,作为后续判断用户行为数据或动作的标准,如前所述,能够有效区分用户有意为之的特别动作和日常不经意的动作,提升动作或行为识别的准确度。
步骤303: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
步骤304: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
步骤305: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用户,通过采集分析用户执行特定的动作或行为时骨传导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来配置后续甄别用户牙齿动作或行为的标准条件,能够有效避免一些误识别和误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实施例中,用户录入动作数据时产生的振动频率会被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则所述依据所述动作和/或行为数据配置所述第一条件,可以包括:至少依据用户录入所述动作数据时所述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的振动频率配置所述第一条件。
如前所述,不同人做出相同的动作时被骨传导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不同,且和用户日常不经意的牙齿动作也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用户,可以通过录入用户做出动作或行为数据的方式为用户动作/行为的识别进行个性化的配置,以适应不同的用户。
在具体实现中,配置第一条件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1)用户可以录入叩牙时候的频率(包括振动频率和时间间隔),以更精准的区别特殊的叩击动作和日常的进食动作。
2)设置并记录两次扣牙的间隔,将间隔区分为短见隔和长间隔(可使用录入的方式区分两种间隔)。
3)长短间隔进行不同的编码和分类。例如一长一短,一短一长,一长两短等。长间隔对应编码的0,短间隔对应编码1。
4)还可以接入牙齿摩擦的动作。动作录入可以变成一次摩擦加一次扣牙,使用扣牙和磨牙分别对应编码的0和1。
5)使用最终得到的编码来用于唤醒。
6)在用户录入长短扣牙间隔时间的时候,设置一个冗余10%~20%的许可误差(用户可设置)。
7)当录入的长扣牙和短扣牙时间加上许可误差超过行为识别时间的时候,提示设置冲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处理方法可以把包括:
步骤401: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
步骤402: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
步骤403: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步骤404:输出语音提示信息,以便于用户依据所述语音提示信息输入第二行为数据。
其中,所述语音提示信息包括行为数据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例如,当用户咬合牙齿的时候,该传感器将收到牙齿咬合的振动。当用户快速咬合2次的时候,系统将唤醒。通过耳机语音提示用户进行接下来的操作。例如:播放音乐请再次快速叩击两次牙齿,拨打紧急求救电话请快速叩击3次牙齿,取消请直接叩击一次牙齿,或者您可以使用语音发出更复杂的指令。当然,在具体实现中,当用户在设备未唤醒状态直接快速叩击3次牙齿,也可以直接呼叫紧急电话。
步骤405:获取第二行为数据,所述第二行为数据与所述第一行为数据相同或不同。
单独的第一行为数据可能并不能够完成用户的目的操作,而需要后续的进一步行为控制完成目的操作。例如,用户想要处于休眠状态的耳带式设备播放歌曲,通过第一行为控制唤醒设备,唤醒后进一步通过第二行为控制开始播放歌曲。
步骤406:基于所述第二行为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并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二操作。
考虑到一些场景下用户无法通过一次行为数据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意愿,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两次行为数据的输入,来实现用户最终的控制意愿。通过无明显声音和无明显动作的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方式更加隐蔽,对于用户而言不仅方便,且简单易操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四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5所示,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
步骤502:基于所述第一行为数据确定第一行为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否,进入步骤503。
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能会不自主的做出一些习惯性的动作,例如磨牙,若用户反复多次磨牙,磨牙次数多于所有预设的行为数据中对应的磨牙次数,则不能认为用户是想要通过磨牙来控制设备。例如,所有的行为数据的的执行时间都不会超过3秒,若检测到用户的第一行为持续时间超过3秒,则认为是用户的误操作,不对其进行后续处理。若第一行为持续时间不超过3秒,则可以继续进行后续处理。
步骤503: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
步骤504: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行为持续时间的判断,确定第一行为是否为符合用户真实意愿的控制行为,在排除用户不经意的习惯性行为的情况下,才会进一步基于第一行为数据进行处理,有利于提升行为识别的准确度。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动作可以但不限制为包括叩击牙齿、磨牙和/或嘴巴开合。不同的动作对应的振动频率不同,通过对动作震动频率的识别,以及识别出的频率与预设动作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用户执行了哪一种类型的动作,进而根据识别出的动作与预设行为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行为以及对应的操作指令。例如,叩击牙齿对应的振动频率为第一振动频率,磨牙对应的振动频率为第二振动频率,骨传导传感器在3秒内先后检测到第一振动频率和第二震动频率,预设配置中配置了叩击牙齿一次和磨牙一次的行为对应关闭设备的指令,则系统首先会依据第一振动频率和第二震动频率确定用户行为对应关闭设备的行为,进而控制生成关闭设备指令并执行。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上述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方法,对于本申请的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装置实现,因此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装置,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所示,处理装置60可以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
指令确定模块602,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
操作执行模块603,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用户不会发出明显声音和不会呈现出明显动作的行为数据,根据预先对行为数据的定义可以确定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控制意愿,从而实现在一些特定的不便于发出声音或做出动作的场景中帮助用户传递信息或自主控制设备,丰富了设备的控制形式,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他实现中,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动作录入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录入的动作和/或行为数据;条件配置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动作和/或行为数据配置所述第一条件。这样,针对不同用户,通过采集分析用户执行特定的动作或行为时骨传导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来配置后续甄别用户牙齿动作或行为的标准条件,能够有效避免一些误识别和误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他实现中,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语音提示模块,用于在操作执行模块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的第一操作后,输出语音提示信息,以便于用户依据所述语音提示信息输入第二行为数据,所述语音提示信息包括行为数据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考虑到一些场景下用户无法通过一次行为数据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意愿,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两次行为数据的输入,来实现用户最终的控制意愿。通过无明显声音和无明显动作的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方式更加隐蔽,对于用户而言不仅方便,且简单易操作。
其他实现中,处理装置还包括时间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行为数据确定第一行为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阈值。通过对第一行为持续时间的判断,确定第一行为是否为符合用户真实意愿的控制行为,在排除用户不经意的习惯性行为的情况下,才会进一步基于第一行为数据进行处理,有利于提升行为识别的准确度。
上述处理装置的各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可执行指令包括: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任意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获取模块、指令确定模块、操作执行模块、动作录入模块、条件配置模块、语音提示模块、时间确定模块等均可以作为程序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模块。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实现回访数据的处理。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一种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
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
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包括: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都属于预设的动作类型,且所述至少两个动作中任意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满足第一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在获取第一行为数据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录入的动作和/或行为数据;
依据所述动作和/或行为数据配置所述第一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用户录入所述动作数据时产生的振动频率被所述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则所述依据所述动作和/或行为数据配置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至少依据所述用户录入所述动作数据时所述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的振动频率配置所述第一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所述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的第一操作后,还包括:
输出语音提示信息,以便于用户依据所述语音提示信息输入第二行为数据,所述语音提示信息包括行为数据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在所述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的第一操作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行为数据,所述第二行为数据与所述第一行为数据相同或不同;
基于所述第二行为数据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并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二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在所述获取第一行为数据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行为数据确定第一行为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在所述第一行为数据的持续时间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所述至少两个动作包括叩击牙齿、磨牙和/或嘴巴开合。
9.一种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
指令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
操作执行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可执行指令包括:获取第一行为数据,所述第一行为数据通过骨传导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包括至少两个动作;在所述至少两个动作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行为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动作类型和动作间隔时间有关;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