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36


本发明涉及有轨电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



背景技术:

低地板有轨电车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以其建设成本低、方便旅客乘坐,运营灵活、编组多样、载客量大、与现有路面资源共享等特点深受各城市欢迎。

底架是低地板有轨电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向架上的车体底架,其承载了车体的全部重量,而且需要传递在运行中,转向架传递的运行载荷,因此要求车体底架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且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

现有技术的低地板有轨电车的沙漏簧安装面低,造成转向架与车体垂向间距小,空间小,不利于其它装置的布置。沙漏簧之间的距离小,支撑车体时,稳定性较差。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对于车辆的轴重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满足车体强度的情况下,必须对车体底架进行轻量化设计,同时,本身结构需要简单,方便制造,满足成本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间布置合理,重量轻,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好且传力性能优的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包括底架本体,所述底架由一位端结构、中部枕梁结构、过道结构和二位端结构自前向后依序焊接组成,其前后长度为5420mm,左右宽度为2504mm,高度为760mm;所述过道结构的外端中心固焊有下铰接座和旋转止档座。

作为优选,所述一位端结构包括前端结构、中间结构和后端结构,所述中间结构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端结构和后端结构,中间结构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前端结构和后端结构的纵梁,纵梁与中间结构侧面的中间部位之间通过横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结构为箱型结构,该前端结构前后长度为178mm,高度为120mm,左右宽度为2410mm,其由连接板、上盖板、下底板和中间立板组成;所述上盖板设置在下底板顶部上方并平行于下底板,下底板的前端设置有向上的直角折边用于支撑上盖板的底部前端,所述上盖板和下底板的后端通过中间立板连接,左右两端通过对称设置的两块连接板连接,所述直角折边和中间立板之间通过若干螺栓连接,上盖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两组左右对称且分别靠近左右两块连接板的加强筋,每组加强筋由三道加强筋组成,中间两块对称的加强筋之间间距为420mm,其余相邻的加强筋之间间距为225mm。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结构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折弯纵梁以及连接在两根折弯纵梁中间部位的中间结构横梁组成;所述折弯纵梁由一体成型的立柱和凸台构成,所述凸台的底部宽度为228mm,立柱的宽度为135mm,所述凸台位于立柱的前端,其与前端结构连接,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中间结构盖板。

作为优选,所述后端结构由上下平行设置的后端结构盖板、设置在后端结构盖板左右两侧的侧门立柱以及设置在后端结构盖板前后两侧的立板组成箱型结构;后端结构上位于上方的后端结构盖板其中间厚度为6mm,两侧厚度为4mm,位于下方的后端结构盖板其中间厚度为8mm,两侧厚度为4mm,所述立板的厚度为6mm。

作为优选,所述后端结构内位于两块盖板之间横向设置有五组加强肋,后端结构后端的立板外侧固焊有两组30mm的类f型板材吊耳,两组板材吊耳之间的间距为300mm,每组板材吊耳由两块吊耳通过宽度为30mm,厚度为10mm的筋板焊接连接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枕梁结构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块沙漏簧安装座组成,所述沙漏簧安装座底部设置有枕梁加强板,枕梁加强板的外部设置有封板。

作为优选,所述沙漏簧安装座由沙漏簧侧板、设置在沙漏簧侧板上方的沙漏簧安装板以及连接沙漏簧侧板和沙漏簧安装板的枕梁立板组成;所述沙漏簧安装板的厚度为12mm,沙漏簧安装板上靠近其外侧边缘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个中心孔,对称设置的两块沙漏簧安装座其左右对称的两个中心孔之间距离为2010mm,中心孔之间的前后距离为600mm;所述沙漏簧安装座上位于中心孔的外周设置有直径为330mm的圆形沉台,所述圆形沉台与中心孔同心,其深度为3mm,所述沙漏簧侧板上对应圆形沉台的部位设置有开口向外的u型口,在沙漏簧侧板(211)外侧焊接方形凸台垂向止档(214),垂直止档尺寸为150mm*120mm,突出沙漏簧侧板(211)高为26mm;所述沙漏簧侧板上介于相邻两个u型口之间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起吊吊耳,沙漏簧侧板上对应u型口的另一侧中心部位设置有开口向外并用于安装纵向座椅的矩形脚下踏板空间,该矩形脚下踏板空间相对于圆形沉台下沉,其前后长度为550mm,左右宽度为412mm,深度为251mm。

作为优选,所述过道结构由中间盖板、设置在中心盖板后端的牵引拉杆座结构、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盖板和牵引拉杆座结构左右两侧的轮包组成,所述轮包高于中间盖板和牵引拉杆座结构,中间盖板和牵引拉杆座结构与两侧的轮包之间形成过道;所述轮包顶面设置有用于配接中部枕梁结构的衔接孔。

作为优选,所述过道两侧的轮包上对称焊接有两条厚度为8mm,宽度为60mm的加强筋,两条加强筋之间的间距为10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这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所述纵向座椅安装座下方设有脚下踏板空间,高度、宽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有效解决低地板车内空间较小的缺点;所述过道结构上用于安装横向座椅安装座的下部设有加强筋,以满足座椅安装处的强度和刚度;底架结构采用整体平面和斜面过渡结构设计的理念,无需抬高地板高度;根据车内空间,座椅分布采用横向、纵向分布,合理利用,符合人体工程学,满足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中部枕梁结构提供沙漏簧安装板,上方可安装纵向座椅,保证沙漏簧的安装面有足够的安装高度,能够增大转向架与车体垂向间距,有空间布置其他设备;沙漏簧安装板中心孔的距离较大,保证车辆运行稳定性要求;沙漏簧安装板不仅提供垂向减震器的安装和垂向止挡功能,还有左右起吊吊耳,满足转向架起吊,无需新增吊具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中一位端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中一位端中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中一位端后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中中部枕梁结构及沙漏簧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中过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位端结构;11、前端结构;111、连接板;112、上盖板;113、下底板;114、中间立板;115、加强筋;12、中间结构;121、中间结构盖板;122、折弯纵梁;123、中间结构横梁;13、后端结构;131、后端结构盖板;132、立板;133、侧门立柱;134、加强肋;135、板材吊耳;14、横梁;15、纵梁;2、中部枕梁结构;21、沙漏簧安装座;211、沙漏簧侧板;212、枕梁立板;213、沙漏簧安装板;214、垂向止档;215、起吊吊耳;216、脚下踏板空间;22、枕梁加强板;3、过道结构;31、牵引拉杆座结构;32、中部盖板;33、轮包;34、衔接孔;4、二位端结构;5、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包括底架本体,所述底架由一位端结构1、中部枕梁结构2、过道结构3和二位端结构4自前向后依序焊接组成,其前后长度为5420mm,左右宽度为2504mm,高度为760mm;所述过道结构3的外端中心固焊有下铰接座5和旋转止档座。

为了简化设计,方便拆装,所述一位端结构1包括前端结构11、中间结构12和后端结构13,所述中间结构12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端结构11和后端结构13,中间结构1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前端结构11和后端结构13的纵梁15,纵梁15与中间结构12侧面的中间部位之间通过横梁14连接。整个一位端结构1在纵向形成力的传递路径,保证纵向力沿着路径传向车的另一端传递。

如图3所示,所述前端结构11为箱型结构,该前端结构11前后长度为178mm,高度为120mm,左右宽度为2410mm,其由连接板111、上盖板112、下底板113和中间立板114组成;所述上盖板112设置在下底板113顶部上方并平行于下底板113,下底板1113的前端设置有向上的直角折边用于支撑上盖板112的底部前端,所述上盖板112和下底板113的后端通过中间立板114连接,左右两端通过对称设置的两块连接板111连接,所述直角折边和中间立板114之间通过若干螺栓连接。为了保证连接板111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所述上盖板112和下底板113之间设置有两组左右对称且分别靠近左右两块连接板111的加强筋115,每组加强筋115由三道加强筋组成,中间两块对称的加强筋之间间距为420mm,其余相邻的加强筋之间间距为225mm。

如图4所示,所述中间结构12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折弯纵梁122以及连接在两根折弯纵梁122中间部位的中间结构横梁123组成;所述折弯纵梁122由一体成型的立柱和凸台构成,所述凸台的底部宽度为228mm,立柱的宽度为135mm,所述凸台位于立柱的前端,其与前端结构11连接,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中间结构盖板121。整个凸台和立柱结构将车头的载荷传递到一位端结构1的后端结构13上,并分散到底架中部枕梁结构2和二位端结构4上。

如图5所示,所述后端结构13由上下平行设置的后端结构盖板131、设置在后端结构盖板131左右两侧的侧门立柱133以及设置在后端结构盖板131前后两侧的立板132组成箱型结构;为了满足刚度要求,后端结构13上位于上方的后端结构盖板131其中间厚度为6mm,两侧厚度为4mm,位于下方的后端结构盖板131其中间厚度为8mm,两侧厚度为4mm,所述立板132的厚度为6mm。

如图6所示,所述后端结构13内位于两块盖板131之间横向设置有五组加强肋134,后端结构13后端的立板132外侧固焊有两组30mm的类f型板材吊耳135,两组板材吊耳135之间的间距为300mm,每组板材吊耳135由两块吊耳通过宽度为30mm,厚度为10mm的筋板焊接连接组成;所述中间枕梁结构2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块沙漏簧安装座21组成,所述沙漏簧安装座21底部设置有枕梁加强板22,枕梁加强板22的外部设置有封板。所述沙漏簧安装座21由沙漏簧侧板211、设置在沙漏簧侧板211上方的沙漏簧安装板213以及连接沙漏簧侧板211和沙漏簧安装板213的枕梁立板212组成;所述沙漏簧安装板213的厚度为12mm,沙漏簧安装板213上靠近其外侧边缘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个中心孔,对称设置的两块沙漏簧安装座21其左右对称的两个中心孔之间距离为2010mm,中心孔之间的前后距离为600mm,这样的安装间距可以在车辆运行时,给车辆提供足够的支撑,满足车辆稳定性要求;所述沙漏簧安装座21上位于中心孔的外周设置有直径为330mm的圆形沉台,所述圆形沉台与中心孔同心,其深度为3mm,所述沙漏簧侧板211上对应圆形沉台的部位设置有开口向外的u型口,在沙漏簧侧板(211)外侧焊接方形凸台垂向止档(214),垂直止档尺寸为150mm*120mm,突出沙漏簧侧板(211)高为26mm;所述沙漏簧侧板211上介于相邻两个u型口之间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起吊吊耳215,沙漏簧侧板211上对应u型口的另一侧中心部位设置有开口向外并用于安装纵向座椅的矩形脚下踏板空间216,该矩形脚下踏板空间216相对于圆形沉台下沉,其前后长度为550mm,左右宽度为412mm,深度为251mm。

如图7所示,所述过道结构3由中间盖板32、设置在中心盖板32后端的牵引拉杆座结构31、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盖板32和牵引拉杆座结构31左右两侧的轮包33组成,所述牵引拉杆座结构31及中间盖板32的前端均向下倾斜,所述轮包33高于中间盖板32和牵引拉杆座结构31,中间盖板32和牵引拉杆座结构31与两侧的轮包33之间形成过道;所述轮包33顶面设置有用于配接中部枕梁结构2的衔接孔34。为了保证过道及其两侧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从而满足座椅的使用强度和刚度要求,所述过道两侧的轮包33上对称焊接有两条厚度为8mm,宽度为60mm的加强筋,两条加强筋之间的间距为108mm。

这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所述纵向座椅安装座下方设有脚下踏板空间216,高度、宽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有效解决低地板车内空间较小的缺点;所述过道结构3上用于安装横向座椅安装座的下部设有加强筋,以满足座椅安装处的强度和刚度;底架结构采用整体平面和斜面过渡结构设计的理念,无需抬高地板高度;根据车内空间,座椅分布采用横向、纵向分布,合理利用,符合人体工程学,满足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中部枕梁结构2提供沙漏簧安装板213,上方可安装纵向座椅,保证沙漏簧的安装面有足够的安装高度,能够增大转向架与车体垂向间距,有空间布置其他设备;沙漏簧安装板213中心孔的距离较大,保证车辆运行稳定性要求;沙漏簧安装板213不仅提供垂向减震器的安装和垂向止挡功能,还有左右起吊吊耳215,满足转向架起吊,无需新增吊具结构。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包括底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由一位端结构(1)、中部枕梁结构(2)、过道结构(3)和二位端结构(4)自前向后依序焊接组成,其前后长度为5420mm,左右宽度为2504mm,高度为760mm;所述过道结构(3)的外端中心固焊有下铰接座(5)和旋转止档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位端结构(1)包括前端结构(11)、中间结构(12)和后端结构(13),所述中间结构(12)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端结构(11)和后端结构(13),中间结构(1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前端结构(11)和后端结构(13)的纵梁(15),纵梁(15)与中间结构(12)侧面的中间部位之间通过横梁(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结构(11)为箱型结构,该前端结构(11)前后长度为178mm,高度为120mm,左右宽度为2410mm,其由连接板(111)、上盖板(112)、下底板(113)和中间立板(114)组成;所述上盖板(112)设置在下底板(113)顶部上方并平行于下底板(113),下底板(1113)的前端设置有向上的直角折边用于支撑上盖板(112)的底部前端,所述上盖板(112)和下底板(113)的后端通过中间立板(114)连接,左右两端通过对称设置的两块连接板(111)连接,所述直角折边和中间立板(114)之间通过若干螺栓连接,上盖板(112)和下底板(113)之间设置有两组左右对称且分别靠近左右两块连接板(111)的加强筋(115),每组加强筋(115)由三道加强筋组成,中间两块对称的加强筋之间间距为420mm,其余相邻的加强筋之间间距为22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结构(12)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折弯纵梁(122)以及连接在两根折弯纵梁(122)中间部位的中间结构横梁(123)组成;所述折弯纵梁(122)由一体成型的立柱和凸台构成,所述凸台的底部宽度为228mm,立柱的宽度为135mm,所述凸台位于立柱的前端,其与前端结构(11)连接,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中间结构盖板(1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结构(13)由上下平行设置的后端结构盖板(131)、设置在后端结构盖板(131)左右两侧的侧门立柱(133)以及设置在后端结构盖板(131)前后两侧的立板(132)组成箱型结构;后端结构(13)上位于上方的后端结构盖板(131)其中间厚度为6mm,两侧厚度为4mm,位于下方的后端结构盖板(131)其中间厚度为8mm,两侧厚度为4mm,所述立板(132)的厚度为6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结构(13)内位于两块盖板(131)之间横向设置有五组加强肋(134),后端结构(13)后端的立板(132)外侧固焊有两组30mm的类f型板材吊耳(135),两组板材吊耳(135)之间的间距为300mm,每组板材吊耳(135)由两块吊耳通过宽度为30mm,厚度为10mm的筋板焊接连接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枕梁结构(2)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块沙漏簧安装座(21)组成,所述沙漏簧安装座(21)底部设置有枕梁加强板(22),枕梁加强板(22)的外部设置有封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沙漏簧安装座(21)由沙漏簧侧板(211)、设置在沙漏簧侧板(211)上方的沙漏簧安装板(213)以及连接沙漏簧侧板(211)和沙漏簧安装板(213)的枕梁立板(212)组成;所述沙漏簧安装板(213)的厚度为12mm,沙漏簧安装板(213)上靠近其外侧边缘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个中心孔,对称设置的两块沙漏簧安装座(21)其左右对称的两个中心孔之间距离为2010mm,中心孔之间的前后距离为600mm;所述沙漏簧安装座(21)上位于中心孔的外周设置有直径为330mm的圆形沉台,所述圆形沉台与中心孔同心,其深度为3mm,所述沙漏簧侧板(211)上对应圆形沉台的部位设置有开口向外的u型口,;在沙漏簧侧板(211)外侧焊接方形凸台垂向止档(214),垂直止档尺寸为150mm*120mm,突出沙漏簧侧板(211)高为26mm;所述沙漏簧侧板(211)上介于相邻两个u型口之间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起吊吊耳(215),沙漏簧侧板(211)上对应u型口的另一侧中心部位设置有开口向外并用于安装纵向座椅的矩形脚下踏板空间(216),该矩形脚下踏板空间(216)相对于圆形沉台下沉,其前后长度为550mm,左右宽度为412mm,深度为25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结构(3)由中间盖板(32)、设置在中心盖板(32)后端的牵引拉杆座结构(31)、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盖板(32)和牵引拉杆座结构(31)左右两侧的轮包(33)组成,所述轮包(33)高于中间盖板(32)和牵引拉杆座结构(31),中间盖板(32)和牵引拉杆座结构(31)与两侧的轮包(33)之间形成过道;所述轮包(33)顶面设置有用于配接中部枕梁结构(2)的衔接孔(3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两侧的轮包(33)上对称焊接有两条厚度为8mm,宽度为60mm的加强筋,两条加强筋之间的间距为108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包括底架本体,所述底架由一位端结构、中部枕梁结构、过道结构和二位端结构自前向后依序焊接组成,其前后长度为5420mm,左右宽度为2504mm,高度为760mm;所述过道结构的外端中心固焊有下铰接座和旋转止档座。这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满足有轨电车车身的各种设备安装,保证车辆的稳定运行,能满足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各种载荷要求,同时满足车体轴重以及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刘琳峰;阚松;毕海涛;黄鹏;刘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7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