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发明涉及铁路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



背景技术:

铁路驮背运输作为公铁联运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指公路货车或半挂车装载货物后,在始发地铁路站场自行开上或吊装至铁路驮背车,通过铁路完成长距离运输,到达目的地铁路车站后,公路货车或半挂车自行开下或吊离驮背车并驶往最终目的地的公铁联合运输方式。铁路驮背运输作为多式联运的重要方式,具备经济节能、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特点。

牵引梁为铁路驮背运输车的重要子部件,发明人发现,现有铁路驮背运输的牵引梁存在自重较大、组装比较困难、不易检修和维护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采用无上盖板焊接结构及一体式心盘座,其整体结构紧凑、合理,能够有效降低自重。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包括下盖板,下盖板上方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安装两个腹板,两个腹板之间通过第一隔板相连,下盖板、腹板、第一隔板形成三面封闭的箱形结构;

所述第一隔板一侧安装有一体式的心盘座组成,所述心盘座组成远离第一隔板一侧依次安装后从板座组成、前从板座组成,且所述从板座组成、前从板座分别与腹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心盘座组成包括两个第二隔板和立板,第二隔板和立板形成箱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板两侧安装枕梁下盖板,所述枕梁下盖板、心盘座组成与分体式心盘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分体式心盘与枕梁下盖板、心盘座组成铆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前从板座组成、后从板座组成分别与腹板铆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从板座组成包括前从板座和第二磨耗板,第二磨耗板安装于前从板座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后从板座组成包括后从板座和第一磨耗板,且后从板座呈u型,第一磨耗板安装于后从板座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板上表面设有补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板一端安装支座组成,所述支座组成包括支座和第三磨耗板,第三磨耗板固定于支座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腹板内侧固定垫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牵引梁采用轻量化设计,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采用无上盖板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对结构进行了简化,轻量化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工艺易于实现,制造、组装更为方便;

2、本发明的心盘座组成为组焊件,结构简单、可有效减轻自重。

3、本发明的前从板座组成、后从板座组成与牵引梁腹板采用铆接形式连接,便于更换、检修、维护;

4、本发明的分体式心盘与枕梁下盖板、心盘座组成通过铆接形式连接在一起,使分体式心盘便于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心盘座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后从板座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前从板座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支座组成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盖板,2、腹板,3、第一隔板,4、心盘座组成,41、第二隔板,42、立板,5、枕梁下盖板,6、分体式心盘,7、后从板座组成,71、后从板座,72、第一磨耗板,8、补强板,9、垫板,10、前从板座组成,101、前从板座,102、第二磨耗板,11、支座组成,111、支座,112、第三磨耗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申请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解释部分:本申请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牵引梁自重较大、组装比较困难、不易检修和维护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1-图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具体的,结构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采用轻量化设计,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采用无上盖板结构,很大程度上对结构进行了简化;包括下盖板1、腹板2、第一隔板3、心盘座组成4、枕梁下盖板5、分体式心盘6、前从板座组成10、后从板座组成7和支座组成11,下盖板1上方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安装两个腹板2,两个腹板2之间通过第一隔板3相连;下盖板1、腹板2、第一隔板3组焊而成三面封闭的箱形结构。

枕梁下盖板5设置于下盖板1中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枕梁下盖板5与下盖板1焊接。下盖板1的上表面、腹板2的外侧设有补强板8,补强板8与下盖板1、腹板2组焊,用于增加牵引梁纵向拉伸与压缩的强度。

心盘座组成4组焊在下盖板1与腹板2形成的箱形结构之间,如图3所示,心盘座组成4包括两个第二隔板41和两个立板42,两个立板42相对设置,第二隔板41设置于立板42之间,第二隔板41、立板42组焊形成箱形结构。心盘座组成4为组焊件,结构简单,可有效减轻自重。

所述立板42与腹板2固定连接。分体式心盘6采用锻造而成,其与心盘座组成4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分体式心盘6与枕梁下盖板5、心盘座组成4通过铆接形式连接在一起,使分体式心盘6便于检修、维护。

腹板2一端安装支座组成11,以支座组成11所在端为前,靠近支座组成11位置安装前从板座组成10,靠近心盘座组成4位置安装后从板座组成7,所述前从板座组成10一侧安装垫板9。前从板座组成10、后从板座组成7分别与腹板2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前从板座组成10、后从板座组成7与腹板2采用铆接形式连接,便于更换、检修、维护。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后从板座组成7包括后从板座71和第一磨耗板72,后从板座71呈u型,第一磨耗板72安装于后从板座71端部。在本实施例中,后从板座71为铸造而成,后从板座71和第一磨耗板72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在一起。

如图5所示,前从板座组成10包括前从板座101和第二磨耗板102,第二磨耗板102安装于前从板座101端部。在本实施例中,前从板座101为铸造而成,前从板座101和第二磨耗板102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在一起。

所述支座组成11包括支座111和第三磨耗板112,如图6所示,第三磨耗板112固定于支座111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支座111与第三磨耗板112组焊在一起。支座111的截面呈u型,支座111的两端分别与腹板2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盖板1、腹板2、第一隔板3、补强板8、垫板9为板材机加工而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述枕梁下盖板5由板材机加工、折弯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板,下盖板上方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安装两个腹板,两个腹板之间通过第一隔板相连,下盖板、腹板、第一隔板形成三面封闭的箱形结构;

所述第一隔板一侧安装有一体式的心盘座组成,所述心盘座组成远离第一隔板一侧依次安装后从板座组成、前从板座组成,且所述从板座组成、前从板座分别与腹板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盘座组成包括两个第二隔板和立板,第二隔板和立板形成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两侧安装枕梁下盖板,所述枕梁下盖板、心盘座组成与分体式心盘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心盘与枕梁下盖板、心盘座组成铆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从板座组成、后从板座组成分别与腹板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从板座组成包括前从板座和第二磨耗板,第二磨耗板安装于前从板座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从板座组成包括后从板座和第一磨耗板,且后从板座呈u型,第一磨耗板安装于后从板座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上表面设有补强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一端安装支座组成,所述支座组成包括支座和第三磨耗板,第三磨耗板固定于支座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内侧固定垫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牵引梁,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牵引梁自重较大、组装比较困难、不易检修和维护的问题,采用无上盖板焊接结构及一体式心盘座,其整体结构紧凑、合理,能够有效降低自重。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下盖板,下盖板上方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安装两个腹板,两个腹板之间通过第一隔板相连,下盖板、腹板、第一隔板形成三面封闭的箱形结构;所述第一隔板一侧安装有一体式心盘座组成,所述心盘座组成远离第一隔板一侧依次安装后从板座组成、前从板座组成,且所述从板座组成、前从板座分别与腹板可拆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昆;边志宏;方琪琦;刘寅华;王文刚;卢宇星;王蒙;李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神华铁路货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7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