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线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机是集打豆浆、磨干粉、榨果汁、打肉馅、刨冰等功能于一身,用于制作果汁、豆浆、果酱、干粉、刨冰、肉馅等多种食品的家用电器,除破碎、搅拌外,还具备加热功能,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目前市面在售的食品加工机,其电源线放置于主机外面,出售时需使用绑带将其折叠捆绑在一起。然而当食品加工机被打开使用后,绑带易丢失或被扔掉,导致电源线散乱的拖在机器后面,摆放或移动较为麻烦,并且电源线在移动过程中也会受到拉扯或者挤压,造成损坏,同时折叠的电源线占用了较大的包装空间,提升包装成本且不利于环保,单放的电源线在使用时也易丢失。
公告号cn20864050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食物料理机,该料理机的底座组件的底部设有容纳腔和绕线支架,通过电机带动绕线支架的转动实现自动收取电源线,然而该方案将电源线部分封闭在底座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生产组装工艺繁琐,且不利于电源线的散热,一旦电机过热会引发电源线烧坏。
公告号cn20872555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食品搅拌机,该搅拌机的底座底部设置电源线收纳槽,当收纳电源线时,需将杯座抬起或翻过来才能收纳,操作十分不便,并且反复翻转杯座易引起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线的食品加工机,其包括:
杯体单元,和位于所述杯体单元底部的机体单元,所述机体单元包括内置有电机的机体壳体,所述机体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杯体单元连接,另一端设有底盖;所述食品加工机在所述机体壳体和所述底盖的连接处的侧壁沿其外周内凹形成绕线槽,以收纳所述食品加工机的电源线,所述绕线槽的高度为8mm-50mm。
上述设置的食品加工机,在其机体和底盖之间设置了可收纳电源线的绕线槽,如此设置,以便于将电源线以沿机体侧壁缠绕的方式收纳于绕线槽中,有效避免电源线在移动过程中因受到拉扯或者挤压而造成的破坏,与此同时,相较于其他的收纳方式,将电源线收纳在食品加工机的机体侧壁内部,有助于食品加工机的整体收纳空间缩小,减少占用空间,降低包装成本。
优选的,绕线槽的高度需结合电源线的直径、底盖高度等参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绕线槽是一开口高度小于内侧壁高度的缩口形槽,电源线可以在通过开口后完全进入槽内部,其中,开口高度尺寸可以为8mm-30mm,优选10mm-25mm,更优选21mm,约为电源线直径的2倍;内侧壁高度尺寸可以为31mm-60mm,优选40mm-50mm,更优选45mm。
如此设置,以便于为电源线提供充足容纳空间的同时,底盖对食品加工机的整体仍具有支撑作用,其中,绕线槽可以是环形,其深度还可以用其外圆直径与内圆直径的差值表示。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由外向内具有开口和底壁,所述绕线槽的开口到其底壁的距离为8mm-15m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绕线槽可以由机体壳体或底盖的一部分构成;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机体和底盖之间还可以单独设置可以构成绕线槽的绕线结构,并将其组装于机体与底盖之间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单元还包括绕线架,所述绕线架通过所述机体壳体和所述底盖夹持固定,所述机体壳体的下侧、绕线架的外侧以及底盖的上侧共同构成所述绕线槽。绕线架的设置,使得绕线槽的规格可通过调整绕线架的规格设置,无需再调整其他组件,更加便捷实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盖在所述食品加工机内侧设有螺钉柱,所述绕线架在所述螺钉柱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以使得所述螺钉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机体壳体螺钉连接。
上述连接方式,可使得底盖穿过绕线架与机体壳体连接,整体的夹持限位结构更紧固;优选的,所述机体壳体与内置其中的电机之间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架包括与所述机体壳体抵接的绕线板,所述绕线板在其非抵接面侧凸设有环形的绕线壁,所述绕线壁的外表面构成所述绕线槽的底壁。
优选的,所述绕线板与绕线壁为一体注塑成型,绕线架除可形成绕线槽结构外,还可以对机体壳体以及杯体单元起到支撑作用。其中,绕线壁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其他规则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沿所述绕线壁高度方向凸设有定位环,以定位所述绕线架在所述底盖内的安装位置。优选的,当绕线架安装于底盖上时,定位环位于绕线壁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板与所述机体壳体的抵接面设有突筋,所述突筋沿所述绕线架的周向均匀分布。突筋的设置,可以增加绕线架自身的强度和紧固性,有利于增强底部对机身整体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在沿所述食品加工机的高度方向上具有底盖侧壁,所述底盖侧壁的上边缘与所述机体壳体的底部边缘共同构成所述绕线槽的开口,所述开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底壁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高度为8mm-30mm,所述底壁的高度为35mm-50mm。
上述设置,可使得所述绕线槽由机体壳体、绕线架以及底盖共同组成,便于组装和拆卸;其中底盖侧壁的设置还具有对收纳于其内部的电源线遮挡限位的作用,既可以防止电源线从绕线槽中脱落,又不影响食品加工机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侧壁沿其高度方向的上边缘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源插头的限位缺口。
其中,限位缺口的设置,可以对电源线的末端进行收纳,便于对电源线插头进行限位,还可以防止电源线松开散落。
优选的,所述限位缺口在底盖侧壁上的位置,需根据电源线缠绕所述绕线槽内壁至电源线末端的电源插头所对应的位置设置,以便于电源线在绕线槽内的收纳更紧固,当电源线处于被收纳状态时,仅有较大的电源插头暴露于食品加工机的机身外侧,并卡合在限位缺口处,不易脱离,电线部分可完全位于绕线槽内部,并被底盖侧壁限位遮挡。
优选的,所述限位缺口呈缩口的异形孔的形状,其开口宽度小于限位缺口内部的最大宽度。其中,限位缺口的开口宽度设置为3mm-6mm,优选3mm,也可以根据电源线的横截面直径调整;限位缺口内部的最大宽度设置为5mm-10mm,优选7mm;限位缺口的高度设置为6mm-20mm,优选5.5mm,也可以结合底盖侧壁的高度调整。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通过在其机体和底盖之间开设绕线槽的方式,使其电源线可缠绕的收纳于食品加工机内部,同时为了更便于收纳还设置了绕线架和底盖侧壁,对被收纳的电源线遮挡限位,底盖侧壁上还设有限位缺口,以固定电源插头的位置;上述设置的食品加工机,可以有效避免电源线在移动过程中因受到拉扯或者挤压而造成的破坏,与此同时,相较于其他的收纳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将电源线收纳在其机身侧部,有助于缩小食品加工机的整体占用空间,降低包装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食品加工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食品加工机绕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食品加工机机体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机体单元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一种食品加工机机体单元的剖面图;
图6为一种食品加工机的绕线架和底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杯体单元;2、机体单元;21、机体壳体;22、电机;3、绕线槽;4、底盖;41、螺钉柱;42、定位环;43、底盖侧壁;44、限位缺口;5、绕线架;51、绕线板;52、绕线壁;53、通孔;54、突筋;6、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以实施例结合附图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线的食品加工机,如图1所示,其包括:
杯体单元1,用于盛装并料理食材的容器;机体单元2,位于杯体单元1底部,可以支撑杯体单元1;同时为便于被拆卸清洗杯体单元1,机体单元2与杯体单元1是可拆卸连接的;机体单元2的内部设有电机22,用于为杯体单元1提供可实现料理功能的驱动力。
杯体单元2还包括机体壳体21,电机22置于机体壳体21的内部。其中,机体壳体21的一端与杯体单元1连接,另一端设有一可盖住机体壳体21底部开口的底盖4。优选的,机体单元2的机身整体呈上窄下宽的台形,底盖4的底部靠近边缘的位置还设有3-5个可防滑的胶垫6,使得食品加工机放置时更加稳固不易倾倒。
如图2所示,在上述食品加工机的机体壳体21和底盖4的连接处的侧壁沿其外周内凹形成绕线槽3,该绕线槽3可用于收纳食品加工机的电源线,优选地,绕线槽3的开口高度为8mm-50mm。
其中,底盖4在沿食品加工机的高度方向上具有底盖侧壁43,底盖侧壁43的上边缘与机体壳体21的底部边缘共同构成绕线槽3的开口,开口的高度小于底壁的高度。在实际应用中,开口的高度优选为8mm-30mm,底壁的高度优选为35mm-50mm。
绕线槽3的设置,是为了将电源线以沿食品加工机的机体侧壁缠绕的方式收纳于绕线槽3中,如此设置可以有效避免电源线在移动过程中因受到拉扯或者挤压而造成的破坏,与此同时,相较于其他的收纳方式,将电源线收纳在食品加工机的机体内部,有助于食品加工机的整体收纳空间缩小,减少占用空间,降低包装成本。而底盖侧壁43的设置还具有对收纳于其内部的电源线遮挡限位的作用,既可以防止电源线从绕线槽3中脱落,又不影响食品加工机的整体美观性。
优选的,绕线槽3的高度需结合电源线的直径、底盖高度等参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绕线槽3是一开口高度小于其内部相对两侧壁之间高度的缩口形槽,当电源线在被收纳时可以通过其开口完全进入槽内部。
如图2所示,将绕线槽3的开口高度记为e,绕线槽3的内部相对两侧壁之间的高度记为f。其中,开口高度尺寸e可以为8mm-30mm,优选10mm-25mm,更优选21mm,或可以约为电源线直径的2倍;内部相对的两侧壁高度尺寸f可以为31mm-60mm,优选40mm-50mm,更优选45mm。如此设置,以便于为电源线提供充足容纳空间的同时,底盖4对食品加工机的整体仍具有支撑作用,其中,绕线槽3可以是环形,其深度还可以用其外圆直径与内圆直径的差值表示。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绕线槽3由食品加工机的外侧向内侧,依次设有开口和底壁,在图3中,将绕线槽3底壁的内径长度记为a,机体壳体21的内径长度与a的差的二分之一记为绕线槽3开口到其底壁的距离,优选的,所述绕线槽3开口到其底壁的距离为8mm-15mm,以便提供较大的缠绕空间。
优选的,底盖侧壁43沿其高度方向的上边缘一侧还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源插头的限位缺口44,用以对电源线的末端进行收纳,便于对电源线插头进行限位,还可以防止电源线松开散落。
优选的,限位缺口44呈异形孔的形状,如图2所示,其开口宽度小于内部的最大宽度。其中,将限位缺口44的开口宽度记为b,并设置为3mm-6mm,优选3mm,也可以根据电源线的横截面直径调整;将限位缺口44内部的最大宽度记为d,并设置为5mm-10mm,优选7mm;将限位缺口的高度记为c,并设置为6mm-20mm,优选5.5mm,也可以结合底盖侧壁43的高度调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缺口44在底盖侧壁43上的位置,是根据电源线缠绕所述绕线槽内壁至电源线末端的电源插头所对应的位置设置,以便于电源线在绕线槽内的收纳更紧固,当电源线处于被收纳状态时,仅有较大的电源插头暴露于食品加工机的机身外侧,并卡合在限位缺口处,不易脱离,电线部分可完全位于绕线槽3内部,并被底盖侧壁43限位遮挡。
如图3所示为上述机体单元2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图3中,限位缺口44设于食品加工机的后侧,与电源插头和插座连接的方位一致。在使用该食品加工机时,可适当的放出部分电源线,并将放出的部分电源线卡合在限位缺口44处,再将电源插头与插座连接,而使得至少部分电源线仍在绕线槽3内部呈收纳状态。如此设置可保证电源线在食品加工机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被收纳,而非散乱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绕线槽3可以由机体壳体21或底盖4的一部分构成;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机体和底盖4之间还可以单独设置可以构成绕线槽3的绕线结构,并将其组装于机体与底盖4之间即可。
优选的,绕线槽3是通过单独设置可绕线的结构构成的。如图4所示,机体单元2还包括绕线架5,设置在机体壳体21和底盖4连接处的位置,并且通过机体壳体21和底盖4夹持固定。此时,绕线槽3通过机体壳体21的下侧、绕线架5的外侧以及底盖4的上侧共同构成。绕线架5的设置,使得绕线槽3的规格可通过调整绕线架5的规格设置,无需再调整其他组件,更加便捷实用,同时还使得绕线槽3由机体壳体21、绕线架5以及底盖4共同组成,便于组装和拆卸。
各零件组装后的机体单元2的剖面如图5所示,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绕线架5包括平行于底盖4的绕线板51,其中绕线板51的边缘与机体壳体21的边缘内侧抵接,优选的,绕线板51的中部是中空设置的,有利于减轻自身重量。绕线板51在其与机体壳体21的非抵接面侧凸设有环形的绕线壁52,绕线壁52的外表面构成绕线槽3的底壁,优选的,绕线壁52沿绕线板51中空的中部边缘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绕线板51与绕线壁52为一体注塑成型,绕线架5除可形成绕线槽结构外,还可以对机体壳体21以及杯体单元1起到支撑作用。其中,绕线壁52的外表面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其他规则形状。
底盖4沿绕线壁52高度方向凸设有定位环42,以定位绕线架5在底盖4内的安装位置。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绕线架5安装于底盖4上时,定位环42位于绕线壁52的内侧,并与绕线壁52的内表面抵接。
如图6所示,底盖4在食品加工机内侧设有螺钉柱41,绕线架5在螺钉柱41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53,以使得螺钉柱41穿过通孔53与机体壳体21螺钉连接,如图5中所示。底盖4穿过绕线架与机体壳体21连接的连接方式,可使得整体的夹持限位结构更紧固;优选的,机体壳体21与内置其中的电机22之间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
更优选的,绕线板51与机体壳体21的抵接面设有突筋54,突筋54沿绕线架5的周向均匀分布。突筋54的设置,可以增加绕线架5自身的强度和紧固性,有利于增强底部对机身整体的支撑作用。
综上可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通过在其机体和底盖之间开设绕线槽的方式,使其电源线可缠绕的收纳于食品加工机内部,同时为了更便于收纳还设置了绕线架和底盖侧壁,对被收纳的电源线遮挡限位,底盖侧壁上还设有限位缺口,以固定电源插头的位置,有效避免了电源线在移动过程中因受到拉扯或者挤压而造成的破坏,同时将电源线收纳于机身侧面,还有助于缩小食品加工机的整体占用空间,降低包装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1.一种便于收线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单元,和
位于所述杯体单元底部的机体单元,所述机体单元包括内置有电机的机体壳体,所述机体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杯体单元连接,另一端设有底盖;
所述食品加工机在所述机体壳体和所述底盖的连接处的侧壁沿其外周内凹形成绕线槽,以收纳所述食品加工机的电源线,所述绕线槽的高度为8mm-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由外向内具有开口和底壁,所述绕线槽的开口到其底壁的距离为8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单元还包括绕线架,所述绕线架通过所述机体壳体和所述底盖夹持固定,所述机体壳体的下侧、绕线架的外侧以及底盖的上侧共同构成所述绕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在所述食品加工机内侧设有螺钉柱,所述绕线架在所述螺钉柱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以使得所述螺钉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机体壳体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包括与所述机体壳体抵接的绕线板,所述绕线板在其非抵接面侧凸设有环形的绕线壁,所述绕线壁的外表面构成所述绕线槽的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沿所述绕线壁高度方向凸设有定位环,以定位所述绕线架在所述底盖内的安装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板与所述机体壳体的抵接面设有突筋,所述突筋沿所述绕线架的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在沿所述食品加工机的高度方向上具有底盖侧壁,所述底盖侧壁的上边缘与所述机体壳体的底部边缘共同构成所述绕线槽的开口,所述开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底壁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高度为8mm-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侧壁沿其高度方向的上边缘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源插头的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缺口为缩口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