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属于锡条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焊条在生产加工时,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粉碎筛分,但现在的焊条原材料粉碎装置,粉碎效果差,且不具有筛分的功能,使得没有完全粉碎的原料进入到合格产品中,造成使用不便,降低了产品的生产质量,也降低了加工进步效率,且现在的焊条在生产加工时,都是人为上料,劳动力大,耗时耗力,不具有自动化上料功能,降低了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座上端固定安装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粉碎箱的内上方设有粉碎机构,所述支撑架安装在粉碎箱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料机构,所述粉碎箱的底端通过抽料管与储料箱相连接,所述抽料管上安装有抽料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电机、进料口、输送管和螺旋输送杆,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输送管的一端延伸至输送管内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杆,所述输送管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料漏斗,所述输送管的底端一侧设有出料漏斗,且出料漏斗位于入料口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粉碎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粉碎辊,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均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粉碎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箱内下方设有两个导料板,两个导料板均倾斜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箱内位于导料板的下方安装有筛分网,所述筛分网的底端中部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箱。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上料机构、电机、进料口、输送管和螺旋输送杆的配合使用,实现对锡条原料的自动上料目的,解决了现在的焊条在生产加工时,都是人为上料,劳动力大,耗时耗力,不具有自动化上料功能,降低了加工的效率的问题,通过该设计可以提高上料速度,增加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力。

2、在使用时,通过电机转动带动螺旋输送杆转动,从而带动螺旋输送杆在输送管内转动,将焊锡条原料的通过进料口进入到输送管内,通过螺旋输送杆将原料螺旋输送至粉碎箱内,再启动粉碎电机工作,通过粉碎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齿轮,从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均固定安装有粉碎辊,从而实现对原料进行粉碎,提高了原料的粉碎效果,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在将粉碎后的原料通过导料板进入到内底部上的筛分网上,通过筛分网上的振动电机对筛分网上的原料再次进行筛分过滤通过抽料管和抽料泵将合格的产品原料收集到储料箱内为后续生产焊锡条做准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方便使用,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粉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筛分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支撑架;3、上料机构;31、电机;32、进料口;33、输送管;34、螺旋输送杆;4、进料口;5、粉碎机构;51、粉碎电机;52、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54、粉碎辊;6、粉碎箱;7、导料板;8、电机箱;81、振动电机;9、筛分网;10、抽料管;11、抽料泵;12、储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座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粉碎箱6,所述粉碎箱6的顶端设有入料口4,所述粉碎箱6的内上方设有粉碎机构5,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粉碎箱6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架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料机构3,所述粉碎箱6的底端通过抽料管10与储料箱12相连接,所述抽料管10上安装有抽料泵11。

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电机31、进料口32、输送管33和螺旋输送杆34,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贯穿输送管33的一端延伸至输送管33内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杆34,所述输送管33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料漏斗,所述输送管33的底端一侧设有出料漏斗,且出料漏斗位于入料口4的正上方,实现对锡条原料的自动上料目的,解决了现在的焊条在生产加工时,都是人为上料,劳动力大,耗时耗力,不具有自动化上料功能,降低了加工的效率的问题,通过该设计可以提高上料速度,所述粉碎机构5包括粉碎电机51、主动齿轮52、从动齿轮53和粉碎辊54,所述粉碎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2,所述主动齿轮5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53,所述主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上均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粉碎辊54,所述粉碎箱6内下方设有两个导料板7,两个导料板7均倾斜相对设置,所述粉碎箱6内位于导料板7的下方安装有筛分网9,所述筛分网9的底端中部安装有振动电机81,通过筛分网9上的振动电机8对筛分网9上的原料再次进行筛分过滤通过抽料管10和抽料泵11将合格的产品原料收集到储料箱12内为后续生产焊锡条做准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方便使用,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所述振动电机81固定安装在电机箱8。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上料机构3、电机31、进料口32、输送管33和螺旋输送杆34的配合使用,实现对锡条原料的自动上料目的,解决了现在的焊条在生产加工时,都是人为上料,劳动力大,耗时耗力,不具有自动化上料功能,降低了加工的效率的问题,通过该设计可以提高上料速度,增加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力,在使用时,通过电机41转动带动螺旋输送杆34转动,从而带动螺旋输送杆34在输送管33内转动,将焊锡条原料的通过进料口进入到输送管内,通过螺旋输送杆将原料螺旋输送至粉碎箱内,再启动粉碎电机51工作,通过粉碎电机51带动主动齿轮52转动,主动齿轮52啮合连接从动齿轮53,从而带动从动齿轮53转动,通过主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上均固定安装有粉碎辊54,从而实现对原料进行粉碎,提高了原料的粉碎效果,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在将粉碎后的原料通过导料板7进入到内底部上的筛分网9上,通过筛分网9上的振动电机8对筛分网9上的原料再次进行筛分过滤通过抽料管10和抽料泵11将合格的产品原料收集到储料箱12内为后续生产焊锡条做准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方便使用,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粉碎箱(6),所述粉碎箱(6)的顶端设有入料口(4),所述粉碎箱(6)的内上方设有粉碎机构(5),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粉碎箱(6)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架(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料机构(3),所述粉碎箱(6)的底端通过抽料管(10)与储料箱(12)相连接,所述抽料管(10)上安装有抽料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电机(31)、进料口(32)、输送管(33)和螺旋输送杆(34),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贯穿输送管(33)的一端延伸至输送管(33)内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杆(34),所述输送管(33)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料漏斗,所述输送管(33)的底端一侧设有出料漏斗,且出料漏斗位于入料口(4)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5)包括粉碎电机(51)、主动齿轮(52)、从动齿轮(53)和粉碎辊(54),所述粉碎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2),所述主动齿轮(5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53),所述主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上均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粉碎辊(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箱(6)内下方设有两个导料板(7),两个导料板(7)均倾斜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箱(6)内位于导料板(7)的下方安装有筛分网(9),所述筛分网(9)的底端中部安装有振动电机(81),所述振动电机(81)固定安装在电机箱(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锡条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座上端固定安装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粉碎箱的内上方设有粉碎机构,所述支撑架安装在粉碎箱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料机构,所述粉碎箱的底端通过抽料管与储料箱相连接,所述抽料管上安装有抽料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上料机构、电机、进料口、输送管和螺旋输送杆的配合使用,实现对锡条原料的自动上料目的,解决了现在的焊条在生产加工时,都是人为上料,劳动力大,耗时耗力,不具有自动化上料功能,降低了加工的效率的问题,通过该设计可以提高上料速度,增加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于耀强;张建辉;曲东梅;曲东成;于欣铭;吕华;张雅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青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5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