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基于peo聚合物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态电解质(spe)相对于液态而言具有显著的加工优势,但通常机械性能较差,且难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形成。而且,spe的锂离子电导率偏低,比液态低至少2~3个数量级,从而限制了固态电池在环境温度下快充的能力。常见的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增强锂,一种是在spe中添加无机填料,以增强离子电导率。但是,无机填料易于结块,从而降低其与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的功效,并且所增加的离子电导率不足以达到质变。此外,填料不能形成互连的强化结构以有效地提升固态电解质的机械性能。该类方法制得的电解质其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均不足以满足商业要求。另一种方法是将增塑剂引入锂盐/聚合物共混物中,以将离子电导率显着提高至实用值,但这是以进一步降低机械性能和增加可燃性为代价的。第三种新方法是将聚合物电解质与无机离子共混导体,尽管成功地证明了离子电导率的进一步提高,但机械性能及热稳定性仍有待提高。实际上,spe中存在离子电导率与弹性模量相互矛盾的难题,高离子电导率通常需要较低的结晶度和更多的可移动聚合物链,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机械性能较差的聚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spe充放电过程中出现的锂枝晶和室温下电导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改进的石墨烯气凝胶对peo基电解质进行结构强化。在这种设计中,气凝胶的独特性能可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掺入改性的石墨烯气凝胶主链,复合电解质的机械性能得到显着改善,从而使电解质能够机械地抑制li树枝状晶体的生长;高孔隙率进一步促进了复合物中聚合物电解质的大量占据,从而实现了更有效的锂离子传导。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peo聚合物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选用改性的石墨烯气凝胶作为网络骨架,选用聚环氧乙烷(peo)作为高聚物基质,选用聚乙二醇(peg)、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及碳酸亚乙烯酯(vc)的共混反应物作增塑剂,将peo、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与增塑剂共混,将共混液浇筑进改性的石墨烯气凝胶制得全固态电解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peo聚合物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聚酰亚胺(pi)预强化石墨烯,得到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
将0.1~0.4g的4,4’-二氨基二苯醚(oda)分散到20~50ml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在搅拌下加入0.3~0.7g4,4’-联苯醚二酐(odpa),搅拌1h,接着以5000r/min离心,将所得底层滤液滴加进去离子水中生成paa沉淀,冷干沉淀得paa粉体,取0.03~0.08的paa溶于1ml去离子水与0.01g三乙胺(tea)混合溶剂中,得到paa溶液,将1mlpaa溶液与20~30ml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匀,得到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
(2)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二次强化改性石墨烯气凝胶;
采用cr2032扣式电池的正极壳作反应皿,移取300μl步骤(1)所得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将盛有石墨烯混合溶液的正极壳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在120℃下水热反应24h得到石墨烯水凝胶薄片,将水凝胶薄片-80℃下先冷冻10h后接着抽真空至-0.1mpa冷冻干燥24h,冷干后将所得气凝胶直接泡进pdms溶液,pdms溶液各组分按pdms:固化剂(正硅酸乙酯):正己烷=10:1:1000的重量比称量,浸泡时间为6h,取出在手套箱中加热至60℃烘至全干得所述改性石墨烯气凝胶骨架。
(3)按重量比配制peg、fec和vc的共混物加热反应得到增塑剂;
所用的试剂均需在80℃下真空干燥24h,各组分按peg:fec:vc=2:1:1的重量比称量,其中,peg取量范围为0.3~0.7g,选用乙腈作为辅助溶剂,在60℃下于手套箱内搅拌反应2h,转速为1250r/min,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始终控制在40℃左右。
(4)按照eo/li比称量peo和litfsi试剂溶于乙腈试剂得到前驱液;
所用的peo(averagemv~300,000)和litfsi试剂需在50℃下真空干燥48h,选用乙腈作溶剂,eo/li比为20:1,分别称取0.5gpeo,0.163glitfsi和3.5g乙腈,在搅拌下依次加入litfsi和peo试剂至乙腈中,转速为1400r/min,于室温下反应24h,上述实验过程均在手套箱内进行。
(5)将增塑剂添加到前驱液共混,得到共混液;
溶液混合过程需将步骤(3)与步骤(4)过程所得前驱液均控温在40℃下操作,本发明所述增塑剂添加量占peo和锂盐总质量的10~20%,将步骤(3)所述增塑剂在搅拌下滴加到步骤(4)所述的peo前驱体电解液中,转速600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40℃保温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搅拌2h,得到共混液。
(6)将共混液浇筑到改性的石墨烯气凝胶内得到新型全固态电解质。
浇筑过程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完成,用滴管滴加5~10ml步骤(5)所得共混液至步骤(2)所得石墨烯气凝胶薄片表面,自然浸润2h,以脱脂棉拭去表面多余电解液,自然干燥5h后翻至背面,重复上述浇筑步骤,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
(7)选用磷酸铁锂(lifepo4)作活性物质,聚偏氟乙烯(pvdf)和步骤(4)所得前驱液作粘结剂,superp和乙炔黑作导电剂,制备测试所需正极片;
所述极片组分配比为lifepo4:(superp:乙炔黑):(pvdf:电解液前驱体)=7:(0.5:0.5):(1:1),手工研磨正极前驱体至呈现镜面效果,选用150μm刻度的刮刀在铝箔上涂片,真空静置2h后,加热至60℃烘12h取出,裁片得所述正极极片。
(8)选用锂片作负极,装配cr2025扣式电池,按照磷酸铁锂正极/电解质/锂负极的顺序以此将电池组分放进正极壳,盖上负极壳,移至压扣机下增压至50kg的压力,保压4~5~秒制得扣式电池,在充放电测试前,进行保温保压处理。
所述装好的电池需在50℃下保温24h,后取出在10mpa下保压5min。充放电测试温度为50℃。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经过加温反应使fec、vc与peg交联形成以peg为主体的增塑剂分子链,在上述步骤(5)所得的溶液中,增塑剂分子链对于大分子量peo长链的亲和力增强,促使peo解离出更多的自由链段,增加所得整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2)本发明方法先对氧化石墨烯单独改性后,经过水热冷干处理制备成石墨烯气凝胶,再与聚合物电解质复合得到固态电解质,可相当大程度上避免石墨烯由于导电性质而引起的电池内短路;相较于普通聚合物电介质,本发明提供的固态电解质可有效促进电池循环稳定性与电解质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的协调统一,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充放电比容量。
附图说明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电解质的基本形貌与性能,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1是3d网络结构电解质的宏观样品图;
图2是实施例1所得电池50℃下不同倍率的充放电曲线;
图3是实施例1所得电池50℃下的倍率性能图。
图4所示曲线①,②,③分别对应于对比实施例1,2,3所述电解质的电池充放电性能;④为本发明实施例1改性后的3d网络结构电解质电池充放电曲线。
图5为对比实施例4所述电解质的电池充放电曲线;
图6为对比实施例5所述电解质的电池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用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均由常规hummers法制备。
实施例1
(1)制备paa|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将0.325g的4,4’-二氨基二苯醚(oda)分散到30ml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在搅拌下加入0.583g4,4’-联苯醚二酐(odpa),搅拌1h,接以5000r/min离心,将所得底层滤液滴加进去离子水中生成paa沉淀,冷干所述沉淀得paa粉体。取0.054g的paa分体溶于1ml去离子水与0.01g三乙胺(tea)混合溶液,将所述1ml混合溶液与20ml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匀。
(2)基于对电解质薄膜的直径和厚度考虑,选用cr2032正极壳作水热反应皿,具体操作为:移取300μl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在120℃下水热反应24h得到石墨烯水凝胶薄片,将水凝胶薄片-80℃冷冻10h,接以该温度下抽真空至-0.1mpa干燥24h,将所得气凝胶直接泡进pdms的混合溶液,溶液各组分按pdms:固化剂:正己烷=10:1:1000的重量比称量,浸泡时间为6h,取出在手套箱中加热至60℃烘至全干得所述改性石墨烯气凝胶骨架。
(3)共混增塑剂所用试剂均需在80℃下真空干燥24h,各组分按peg:fec:vc=2:1:1的重量比称量,依次取0.5g,0.25g,0.25g,选用2g乙腈作为辅助溶剂加速溶解,在60℃下于手套箱内搅拌反应2h,转速为1250r/min,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始终控制在40℃左右。
(4)电解液所用的peo(averagemv~300,000)和litfsi试剂需在50℃下真空干燥48h,选用乙腈作溶剂,eo/li比为20:1,分别称取0.5gpeo,0.163glitfsi和3.5g乙腈,在搅拌下依次加入litfsi和peo试剂至乙腈中,转速为1400r/min,于室温下反应24h,上述实验过程均在手套箱内进行。
(5)将步骤(4)所得全部peo基电解液前驱体加热至40℃,在搅拌条件下,慢慢滴加本发明所述的0.25g共混增塑剂,转速600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40℃保温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搅拌2h。
(6)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完成,用滴管滴加过量步骤(5)所得电解液至步骤(2)所得石墨烯气凝胶薄片表面,自然浸润2h,以脱脂棉拭去表面多余电解液,自然干燥5h后翻至背面,重复上述浇筑步骤,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图1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新型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样品图。
(7)正极极片组分配比为lifeso4:(superp:乙炔黑):(pvdf:电解液前驱体)=7:(0.5:0.5):(1:1),分别称取0.7g,(0.05g,0.05g),0.1g,0.1g移至研磨钵混匀,手工磨至正极前驱体呈现镜面效果,选用150μm刻度的刮刀在铝箔上涂片,真空静置2h后,加热至60℃烘12h取出,裁片得所述正极极片。
(8)按lifeso4正极|固态电解质|锂片装配cr2025扣式电池,装好的电池需在50℃下保温24h,后取出在10mpa下保压5min。充放电测试温度为50℃。
参阅图2的充放电曲线和图3的倍率点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全固态电池在50℃下可有效进行充放电测试。
实施例2
(1)制备paa|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将0.17g的4,4’-二氨基二苯醚(oda)分散到30ml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在搅拌下加入0.45g4,4’-联苯醚二酐(odpa),搅拌1h,接以5000r/min离心,将所得底层滤液滴加进去离子水中生成paa沉淀,冷干所述沉淀得paa粉体。取0.05g的paa溶于1ml去离子水与0.01g三乙胺(tea)混合溶剂,将所述混合溶剂与20ml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匀。
(2)基于对电解质薄膜的直径和厚度考虑,选用cr2032正极壳作水热反应皿,具体操作为:移取500μl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通过水热法得到石墨烯水凝胶薄片,将水凝胶薄片冷干后直接泡进pdms的混合溶液,pdms溶液各组分按pdms:固化剂:正己烷=10:1:1000的重量比称量,浸泡时间为6h,取出在手套箱中加热至60℃烘至全干得所述改性石墨烯气凝胶骨架。
(3)共混增塑剂所用试剂均需在80℃下真空干燥24h,各组分按peg:fec:vc=1:1:1的重量比称量,依次取0.25g,0.25g,0.25g,选用2g乙腈作为辅助溶剂加速溶解,在60℃下于手套箱内搅拌反应2h,转速为1250r/min,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始终控制在40℃左右。
(4)电解液所用的peo(averagemv~300,000)和litfsi试剂需在50℃下真空干燥48h,选用乙腈作溶剂,eo/li比为20:1,分别称取1gpeo,0.32glitfsi和7~8g乙腈,在搅拌下依次加入litfsi和peo试剂至乙腈,转速为1400r/min,于室温下反应24h,上述实验过程均在手套箱内进行。
(5)将所得全部peo基电解液前驱体加热至50℃,在搅拌条件下,慢慢滴加0.25g本发明所述的共混增塑剂,转速600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50℃保温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搅拌2h。
6)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完成,用滴管滴加3~5ml步骤(5)所得电解液至步骤(2)所得石墨烯气凝胶薄片表面,自然浸润1h,以脱脂棉拭去表面多余电解液,自然干燥5h后翻至背面,重复上述浇筑步骤,即得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套参数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
对比实施例1
(1)共混增塑剂所用试剂均需在80℃下真空干燥24h,各组分按peg:fec:vc=2:1:1的重量比称量,依次取0.5g,0.25g,0.25g,选用2g乙腈作为辅助溶剂加速溶解,在60℃下于手套箱内搅拌反应2h,转速为1250r/min,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始终控制在40℃左右。
(2)电解液所用的peo(averagemv~300,000)和litfsi试剂需在50℃下真空干燥48h,选用乙腈作溶剂,eo/li比为20:1,分别称取0.5gpeo,0.163glitfsi和3.5g乙腈,在搅拌下依次加入litfsi和peo试剂至乙腈中,转速为1400r/min,于室温下反应24h,上述实验过程均在手套箱内进行。
(3)将所得全部peo基电解液前驱体加热至40℃,在搅拌条件下,慢慢滴加0.25g本发明所述的共混增塑剂,转速600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40℃保温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搅拌2h。
(4)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完成未复合的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用流延法直接浇筑,在手套箱中自然干燥24h,即得到本发明所涉及的纯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本实施例所得电池50℃下0.05c的充放电曲线参阅图4所示曲线①。
对比实施例2
(1)制备paa|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将0.325g的4,4’-二氨基二苯醚(oda)分散到30ml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在搅拌下加入0.583g4,4’-联苯醚二酐(odpa),搅拌1h,接以5000r/min离心,将所得底层滤液滴加进去离子水中生成paa沉淀,冷干所述沉淀得paa粉体。取0.054g的paa溶于1ml去离子水与0.01g三乙胺(tea)混合溶剂,将所述混合溶剂与20ml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匀。
(2)基于对电解质薄膜的直径和厚度考虑,选用cr2032正极壳作水热反应皿,具体操作为:移取300μl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通过水热法得到石墨烯水凝胶薄片,将水凝胶薄片冷干(冷干条件同实施例1)后得未浸泡pdms溶液的石墨烯气凝胶骨架。
(3)共混增塑剂所用试剂均需均需在80℃下真空干燥24h,各组分按peg:fec:vc=2:1:1的重量比称量,依次取0.5g,0.25g,0.25g,选用2g乙腈作为辅助溶剂加速溶解,在60℃下于手套箱内搅拌反应2h,转速为1250r/min,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始终控制在40℃左右。
(4)电解液所用的peo(averagemv~300,000)和litfsi试剂需在50℃下真空干燥48h,选用乙腈作溶剂,eo/li比为20:1,分别称取0.5gpeo,0.163glitfsi和3.5g乙腈,在搅拌下依次加入litfsi和peo试剂,转速为1400r/min,于室温下反应24h,上述实验过程均在手套箱内进行。
(5)将所得全部peo基电解液前驱体加热至40℃,在搅拌条件下,慢慢滴加0.25g本发明所述的共混增塑剂,转速600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40℃保温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搅拌2h。
(6)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完成,用滴管滴加5~10ml所得电解液至所得石墨烯气凝胶薄片表面,自然浸润2h,以脱脂棉拭去表面多余电解液,自然干燥5h后翻至背面,重复上述浇筑步骤,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本实施例所得电池50℃下0.05c的充放电曲线参阅图4所示曲线②。
对比实施例3
(1)基于对电解质薄膜的直径和厚度考虑,选用cr2032正极壳作水热反应皿,具体操作为:移取300μl未经paa改性的纯氧化石墨烯溶液,通过水热法得到石墨烯水凝胶薄片,将水凝胶薄片冷干(冷干条件同实施例1)后直接泡进pdms的混合溶液,溶液各组分按pdms:固化剂:正己烷=10:1:1000的重量比称量,浸泡时间为6h,取出在手套箱中加热至60℃烘至全干得所述改性石墨烯气凝胶骨架。
(2)共混增塑剂所用试剂均需均需在80℃下真空干燥24h,各组分按peg:fec:vc=2:1:1的重量比称量,依次取0.5g,0.25g,0.25g,选用2g乙腈作为辅助溶剂加速溶解,在60℃下于手套箱内搅拌反应2h,转速为1250r/min,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始终控制在40℃左右。
(3)电解液所用的peo(averagemv~300,000)和litfsi试剂需在50℃下真空干燥48h,选用乙腈作溶剂,eo/li比为20:1,分别称取0.5gpeo,0.163glitfsi和3.5g乙腈,在搅拌下依次加入litfsi和peo试剂,转速为1400r/min,于室温下反应24h,上述实验过程均在手套箱内进行。
(4)将所得全部peo基电解液前驱体加热至40℃,在搅拌条件下,慢慢滴加0.25g本发明所述的共混增塑剂,转速600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40℃保温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搅拌2h。
(5)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完成,用滴管滴加5~10ml所得电解液至步所得石墨烯气凝胶薄片表面,自然浸润2h,以脱脂棉拭去表面多余电解液,自然干燥5h后翻至背面,重复上述浇筑步骤,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本实施例所得电池50℃下0.05c的充放电曲线参阅图4所示曲线③。
对比实施例4
参照本发明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将两种增塑剂(peg和fec),按照总量0.5g,重量比例1:1配制;其他工艺参数及原料均不变,可得不同本发明所述增塑剂不同添加比例下的3d网络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本实施例所得电池50℃下0.05c的充放电曲线参阅图5。
对比实施例5
参照本发明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将步骤3作如下调整——共混增塑剂所用试剂均需均需在80℃下真空干燥24h,各组分按peg:fec:vc=2:1:1的重量比称量,依次取0.5g,0.25g,0.25g,直接将三者添加进步骤4所述的peo电解质溶液。其他工艺参数及原料均不变,可得本发明所涉及的未经增塑剂加热反应的复合电解质。本实施例所得电池50℃下0.05c的充放电曲线参阅图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基于peo聚合物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以强化改性的石墨烯气凝胶作为网络骨架,聚环氧乙烷(peo)作为高聚物基质,聚乙二醇(peg)、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及碳酸亚乙烯酯(vc)的共混反应物作增塑剂,将peo、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与增塑剂共混,将共混液浇筑进改性的石墨烯气凝胶制得全固态电解质。
2.一种基于peo聚合物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聚酰亚胺(pi)预强化石墨烯,得到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
(2)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二次强化改性石墨烯气凝胶;
(3)按重量比配制peg、fec和vc的共混物加热反应得到增塑剂;
(4)按照eo/li比称量peo和litfsi试剂溶于乙腈试剂得到前驱液;
(5)将步骤(3)增塑剂添加到步骤(4)前驱液中共混,得到共混液;
(6)将步骤(5)共混液浇筑到步骤(2)改性的石墨烯气凝胶内得到新型全固态电解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peo聚合物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预强化石墨烯的过程为:将0.1~0.4g的4,4’-二氨基二苯醚(oda)分散到20~50ml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在搅拌下加入0.3~0.7g4,4’-联苯醚二酐(odpa),搅拌1h,然后以5000r/min离心,将所得底层滤液滴加进去离子水中生成paa沉淀,冷干所述沉淀得paa粉体,取0.03~0.08g的paa粉体溶于1ml去离子水与0.01g三乙胺(tea)的混合溶剂中,将1mlpaa混合溶液与20~30ml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匀,得到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peo聚合物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二次强化改性石墨烯气凝胶采用cr2032扣式电池的正极壳作反应皿,移取300μl步骤(1)的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通过水热法得到石墨烯水凝胶薄片,将水凝胶薄片在-80℃下先冷冻10h后接着抽真空至-0.1mpa冷冻干燥24h;所得气凝胶直接泡进pdms溶液,浸泡时间为6h,取出在手套箱中加热至60℃烘至全干得改性石墨烯气凝胶骨架,其中,pdms溶液按pdms:固化剂:正己烷=10:1:1000的重量比称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peo聚合物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用的试剂均需在80℃下真空干燥24h,按peg:fec:vc=2:1:1的重量比称量,选用2~4g乙腈作为辅助溶剂,在60℃下于手套箱内搅拌反应2h,转速为1250r/min,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始终控制在4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peo聚合物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用的peo和litfsi需在50℃下真空干燥48h,选用乙腈作溶剂,按照eo/li比为20:1,分别称取0.5gpeo,0.163glitfsi和3.5g乙腈,在搅拌下依次加入litfsi和peo试剂至乙腈中,转速为1400r/min,于室温下反应24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peo聚合物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溶液混合过程中,所述增塑剂添加量占peo和锂盐总质量的10~20%,且需将步骤(3)与步骤(4)过程所得前驱液均控温在40℃下操作,将步骤(3)所述增塑剂在搅拌下滴加到步骤(4)所述的peo前驱体电解液中,转速600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40℃保温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搅拌2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浇筑过程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完成,用滴管滴加过量步骤(5)所得电解液至步骤(2)所得石墨烯气凝胶薄片表面,自然浸润2h,以脱脂棉拭去表面多余电解液,自然干燥5h后翻至背面,重复上述浇筑步骤,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固态电解质用于扣式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选用锂片作负极,正极极片组分配比为lifepo4:(superp:乙炔黑):(pvdf:电解液前驱体)=7:(0.5:0.5):(1:1),手工研磨正极前驱体至呈现镜面效果,选用150μm刻度的刮刀在铝箔上涂片,真空静置2h后,加热至60℃烘12h取出,裁片得正极极片;按正极|固态电解质|锂片装配cr2025扣式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网络结构全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需在50℃下保温24h,后取出在10mpa下保压5min,进行测试,充放电测试温度为5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