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料理机的机座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申请涉及食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料理机的机座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料理机的功能不断增加,料理机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料理机包括料理杯和机座,料理机工作时,料理杯安装在机座上。

料理机在工作过程中,料理杯中的流体可能会溢出并沿着料理杯的外壁向下流动,并通过料理杯与机座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机座内。机座内一般设有连通该间隙与外部的通道,以使进入到机座内的液体可通过通道排出。但是,通道的设置会占用机座内的空间,可能影响其他部件的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料理机的机座及料理机,其可减小机座内的排水通道占用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料理机的机座,所述机座包括基座、主体部和底座,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主体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主体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安装电路板的安装板;

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围合部,所述围合部与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围合部设置在安装板的背离电路板的侧壁上,则围合部的设置不对电路板的安装造成影响。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道由所述基座向下延伸出的环形竖墙形成,所述环形竖墙的下端进入所述第二通道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形成第一通道的环形竖墙的下端进入到第二通道内,可避免液体由第一通道流向第二通道时流到第二通道外部,进而损坏主体部内的其他部件。

可选的,所述环形竖墙的下端进入所述第二通道的长度范围为3mm~20mm。如此设置,即可避免环形竖墙的长度太长而增加制备基座的原材料用量及制备工艺的难度,又可避免环形竖墙的长度太短而不能有效避免第一通道的液体流到第二通道外部。

可选的,所述围合部的下端进入所述第三通道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围合部的下端进入到第三通道内,则沿着围合部向下流动的液体直接进入到第三通道内。有利于避免第二通道的液体流向第三通道时流到第三通道外部。

可选的,所述围合部的下端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侧壁的顶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抵接面与第三通道的侧壁的内表面相抵。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抵接面与第三通道的侧壁的顶表面贴合,第二抵接面与第三通道侧壁的内表面贴合,则第一抵接面与第三通道的侧壁的顶表面之间不存在间隙,第二抵接面与第三通道的侧壁的内表面之间不存在间隙,可避免液体从第二抵接面与第三通道的侧壁、以及第一抵接面与第三通道的侧壁之间通过,有助于避免第二通道的液体流向第三通道时流到通道外部。

可选的,所述第三通道的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板被所述围合部围合的侧壁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流部与安装板被围合部围合的侧壁接触,则第二通道中的液体沿着安装板的侧壁向下流动至导流部时,可被导流部引导而流入至第三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导流部包括倾斜面,沿由上至下的方向,所述倾斜面向背离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倾斜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由上至下的方向,倾斜面向背离安装板的方向倾斜延伸,更有助于将液体引导至第三通道内。

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5°~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设置,既可避免倾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太大导致倾斜面的引流效果不好,又可避免倾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太小而导致液体在倾斜面上停留时间长,进而造成液体流动速度慢。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侧壁下端设置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第三抵接面,所述第三抵接面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侧壁的顶表面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使得第三抵接面与第三通道的侧壁的顶表面之间没有缝隙,进而可避免第二通道中的液体流向第三通道内时,从第三抵接面与第三通道的侧壁的顶表面之间经过,而流到通道外。

所述第二抵接部还包括第四抵接面,所述第四抵接面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侧壁的外表面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使得第四抵接面与第三通道的侧壁的外表面之间没有间隙,可进一步避免液体流到通到通道外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料理杯及上述的用于料理机的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配接所述料理杯的开口,所述料理杯的外壁与所述开口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料理机的机座及料理机中,通过将第二通道设置在安装板上,相对于单独设置一个部件来形成第二通道,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主体部内的空间,从而使得安装主体部内其他部件(例如电机)的安装空间更大,便于主体部内部件的装配。

附图说明

图1至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料理机的结构视图;

其中,图1是料理机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机座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料理机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机座中安装板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安装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包括两个,相当于至少两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图1至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料理机的结构视图。其中,图1是料理机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机座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料理机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机座中安装板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安装板的仰视图。

这里所说的料理机可以是破壁机、榨汁机、豆浆机,也可以是其它具有加热功能的食物处理器具。

料理机100包括料理杯10及机座20。料理杯10可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机座20上。

料理杯10的下端面与机座20的上端面可设置相互配接的导电触点、机械连接件。导电触点可以是常用的电连接器。机械连接件可以是联轴器。在料理杯10放置于机座20上后,它们的导电触点、机械连接件相接,从而使料理杯10与机座20电性、物理连接,进而设置在机座20内的电机215、电源(或电源适配器)、控制器等可分别为设置在料理杯10内的搅打组件、发热电阻丝等提供动力、电源以及信号控制等方面的支持。这里所说的搅打组件应作宽泛的理解,可以是粉碎刀片、磨轮、破壁螺杆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料理杯10与机座20也可以是一个不可分割地整体。比如,料理杯10可作为机座20不可拆分的一部分而存在。

料理杯10可由杯盖11、杯体12和杯座13组装而成。杯体12安装在杯座13上,杯盖11盖合在杯体12的开口处。杯体12与杯盖11共同围成一用于容纳、加工食材的处理空间15,处理空间15内容纳有刀具14,刀具14转动时对处理空间15内的食材进行搅打。

杯盖11可包括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在杯体12上的基盖112及设置在基盖112上的中心盖111。中心盖111安装在基盖112的开口处,并遮盖开口的主要部分。基盖112的顶部可形成一个较大的开口,使得该开口在需要时可以作为进料口来使用,在不需要加料时将中心盖111安装在开口处。基盖112的开口也可作为料理杯10内加热所产生蒸汽的出气口。中心盖111安装在基盖112上后,中心盖111与基盖112之间仍存在较小的间隙,以作为处理空间15内的蒸汽排出的通道。在其它实施例中,基盖112上可不设置中心盖111,或者,中心盖111可与基盖112一体形成。

所述机座20包括基座21、主体部22和底座23。所述基座21安装在所述主体部22上,所述主体部22安装在所述底座23上。

所述主体部22可包括壳体26、设置在壳体26内的电路板27和设置在壳体26内的安装板24。电路板27安装在安装板24上。安装板24可固定设置在壳体26内。

壳体26可包括第一壳体261和第二壳体262,其中第一壳体261是壳体26的主要部分。电路板27可夹持在第二壳体262和安装板24之间,第二壳体262上可设置有按键,用户可通过触碰第二壳体262上的按键对电路板27进行操控,进而控制料理机100工作。

基座21上设有用于配接所述料理杯10的开口213。料理杯10安装在机座20上时,所述料理杯10的外壁与所述开口213的壁之间形成间隙214。所述基座21上设有第一通道211,所述安装板24上设有第二通道241,所述底座23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三通道231。其中,料理杯10的外壁与开口213的壁之间的间隙214可与所述第一通道211连通,所述第二通道24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211及所述第三通道231连通。

料理机100工作时,处理空间15内的液体随着刀具14的刀具14的转动而转动,可能会溢出杯体12。溢出杯体12的液体沿着杯体12的外壁向下流动,而进入到间隙214内。进入到间隙214内的液体依次通过第一通道211、第二通道241和第三通道231,最后排出机座20。因此,机座20内第一通道211、第二通道241及第三通道231的设置可将进入到机座20内的液体排出,避免液体损害机座20内的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二通道241设置在安装板24上,相对于单独设置一个部件来形成第二通道241,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主体部22内的空间,从而使得安装主体部22内其他部件(例如电机)的安装空间更大,便于主体部22内部件的装配。

所述第一通道211可由所述基座21向下延伸出的环形竖墙212形成,所述环形竖墙212的下端可进入所述第二通道24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形成第一通道211的环形竖墙212的下端进入到第二通道241内,可避免第一通道211的液体流向第二通道241时流到第二通道241外部,而损坏主体部22内的其他部件。

所述环形竖墙212的下端进入所述第二通道241的长度范围可为3mm~20mm。如此设置,即可避免环形竖墙212的长度太长而增加制备基座21的原材料用量及制备工艺的难度,又可避免环形竖墙212的长度太短而不能有效避免第一通道211的液体流到第二通道241外部。进一步地,环形竖墙213的下端进入到第二通道241内的长度可为5mm~10mm,例如可以为5mm、6mm、7mm、8mm、9mm、10mm等。

所述安装板24背离所述电路板27的侧壁242可设置有围合部243,所述围合部243与所述安装板24的侧壁242围合形成所述第二通道241。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围合部243设置在安装板24的背离电路板27的侧壁242上,则围合部243的设置不对电路板27的安装造成影响。围合部243可以是呈弧形的板。

所述围合部243的下端可进入所述第三通道23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围合部243的下端进入到第三通道231内,则沿着围合部243向下流动的液体直接进入到第三通道231内。有利于避免第二通道241的液体流向第三通道231时流到第三通道231外部。

所述安装板24的侧壁242上可设置有凹槽246,凹槽246被围合部243围合。凹槽246可沿第二通道241的延伸方向延伸。凹槽246的设置可便于环形竖墙212进入到第二通道241内。凹槽246在第二通道241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可与环形竖墙212的下端进入第二通道241的长度相同。

所述围合部243的下端的外表面可设有第一抵接部244,所述第一抵接部244可包括第一抵接面2441和第二抵接面2442,所述第一抵接面2441与所述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顶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抵接面2442可与第三通道231侧壁232的内表面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抵接面2441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顶表面贴合,第二抵接面2442与第三通道231侧壁232的内表面贴合,则第一抵接面2441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顶表面之间不存在间隙,第二抵接面2442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内表面之间不存在间隙,可避免液体从第二抵接面2442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的内表面、以及第一抵接面2441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的顶表面之间通过,有助于避免第二通道241的液体流向第三通道231时流到通道外部。

所述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内表面可设置有导流部233,所述导流部233的顶部与安装板24被围合部243围合的侧壁242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流部233与安装板24的被围合部243围合的侧壁242接触,则第二通道241中的液体沿着安装板24的侧壁242向下流动至导流部233时,可被导流部223引导而流入至第三通道231内。

所述导流部233可包括倾斜面,沿由上至下的方向,所述斜斜面可向背离所述安装板24的方向倾斜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由上至下的方向,倾斜面向背离安装板24的方向倾斜延伸,更有助于将液体引导至第三通道231内。

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角度的范围可为15°~60°。图4中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也即α的角度范围为15°~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设置,既可避免倾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太大导致倾斜面的引流效果不好,又可避免倾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太小而导致液体在倾斜面上停留时间长,进而造成液体流动速度慢。进一步地,倾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可为30°~50°,例如倾斜角度可以是30°、35°、40°、45°、50°等。

所述安装板24背离所述电路板27的侧壁242下端可设置有第二抵接部245,所述第二抵接部245可包括第三抵接面2451,所述第三抵接面2451可与所述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顶表面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使得第三抵接面2451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顶表面之间没有缝隙,进而可避免第二通道241中的液体流向第三通道231内时,从第三抵接面2451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顶表面之间经过,而流到通道外。

第三抵接面2451可沿水平方向延伸,或者向背离电路板27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如此更利于避免液体从第三抵接面2451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顶表面之间经过而流到通道外。

所述第二抵接部245还可包括第四抵接面2452,所述第四抵接面2452与所述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外表面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使得第四抵接面2452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外表面之间没有间隙,可进一步避免液体流到通到通道外部。并且,第三抵接面2451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顶表面贴合,第四抵接面2452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的顶表面的外表面贴合,也可使得安装板24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232之间卡设更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料理机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20)包括基座(21)、主体部(22)和底座(23),所述基座(21)安装在所述主体部(22)上,所述主体部(22)安装在所述底座(23)上;所述主体部包括壳体(26)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安装电路板的安装板(24);

所述基座(21)上设有第一通道(211),所述安装板(24)上设有第二通道(241),所述底座(23)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三通道(231),所述第二通道(2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211)及所述第三通道(23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4)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围合部(243),所述围合部(243)与所述安装板(24)的侧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211)由所述基座向下延伸出的环形竖墙(212)形成,所述环形竖墙(212)的下端进入所述第二通道(2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竖墙(212)的下端进入所述第二通道(241)的长度范围为3mm~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部(243)的下端进入所述第三通道(23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部(243)的下端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抵接部(244),所述第一抵接部(244)包括第一抵接面(2441)和第二抵接面(2442),所述第一抵接面(2441)与所述第三通道(231)的侧壁的顶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抵接面(2442)与第三通道(231)的侧壁的内表面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231)的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流部(233),所述导流部(233)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板被所述围合部(243)围合的侧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233)包括倾斜面,沿由上至下的方向,所述倾斜面向背离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5°~6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4)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侧壁下端设置有第二抵接部(245),所述第二抵接部(245)包括第三抵接面(2451),所述第三抵接面(2451)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侧壁的顶表面贴合;

所述第二抵接部(245)还包括第四抵接面(2452),所述第四抵接面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侧壁的外表面贴合。

10.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理机(100)包括料理杯(10)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料理机的机座(20),所述基座(21)上设有用于配接所述料理杯的开口(213),所述料理杯的外壁与所述开口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214),所述间隙(214)与所述第一通道(211)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料理机的机座及料理机。所述机座包括基座、主体部和底座,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主体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主体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安装电路板的安装板。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料理机包括料理杯及所述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配接所述料理杯的开口,所述料理杯的外壁与所述开口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座及料理机,可减小通道的设置占用的机座内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俞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4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