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料理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杯盖部件、杯体部件和料理机。
背景技术:
料理机包括主机部件和装配于主机部件的杯体部件,杯体部件设有杯身组件和盖设于杯身组件的杯盖组件。杯盖组件包括杯盖组件和安装于可拆卸安装于杯盖组件的排气盖组件,排气盖组件插入杯盖组件并引导杯身组件内的气体排出。
在相关技术中,排气盖组件包括盖体部和凸设于盖体部的插接部,盖体部的边缘贴合于杯盖组件的表面。插接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孔,盖体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或缺口,其中,出气孔和至少一个排气孔或缺口构成一个排气通道。出气孔将杯身组件与排气孔连通,以使杯身组件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向外排出。
然而,在盖体部开设至少一个排气孔或缺口以排出气体,对排气盖组件整体性破坏,影响美观度。同时,盖体部开设的排气孔或缺口,对限制排气方向,排气顺畅性差。并且含淀粉类气体冷凝后易附着于排气孔或缺口,清洗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杯盖部件、杯体部件和料理机。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杯盖部件,包括杯盖组件和排气盖组件,所述杯盖组件设有通气孔,所述排气盖组件的边缘局部凸出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凸筋,所述排气盖组件插入所述通气孔并与所述杯盖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凸筋抵接于所述杯盖组件的表面,使所述排气盖组件的边缘与所述杯盖组件的表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盖组件还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排气通道的至少一个出气孔。
可选地,所述排气盖组件包括盖体部和呈管状凸设于所述盖体部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通气孔并与所述杯盖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凸筋凸设于所述盖体部的边缘,所述至少一个出气孔开设于所述插接部。盖体部环绕于插接部,在盖体部与插接部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出气孔排出的气体进入该缓冲空间。盖体部的边缘与杯盖组件的表面之间通过支撑凸筋间隔开以形成排气通道,缓冲空间的开口处即为排气通道,可使气体快速排出,气体流通顺畅。
可选地,当所述支撑凸筋设有三个及以上时,所述支撑凸筋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盖体部。支撑凸筋均匀间隔分布于盖体部,以使排气盖组件与杯盖组件之间的安装位置稳定,受力平稳。
可选地,所述盖体部包括顶壁和环绕所述顶壁的环形壁,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凸筋凸设于所述环形壁的端部,所述插接部自所述顶壁的表面局部凸出。在顶壁、环形壁及插接部的外表面之间的合围区域形成缓冲空间,出气孔的开口位于该缓冲空间内,气体流通顺畅,保压效果好。
可选地,在所述通气孔的中心线方向,所述出气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盖体部的边缘偏离预设距离。出气孔输出的气体直接冲击于盖体部的内壁面并改变气体流向,保持出气孔的排气压力并延长气体流动路径。
可选地,所述杯盖部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插接部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卡接于所述杯盖组件。密封件随排气盖组件插入到通气孔中并卡接于杯盖组件,以将排气盖组件固定于杯盖组件的相应位置,拆装方便。
可选地,所述杯盖组件包括杯盖主体和凸出于所述杯盖主体的连接部,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连接部,所述排气盖组件插接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与所述杯盖主体的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排气通道。杯盖部件可盖设于容器的开口处,以使容器形成封闭容器。通气孔贯穿杯盖组件,以引导容器内的气体沿排气通道向杯盖部件外流通,气体流通顺畅。
可选地,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自所述杯盖主体的表面局部向外凸出形成环形的环形凸台,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环形凸台的环绕区域内,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凸筋抵接于所述杯盖主体的表面;或,
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自所述杯盖主体的表面局部向下凹陷形成的回流部,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回流部的环绕区域内,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凸筋抵接于所述回流部的表面。杯盖主体的表面设置高度起伏变化的环形凸台或回流部,以使冷凝水汇聚于预设范围内,汇聚效果好。
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杯体部件,包括杯身组件和如上所述的杯盖部件,所述杯盖部件盖设于所述杯身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料理机,包括主机部件和如上所述的杯体部件,所述主机部件与所述杯体部件驱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排气盖组件的边缘与杯盖组件的表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排气范围广,排气角度限制小。排气盖组件的边缘设有凸出的支撑凸筋,以保持排气通道的尺寸稳定可靠,定位效果好。出气孔将通气孔或通气孔对应一侧空间与排气通道连通,以使气体能沿出气孔及排气通道向外排出,排气顺畅。排气盖组件整体完整性好,并且,排气通道设为排气盖组件的边缘,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杯盖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杯盖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杯盖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排气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排气盖组件10;排气通道11;出气孔12;支撑凸筋13;盖体部14;顶壁141;环形壁142;插接部15;定位部16;定位凸筋161;卡接部17;卡接孔171;杯盖组件20;通气孔21;连接部22;杯盖主体23;环形凸台24;密封件30;套管部31;法兰部32;锁定部33;扣接部34;导流槽35;杯身组件40;搅拌刀组41;主机部件50;底座51;驱动组件52。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杯盖部件包括杯盖组件20和排气盖组件10,杯盖组件20设有通气孔21。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局部凸出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排气盖组件10插入通气孔21并与杯盖组件20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抵接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使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1。排气盖组件10还设有用于连通通气孔21与排气通道11的至少一个出气孔12。
通气孔21贯穿杯盖组件20,以使杯盖组件20两侧的空间通过通气孔21连通。排气盖组件10自通气孔21的一端开口插入并与杯盖组件20可拆卸连接,以使排气盖组件10将通气孔21封闭,杯盖组件20另一侧空间内的气体沿通气孔21进入到排气盖组件10的出气孔12及排气通道11以构成空气流动路径。
排气盖组件10可拆卸连接于杯盖组件20的预设位置,以使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可选地,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组件20直接连接。如,排气盖组件10通过旋固连接方式固定于杯盖组件20,即排气盖组件10和杯盖组件20通过凸台与倾斜的滑槽相匹配的旋合结构连接,排气盖组件10相对于杯盖组件20转动相应角度已完成锁定或解锁。或者,排气盖组件10通过螺旋连接方式固定于杯盖组件20。可选地,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组件20间接连接,排气盖组件10通过中间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杯盖组件20,例如,排气盖组件10通过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件30卡接连接于杯盖组件20。
排气盖组件10装配于杯盖组件20,其中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杯盖组件20间隔预设距离以形成排气通道11。在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处局部凸出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该支撑凸筋13用于保持排气通道11的高度尺寸稳定,并为排气盖组件10提供支撑力。可选地,排气盖组件10插入并勾接于杯盖组件20,支撑凸筋13抵接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以使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组件20可拆卸连接,装配方便。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设有凸出的支撑凸筋13,以保持排气通道11的尺寸稳定可靠,定位效果好。
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1,排气范围广,排气角度限制小。出气孔12将通气孔21或通气孔21对应一侧空间与排气通道11连通,以使气体能沿出气孔12及排气通道11向外排出,排气顺畅。排气盖组件10整体完整性好,并且,排气通道11设于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方便清洗,卫生状况好。
如图2和图3所示,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组件20可拆卸连接,以使两者装配成一体。在一实施例中,排气盖组件10包括盖体部14和呈管状凸设于盖体部14的插接部15,插接部15插入通气孔21并与杯盖组件20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凸设于盖体部14的边缘,至少一个出气孔12开设于插接部15。
插接部15自盖体部14的表面呈管状凸起结构,其管状空间形成供气体流动的通气通道。出气孔12开设于插接部15并贯穿插接部15的管壁,以引导气体流动。可选地,出气孔12的数量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如设置1个、2个、3个、4个、5个、6个、8个、10个等。出气孔12的截面可设为圆孔形、长孔形及其它孔状结构。插接部15插入到通气孔21中并与杯盖组件20连接,插接部15的通气通道与通气孔21或通气孔21所连通的空间导通,以引导气体流动。可选地,当出气孔12的数量设置两个及以上时,出气孔12均匀分布于插接部15,以保持排气盖组件10各个方向的作用力平衡。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在通气孔21的中心线方向,出气孔12的中心线与盖体部14的边缘偏离预设距离。插接部15插接连接于通气孔21,通气孔21的中心线方向即为排气盖组件10插入杯盖组件20的方向,将该方向定义为z方向。出气孔12与盖体部14的边缘在z方向间隔相应距离,以使出气孔12输出的气体直接冲击于盖体部14的内壁面并改变气体流向,保持出气孔12的排气压力并延长气体流动路径。
盖体部14环绕于插接部15,在盖体部14与插接部15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出气孔12排出的气体进入该缓冲空间。盖体部14的边缘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之间通过支撑凸筋13间隔开以形成排气通道11,缓冲空间的开口处即为排气通道11,可使气体快速排出,气体流通顺畅。
支撑凸筋13将盖体部14与杯盖组件20的表面间隔开,并为排气盖组件10提供支撑力。支撑凸筋13的数量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如,支撑凸筋13的数量设为1个、3个、4个、5个、6个、8个、10个、12个、18个、20个、30个等。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当支撑凸筋13设有三个及以上时,支撑凸筋13均匀间隔分布于盖体部14,以使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组件20之间的安装位置稳定,受力平稳。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盖体部14包括顶壁141和环绕顶壁141的环形壁142,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凸设于环形壁142的端部,插接部15自顶壁141的表面局部凸出。顶壁141和环形壁142构成桶形结构,在顶壁141、环形壁142及插接部15的外表面之间的合围区域形成缓冲空间,出气孔12的开口位于该缓冲空间内。支撑凸筋13自环形壁142的端部局部凸出形成的凸台结构,其可设为柱状凸起、球形凸起、弧形凸起及其它凸台结构。支撑凸筋13的凸起高度限定排气通道11之间的间距,尺寸定位精度高。排气盖组件10通过支撑凸筋13和插接部15两端张紧抵接于杯盖组件20,锁定强度高。
可选地,排气盖组件10直接装配于杯盖组件20,排气盖组件10还包括设于插接部15的卡接凸筋,插接部15插入通气孔21,以使卡接凸筋旋固连接于杯盖组件20,拆装方便。可选地,排气盖组件10间接装配于杯盖组件20。杯盖部件还包括安装于排气盖组件10的密封件30,密封件30卡接于杯盖组件20。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密封件30套设于插接部15的密封件30,密封件30与排气盖组件10可拆卸连接,拆装装配方便。密封件30随排气盖组件10插入到通气孔21中并卡接于杯盖组件20,以将排气盖组件10固定于杯盖组件20的相应位置。可选地,密封件30由弹性材料制成,如密封件3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密封件30插入通气孔21过程局部弹性形变,以张紧连接于通气孔21的孔壁处,装配紧密度高。
如图3和图4所示,排气盖组件10通过密封件30连接至杯盖组件20,可简化排气盖组件10及杯盖组件20的配合结构。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排气盖组件10还包括凸设于插接部15的定位部16,定位部16用于限定密封件30与插接部15的套接位置。
定位部16自插接部15的表面局部凸出,以形成凸台结构,密封件30限定于定位部16所限定的区域内或与定位部16配合定位。可选地,定位部16设为间隔分布于插接部15表面的两根定位凸筋161,密封件30套设于插接部15表面并限定于两根定位凸筋161之间。可选地,定位部16设为分布于插接部15表面的一根及以上数量的定位凸筋161,密封件30套设于插接部15表面,定位部16位于密封件30的套接范围内并与密封件30卡接定位,以限定密封件30在插接部15的轴向位置。可选地,密封件30设有与定位部16相匹配的定位凹槽,以使密封件30套设于插接部15时,定位凹槽扣设于定位凸台。当然,当定位凸筋161数量较多时,部分定位凸筋161位于密封件30外,以使密封件30装配于不同的套接位置,调节灵活。定位凸筋161限定于密封件30的两端位置,定位精度高,可提高密封件30与插接部15分离的阻力,密封件30装配稳定。部分定位部16限定于密封件30的端部,能引导密封件30插入到通气孔21中,插接导向性好。
如图5所示,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排气盖组件10还包括设于插接部15的卡接部17,密封件30套设于插接部15并卡接于卡接部17。排气盖组件10设置卡接部17,卡接部17用于限定密封件30的安装位置并将密封件30所受外力传递至插接部15。
在一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卡接部17设为贯穿插接部15壁面的卡接孔171,部分密封件30插接连接于卡接孔171。卡接孔171设为圆孔、长孔或其它截面形状的孔。可选地,卡接孔171的数量设为1个、2个、3个、4个、5个、8个、10个等。密封件30套设于插接部15并插接连接于卡接孔171,定位精度高。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密封件30包括套管部31和设于套管部31的扣接部34,套管部31套设于排气盖组件10,扣接部34插接连接于排气盖组件10。套管部31呈管状结构,套设于排气盖组件10的插接部15外。
扣接部34设置于套管部31,并与排气盖组件10之间互相配合并插接连接,以使密封件30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固定于排气盖组件10的预设位置。可选地,扣接部34插接连接于卡接部17,以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扣接部34包括凸设于套管部31内壁面的至少一根扣接凸筋,至少一根扣接凸筋插接于排气盖组件10。扣接部34设为与卡接孔171的形状相匹配的扣接凸筋,当套管部31套设于插接部15的预设位置时,至少一根扣接凸筋对应插入卡接孔171,以限定套管部31与插接部15的轴向配合位置。在一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套管部31受限于定位部16,而保持套管部31与插接部15的结合区域可控。值得一提的是,定位部16和卡接部17可相互结合并同时限定密封件30在插接部15上的位置,以提高密封件30装配的稳定性。
在一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扣接部34包括自套管部31内壁面局部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扣接槽,至少一根扣接槽扣设于排气盖组件10的凸起部位。可选地,卡接部17设为凸设于插接部15表面的至少一根卡接筋。扣接槽设为与卡接筋的形状相匹配的凹槽结构,当套管部31套设于插接部15的预设位置时,至少一根卡接筋对应插入扣接槽,以限定套管部31与插接部15的轴向配合位置。
卡接部17与扣接部34通过径向的插接配合,在密封件30随排气盖组件10插入杯盖组件20过程中,密封件30能将插拔阻力通过扣接部34传递至排气盖组件10,插拔稳定性好。
如图3和图6所示,排气盖组件10通过密封件30装配至杯盖组件20,并且,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之间形成有排气通道11。在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密封件30架设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以调节排气通道11的尺寸。密封件30随排气盖组件10插入到通气孔21中,直至密封件30架设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以使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组件20的相对位置固定。密封件30架设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以使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1,排气通道11的高度尺寸调节方便。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密封件30包括套设于排气盖组件10的套管部31,以使密封件30装配于排气盖组件10。密封件30还包括凸设于套管部31一端的法兰部32,套管部31插接连接于杯盖组件20,法兰部32架设于杯盖组件20的表面。法兰部32自套管部31的表面向外凸出且法兰部32的最大外轮廓尺寸大于套管部31的最大外轮廓尺寸,套管部31的外轮廓尺寸与通气孔21的尺寸相匹配。密封件30插接至杯盖组件20,法兰部32抵接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以限定套管部31的插接位置以及盖体部14与杯盖组件20表面之间的间距,限定效果好。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之间形成的排气通道11高度设为h,0.5mm≤h≤25mm。排气盖组件10可拆卸连接于杯盖组件20,可选地,排气通道11的尺寸可通过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组件20的连接部位调节。当排气盖组件10调节密封件30架设于杯盖组件20时,密封件30的法兰部32可调节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组件20之间的尺寸。或者,排气盖组件10设置支撑凸筋13以限定排气通道11的高度尺寸。或者,排气盖组件10旋合连接于杯盖组件20,以使排气通道11的高度尺寸可调。排气盖组件10可拆卸连接于杯盖组件20,以使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之间形成的排气通道11,排气通道11的高度h设为0.5mm、1mm、2mm、5mm、6mm、8mm、12mm、16mm、20mm、25mm等,以形成不同的气体输出面积。
排气盖组件10通过出气孔12将通气孔21与排气通道11连通,形成一气体流动通道。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出气孔12的排气总面积小于或等于排气通道11的排气总面积。出气孔12贯穿插接部15的管壁,用于引导通气孔21所连通空间的气体沿出气孔12流出至排气通道11,排气通道11呈环形分布于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处,气体流通方向灵活。排气通道11的排气总面积大于或等于所有出气孔12的总面积,则可保证气体流动的顺畅性,泄压效果好。
如图3和图6所示,排气盖组件10通过密封件30装配于杯盖组件20,以方便调节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组件20之间的排气通道11高度尺寸。在一实施例中,密封件30还包括凸设于套管部31的锁定部33,锁定部33与法兰部32间隔设置并卡持于杯盖组件20。锁定部33用于将密封件30及排气盖组件10限定于杯盖组件20,以使排气盖组件10在小于预设插拔作用力保持锁定于杯盖组件20。锁定部33凸设于套管部31的表面并与法兰部32间隔设置,当密封件30随排气盖组件10插入通气孔21时,法兰部32架设于杯盖组件20的一侧表面。锁定部33沿通气孔21的内侧壁滑动并弹性形变,直至锁定部33弹性复位并倒扣于杯盖组件20,以使密封件30在法兰部32和锁定部33的限定下紧密锁定于杯盖组件20。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锁定部33设为自套管部31的外侧表面局部向外凸出形成的锁定凸筋或锁定凸块,锁定部33勾接于杯盖组件20。
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密封件30还包括凸设于套管部31的锁定部33,锁定部33与扣接部34间隔设置并卡持于杯盖组件20。锁定部33用于将密封件30及排气盖组件10限定于杯盖组件20,以使排气盖组件10在小于预设插拔作用力保持锁定于杯盖组件20。锁定部33凸设于套管部31的表面并与扣接部34间隔设置,扣接部34扣入到排气盖组件10。当密封件30随排气盖组件10插入通气孔21时,法兰部32架设于杯盖组件20的一侧表面。锁定部33沿通气孔21的内侧壁滑动并弹性形变,直至锁定部33弹性复位并倒扣于杯盖组件20。扣接部34将套管部31及锁定部33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及形变力吸收,以使密封件30锁定于排气盖组件10,联动效果好。
密封件30套设于排气盖组件10并卡接于杯盖组件20,其将排气盖组件10与通气孔21孔壁之间的间隙封闭。在一实施例中,密封件30的表面设有至少一条导流槽35,至少一条导流槽35用于引导杯盖组件20表面的液体回流至通气孔21。导流槽35为设置于密封件30表面的凹槽结构,导流槽35自密封件3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当密封件30随排气盖组件10装配至杯盖组件20时,导流槽35用于将杯盖组件20一侧的流体引导至杯盖组件20的另一侧,以防止液体溢出杯盖组件20外。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至少一条导流槽35分布于套管部31的外表面。密封件30包括呈管状的套管部31,套管部31套设于排气盖组件10。导流槽35自套管部31的外侧壁局部下凹形成,套管部31的其它部位可张紧连接于通气孔21的内侧壁,液体仅能通过导流槽35流动,导流效果好。导流槽35的中心线平行于套管部31的中心线;或,导流槽35的中心线相对于套管部31的中心线倾斜设置;或,导流槽35呈螺旋状分布于套管部31的表面。
可选地,密封件30架设于杯盖组件20的表面用以调节排气通道11的尺寸。密封件30设置法兰部32,并通过法兰部32架设于杯盖组件20的表面,至少一条导流槽35开设至法兰部32。法兰部32架设于杯盖组件20的表面,以使液体阻挡于法兰部32外。导流槽35开设至法兰部32,以使法兰部32形成缺口结构,杯盖组件20表面的液体可沿该缺口结构回流至通气孔21中,防溢效果好。
排气盖组件10可拆卸装配于杯盖组件20,以形成杯盖组件20。在一实施例中,杯盖组件20包括杯盖主体23和凸出于杯盖主体23的连接部22,通气孔21贯穿连接部22。排气盖组件10插接连接于连接部22,并与杯盖主体23的表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1。
杯盖部件可盖设于容器的开口处,以使容器形成封闭容器。通气孔21贯穿杯盖组件20,以引导容器内的气体向杯盖部件外流通。排气盖组件10插接连接于杯盖主体23,并且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杯盖主体23的外侧表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1。可选地,杯盖主体23设为钣金工艺加工的薄壁金属件,杯盖主体23设有环形管状凸起以形成通气孔21,排气盖组件10通过密封件30卡接于杯盖主体23。可选地,通气孔21的侧壁设有滑槽,排气盖组件10卡接于滑槽。
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主体23的表面之间形成有排气通道11,相应地,气体冷凝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会滴落于杯盖主体23的表面。杯盖主体23的表面设置高度起伏变化的特征,以使冷凝水汇聚于预设范围内。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杯盖组件20还包括自杯盖主体23的表面局部向外凸出形成环形的环形凸台24,通气孔21位于环形凸台24的环绕区域内,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抵接于杯盖主体23的表面。
环形凸台24设为自杯盖主体23的表面局部向外凸起形成的环形凸起结构,使得杯盖主体23的表面形成高度起伏变化的特征,杯盖主体23的外侧表面被环形凸台24分割成圈内面和圈外面。通气孔21位于环形凸台24的环绕区域内,排气盖组件10插接于通气孔21且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圈内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1,气体自流动路径流动过程中冷凝形成的冷凝水汇聚于圈内面。可选地,排气盖组件10通过密封件30装配至杯盖组件20,密封件30设有至少一条导流槽35,汇聚于圈内面的冷凝水可沿导流槽35回流至通气孔21所对应连通的容器空间。
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杯盖组件20还包括自杯盖主体23的表面局部向下凹陷形成的回流部,通气孔21位于回流部的环绕区域内,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抵接于回流部的表面。
回流部设为自杯盖主体23的表面局部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结构,使得杯盖主体23的表面形成高度起伏变化的特征。通气孔21位于回流部的槽底面内,排气盖组件10插接于通气孔21且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槽底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1,气体自流动路径流动过程中冷凝形成的冷凝水汇聚于槽底面。可选地,排气盖组件10通过密封件30装配至杯盖组件20,密封件30设有至少一条导流槽35,汇聚于槽底面的冷凝水可沿导流槽35回流至通气孔21所对应连通的容器空间。
如图2和图7所示,将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杯盖部件应用于杯体部件,以使杯体部件的气体流动顺畅,排气盖组件10与杯盖组件20的拆装方便。在一实施例中,杯体部件包括杯身组件40和如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杯盖部件,杯盖部件盖设于杯身组件40。
杯身组件40设有容纳空间以构成容器结构,杯盖部件盖设于杯身组件40的开口处,以使杯身组件40能通过排气盖组件10的出气孔12及出气通道向外排出。具体地,出气孔12与容纳空间连通,杯身组件40内的气体被密封件30所封闭于杯身组件40内。杯身组件40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盖组件10的出气孔12及出气通道向外排出,空气流动性好。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在杯身组件40的底部设有加热件。可选地,加热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控制加热件发热并为加热件提供电能。可选地,加热件与电源电连接,以加热杯身组件40内的食材。
将上述杯体部件应用于料理机中,以实现料理机加工食材过程中,保持杯身组件40内的气体压力稳定并且防溢效果好。在一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主机部件50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杯体部件,主机部件50与杯体部件驱动连接。
主机部件50与杯体部件驱动连接,可选地,杯体部件还包括安装于杯身组件40的搅拌刀组41,杯体部件装配于主机部件50,搅拌刀组41与主机部件50驱动连接。杯身组件40内放置有食材,搅拌刀组41转动并切割及搅拌食材。食材沿杯身组件40形成漩涡,出气孔12位于该漩涡的上方,保持漩涡上方的气压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主机部件50包括底座51、安装于底座51的驱动组件52和设置于底座51内的控制模块,驱动组件52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组件52按内置程序运行,以使料理机执行相应地料理功能。
杯身组件40内设有容纳食材的容纳空间,搅拌刀组41在驱动组件52的驱动下旋转以加工杯身组件40内的食材。驱动组件52可设为电机组件,可选地,驱动组件52直接装配于搅拌刀组41的另一端,以驱动搅拌刀组41旋转加工杯身组件40的食材。可选地,驱动组件52通过离合器组件插接连接于搅拌刀组41,以驱动搅拌刀组41旋转加工杯身组件40的食材。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实施例之间可相互组合。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1.一种杯盖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组件(20)和排气盖组件(10),所述杯盖组件(20)设有通气孔(21),所述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局部凸出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所述排气盖组件(10)插入所述通气孔(21)并与所述杯盖组件(20)可拆卸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抵接于所述杯盖组件(20)的表面,使所述排气盖组件(10)的边缘与所述杯盖组件(20)的表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1),所述排气盖组件(10)还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通气孔(21)与所述排气通道(11)的至少一个出气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盖组件(10)包括盖体部(14)和呈管状凸设于所述盖体部(14)的插接部(15),所述插接部(15)插入所述通气孔(21)并与所述杯盖组件(20)可拆卸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凸设于所述盖体部(14)的边缘,所述至少一个出气孔(12)开设于所述插接部(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部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凸筋(13)设有三个及以上时,所述支撑凸筋(13)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盖体部(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14)包括顶壁(141)和环绕所述顶壁(141)的环形壁(142),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凸设于所述环形壁(142)的端部,所述插接部(15)自所述顶壁(141)的表面局部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气孔(21)的中心线方向,所述出气孔(12)的中心线与所述盖体部(14)的边缘偏离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部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插接部(15)的密封件(30),所述密封件(30)卡接于所述杯盖组件(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组件(20)包括杯盖主体(23)和凸出于所述杯盖主体(23)的连接部(22),所述通气孔(21)贯穿所述连接部(22),所述排气盖组件(10)插接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2),并与所述杯盖主体(23)的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排气通道(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组件(20)还包括自所述杯盖主体(23)的表面局部向外凸出形成环形的环形凸台(24),所述通气孔(21)位于所述环形凸台(24)的环绕区域内,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抵接于所述杯盖主体(23)的表面;或,
所述杯盖组件(20)还包括自所述杯盖主体(23)的表面局部向下凹陷形成的回流部,所述通气孔(21)位于所述回流部的环绕区域内,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凸筋(13)抵接于所述回流部的表面。
9.一种杯体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身组件(40)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杯盖部件,所述杯盖部件盖设于所述杯身组件(40)。
10.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部件(50)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杯体部件,所述主机部件(50)与所述杯体部件驱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