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角度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角度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散货船在制造过程中应用到大量不同型号(角度为30°、45°、60°)的弯管,造船企业为此需大量采购不同型号的弯管产品。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少量弯管的接缝截面处无法保证与造船企业数控下料制作好的管口吻合。不吻合的原因有多种,但主要还是弯管供货商的产品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发一种简易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对弯管来货质量进行快速检验,以减少造船企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弯管角度检验装置,能够快速检验弯管的产品质量是否达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包括第一检验板和第二检验板,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前侧边相接,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后侧形成有敞口;所述第一检验板的前侧边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前侧边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相对。

上述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可将立起状态下的弯管产品从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后侧的敞口推进装置内,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之间的夹角被配置为与弯管产品的角度相匹配,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观察弯管的上下管口与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触碰状态,检验弯管的产品质量是否达标。本检验装置较好地解决订购产品来货质量问题,而且具有针对性强、易操作、存放占用空间小等优点,为完成公司年度大节点项目,缩短船舶建造周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着较大的贡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从前侧向后侧延伸的条形状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一侧设置有侧封板,所述侧封板为与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之间的夹角相匹配的三角形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所述夹角的角度为30°、45°、60°的任意一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管角度检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管角度检验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管角度检验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管角度检验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管角度检验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包括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的前侧边相接,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之间形成有夹角。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的后侧形成有敞口,该敞口用于弯管放入。第一检验板11的前侧边上设有第一开口111,第二检验板12的前侧边上设有第二开口121,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的位置相对。图1中弯管模型20放置在装置内,并与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相配合。

可选地,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均为从前侧向后侧延伸的条形状开口,并且如图4所示,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可以是相连通的。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一方面可用于观察弯管是否与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接触到位;另一方面,若弯管产品推入过程中出现不利于人或起重设备施力的情况,也可借助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对弯管进行提拉,检验完毕后还可借助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将受检验的弯管产品推出。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的左侧设置有侧封板13,侧封板13用于加强装置的结构强度,侧封板13为与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之间的夹角相匹配的三角形形状。

参照图5,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形状为梯形,支撑板14的下端与第一检验板11相连接,支撑板14的上端与第二检验板1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可以依据散货船的弯管角度主要有30°、45°、60°三种规格,将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可以设计成30°、45°、60°的任意一种。实际应用中,造船企业可以制作夹角角度为30°、45°、60°三种规格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以备日常弯管质量检验之需。

以下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的示例性说明。

使用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对弯管来货进行质量检验前,先根据弯管角度的规格(通常来货时厂家都会在每件产品醒目位置做好标示)选择合适规格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而弯管的直径尺寸,本装置的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的大小已充分考虑,因而可忽略。

正式检验时,安全考虑将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平躺,即第一检验板11或第二检验板12平放在检测平台面上,例如,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将第一检验板11放置在检测平台面上。然后将立起状态下的弯管产品从位于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后侧的敞口缓缓推进装置内,推入过程中出现不利于人或起重设备施力的情况,也可借助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对弯管进行提拉,如图1中,当弯管的上管口任意一处触碰到第二检验板12后即停止推入。由于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之间的夹角被配置为与弯管产品的角度相匹配,通过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观察弯管的上下管口与第一检验板11和第二检验板12的触碰状态,即可判断受检验的弯管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具体还可借用检验尺进行测量,如图1中,将检验尺透过第二开口121测量弯管上管口与第二检验板12的最大的间隙值,如超出标准(标准:3mm;极限:4mm)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检验完毕后,可借助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用手反方向推出受检测的弯管产品,使其完全脱离本装置后,重复以上步骤检测下一件产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验板和第二检验板,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前侧边相接,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后侧形成有敞口;所述第一检验板的前侧边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前侧边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从前侧向后侧延伸的条形状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一侧设置有侧封板,所述侧封板为与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之间的夹角相匹配的三角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角度为30°、45°、60°的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管角度检验装置,包括第一检验板和第二检验板,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前侧边相接,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后侧形成有敞口;所述第一检验板的前侧边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前侧边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相对。使用时,可将立起状态下的弯管产品从所述第一检验板和所述第二检验板的后侧的敞口推进装置内,所述夹角被配置为与弯管产品的角度相匹配,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观察弯管的上下管口与第一检验板和第二检验板的触碰状态,检验弯管的产品质量是否达标。

技术研发人员:李禄添;周海生;吴敬;于俊泉;温志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