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痔疮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痔疮套扎器。



背景技术: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现今医学对于痔疮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该方法费用高,术后创伤面积大,患者疼痛难忍,鉴于此种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开始采用痔疮套扎器。现有的痔疮套扎器多为单发式套扎器,针对肛肠内的多处病变位置,需要多次进入肛门进行套扎,容易造成对肛肠皮肤的损伤;而具有连续套扎功能的套扎器,则需要与内肠镜配合,虽然实现了一次多点的套扎,但是内肠镜与套扎器同时进入肛肠,一方面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感,另一方面两者同时作用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痔疮套扎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连续套扎,并且能精确套扎到位,效率高,能有效减少患者痛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痔疮套扎器,包括手柄、吸引管、内窥镜、套扎管和胶圈,所述吸引管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扎管连接,所述内窥镜的镜头位于所述套扎管处,与镜头连接的引线穿过所述吸引管内腔和手柄后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套扎管前半部为硬性套扎管,后半部为一弹性胶管;所述套扎管的外侧附弹性气囊管,所述弹性气囊管通过连接导管与气源相连,所述胶圈套放于所述弹性气囊管之外。

优选的,所述手柄上设有负压接口管、气源通入口、排气管和开关按钮;用于控制所述负压接口管和气源通入口工作的所述开关按钮设置在手柄外表面上;所述负压接口管和排气管与所述吸引管连通,所述气源通入口与所述连接导管连通。

优选的,附于硬性套扎管外侧的所述弹性气囊管依据实施方案不同可为多根纵行等距离排列,也可为单根呈n字型反复折行规则排列,其前端可封闭,也可开放。

优选的,各个所述胶圈依次规律置放在位于所述套扎管前半部的硬性套扎管外侧相对应的多根或单根弹性气囊管上。

优选的,所述吸引管与套扎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万向接头,所述万向接头包括外侧转动体和内侧转动体;所述内侧转动体一端与所述吸引管连接,另一端装配在所述外侧转动体中;所述外侧转动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套扎管连接;所述外侧转动体以及内侧转动体均为弧形中空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外侧转动体与套扎管连接处、外侧转动体和内侧转动体连接处、内侧转动体与吸引管连接处均设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胶圈上设有凸点,凸点环形均布在胶圈的内侧面形成咬合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的痔疮套扎器,将内窥镜与套扎器结合于一体,通过内窥镜的观察,能够准确的找到痔疮病患点,然后通过套扎器对其进行精确套扎,效率高,治疗效果好,并且连续的套扎方式还能够减少由于对此套扎给患者带来的痛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痔疮套扎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扎管、胶圈和弹性气囊管的配合示意图(注气前);

图3为套扎管、胶圈和弹性气囊管的配合示意图(注气后);

图4为万向接头的结构图;

其中,1手柄;2吸引管;3套扎管;4胶圈;5排气管;6气源进入口;7负压接口管;8气源开关;9负压开关;10连接套管;11万向接头;12弹性气囊管;13连接导管;14外侧转动体;15密封环;16内侧转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痔疮套扎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连续套扎,并且能精确套扎到位,效率高,能有效减少患者痛感。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痔疮套扎器,包括手柄1、吸引管2、内窥镜、套扎管3和胶圈4,吸引管2的一端通过连接套管10与手柄1连接,另一端与套扎管3连接,内窥镜的镜头位于套扎管3处,与镜头连接的引线穿过吸引管2内腔和手柄1后连接有显示屏;套扎管3前半部为硬性套扎管3,后半部为一弹性胶管;套扎管3的外侧附弹性气囊管12,弹性气囊管12通过连接导管13与气源相连,胶圈4套放于弹性气囊管12之外。

手柄1上设有负压接口管7、气源进入口6、排气管5和开关按钮;开关按钮包括分别用于控制负压接口管7的负压开关9和控制气源进入口6工作的气源开关8,两个按钮设置在手柄1外表面上;负压接口管7和排气管5与吸引管2连通,气源进入口6与连接导管13连通。

附于硬性套扎管3外侧的弹性气囊管12依据实施方案不同可为多根纵行等距离排列,也可为单根呈n字型反复折行规则排列,其前端可封闭,也可开放。各个胶圈4依次规律置放在位于套扎管3前半部的硬性套扎管3外侧相对应的多根或单根弹性气囊管12上。

套扎管3前半部内侧为硬性套扎管3,外侧附一封闭式弹性气囊管12,正常呈收缩中空状态,通过一根长软性非扩张性连接导管13与气源进入口6相连。后半部为一弹性胶管,以便套扎管3和内窥镜前端可靠连接。将扩张状态的高弹性胶圈4套放于套扎管3前半部外侧的前端呈开放式或封闭式弹性气囊管12之外。当通过气源进入口6经由连接导管13向其前端的弹性气囊管12推注气体时,此弹性气囊管12将被动扩张膨胀,套放于其外侧地胶圈4受其作用力而产生连续的向前及向上的运动,从而向套扎管3前端方向滚动,最后自套扎管3前端脱落,弹性回缩套扎于已经事先被负压吸引入套扎管3前半部内侧隆起的病患根部,阻断了静脉血流,从而完成一次套扎过程。

吸引管2与套扎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万向接头11,使得套扎管3能够通过万向接头11相对吸引管2转动,万向接头11包括外侧转动体14和内侧转动体16;内侧转动体16一端与吸引管2连接,另一端装配在外侧转动体14中;外侧转动体14的另一端与套扎管3连接;外侧转动体14以及内侧转动体16均为弧形中空结构。套扎管3与吸引管2之间呈角度分布,使得在套扎痔疮时能够从最佳的角度位置进行套扎,能够对不同形态以及不同位置的套扎实现贴合套扎,且抗湿滑性好,套扎牢固,不易脱落。

在外侧转动体14与套扎管3连接处、外侧转动体14和内侧转动体16连接处、内侧转动体16与吸引管2连接处均设有密封环15,密封性能好,确保负压吸引效果好。

胶圈4上设有凸点,凸点环形均布在胶圈4的内侧面形成咬合部,凸点咬合在痔体上,抗湿滑,固定牢固,不易脱落;凸点痔体套扎时,形成齿形套扎,通过套扎痔体和痔上黏膜,清除功能的痔体,还可使肛垫上提,利用局部纤维化增生,瘢痕形成,从而达到固定周围组织的目的;由于痔核的套扎位置呈齿形曲线,形成的瘢痕不在同一平面上,可有效防止肛管狭窄。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吸引管、内窥镜、套扎管和胶圈,所述吸引管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扎管连接,所述内窥镜的镜头位于所述套扎管处,与镜头连接的引线穿过所述吸引管内腔和手柄后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套扎管前半部为硬性套扎管,后半部为一弹性胶管;所述套扎管的外侧附弹性气囊管,所述弹性气囊管通过连接导管与气源相连,所述胶圈套放于所述弹性气囊管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有负压接口管、气源通入口、排气管和开关按钮;用于控制所述负压接口管和气源通入口工作的所述开关按钮设置在手柄外表面上;所述负压接口管和排气管与所述吸引管连通,所述气源通入口与所述连接导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附于硬性套扎管外侧的所述弹性气囊管依据实施方案不同可为多根纵行等距离排列,也可为单根呈n字型反复折行规则排列,其前端可封闭,也可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胶圈依次规律置放在位于所述套扎管前半部的硬性套扎管外侧相对应的多根或单根弹性气囊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与套扎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万向接头,所述万向接头包括外侧转动体和内侧转动体;所述内侧转动体一端与所述吸引管连接,另一端装配在所述外侧转动体中;所述外侧转动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套扎管连接;所述外侧转动体以及内侧转动体均为弧形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转动体与套扎管连接处、外侧转动体和内侧转动体连接处、内侧转动体与吸引管连接处均设有密封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上设有凸点,凸点环形均布在胶圈的内侧面形成咬合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痔疮套扎器,包括手柄、吸引管、内窥镜、套扎管和胶圈,吸引管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套扎管连接,内窥镜的镜头位于套扎管处,与镜头连接的引线穿过吸引管内腔和手柄后连接有显示屏;套扎管前半部为硬性套扎管,后半部为一弹性胶管;套扎管的外侧附弹性气囊管,弹性气囊管通过连接导管与气源相连,胶圈套放于弹性气囊管之外。本发明中的痔疮套扎器,将内窥镜与套扎器结合于一体,通过内窥镜的观察,能够准确的找到痔疮病患点,然后通过套扎器对其进行精确套扎,效率高,治疗效果好,并且连续的套扎方式还能够减少由于对此套扎给患者带来的痛感。

技术研发人员:解金枝;刘青春;王红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解金枝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1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