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屏面板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1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显示屏面板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对于小间距的mini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量产,smd(surfacemounted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具有分光分色的特点,便于维修;但由于结构封装,单颗封装led灯侧边发光受胶体影响,存在大角度下颜色会变色的问题,降低了可视角度。

传统的led显示屏面板主要由灯珠行列水平排布而构成,由于封胶的覆盖,在灯珠的侧面存在光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灯珠的封胶高度通常为0.5mm,由于灯珠之间间距较小,侧边发出的光在封胶的侧边会发生折射,减小了灯珠光线的视角,侧视角和正面视角的光场分布会产生差异,导致传统led显示屏面板存在色可视角度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屏面板及显示屏,旨在解决led显示屏面板存在色可视角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屏面板,所述面板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封装灯珠组,所述封装灯珠组包括一个二合一封装灯珠和多个四合一封装灯珠;

其中,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位于所述封装灯珠组的一侧,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和多个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平行排列;

多个所述封装灯珠组平行排列,相邻封装灯珠组中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设置在相反侧。

优选地,所述led显示屏面板还包括led驱动芯片、多条扫描线及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用于传输led驱动芯片的输出数据,所述扫描线用于传输led驱动芯片的输入数据,所述led驱动芯片通过数据线和扫描线与封装灯珠连接,同行的封装灯珠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同列的封装灯珠通过同一扫描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包括第一像素点、第二像素点、第三像素点及第四像素点;第一至第四像素点呈两行两列排列,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二像素点排列在第一行,所述第三像素点和所述第四像素点排列在第二行。

优选地,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还包括灯珠底板,第一至第四像素点设置在所述灯珠底板上,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二像素点与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像素点和所述第四像素点与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三像素点通过同一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点和所述第四像素点通过同一扫描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封装灯珠组中的封装灯珠沿纵向排成一列,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位于封装灯珠组的列首或列尾。

优选地,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包括二合一灯珠底板、第五像素点及第六像素点,第五至第六像素点设置在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上;第五至第六像素点呈两列一行排列,所述第五像素点和所述第六像素点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五像素点和所述第六像素点通过不同扫描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封装灯珠组中的封装灯珠沿横向排成一行,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位于封装灯珠组的行首或行尾。

优选地,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包括二合一灯珠底板、第七像素点及第八像素点,第七至第八像素点设置在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上;第七至第八像素点呈一列两行排列,所述第七像素点和所述第八像素点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七像素点和所述第八像素点通过不同扫描线连接。

优选地,封装灯珠包括像素点,所述像素点由红色led、绿色led及蓝色led构成。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含如上所述的led显示屏面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封装灯珠组,所述封装灯珠组包括一个二合一封装灯珠和多个四合一封装灯珠;其中,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位于所述封装灯珠组的一侧,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和多个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平行排列;多个所述封装灯珠组平行排列,相邻封装灯珠组中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设置在相反侧。对传统的led显示屏面板的色可视角度进行了改善,使封装灯珠之间错位排布,提升了视角。另一方面,实现了led驱动芯片对led的高效控制,提升了led显示屏面板的系统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四合一封装灯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四合一封装灯珠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二合一封装灯珠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二合一封装灯珠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面板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二实施例的二合一封装灯珠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led显示屏面板,所述面板包括:底板11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封装灯珠组10,所述封装灯珠组10包括一个二合一封装灯珠13和多个四合一封装灯珠1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led显示屏面板还包括led驱动芯片12、多条扫描线及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用于传输led驱动芯片的输出数据,所述扫描线用于传输led驱动芯片12的输入数据,所述led驱动芯片12通过数据线和扫描线与封装灯珠连接,同行的封装灯珠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同列的封装灯珠通过同一扫描线连接。

其中,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13位于所述封装灯珠组10的一侧,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13和多个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14平行排列;多个所述封装灯珠组10平行排列,相邻封装灯珠组10中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13设置在相反侧。所述封装灯珠组10中的封装灯珠沿纵向排成一列,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13位于封装灯珠组10的列首或列尾。

易于理解的是,通过将封装灯珠组10的二合一封装灯珠13设置在列首或列尾,相邻的封装灯珠组10的二合一封装灯珠13中的二合一封装灯珠13设置在相反侧,使得相邻的两个封装灯珠组10中的四合一封装灯珠14形成了垂直方向上的错位分布。

应当理解的是,传统的led显示屏面板形成色可视角度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封装灯珠的封胶折射相邻的封装灯珠侧面发出的光线,导致光场分布的变化。为保持像素点的密度,封装灯珠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难以在调整封装灯珠距离上进行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四合一封装灯珠在垂直方向上错位排布,使得横向方向上的相邻封装灯珠侧面发射的光线能通过纵向方向上的相邻封装灯珠之间的缝隙出射,改善了垂直方向的视角。

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四合一封装灯珠结构示意图;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14包括第一像素点、第二像素点、第三像素点及第四像素点;第一至第四像素点呈两行两列排列,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二像素点排列在第一行,所述第三像素点和所述第四像素点排列在第二行。每个像素点由红色led、绿色led及蓝色led构成。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还包括灯珠底板15,第一至第四像素点设置在所述灯珠底板15上。

易于理解的是,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所有示意图中的所述led呈纵向平行排列,但实际实施中,led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三色led的排序、排列方式是否平行或错位,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点对应第一红色ledr1、第一蓝色ledb1及第一绿色ledg1;第二像素点对应第二红色ledr2、第二蓝色ledb2及第二绿色ledg2;第三像素点对应第三红色ledr3、第三蓝色ledb3及第三绿色ledg3;第四像素点对应第四红色ledr4、第四蓝色ledb4及第四绿色ledg4。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不影响实际功能,仅为方便解释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红色led、绿色led及蓝色led的排列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以红色led在列首,绿色led其次,蓝色led最后的顺序进行排列。

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四合一封装灯珠电路示意图;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包括像素点、灯珠底板,所述灯珠底板上覆盖有封胶,所述封胶一般为环氧树脂或硅胶,所述灯珠底板中包含四合一封装灯珠电路,led设置在所述灯珠底板上,灯珠电路的各焊脚可与面板的数据线及扫描线连接,使面板的led驱动芯片12可以控制灯珠中的led。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像素点和所述第四像素点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三像素点通过同一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点和所述第四像素点通过同一扫描线连接。

易于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二像素点中所述第一红色ledr1和所述第二红色ledr2与第一数据线r12连接,第三红色ledr3和所述第四红色ledr4与第四数据线r34连接;所述第一绿色ledg1和所述第二绿色ledg2与第二数据线g12连接,所述第三绿色ledg3和所述第四绿色ledg4与第五数据线g34连接;所述第一蓝色ledb1和所述第二蓝色ledb2与第三数据线b12连接,第三蓝色ledb3和所述第四蓝色ledb4与第六数据线b34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三像素点与第一扫描线c13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点和所述第四像素点与第二扫描线c24连接。

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二合一封装灯珠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二合一封装灯珠电路示意图;

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13包括二合一灯珠底板16、第五像素点及第六像素点,所述像素点设置在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16上;所述像素点呈两列一行排列,所述第五像素点和所述第六像素点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五像素点和所述第六像素点通过不同扫描线连接。

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13包括像素点、二合一灯珠底板16,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16上覆盖有封胶,所述封胶一般为环氧树脂或硅胶,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16中包含二合一封装灯珠电路,led设置在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16上,灯珠电路的各焊脚可与面板的数据线及扫描线连接,使面板的led驱动芯片可以控制灯珠中的led。

易于理解的是,所述第五像素点和所述第六像素点中所述第五红色ledr5和所述第六红色ledr6与第七数据线r56连接;所述第五绿色ledg5和所述第六绿色ledg6与第八数据线g56连接;所述第五蓝色ledb5和所述第六蓝色ledb6与第九数据线b56连接;所述第五像素点与第三扫描线c5连接,所述第六像素点与第四扫描线c6连接。

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一实施例的面板电路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led显示屏面板还包括led驱动芯片12,所述led驱动芯片12通过数据线与扫描线与封装灯珠连接,同行的封装灯珠共用数据线,同列的封装灯珠共用扫描线。图6中b12对应第三数据线的引脚,r12对应第一数据线的引脚,g12对应第二数据线的引脚,b56对应第九数据线的引脚,r56对应第七数据线的引脚,g56对应第八数据线的引脚,b34对应第六数据线的引脚,g34对应第五数据线的引脚,r34对应第四数据线的引脚,c24对应第二扫描线的引脚,c13对应第一扫描线的引脚,c5对应第三扫描线的引脚,c6对应第四扫描线的引脚。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线r、g、b分别对应连接红色led、绿色led及蓝色led的数据线,数据线分别和b12、r12、g12、b56、r56、g56、b34、g34、r34连接,以对led进行控制;扫描线1、扫描线2、扫描线3及扫描线4分别与c24、c13、c5、c6连接,以对led进行控制。通过上述连接设置,led驱动芯片的所有扫描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都可以全部在灯珠错位排布的灯板上使用,达到高效充分使用led驱动芯片的所有引脚。

应当理解的是,图6仅为示意图,实际运用中led驱动芯片可控制更多的封装灯珠,同一个面板上也可以设置更多的封装灯珠,以满足实际运用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通过设置将led显示屏面板底板上的四合一封装灯珠垂直方向上错位设置,使用二合一封装灯珠填补空缺,对传统的led显示屏面板的色可视角度进行了改善,提升了垂直方向的视角。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面板电路设置实现了led驱动芯片对led的高效控制,提升了led显示屏面板的系统反应效率。

基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led显示屏面板第二实施例,参考图7、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面板第二实施例的二合一封装灯珠结构示意图。

所述封装灯珠组20中的封装灯珠沿横向排成一行,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13位于封装灯珠组20的行首或行尾。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13包括二合一灯珠底板16、第七像素点及第八像素点,第七至第八像素点设置在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上;第七至第八像素点呈一列两行排列,所述第七像素点和所述第八像素点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七像素点和所述第八像素点通过不同扫描线连接。

易于理解的是,通过将封装灯珠组10的二合一封装灯珠13设置在行首或者行尾,相邻的封装灯珠组20的二合一封装灯珠13位于相反侧,使得相邻的两个封装灯珠组20中的四合一封装灯珠14形成了水平方向上的错位分布。

应当理解的是,传统的led显示屏面板形成色可视角度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封装灯珠的封胶折射相邻的封装灯珠侧面发出的光线,导致光场分布的变化。为保持像素点的密度,封装灯珠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难以在调整封装灯珠距离上进行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四合一封装灯珠在水平方向上错位排布,使得纵向方向上的相邻封装灯珠侧面发射的光线能通过横向方向上的相邻封装灯珠之间的缝隙出射,改善了水平方向的视角。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13包括像素点、二合一灯珠底板16,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16上覆盖有封胶,所述封胶一般为环氧树脂或硅胶,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16中包含二合一封装灯珠电路,led设置在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16上,灯珠电路的各焊脚可与面板的数据线及扫描线连接,使面板的led驱动芯片可以控制灯珠中的led。所述像素点由红色led、绿色led及蓝色led构成。

易于理解的是,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所有示意图中的所述led呈纵向平行排列,但实际实施中,led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三色led的排序、排列方式是否平行或错位,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

易于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二合一封装灯珠13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二合一封装灯珠基于同一原理运行,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中具有二合一封装灯珠电路,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16具有对应的引脚可以led显示屏面板中的底板上各数据线、扫描线的引脚相连接,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通过设置将led显示屏面板底板上的四合一封装灯珠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使用二合一封装灯珠填补空缺,对传统的led显示屏面板的色可视角度进行了改善,提升了水平方向的视角。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面板电路设置实现了led驱动芯片对led的高效控制,提升了led显示屏面板的系统反应效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含上述led显示屏面板,由于本显示屏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led显示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封装灯珠组,所述封装灯珠组包括一个二合一封装灯珠和多个四合一封装灯珠;

其中,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位于所述封装灯珠组的一侧,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和多个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平行排列;

多个所述封装灯珠组平行排列,相邻封装灯珠组中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设置在相反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屏面板还包括led驱动芯片、多条扫描线及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用于传输led驱动芯片的输出数据,所述扫描线用于传输led驱动芯片的输入数据,所述led驱动芯片通过数据线和扫描线与封装灯珠连接,同行的封装灯珠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同列的封装灯珠通过同一扫描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包括第一像素点、第二像素点、第三像素点及第四像素点;第一至第四像素点呈两行两列排列,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二像素点排列在第一行,所述第三像素点和所述第四像素点排列在第二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显示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还包括灯珠底板,第一至第四像素点设置在所述灯珠底板上,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二像素点与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像素点和所述第四像素点与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三像素点通过同一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点和所述第四像素点通过同一扫描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显示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灯珠组中的封装灯珠沿纵向排成一列,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位于封装灯珠组的列首或列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显示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包括二合一灯珠底板、第五像素点及第六像素点,第五至第六像素点设置在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上;第五至第六像素点呈两列一行排列,所述第五像素点和所述第六像素点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五像素点和所述第六像素点通过不同扫描线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显示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灯珠组中的封装灯珠沿横向排成一行,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位于封装灯珠组的行首或行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显示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包括二合一灯珠底板、第七像素点及第八像素点,第七至第八像素点设置在所述二合一灯珠底板上;第七至第八像素点呈一列两行排列,所述第七像素点和所述第八像素点通过同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七像素点和所述第八像素点通过不同扫描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led显示屏面板,其特征在于,封装灯珠包括像素点,所述像素点由红色led、绿色led及蓝色led构成。

10.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含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led显示屏面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显示屏面板及显示屏。所述面板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封装灯珠组,所述封装灯珠组包括一个二合一封装灯珠和多个四合一封装灯珠;其中,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位于所述封装灯珠组的一侧,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和多个所述四合一封装灯珠平行排列;多个所述封装灯珠组平行排列,相邻封装灯珠组中所述二合一封装灯珠设置在相反侧。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面板改善了LED显示屏面板的色可视角度。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1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