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9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



背景技术: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在逐年增加,到20世纪末肺癌已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仅有15%,但一些早期肺癌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其五年生存率可达60~80%。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常规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性质不明的肺部结节被检出。目前,全胸腔镜手术是肺结节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术中对肺结节的精确定位有一定困难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做肺部肿瘤手术时需要用到定位针,现有的定位针使用钢丝插入患者肺部,定位后不易拔出外鞘,需要患者固定体位,长时间后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因不慎运动牵拉钢丝后出现穿刺部位剧烈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在定位后可方便定位针与外鞘分离,进而使患者不用一直保持固定的体位,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包括注射用外鞘,所述注射用外鞘的右端连通有注射细管,所述注射用外鞘的左端面开设有尾孔,所述注射用外鞘的内部设置有推注杆,所述推注杆外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注射细管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针头,所述定位针头的尾部固定连接有丝线,所述丝线的另一端与推注杆内壁的左端固定连接。

为了在患者肺部固定定位针,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优选的,所述定位针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倒钩。

为了使推注杆可竖直上下移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优选的,所述推注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均位于密封垫与尾孔之间,所述注射用外鞘的左端面开设有四个与支撑板相匹配的方形孔,四个所述方形孔两两相对的一端均与尾孔连通。

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按压推注杆,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优选的,所述推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注射用外鞘外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圈。

为了在推动推注杆时起到防滑作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优选的,所述按压板和辅助圈的外侧壁均设置有防滑纹。

为了使丝线具有柔软和弹性的特质,使患者可不用一直保持同一体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优选的,所述丝线的材料为医用聚丙烯单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注射细管端口与患者皮肤贴近,此时注射用外鞘与患者皮肤接近垂直状态,且定位针头位于注射细管内部,进而使推注杆向下移动,并带动活塞板和两个密封垫在注射用外鞘内部向下移动,接着定位针头受到注射用外鞘内部的压力而刺破皮肤进入患者肺部,而丝线的一部分留在患者体外,进而避免了患者移动拉扯定位针外鞘,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2.通过定位针头尖端处设置有多个倒钩,进而当定位针头进入患者肺部时,可避免定位针头轻易滑出,同时当定位针头位于注射细管内时,多个倒钩的外侧与注射细管内壁紧贴,增大注射用外鞘内的压强,方便定位针头刺破患者皮肤;

3.通过设置丝线为医用聚丙烯单线,聚丙烯单线具有柔软和弹性的特点,进而当体外的注射用外鞘小范围移动时,也不会影响定位针头在患者体内的位置,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使手术进行更加顺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注射用外鞘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板示意图。

图中:1、注射用外鞘;101、注射细管;102、尾孔;103、方形孔;2、推注杆;3、活塞板;301、密封垫;4、按压板;5、辅助圈;6、支撑板;7、丝线;8、定位针头;801、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包括注射用外鞘1,注射用外鞘1的右端连通有注射细管101,注射用外鞘1的左端面开设有尾孔102,注射用外鞘1的内部设置有推注杆2,推注杆2外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板3,活塞板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301,注射细管10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针头8,定位针头8的尾部固定连接有丝线7,丝线7的另一端与推注杆2内壁的左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注射细管101端口与患者皮肤贴近,此时注射用外鞘1与患者皮肤接近垂直状态,且定位针头8位于注射细管101内部,进而使推注杆2向下移动,并带动活塞板3和两个密封垫301在注射用外鞘1内部向下移动,接着定位针头8受到注射用外鞘1内部的压力而刺破皮肤进入患者肺部,而丝线7的一部分留在患者体外,进而避免了患者移动拉扯定位针外鞘,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定位针头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倒钩80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针头8尖端处设置有多个倒钩801,进而当定位针头8进入患者肺部时,可避免定位针头8轻易滑出,同时当定位针头8位于注射细管101内时,多个倒钩801的外侧与注射细管101内壁紧贴,增大注射用外鞘1内的压强,方便定位针头8刺破患者皮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推注杆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6,四个支撑板6均位于密封垫301与尾孔102之间,注射用外鞘1的左端面开设有四个与支撑板6相匹配的方形孔103,四个方形孔103两两相对的一端均与尾孔10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当推注杆2在注射用外鞘1中移动时,四个支撑板6的外侧均与注射用外鞘1内壁贴合,进而支撑推注杆2使推注杆2位于注射用外鞘1的中间部位,且将推注杆2抽出尾孔102时四个支撑板6也通过四个方形孔103抽出,进而避免推注杆2移动时左右摇晃,从而使推射定位针头8的效果更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推注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4,注射用外鞘1外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圈5。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推注杆2时,通过食指与中指夹持辅助圈5,再由大拇指下压按压板4,进而使推注杆2带动活塞板3向注射细管101处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按压板4和辅助圈5的外侧壁均设置有防滑纹。

在本实施例中:当医护人员手指与按压板4和辅助圈5接触时,防滑纹可避免注射用外鞘1从医护人员手中滑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丝线7的材料为医用聚丙烯单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丝线7为医用聚丙烯单线,聚丙烯单线具有柔软和弹性的特点,进而当体外的注射用外鞘1小范围移动时,也不会影响定位针头8在患者体内的位置,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使手术进行更加顺利。

工作原理:将注射细管101端口与患者皮肤贴近,此时注射用外鞘1与患者皮肤接近垂直状态,且定位针头8位于注射细管101内部,通过食指与中指夹持辅助圈5,再由大拇指下压按压板4,进而使推注杆2向下移动,并带动活塞板3和两个密封垫301在注射用外鞘1内部向下移动,接着定位针头8受到注射用外鞘1内部的压力而刺破皮肤进入患者肺部,而丝线7的一部分留在患者体外,进而避免了患者移动拉扯定位针外鞘,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包括注射用外鞘(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用外鞘(1)的右端连通有注射细管(101),所述注射用外鞘(1)的左端面开设有尾孔(102),所述注射用外鞘(1)的内部设置有推注杆(2),所述推注杆(2)外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板(3),所述活塞板(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301),所述注射细管(10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针头(8),所述定位针头(8)的尾部固定连接有丝线(7),所述丝线(7)的另一端与推注杆(2)内壁的左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头(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倒钩(8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注杆(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6),四个所述支撑板(6)均位于密封垫(301)与尾孔(102)之间,所述注射用外鞘(1)的左端面开设有四个与支撑板(6)相匹配的方形孔(103),四个所述方形孔(103)两两相对的一端均与尾孔(10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注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4),所述注射用外鞘(1)外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圈(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4)和辅助圈(5)的外侧壁均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线(7)的材料为医用聚丙烯单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似注射器结构的肺定位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注射用外鞘,注射用外鞘的右端连通有注射细管,注射用外鞘的左端面开设有尾孔,注射用外鞘的内部设置有推注杆,推注杆外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注射细管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针头,定位针头的尾部固定连接有丝线,丝线的另一端与推注杆内壁的左端固定连接;将注射细管端口与患者皮肤贴近,此时注射用外鞘与患者皮肤接近垂直状态,进而使推注杆向下移动,并带动活塞板向下移动,接着定位针头受到注射用外鞘内部的压力而刺破皮肤进入患者肺部,而丝线的一部分留在患者体外,进而避免了患者移动时拉扯定位针外鞘而产生痛苦。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金友
技术研发日:2020.03.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1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