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约型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龙头、厨房半自动龙头。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水龙头,都会从材质、功能、造型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现有的水龙头使用后常出现人们忘记关闭水龙头,或关闭不紧实的情况发生,进而会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型水龙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约型水龙头,包括本体、压覆柱和转动柱,所述本体呈l型,所述本体水平的一段进水口处一体成型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本体远离安装部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本体垂直的一段内部固定有阀座,所述阀座上挖设有漏斗状的出水口,所述本体垂直的一段内部滑动设置有压覆柱,且所述压覆柱设置在阀座的上方,所述压覆柱下方固定有一组与出水口配合的压覆块,所述压覆柱上挖设有开口向上的腔道,所述压覆柱的一侧挖设有连通腔道的滑动槽,所述本体侧边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固定柱,所述转动柱内挖设有开口向下的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中心处固定有扭杆,所述扭杆与固定柱之间固定有扭簧,所述本体垂直的一段一体成型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底部与阀座平齐,所述出水管呈l型。
优选的,所述扭簧呈螺旋状片状结构,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分别固定在扭杆和固定柱上,所述扭杆底部横向挖设有插接槽,扭簧固定状态时插接槽上插接安装有插杆。
优选的,所述压覆柱外缘靠近顶部的一段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转动柱的连通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转动柱与压覆柱螺纹配合,所述转动柱的外侧边底部固定有转动限位环,所述转动限位环转动设置在本体内。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柱的外侧边上固定有限位杆,所述出水管的上方且本体的侧边上铰接安装有挡杆,限位状态时,档杆与限位杆配合。
优选的,所述阀座顶部出水口的外缘处挖设有一组圆环型的限水槽,所述压覆柱底部且压覆块的外缘处固定有配合环,关闭状态时,所述配合环和限位槽卡接配合,所述压覆块和进水口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节约型水龙头,通过设置的压覆柱和转动柱之间螺纹配合,可以在转动柱转动时,转动柱带动压覆柱上升或下降,进而控制水龙头的出水或关闭,通过设置的扭杆、固定板上的固定柱以及扭簧之间的配合,可以在转动柱转动后对扭簧加劲,进而在无人转动转动柱时扭簧恢复原有状态,进而使转动柱转动,从而实现关闭水龙头,避免在使用过后水龙头忘记关闭或关闭不紧实等情况发生,通过设置的限位柱和档杆,在需长时间使用水液时,避免转动柱转动造成一段时间后水龙头自动关闭。该节约型水龙头,设计合理,能在使用后避免水龙头不关或关闭不紧实,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覆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扭簧的俯视图。
图中:1本体、2安装部、3出水管、4阀座、5出水口、6压覆块、61压覆盘、62配合环、63滑动槽、64螺栓槽、7转动柱、8扭杆、9固定杆、10限位杆、11固定板、12扭簧、121第一安装环、122第二安装环、13档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节约型水龙头,包括本体1、压覆柱6和转动柱7,所述本体1呈l型,所述本体1水平的一段进水口处一体成型设置有安装部2,所述安装部2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本体1远离安装部2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7,所述本体1垂直的一段内部固定有阀座4,所述阀座4上挖设有漏斗状的出水口5,所述本体1垂直的一段内部滑动设置有压覆柱6,且所述压覆柱6设置在阀座4的上方,所述压覆柱6下方固定有一组与出水口5配合的压覆块61,所述压覆柱6上挖设有开口向上的腔道,所述压覆柱6的一侧挖设有连通腔道的滑动槽63,所述本体1侧边上固定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固定有固定柱,所述转动柱7内挖设有开口向下的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中心处固定有扭杆8,所述扭杆8与固定柱之间固定有扭簧12,所述本体1垂直的一段一体成型设置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的进水端底部与阀座4平齐,所述进水管呈l型。
具体的,所述扭簧12呈螺旋状片状结构,所述扭簧1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环121和第二安装环122,所述第一安装环121和第二安装环122分别固定在扭杆8和固定柱上,所述扭杆8底部横向挖设有插接槽,扭簧12固定状态时插接槽上插接安装有插杆。
具体的,所述压覆柱6外缘靠近顶部的一段开设有螺纹槽64,所述转动柱7的连通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转动柱7与压覆柱6螺纹配合,所述转动柱7的外侧边底部固定有转动限位环,转动限位环可以起到辅助限位的作用,所述转动限位环转动设置在本体1内。
具体的,所述转动柱7上设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柱7的外侧边上固定有限位杆10,所述出水管3的上方且本体1的侧边上铰接安装有挡杆,限位状态时,档杆13与限位杆10配合,所述档杆13和限位杆10可以在长时间用水时避免转动柱转动恢复回原有状态。
具体的,所述阀座4顶部出水口5的外缘处挖设有一组圆环型的限水槽,所述压覆柱6底部且压覆块61的外缘处固定有配合环62,关闭状态时,所述配合环62和限位槽卡接配合,所述压覆块61和进水口处均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在关闭时避免水液泄露。
具体的,该节约型水龙头,安装时,把本体1通过安装部2螺纹固定在水管上,使用时,手拿固定杆9呈顺时针转动,固定杆9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7转动,转动柱7转动时,转动柱7与压覆柱6螺纹配合,进而带动压覆柱6上升,同时转动柱7转动带动扭杆8转动,在扭杆8转动时带动扭簧12转动收缩,固定杆9转动几圈后,松开固定杆9,此时水液通过阀座4的出水口排出,并通过出水管3流出,在松开固定杆9时,扭簧12在扭力的作用下带动扭杆8反转,扭杆8转动进而使转动柱7转动,转动柱7反转,进而带动压覆柱6转动,进而带动压覆柱6缓慢向下移动,在压覆柱6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压覆柱6底部的压覆块61压覆在出水口处,进而完成水龙头的自动关闭,当需要长时间使用水液时,转动档杆13,使档杆13对限位杆10进行遮挡,进而避免转动柱7继续转动,进而实现长时间用水。该节约型水龙头,设计合理,能在使用后避免水龙头不关或关闭不紧实,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节约型水龙头,包括本体(1)、压覆柱(6)和转动柱(7),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呈l型,所述本体(1)水平的一段进水口处一体成型设置有安装部(2),所述安装部(2)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本体(1)远离安装部(2)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7),所述本体(1)垂直的一段内部固定有阀座(4),所述阀座(4)上挖设有漏斗状的出水口(5),所述本体(1)垂直的一段内部滑动设置有压覆柱(6),且所述压覆柱(6)设置在阀座(4)的上方,所述压覆柱(6)下方固定有一组与出水口(5)配合的压覆块(61),所述压覆柱(6)上挖设有开口向上的腔道,所述压覆柱(6)的一侧挖设有连通腔道的滑动槽(63),所述本体(1)侧边上固定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固定有固定柱,所述转动柱(7)内挖设有开口向下的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中心处固定有扭杆(8),所述扭杆(8)与固定柱之间固定有扭簧(12),所述本体(1)垂直的一段一体成型设置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的进水端底部与阀座(4)平齐,所述出水管(3)呈l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型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12)呈螺旋状片状结构,所述扭簧(1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环(121)和第二安装环(122),所述第一安装环(121)和第二安装环(122)分别固定在扭杆(8)和固定柱上,所述扭杆(8)底部横向挖设有插接槽,扭簧(12)固定状态时插接槽上插接安装有插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型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覆柱(6)外缘靠近顶部的一段开设有螺纹槽(64),所述转动柱(7)的连通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转动柱(7)与压覆柱(6)螺纹配合,所述转动柱(7)的外侧边底部固定有转动限位环,所述转动限位环转动设置在本体(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型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7)上设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柱(7)的外侧边上固定有限位杆(10),所述出水管(3)的上方且本体(1)的侧边上铰接安装有挡杆,限位状态时,档杆(13)与限位杆(10)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型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4)顶部出水口(5)的外缘处挖设有一组圆环型的限水槽,所述压覆柱(6)底部且压覆块(61)的外缘处固定有配合环(62),关闭状态时,所述配合环(62)和限位槽卡接配合,所述压覆块(61)和进水口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