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装配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装配过程,为方便装配活塞连杆,需要将发动机的缸孔水平放置。目前的方法是直接在线夹取翻转或夹取移位翻转,发动机翻转后需要重新校正位置。待活塞连杆装配结束后,再将发动机翻转回缸孔竖直放置,发动机翻转后也需要重新校正位置。翻转后反复校正位置会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反复校正位置的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连接发动机四个边角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同一侧,所述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的底部分别设有竖直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侧面分别设有水平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部设有用于竖直定位的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侧面分别设有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定位销孔。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内均设有定位销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一端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二定位销孔、发动机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面设有水平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二侧板、第二支撑板以及将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发动机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所述竖直支撑部设有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面设有水平支撑部,所述水平支撑部设有第二定位销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一让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一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座包括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三侧板一端的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发动机连接孔,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支撑座包括第四侧板、第四支撑板以及将所述第四侧板与第四支撑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四侧板上设有发动机连接孔,所述第四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侧板上设有第二让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二加强板。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发动机四个边角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在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的底部分别设置竖直支撑部,在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侧面分别设置水平支撑部,在第二支撑座的底部设置用于竖直定位的第一定位销孔,在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侧面分别设置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定位销孔,通过竖直支撑部和第一定位销孔在缸孔竖直放置时可以实现一次完成发动机放置和定位,通过水平支撑部和第二定位销孔在缸孔水平放置时可以实现一次完成发动机放置和定位,可以避免发动机翻转后需反复校正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座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支撑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支撑座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支撑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三支撑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三支撑座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三支撑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第四支撑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第四支撑座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第四支撑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定位销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定位销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发动机、2-第一支撑座、3-第二支撑座、4-第三支撑座、5-第四支撑座、6-竖直支撑部、7-水平支撑部、8-第一定位销孔、9-第二定位销孔、10-定位销套、11-第一侧板、12-第一支撑板、13-发动机连接孔、14-第二侧板、15-第二支撑板、16-第一连接板、17-第一让位槽、18-第一加强板、19-第三侧板、20-第三支撑板、21-第四侧板、22-第四支撑板、23-第二连接板、24-第二让位槽、25-第二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16,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连接发动机1四个边角的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第三支撑座4、第四支撑座5。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位于发动机1的同一侧,第三支撑座4、第四支撑座5位于发动机1的另一侧,第一支撑座2、第三支撑座4位于发动机1的前端,第二支撑座3、第四支撑座5位于发动机1的后端。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第三支撑座4、第四支撑座5的底部分别设有竖直支撑部6,用于缸孔竖直放置时支撑发动机1。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的侧面分别设有水平支撑部7,用于缸孔水平放置时支撑发动机1。第二支撑座3的底部设有用于竖直定位的第一定位销孔8,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的侧面分别设有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定位销孔9。第一定位销孔8、第二定位销孔9内均设有定位销套10,定位销套10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和避免第一定位销孔8、第二定位销孔9磨损。

第一支撑座2包括第一侧板11、连接第一侧板11一端的第一支撑板12,第一侧板11上设有第二定位销孔9、发动机连接孔13,发动机连接孔13用于第一侧板11与发动机1侧面锁紧,第一支撑板12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6,第一支撑板12的侧面设有水平支撑部7。

第二支撑座3包括第二侧板14、第二支撑板15以及将第二侧板14与第二支撑板15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6,第二侧板14上设有发动机连接孔13,第二支撑板15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6,竖直支撑部6设有第一定位销孔8,第二支撑板15的侧面设有水平支撑部7,水平支撑部7设有第二定位销孔9。第二侧板14上设有第一让位槽17,可以避免第二侧板14与发动机1侧面零件部发生干涉。第一连接板16底部设有第一加强板18,可以提高第一连接板16的工作强度。

第三支撑座4包括第三侧板19、连接第三侧板19一端的第三支撑板20,第三侧板19上设有发动机连接孔13,第三支撑板20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6。

第四支撑座5包括第四侧板21、第四支撑板22以及将第四侧板21与第四支撑板22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3,第四侧板21上设有发动机连接孔13,第四支撑板22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6。第四侧板21上设有第二让位槽24,可以避免第四侧板21与发动机1侧面零件部发生干涉。第二连接板23底部设有第二加强板25,可以提高第二连接板23的工作强度。

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发动机四个边角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在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的底部分别设置竖直支撑部,在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侧面分别设置水平支撑部,在第二支撑座的底部设置用于竖直定位的第一定位销孔,在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侧面分别设置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定位销孔,通过竖直支撑部和第一定位销孔在缸孔竖直放置时可以实现一次完成发动机放置和定位,通过水平支撑部和第二定位销孔在缸孔水平放置时可以实现一次完成发动机放置和定位,可以避免发动机翻转后需反复校正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连接发动机(1)四个边角的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第三支撑座(4)、第四支撑座(5),所述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位于所述发动机(1)的同一侧,所述第三支撑座(4)、第四支撑座(5)位于所述发动机(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第三支撑座(4)、第四支撑座(5)的底部分别设有竖直支撑部(6),所述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的侧面分别设有水平支撑部(7),所述第二支撑座(3)的底部设有用于竖直定位的第一定位销孔(8),所述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的侧面分别设有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定位销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销孔(8)、第二定位销孔(9)内均设有定位销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包括第一侧板(11)、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一端的第一支撑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有第二定位销孔(9)、发动机连接孔(13),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6),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侧面设有水平支撑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3)包括第二侧板(14)、第二支撑板(15)以及将所述第二侧板(14)与第二支撑板(15)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6),所述第二侧板(14)上设有发动机连接孔(13),所述第二支撑板(15)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6),所述竖直支撑部(6)设有第一定位销孔(8),所述第二支撑板(15)的侧面设有水平支撑部(7),所述水平支撑部(7)设有第二定位销孔(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4)上设有第一让位槽(1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6)底部设有第一加强板(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座(4)包括第三侧板(19)、连接所述第三侧板(19)一端的第三支撑板(20),所述第三侧板(19)上设有发动机连接孔(13),所述第三支撑板(20)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6)。

8.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座(5)包括第四侧板(21)、第四支撑板(22)以及将所述第四侧板(21)与第四支撑板(22)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3),所述第四侧板(21)上设有发动机连接孔(13),所述第四支撑板(22)的底部设有竖直支撑部(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21)上设有第二让位槽(2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底部设有第二加强板(2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换发动机放置姿态的支撑装置,属于发动机装配技术,主要解决现有发动机翻转方式存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连接发动机四个边角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同一侧,所述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的底部分别设有竖直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侧面分别设有水平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部设有用于竖直定位的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侧面分别设有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定位销孔。本发明可以避免反复校正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梁业;杨靖益;蓝仁义;李春玲;许燕妮;杨达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80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