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和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2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communicationdevice),特别涉及一种通信装置及其天线结构(antennastructure)。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达,移动装置在近年日益普遍,常见的例如:手提式计算机、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以及其他混合功能的携带型电子装置。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装置通常具有无线通信的功能。有些涵盖长距离的无线通信范围,例如:移动电话使用2g、3g、lte(longtermevolution)系统及其所使用700mhz、85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以及2500mhz的频带进行通信,而有些则涵盖短距离的无线通信范围,例如:wi-fi、bluetooth系统使用2.4ghz、5.2ghz和5.8ghz的频带进行通信。天线(antenna)为支持无线通信的移动装置中不可或缺的元件。然而,天线的辐射场型往往为固定场型且存在一些零点(null),其可能降低天线在特定方向上的通信质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以克服先前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和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一接地元件;一天线结构;一第一反射器,该第一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一第二反射器,该第二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反射器与该第一反射器分离;一第一调整部;以及一切换器,该切换器耦接至该第一调整部,其中当该切换器为致能时,该切换器将该第一调整部耦接至该第一反射器或该第二反射器,而当该切换器为禁能时,该第一调整部与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皆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器呈现一倒l字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反射器呈现一直条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的一组合呈现一u字形,而该天线结构位于该u字形的一缺口区域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一第二调整部,耦接至该第一反射器的一弯折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调整部和该第二调整部各自呈现一直条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结构涵盖介于2400mhz至2500mhz之间的一第一频带,以及介于5150mhz至5850mhz之间的一第二频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器的长度大于该第二频带的1/2倍波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反射器的长度大于该第二频带的1/2倍波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器的长度大于该第二反射器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器和该天线结构的间距介于该第二频带的1/16至1/4倍波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反射器和该天线结构的间距介于该第二频带的1/16至1/4倍波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结构包括:一馈入辐射部,耦接至一信号源;一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辐射部;以及一短路部,其中该馈入辐射部经由该短路部耦接至该接地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馈入辐射部呈现一直条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部呈现一c字形,而该第二辐射部呈现一矩形。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一接地元件;一天线结构;一第一反射器,该第一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以及一第二反射器,该第二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反射器与该第一反射器分离;其中该第一反射器部分平行于该第二反射器,该第一反射器的一虚拟延伸线与该第二反射器的一虚拟延伸线互相垂直,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的一组合呈现一u字形,而该天线结构位于该u字形的一缺口区域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器呈现一倒l字形,而该第二反射器呈现一直条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一第一调整部;以及一切换器,其中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之间形成一缺口,该第一调整部邻近于该缺口并耦接至该切换器,当该切换器为致能时,该切换器将该第一调整部耦接至该第一反射器或该第二反射器,而当该切换器为禁能时,该第一调整部与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皆分离。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该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包括:一盖体;一转轴元件,该转轴元件连接至该盖体;一本体,该本体藉由该转轴元件连接至该盖体;以及一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位于该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中,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一接地元件;一天线结构;一第一反射器,该第一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一第二反射器,该第二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反射器与该第一反射器分离;一第一调整部;以及一切换器,其中当该切换器为致能时,该切换器将该第一调整部耦接至该第一反射器或该第二反射器,而当该切换器为禁能时,该第一调整部与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皆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器呈现一倒l字形,该第二反射器呈现一直条形,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的一组合呈现一u字形,而该通信装置位于该u字形的一缺口区域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新颖的通信装置,藉由在一固定天线结构附近加入二个独立的反射器,可有效修正天线结构的辐射场型并消除其零点。另外,通信装置亦可选择性地使用一切换器和一调整部来改变反射器的共振长度并提供不同操作模式。相较于传统设计,本发明至少具有缩小尺寸、降低制造成本,以及维持天线通信质量等优势,故其很适合应用于各种各式的移动通信装置当中。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的天线结构的辐射场型图。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300、400、500通信装置105载体110接地元件120第一反射器121第一反射器的第一端122第一反射器的第二端125第一反射器的弯折部分127缺口130第二反射器131第二反射器的第一端132第二反射器的第二端135、625缺口区域140第一调整部141第一调整部的第一端142第一调整部的第二端150切换器160第二调整部161第二调整部的第一端162第二调整部的第二端190信号源200、600天线结构210、610馈入辐射部211、611馈入辐射部的第一端212、612馈入辐射部的第二端220、620第一辐射部221、621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222、622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230第二辐射部231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232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240短路部241短路部的第一端242短路部的第二端640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641盖体642本体650转轴元件cc1第一曲线cc2第二曲线cc3第三曲线cp1连接点d1、d2、d3、d4、d5、d6间距w1、w2、w3、w4宽度vl1、vl2虚拟延伸线xx轴yy轴zz轴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包含”及“包括”一词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仅限定于”。“大致”一词则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达到所述基本的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本说明书中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至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或经由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而间接地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communicationdevice)100的示意图。在图1的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0包括:一接地元件(groundelement)110、一天线结构(antennastructure)200、一第一反射器(reflector)120、一第二反射器130、一第一调整部(tuningelement)140,以及一切换器(switchelement)150,其中接地元件110、天线结构200、第一反射器120、第二反射器130,以及第一调整部140皆可用金属材质制成,例如:铜、银、铝、铁,或是其合金。通信装置100可形成于一载体(carrier)105上,其中此载体105可由非导体材质所制成,并可为一平面载体、一曲面载体,或是一立体载体(例如:一四角柱形载体或一圆柱形载体)。接地元件110可为一接地铜箔(groundcopperfoil),其可耦接至一系统接地面(systemgroundplane)(未显示),而此系统接地面可提供一接地电位(groundvoltage)。天线结构200的形状和种类在本发明中并不特别限制。举例而言,天线结构200可为一单极天线(monopoleantenna)、一偶极天线(dipoleantenna)、一平面倒f字形天线(planarinvertedfantenna,pifa)、一螺旋天线(helicalantenna)、一补丁天线(patchantenna),或是一芯片天线(chipantenna),但亦不仅限于此。在图1的实施例中,天线结构200包括一馈入辐射部(feedingradiationelement)210、一第一辐射部(radiationelement)220、一第二辐射部230,以及一短路部(shortingelement)240。馈入辐射部210可以大致呈现一直条形。馈入辐射部210具有一第一端211和一第二端212,其中馈入辐射部210的第一端211耦接至一信号源(signalsource)190。例如,信号源190可为一射频(radiofrequency,rf)模块,其可用于激发天线结构200。馈入辐射部210介于第一辐射部220和第二辐射部230之间。例如,第一辐射部220和短路部240可皆位于馈入辐射部210的左侧,而第二辐射部230可位于馈入辐射部210的右侧。第一辐射部220可以大致呈现一c字形。第一辐射部220具有一第一端221和一第二端222,其中第一辐射部220的第一端221耦接至馈入辐射部210的第二端212,而第一辐射部220的第二端222为一开路端(openend)并朝靠近馈入辐射部210的方向作延伸。第二辐射部230可以大致呈现一矩形。第二辐射部230具有一第一端231和一第二端232,其中第二辐射部230的第一端231耦接至馈入辐射部210的第二端212,而第二辐射部230的第二端232为一开路端并朝远离馈入辐射部210的方向作延伸。短路部240可以大致呈现一c字形或一s字形。短路部240具有一第一端241和一第二端242,其中短路部240的第一端241耦接至接地元件110,而短路部240的第二端242耦接至馈入辐射部210上的一连接点cp1(连接点cp1介于馈入辐射部210的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之间),使得馈入辐射部210经由短路部240耦接至接地元件1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结构200涵盖介于2400mhz至2500mhz之间的一第一频带,以及介于5150mhz至5850mhz之间的一第二频带。在天线原理方面,馈入辐射部210和第一辐射部220共同激发产生第一频带,馈入辐射部210和第二辐射部230共同激发产生第二频带,而短路部240用于微调天线结构200的阻抗匹配(impedancematching)。第二辐射部230的宽度w2可大于第一辐射部220的宽度w1,以提升第二频带的操作带宽(operationbandwidth)。因此,天线结构200至少可涵盖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2.4ghz/5ghz的双频操作。第一反射器120可以大致呈现一倒l字形。第一反射器120具有一第一端121和一第二端122,其中第一反射器120的第二端122为一开路端并邻近于接地元件110。第二反射器130可以大致呈现一直条形。第二反射器130具有一第一端131和一第二端132,其中第二反射器130的第一端131邻近于第一反射器120的第一端121,而第二反射器130的第二端132为一开路端并邻近于接地元件110。第一反射器120可以部分垂直于第二反射器130,且部分平行于第二反射器130。例如,第一反射器120的一虚拟延伸线(virtualextensionline)vl1可与第二反射器130的一虚拟延伸线vl2互相垂直。详细而言,第一反射器120和第二反射器130的一组合可以大致呈现一u字形,其中天线结构200可设置于此u字形的一缺口区域(notchregion)135内。第一调整部140可以大致呈现一直条形,其可大致垂直于第二反射器130。第一调整部140具有一第一端141和一第二端142,其中第一调整部140的第一端141邻近于第一反射器120的第一端121和第二反射器130的第一端131,而第一调整部140的第二端142为一开路端并朝远离第一反射器120的方向作延伸。详细而言,第一反射器120及第二反射器130之间形成一缺口127,其中第一调整部140的第一端141邻近于缺口127并耦接至切换器15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整部140的位置亦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调整,而未必与第二反射器130互相垂直。第一反射器120、第二反射器130,以及第一调整部140可皆呈现浮接状态(floating),其中第一反射器120、第二反射器130,以及天线结构200三者可以彼此完全分离。第一反射器120和第二反射器130皆邻近于天线结构200,以控制及调整天线结构200的辐射场型(radiationpattern),而第一调整部140则可用于微调第一反射器120或第二反射器130的等效长度。必须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谓“邻近”或“相邻”一词可指对应的二元件间距小于一既定距离(例如:5mm或更短),但不包括对应的二元件彼此直接接触的情况(亦即,前述间距缩短至0)。切换器150可由一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元件来实施。例如,切换器150可为一单刀双掷(singlepoledoublethrow,spdt)开关,但亦不仅限于此。切换器150耦接至第一调整部140的第一端141。切换器150可根据一控制信号(controlsignal)来选择性地致能(enabled)或禁能(disabled),而其切换状态亦可根据此控制信号来决定。例如,前述控制信号可由一处理器根据一使用者输入或一天线测量结果而产生。当切换器150为致能时,切换器150将第一调整部140的第一端141耦接至第一反射器120的第一端121或第二反射器130的第一端131两者之一,使得第一反射器120和第二反射器130的对应一者的等效长度能增加;而当切换器150为禁能时,切换器150处于断路状态,而第一调整部140与第一反射器120和第二反射器130皆完全分离,使得第一反射器120和第二反射器130皆能维持其原来的等效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0的元件尺寸如下列所述。第一反射器120的长度(亦即,由第一端121至第二端122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频带的1/2倍波长(λ/2)。第二反射器130的长度(亦即,由第一端131至第二端132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频带的1/2倍波长(λ/2)。第一反射器120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反射器130的长度。例如,第一反射器120的长度可大致为第二反射器130的长度的2倍。第一反射器120和天线结构200的间距d1或d2可介于第二频带的1/16至1/4倍波长之间(λ/16~λ/4)(例如:1/8倍波长)。第二反射器130和天线结构200的间距d3可介于第二频带的1/16至1/4倍波长之间(λ/16~λ/4)(例如:1/8倍波长)。第一调整部140的长度(亦即,由第一端141至第二端142的长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二频带的1/4倍波长(λ/4)。馈入辐射部210和第一辐射部220的总长度(亦即,由第一端211起,经过第一端221,再至第二端222的总长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一频带的1/4倍波长(λ/4)。馈入辐射部210和第二辐射部230的总长度(亦即,由第一端211起,经过第一端231,再至第二端232的总长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二频带的1/4倍波长(λ/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辐射部230的宽度w2可大致等于第一辐射部220的宽度w1的2倍。以上元件的尺寸范围根据多次实验结果而得出,其有助于优化通信装置100的操作带宽和阻抗匹配。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100的天线结构200的辐射场型图,其中一第一曲线cc1代表切换器150致能且第一调整部140耦接至第一反射器120时天线结构200的辐射场型(亦即,一第一操作模式),一第二曲线cc2代表切换器150致能且第一调整部140耦接至第二反射器130时天线结构200的辐射场型(亦即,一第二操作模式),而一第三曲线cc3代表切换器150禁能且第一调整部140既未耦接至第一反射器120亦未耦接至第二反射器130时天线结构200的辐射场型(亦即,一第三操作模式)。根据图2的测量结果可知,藉由适当控制切换器150并选择性地改变第一反射器120或第二反射器130的等效长度,使用者可有效地修正天线结构200的辐射场型并消除其零点(null)。在此设计下,天线结构200的辐射场型可根据不同需要来进移动态调整,从而可大幅改善通信装置100的整体通信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0还包括一处理器(processor)、一检测器(detector),以及一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未显示)。切换器150可逐一切换至不同辐射场型(或不同操作模式)。检测器耦接至天线结构200,并用于监控每一辐射场型(或每一操作模式)所对应的一接收信号强度指标(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rssi)。处理器则比较所有接收信号强度指标,再据以产生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经由通用输入输出接口传送至切换器150。然后,处理器可控制切换器150来选择对应至最大接收信号强度指标的操作模式和辐射场型,从而可优化通信装置100的通信质量。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300的示意图。图3和图1相似。在图3的实施例中,通信装置300还包括一第二调整部160,其以金属材质制成。第二调整部160可以大致呈现一直条形。第二调整部160具有一第一端161和一第二端162,其中第二调整部160的第一端161耦接至第一反射器120的一弯折部分(bendingportion)125,而第二调整部160的第二端162为一开路端并朝远离第一反射器120的方向作延伸。另外,第二调整部160的第二端162和第一调整部140的第二端142可朝相反方向作延伸。第二调整部160的长度(亦即,由第一端161至第二端162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二频带的1/4倍波长(λ/4)。根据实际测量结果,第二调整部160的加入有助于改善第一反射器120的阻抗匹配。图3的通信装置300的其余特征皆与图1的通信装置100类似,故此二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400的示意图。图4和图1相似。在图4的实施例中,通信装置400不包括第一调整部140和切换器150。然而,藉由适当设计第一反射器120和第二反射器130的位置,天线结构200的辐射场型的零点仍可进行修正及消除。省略第一调整部140和切换器150的通信装置400可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图4的通信装置400的其余特征皆与图1的通信装置100类似,故此二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500的示意图。图5和图4相似。在图5的实施例中,通信装置500的一天线结构600具有不同配置。详细而言,天线结构600包括一馈入辐射部610和一第一辐射部620。馈入辐射部610可以大致呈现一矩形。馈入辐射部610具有一第一端611和一第二端612,其中馈入辐射部610的第一端611耦接至信号源190。第一辐射部620可以大致呈现一倒c字形,其中馈入辐射部610的第二端612可位于此倒c字形的一缺口区域625内。第一辐射部620具有一第一端621和一第二端622,其中第一辐射部620的第一端621耦接至馈入辐射部610的第二端612,而第一辐射部620的第二端622为一开路端并朝靠近接地元件110的方向作延伸。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天线结构600亦可涵盖介于2400mhz至2500mhz之间的第一频带,以及介于5150mhz至5850mhz之间的第二频带。在天线原理方面,馈入辐射部610和第一辐射部620共同激发产生第一频带,而馈入辐射部610单独激发产生第二频带。第一反射器120和天线结构600的间距d4或d5可介于第二频带的1/16至1/4倍波长之间(λ/16~λ/4)(例如:1/8倍波长)。第二反射器130和天线结构600的间距d6可介于第二频带的1/16至1/4倍波长之间(λ/16~λ/4)(例如:1/8倍波长)。馈入辐射部610和第一辐射部620的总长度(亦即,由第一端611起,经过第一端621,再至第二端622的总长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一频带的1/4倍波长(λ/4)。馈入辐射部610的长度(亦即,由第一端611至第二端612的长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二频带的1/4倍波长(λ/4)。馈入辐射部610的宽度w3大于第一辐射部620的宽度w4,以增加第二频带的操作带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馈入辐射部610的宽度w3可大致为第一辐射部620的宽度w4的3倍。图5的通信装置500的其余特征皆与图4的通信装置400类似,故此二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图5的天线结构600亦可套用至图1的通信装置100,使得通信装置100的天线结构200由图5的天线结构600所取代,惟此亦不致影响本发明的功效。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640的示意图。在图6的实施例中,所提的通信装置位于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640当中。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640可包括一盖体(coverelement)641、一本体(bodyelement)642,以及一转轴元件(hingeelement)650,其中转轴元件650连接至盖体641,而本体642藉由转轴元件650连接至盖体641。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640还包括前述通信装置,而前述通信装置及其反射器和天线结构可位于转轴元件650处,以修正天线辐射场型并改善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640的通信质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640可改为一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或是一平板计算机(tabletcomputer),但亦不仅限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颖的通信装置,藉由在一固定天线结构附近加入二个独立的反射器,可有效修正天线结构的辐射场型并消除其零点。另外,通信装置亦可选择性地使用一切换器和一调整部来改变反射器的共振长度并提供不同操作模式。相较于传统设计,本发明至少具有缩小尺寸、降低制造成本,以及维持天线通信质量等优势,故其很适合应用于各种各式的移动通信装置当中。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元件尺寸、元件形状,以及频率范围皆非为本发明的限制条件。天线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调整这些设定值。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并不仅限于图1-图6所图示的状态。本发明可以仅包括图1-图6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任何一项或多项特征。换言之,并非所有图示的特征均须同时实施于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当中。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彼此之间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其仅用于标示区分两个具有相同名字的不同元件。本发明虽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应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一接地元件;

一天线结构;

一第一反射器,该第一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

一第二反射器,该第二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反射器与该第一反射器分离;

一第一调整部;以及

一切换器,该切换器耦接至该第一调整部,其中当该切换器为致能时,该切换器将该第一调整部耦接至该第一反射器或该第二反射器,而当该切换器为禁能时,该第一调整部与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皆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器呈现一倒l字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二反射器呈现一直条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的一组合呈现一u字形,而该天线结构位于该u字形的一缺口区域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调整部,该第二调整部耦接至该第一反射器的一弯折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调整部和该第二调整部各自呈现一直条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天线结构涵盖介于2400mhz至2500mhz之间的一第一频带,以及介于5150mhz至5850mhz之间的一第二频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器的长度大于该第二频带的1/2倍波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二反射器的长度大于该第二频带的1/2倍波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器的长度大于该第二反射器的长度。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器和该天线结构的间距介于该第二频带的1/16至1/4倍波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二反射器和该天线结构的间距介于该第二频带的1/16至1/4倍波长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天线结构包括:

一馈入辐射部,该馈入辐射部耦接至一信号源;

一第一辐射部,该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辐射部;

一第二辐射部,该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辐射部;以及

一短路部,其中该馈入辐射部经由该短路部耦接至该接地元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馈入辐射部呈现一直条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辐射部呈现一c字形,而该第二辐射部呈现一矩形。

16.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一接地元件;

一天线结构;

一第一反射器,该第一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以及

一第二反射器,该第二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反射器与该第一反射器分离;

其中该第一反射器部分平行于该第二反射器,该第一反射器的一虚拟延伸线与该第二反射器的一虚拟延伸线互相垂直,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的一组合呈现一u字形,而该天线结构位于该u字形的一缺口区域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器呈现一倒l字形,而该第二反射器呈现一直条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调整部;以及

一切换器,其中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之间形成一缺口,该第一调整部邻近于该缺口并耦接至该切换器,当该切换器为致能时,该切换器将该第一调整部耦接至该第一反射器或该第二反射器,而当该切换器为禁能时,该第一调整部与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皆分离。

19.一种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该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包括:

一盖体;

一转轴元件,该转轴元件连接至该盖体;

一本体,该本体藉由该转轴元件连接至该盖体;以及

一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位于该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中,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

一接地元件;

一天线结构;

一第一反射器,该第一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

一第二反射器,该第二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反射器与该第一反射器分离;

一第一调整部;以及

一切换器,其中当该切换器为致能时,该切换器将该第一调整部耦接至该第一反射器或该第二反射器,而当该切换器为禁能时,该第一调整部与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皆分离。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器呈现一倒l字形,该第二反射器呈现一直条形,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的一组合呈现一u字形,而该通信装置位于该u字形的一缺口区域内。

技术总结
一种通信装置和笔记本型计算机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一接地元件、一天线结构、一第一反射器、一第二反射器、一第一调整部,以及一切换器;该第一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该第二反射器邻近于该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反射器与该第一反射器分离;该切换器耦接至该第一调整部,其中当该切换器为致能时,该切换器将该第一调整部耦接至该第一反射器或该第二反射器,而当该切换器为禁能时,该第一调整部与该第一反射器和该第二反射器皆分离。本发明具有有效修正辐射场型并消除零点、选择性使用切换器和调整部来改变反射器的共振长度并提供不同操作模式、缩小尺寸、降低制造成本、维持天线通信质量等优势,很适合应用于各种移动通信装置当中。

技术研发人员:彭奂喆;谢祥凤;黄婉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9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