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粉尘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矿采或燃煤送煤过程中,一般采用降尘物料输送装置进行煤料输送,降尘物料输送装置通常包括导料槽、落料管、及与落料管的落料口相对应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设置于导料槽的内部。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导料槽内的风速较大,粉尘极易随高速气流冲出导料槽,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能够减少冲出导料槽的粉尘量,进而有效降低粉尘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尘物料输送方法,能够减少冲出导料槽的粉尘量,进而有效降低粉尘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包括:

输送机构,被配置为输送物料;

导料槽,至少部分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导料槽内,所述导料槽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槽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连续线性增加;或

所述导料槽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阶梯性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槽一体成型;或

所述导料槽由多个子槽组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喷雾机构,多个所述喷雾机构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导料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落料管,所述导料槽的入口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落料孔,所述落料管的出口端与所述落料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导料槽的侧壁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落料管的侧壁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下方,且与所述落料管的出口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皮带,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皮带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挡尘机构,若干个所述挡尘机构沿所述导料槽的入口端至所述导料槽的出口端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导料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罩,其罩设在所述导料槽外,用于保护所述导料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导料槽和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为从导料槽的入口端至导料槽的出口端,且至少部分输送机构设置在导料槽内,以使输送机构在周向封闭的输送空间内输送物料。导料槽的横截面积沿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逐渐增加,从而使靠近导料槽的出口端位置的风速越低,进而减少冲出导流槽的粉尘量,降低粉尘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尘物料输送方法,用于降低物料输送装置产生的粉尘量,物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导料槽,输送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导料槽内以使物料在周向封闭的输送空间内输送,降尘物料输送方法包括使导料槽出口端的风速v小于等于粉尘起飞风速vmin,通过使导料槽出口端的横截面积a增大以使风速v小于等于粉尘起飞风速vmin,从而实现减少冲出导料槽的粉尘量,进而有效降低粉尘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另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另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导料槽;11-子槽;

2-输送机构;

3-喷雾机构;

4-落料管;

5-循环管;

6-缓冲机构;

7-挡尘机构;

8-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本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前”指导料槽的入口端,“后”至导料槽的出口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尘物料输送方法,用于降低物料输送装置产生的粉尘量,物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2和导料槽1,输送机构2至少部分设置在导料槽1内以使物料在周向封闭的输送空间内输送,降尘物料输送方法包括:

使导料槽1出口端的风速v小于等于粉尘起飞风速vmin,通过使导料槽1出口端的横截面积a增大以使风速v小于等于粉尘起飞风速vmin。

进一步地,输送装置还包括落料管4,落料管4与导料槽1相连通,且位于导料槽1的入口端,导料槽1出口端的横截面积其中,v=k2dnwm;au为落料管4的横截面积;r为物料流量;s为物料落差;d为物料的平均粒径;q为导料槽1内的风量;w为粉尘表面水分含量;d为粉尘空气动力学粒径;vmin为粉尘起飞启动风速;k1、k2、n、m为修正系数。k1大于1小于50,k2大于0小于10,n、m均为大于0小于1,根据导料槽1的结构、物料性质以及皮带结构进行确定。

可选地,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沿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连续线性增加,以使导料槽1出口端内的风速降低,减少粉尘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沿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阶梯性增加以使导料槽1出口端内的风速降低,减少粉尘量。

为了实现上述降尘物料输送方法,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导料槽1和输送机构2,通过导料槽1和输送机构2的配合,并使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沿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逐渐增加,能够减少冲出导料槽1的粉尘量,进而有效降低粉尘污染。

具体地,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为从导料槽1的入口端至导料槽1的出口端,且至少部分输送机构2设置在导料槽1内,以使输送机构2在周向封闭的输送空间内输送物料。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沿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逐渐增加,从而使靠近导料槽1的出口端位置的风速越低,进而减少冲出导流槽的粉尘量,降低粉尘污染。

本实施例提供的降尘物料输送装置通过降低导料槽1内的风速以实现降尘目的,具体为控制导料槽1内的诱导风的风速,诱导风为物料在落料管4落下所产生的携带粉尘的气流,通过渐扩的导料槽1,来控制诱导风风速,从而实现粉尘沉降。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在中,输送机构2为皮带输送机构2,具有输送量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通用性强等优点。

优选地,导料槽1为半封闭槽,导料槽1罩设在输送机构2的皮带上,与皮带形成周侧封闭的输送空间,一方面减少皮带上的物料丢失,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粉尘泄露,降低粉尘污染。

可选地,导料槽1为封闭槽,具体地,导料槽1的周侧封闭,且其两端开口,输送机构2全部设置导料槽1内,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效果。

示例性地,当导料槽1为封闭槽时,其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多边形、圆形、不规则形等。当导料槽1为半封闭槽时,导料槽1罩设在皮带上,与皮带形成的输送空间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多边形、圆形、不规则形等。

示例性地,导料槽1为一体成型,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沿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连续线性增加,以使导料槽1出口端内的风速降低,减少粉尘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沿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阶梯性增加也可以达到上述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还可以是沿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呈指数增加,也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导料槽1由多个子槽11组成,多个子槽11的横截面积沿导料槽1的入口端至导料槽1的出口端连续线性增加,以使导料槽1出口端内的风速降低,减少粉尘量。

如图3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子槽11的横截面积沿导料槽1的入口端至导料槽1的出口端阶梯性增加也可以达到上述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还可以是沿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呈指数增加,也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优选地,导料槽1出口端的横截面积其中,v=k2dnwm;au为落料管4的面积,单位m2;r为物料流量,单位t/h;s为落差,单位m;d为物料的平均粒径,单位mm;q为风量,单位m3/h;w为粉尘表面水分含量;d为粉尘空气动力学粒径,单位mm;vmin为粉尘起飞启动风速,单位m/s;k1、k2、n、m为修正系数。k1大于1小于50,k2大于0小于10,n、m均为大于0小于1,根据导料槽1的结构、物料性质以及皮带结构进行确定。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降低粉尘量,该降尘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喷雾机构3,喷雾机构3设置在导料槽1内。多个喷雾机构3沿导料槽1的入口端至导料槽1的出口端排列设置,以提高粉尘的含水量,以实现降尘效果。

优选地,该降尘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落料管4,与导料槽1相连通,用于为输送机构2供应物料。落料管4位于导料槽1入口端。

具体地,在导料槽1的入口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落料孔,落料管4的出口端与落料孔相连通。示例性地,落料管4的出口端与导料槽1垂直设置,以实现无需动力即可使物料从落料管4的出口端进入导料槽1内的输送机构2的皮带上。当然,落料管4的出口端还可以与导料槽1成一定夹角设置,只要便于物料从落料管4进入导料槽1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降尘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循环管5,其一端与导料槽1相连通,其另一端与落料管4相连通,以提高导料槽1与落料管4内的空气流动,一方面便于落料管4内的物料落入导料槽1,另一方面减少粉尘量。

具体地,在导料槽1的入口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循环孔,循环管5的一端与循环孔相连通,其另一端与落料管4的上端相连通。循环孔位于落料孔的后侧。循环管5与导料槽1垂直设置。

物料从落料管4的出口下落时,对传输机构2沿竖直方向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使传输机构2沿竖直方向发生较大的变形,可选地,该降尘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缓冲机构6,缓冲机构6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下方,且与落料管4的出口相对应设置,用于缓冲物料下落时的冲击力,避免传输机构2沿竖直方向发生较大的变形,防止物料损坏输送机构2。

进一步地,缓冲机构6包括如弹簧的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皮带机的皮带下方,弹性件的一端与皮带相抵接,其另一端与地面或其他支撑结构相抵接,能够缓冲物料对皮带的冲击力,延长皮带使用寿命。

可选地,该降尘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挡尘机构7,若干个挡尘机构7沿导料槽1的入口端至导料槽1的出口端排列设置在导料槽1内。挡尘机构7可以是网状的挡尘帘、或者是线条状的挡尘帘、或百叶窗。优选地,挡尘帘应为柔性材质制成,以避免防止防尘机构阻碍物料输送。此外,挡尘帘的高度为导料槽1高度的四分之三,以为物料流出充足的输送空间。

可选地,该降尘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外罩8,其罩设在导料槽1外,用于保护导料槽1。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说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构(2),被配置为输送物料;

导料槽(1),至少部分所述输送机构(2)设置在所述导料槽(1)内,所述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导料槽(1)的入口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落料孔,所述导料槽为两端开口的封闭槽,所述输送机构(2)全部设置在所述导料槽(1)内;

落料管(4),所述落料管(4)的出口端与所述落料孔相连通;

缓冲机构(6),所述缓冲机构(6)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2)的下方,且与所述落料管(4)的出口相对应设置,用于缓冲物料下落时的冲击力;

外罩(8),其罩设在导料槽(1)外,用于保护导料槽(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连续线性增加;或

所述导料槽(1)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阶梯性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1)一体成型;或

所述导料槽(1)由多个子槽(11)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雾机构(3),多个所述喷雾机构(3)沿所述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导料槽(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管(5),所述循环管(5)的一端与所述导料槽(1)的侧壁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落料管(4)的侧壁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皮带,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皮带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尘机构(7),若干个所述挡尘机构(7)沿所述导料槽(1)的入口端至所述导料槽(1)的出口端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导料槽(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粉尘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降尘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导料槽和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为从导料槽的入口端至导料槽的出口端,且至少部分输送机构设置在导料槽内,以使输送机构在周向封闭的输送空间内输送物料。导料槽的横截面积沿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逐渐增加,从而使靠近导料槽的出口端位置的风速越低,进而减少冲出导流槽的粉尘量,降低粉尘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杰;李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仙缘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9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