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0


本实用新型属于卸船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国内火电厂运煤方式采用水路运煤的电厂较多,而卸船机在接卸煤过程中,抓斗抓煤至煤斗上空开斗卸煤时,产生大量粉尘,作业现场粉尘无组织排放,对码头及水面污染严重,对现场文明生产有很大影响,不符合环保要求和职业健康要求。如今有的卸船机煤斗两侧安装有水喷淋装置,供水采用的水箱供水模式,但由于喷淋抑尘效果不太明显,每箱水的连续使用时间约为1小时左右,使用极为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20152093246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卸船机新型水雾除尘装置,包括水箱,其输入端连接消防水带,消防水带连接外网管道,水箱的输出端连接立式离心泵,其输出端通过第一主管路安装有大料斗空气雾化喷嘴,第一主管路上安装有一号电磁阀,第一主管路上还分别分出有第一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和第三分支管路,第一分支管路头部连接斗门空气雾化喷嘴,第一分支管路上安装二号电磁阀,第二分支管路的头部连接第一分叉料斗空气雾化喷嘴,第二分支管路上安装三号电磁阀,第三分支管路的头部连接第二分叉料斗空气雾化喷嘴,第三分支管路上安装四号电磁阀;还包括螺杆空压机,螺杆空压机的输出端安装储气罐,储气罐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主管路;上述各元器件与plc连接。

上述专利采用的新型水雾除尘装置,在使用时,可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向喷头中提供空气和水,以使得空气和水在喷头中进行充分混合,进而通过高能声波等方式使得水雾化形成细小的水雾颗粒,并将该水雾颗粒从喷头中喷出,以吸附接料漏斗上方的粉尘,从而达到抑尘效果。

但是,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物料从料斗传输到皮带机的过程中,同样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2、水箱直接连接外部水源,水箱内水含杂质较多,导致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喷嘴内会积存大量杂质、污垢,造成电磁阀或者喷嘴堵塞,影响正常使用;

3、除尘后,第一主管路和其分支管路内会残留一定的水,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由于残留水不能及时排出,管路易冻结,影响正常使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包括:

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泵和水箱,所述进水泵和水箱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

排水结构,设置在所述进水系统的输出端;

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的输出端与进水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分支气源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支气源管路上设置有反吹阀;

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至少设置在料斗一侧;

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至少设置在振动给料器一侧;

所述进水系统和进气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和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水箱的进水端和进水泵的输出端的主进水管,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上,所述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有一增压泵;

所述进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的主水源管路,所述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料斗两侧的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和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

所述主水源管路上分支出与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一分支水源管路、与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二分支水源管路、与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三分支水源管路,所述第一分支水源管路、第二分支水源管路、第三分支水源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和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主水源管路上设置有水路总阀,所述排水结构为所述主水源管路上分支出的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放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主进水管上分支出一分支进水管,所述分支进水管直接与主水源管路连接,所述分支进水管上设置有补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多个液位计,多个液位计设置在水箱内不同的高度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空压机、连接在所述空压机的输出端的储气罐、和所述储气罐的输出端连接的主气源管路;

所述主气源管路上分支出与所述主水源管路连接的第一分支气源管路、与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二分支气源管路、与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三分支气源管路、与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四分支气源管路;

所述第一分支气源管路上设置有反吹阀,所述第二分支气源管路、第三分支气源管路、第四分支气源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截止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设置在位于储气罐输出端的主气源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包括沿着物料输送方向呈直线排布设置在料斗一侧的多个喷嘴;

所述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包括沿着料斗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布设置在料斗另一侧的多个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包括多个喷嘴;

其中:振动给料器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喷嘴,落料口上方设置至少一个喷嘴,下方导料槽前后进出口各设置至少一个喷嘴。

进一步的,还包括:

电控系统,上述各元件分别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

给料器控制箱,所述给料器控制箱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

所述给料器控制箱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卸料信号;控制单元,控制第三分支水源管路上的电磁阀的通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通过在料斗和振动给料器等部位安装了喷头,以吸附料斗上方和振动给料器周围产生的粉尘,从而达到抑尘效果,降低了卸船机到皮带机整个沿线粉尘浓度,有效阻止煤粉飘散到周边空气中,此种除尘方式系统性能可靠,检修工作量小,除尘效果明显,是比较环保且很实用的卸船机除尘方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通过在进水泵和水箱之间设置了过滤器,有效地去除了水箱内水的杂质,避免造成电磁阀或者喷嘴堵塞,影响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在主水源管路上分支出了排水管路,在使用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后,通过排水管路能够及时将主水源管路和分支水源管路内的水排出,避免了寒冷的冬季水源管路发生冻结的现象,本申请还将主气源管路和主水源管路通过一分支气源管路连通,最大可能地吹净水源管路内的水分,进一步提升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的防寒防冻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

1、空压机;2、电源箱;3、电控系统;4、补水阀;5、过滤器;6、进水泵;7、水箱;8、液位计;9、增压泵;10、反吹阀;11、水路总阀;12、放水阀;13、给料器控制箱;14、储气罐;15、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7、电磁阀;18、截止阀;19、球阀;20、主进水管;201、分支进水管;21、主水源管路;211、第一分支水源管路;212第二支水源管路;213、第三分支水源管路;214、排水结构;22、进气管;23、主气源管路;231、第一分支气源管路;232、第二分支气源管路;233、第三分支气源管路;234、第四分支气源管路;24、气水分离器;25、安全阀;2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卸船机,包括大料斗、振动给料器、中转料斗、机上皮带机,所述振动给料器、中转料斗、机上皮带机均是安装于卸船机大料斗下方,起着将大料斗物料转移到地面皮带机的作用,所述振动给料器位于大料斗的下方,所述中转料斗位于振动给料器的落料口下方,所述中转料斗位于皮带机上。所述卸船机还包括振动给料器控制箱,所述振动给料器控制箱安装在振动给料器上。卸料时,物料从大料斗进入到振动给料器内,振动给料器控制箱控制振动给料器工作,振动给料器振动、敲打物料,加快物料下落进入到中转料斗或者直接进入到皮带机上,进而输送到工厂等其他地方。

卸船机在接卸煤过程中,抓斗抓煤至煤斗上空开斗卸煤时,产生大量粉尘,作业现场粉尘无组织排放,对码头及水面污染严重,并且由于振动给料器的振动、敲打,物料在下落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环境。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可以有效地吸收卸船机到皮带机整个沿线的粉尘,阻止粉尘飘散到周边空气中。

如图1所示,本是实用新型提供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包括: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泵6和水箱7,所述进水泵6和水箱7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5;排水结构214,设置在所述进水系统的输出端;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的输出端和进水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分支气源管路231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支气源管路231上设置有反吹阀10;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至少设置在料斗一侧;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至少设置在振动给料器一侧,用于吸收振动给料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设置的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和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更好的吸附料斗上方和振动给料器周围产生的粉尘,从而达到抑尘效果,降低了卸船机到皮带机整个沿线粉尘浓度;所述进水系统和进气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和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

所述干雾抑尘装置还包括干雾机的电控系统3,进水系统、进气系统、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分别与所述电控系统3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3由plc或单片机构成,通过输入编制的plc程序或者单片机程序实现对所述各元件的控制,所述电控系统3由电源箱2供电。

具体的,所述进水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水箱7的进水端和进水泵6的输出端的主进水管20,所述过滤器5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路20上,通过设置的过滤器5能够有效地过滤掉进入水箱7内水的杂质,避免进入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和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的水存在较多杂质,造成堵塞,影响正常使用。所述过滤器5上设置有一与电控系统3连接的电机26,用于控制过滤器5的自动清洗程序。所述水箱7的出水端连接有一增压泵9,所述增压泵9设置在主水源管路21上,用于增大输送水源的压力与流量。

所述进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增压泵9的输出端的主水源管路21,所述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包括沿着大料斗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料斗两侧的挡板上的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和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也可以围绕大料斗的周向均设置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起到更好的抑尘效果。但是为了考虑成本,优选的,沿着大料斗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大料斗的两侧挡板上即可达到预期的抑尘效果。

所述主水源管路21上分支出与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一分支水源管路211、与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二分支水源管路212、与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连接的第三分支水源管路213,所述第一分支水源管路211、第二分支水源管路212、第三分支水源管路213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17和截止阀18,所述的电磁阀17与电控系统3之间电连接。

所述主水源管路21上设置有水路总阀11,所述排水结构214为所述主水源管路21上分支出的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放水阀12。在使用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后,通过控制放水阀12的通断能够及时将主水源管路21和其分支水源管路内的水排出,避免寒冷的冬季管路发生冻结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与所述进水泵6连接的主进水管20上分支出一分支进水管201,所述分支进水管201直接与主水源管路21连接,所述分支进水管201上设置有补水阀4。通过设置的分支进水管201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避免水箱7或者增压泵9出现故障不能够正常进水,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箱7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箱7内水量的多个液位计8,多个液位计8分别设置在水箱7内不同的高度位置。所述液位计8将检测到水箱7内的液位高度实时传输至干雾机的电控系统3,当检测到水箱7内的水量低于最低水量时,电控系统3控制进水泵6工作补水,并控制增压泵9暂停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空压机1、连接在所述空压机1的输出端的储气罐14、和所述储气罐14的输出端连接的主气源管路23,所述空压机1和储气罐14通过一主软管软连接,所述主软管上设置有第一球阀19,所述主软管分支出一分支软管,所述分支软管上设置有第二球阀19。

所述主气源管路23上分支出与所述主水源管路21连接的第一分支气源管路231、与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二分支气源管路232、与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三分支气源管路233、与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连接的第四分支气源管路234。所述第一分支气源管路231上设置有反吹阀10,所述的第二分支气源管路232、第三分支气源管路233、第四分支气源管路234上分别设置有截止阀18。本申请还将主气源管路23和主水源管路21通过第一分支气源管路231连通,最大可能地吹净水源管路内的残余水分,以防冻坏管道,进一步提升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的防寒防冻效果,并通过设置的反吹阀10控制主水源管路21和第一分支气源管路231的连通情况,可控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还包括气水分离器24,所述气水分离器24设置在位于储气罐14输出端的主气源管路23上。通过设置的气水分离器24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的水分,使得干雾抑尘装置能够达到更好地除尘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包括沿着大料斗的长度方向呈直线均匀排布设置在料斗挡板一侧的多个喷嘴;所述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包括沿着大料斗的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布对称设置在料斗另一侧挡板上的多个喷嘴。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一料斗干雾抑呈组件包括三十二个喷嘴,分为两组,每组设置十六个喷嘴;所述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包括三十二个喷嘴,分为两组,每组设置十六个喷嘴。为了简化设置,每组的多个喷嘴固定设置在一个固定座上,所述喷嘴包括喷头和喷头共振室,进水系统的水和进气系统的压缩气流进入到喷头共振室内混合后,通过高频声波将水高度雾化,进气系统内的压缩气流通过喷头共振室和喷头将水雾颗粒以柔软低速的雾状方式喷射到粉尘发生点,粉尘聚结而坠落,达到抑尘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包括多个喷嘴;

其中:振动给料器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喷嘴,落料口上方设置至少一个喷嘴,下方导料槽前后进出口各设置至少一个喷嘴。具体的,振动给料器的上方设置两个喷嘴,落料口上方设置两个喷嘴,下方导料槽前后进出口各设置一个喷嘴。通过设置的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能够有效地捕捉振动给料器的振动、敲打,物料在下落、传输到皮带机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达到更好地抑尘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新型中,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和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喷头的数量不受限制,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电控系统3连接的给料器控制箱13,所述给料器控制箱13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卸料信号;控制单元,控制第三分支水源管路213上的电磁阀17的通断。给料器控制箱13接收卸料信号,打开第三分支水源管路213上的电磁阀17开始喷雾,料斗两侧的电磁阀17单独打开喷雾,电磁阀17也可以布置在两侧的固定座内。

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是利用干雾喷雾器产生的10μm以下的微细水雾颗粒(直径10μm以下的雾称干雾),使粉尘颗粒相互粘结、聚结增大,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粉尘可以通过水粘结而聚结增大,但那些最细小的粉尘只有当水滴很小(如干雾)或加入化学剂(如表面活性剂)减小水表面张力时才会聚结成团。如果水雾颗粒直径大于粉尘颗粒,那么粉尘仅随水雾颗粒周围气流而运动,水雾颗粒和粉尘颗粒接触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则达不到抑尘作用;如果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大小接近,粉尘颗粒随气流运动时就会与水雾颗粒碰撞、接触而粘结一起。水雾颗粒越小,聚结机率则越大,随着聚结的粉尘团变大加重,从而很容易降落。水雾对粉尘的“过滤”作用就形成了。

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是由压缩空气驱动的声波震荡器,通过高频声波将水高度雾化,“爆炸”成上千上万个1-10μm大小的水雾颗粒,压缩气流通过喷头共振室将水雾颗粒以柔软低速的雾状方式喷射到粉尘发生点,粉尘聚结而坠落,达到抑尘目的。当被抑尘设备作业时,微米级干雾机同步或提前工作,使气、水经过微米级干雾机,进入喷雾器组件实现喷雾。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在卸船机上安装了干雾抑尘装置,通过在卸船机料斗、振动给料器落料口、导料槽出口等位置安装空气雾化喷嘴进行抑尘处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部位扬尘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对降低卸船机及皮带机沿线粉尘浓度起到重要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参数如下:空压机:55kw;电源箱:三相四线交流380v;过滤器:50um;进水泵:1.1kw;水箱:1m3;增压泵:1.1kw;储气罐:5m3-1mpa;喷嘴耗水量:24l/h;喷嘴耗气量:240l/min。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泵(6)和水箱(7),所述进水泵(6)和水箱(7)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5);

排水结构(214),设置在所述进水系统的输出端;

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的输出端与进水系统输出端通过第一分支气源管路(231)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支气源管路(231)上设置有反吹阀(10);

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至少设置在料斗一侧;

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至少设置在振动给料器一侧;

所述进水系统和进气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和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水箱(7)的进水端和进水泵(6)的输出端的主进水管(20),所述过滤器(5)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20)上,所述水箱(7)的出水端连接有一增压泵(9);

所述进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增压泵(9)的输出端的主水源管路(21),所述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5)包括对称设置在料斗两侧的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和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

所述主水源管路(21)上分支出与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一分支水源管路(211)、与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二分支水源管路(212)、与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连接的第三分支水源管路(213),所述第一分支水源管路(211)、第二分支水源管路(212)、第三分支水源管路(213)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17)和截止阀(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水源管路(21)上设置有水路总阀(11),所述排水结构(214)为所述主水源管路(21)上分支出的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放水阀(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进水管(20)上分支出一分支进水管(201),所述分支进水管(201)直接与主水源管路(21)连接,所述分支进水管(201)上设置有补水阀(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7)内设置有多个液位计(8),多个液位计(8)设置在水箱(7)内不同的高度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空压机(1)、连接在所述空压机(1)的输出端的储气罐(14)、和所述储气罐(14)的输出端连接的主气源管路(23);

所述主气源管路(23)上分支出与所述主水源管路(21)连接的第一分支气源管路(231)、与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二分支气源管路(232)、与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连接的第三分支气源管路(233)、与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连接的第四分支气源管路(234);

所述第二分支气源管路(232)、第三分支气源管路(233)、第四分支气源管路(234)上分别设置有截止阀(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水分离器(24),所述气水分离器(24)设置在位于储气罐(14)输出端的主气源管路(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包括沿着物料输送方向呈直线排布设置在料斗一侧的多个喷嘴;

所述第二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包括沿着料斗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布设置在料斗另一侧的多个喷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16)包括多个喷嘴;

其中:振动给料器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喷嘴,落料口上方设置至少一个喷嘴,下方导料槽前后进出口各设置至少一个喷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控系统(3);

给料器控制箱(13),所述给料器控制箱(13)与所述电控系统(3)电连接;

所述给料器控制箱(13)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卸料信号;控制单元,控制第三分支水源管路(213)上的电磁阀(17)的通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卸船机干雾抑尘装置,包括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泵和水箱,所述进水泵和水箱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排水结构,设置在所述进水系统的输出端;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的输出端和进水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分支气源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支气源管路上设置有反吹阀;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至少设置在料斗一侧;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至少设置在振动给料器一侧;所述进水系统和进气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料斗干雾抑尘喷雾组件和给料器干雾抑尘喷雾组件。通过在料斗和振动给料器等部位安装了喷头,降低了卸船机到皮带机整个沿线粉尘浓度,有效阻止整个沿线过程中煤粉尘散到周边空气,抑尘效果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姚洪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唐南京发电厂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9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