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火电厂放渣过程中的抑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8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火电厂放渣过程中的抑尘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厂的渣仓在放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车间环境污染严重,不仅对工作造成身体伤害,而且导致设备脏污和损坏;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喷雾方式进行降尘,如申请号为201720784235.3公开的一种电厂放渣或放灰过程中的抑尘装置:采用筒形的防尘罩和环形的喷雾装置来进行除尘,但其存在以下缺点:1、接渣车和防尘罩之间仍然有缝隙存在,导致在放渣过程中仍然会有粉尘排出污染环境;2、接渣车没有定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很难保证接渣车恰好位于防尘罩、环形碰头的正下发,操作较为困难;3、喷头处于大量粉尘喷发的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喷头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火电厂放渣过程中的抑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一种用于火电厂放渣过程中的抑尘装置,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渣仓,所述渣仓的底端为锥形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渣仓的两侧位置竖直设置有立板,在所述立板的底面水平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渣仓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上,在所述渣仓的下方设置有接渣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渣仓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上,所述承接板的中心位置开有通孔,所述渣仓的出料口穿过所述通孔,在所述承接板的下底面中心位置竖直固定连接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为锥形,所述防尘罩外同心的套装有锥形的移动罩,在所述移动罩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水平镶嵌有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所述移动罩的外壁两侧对称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板面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承接板的上板面,所述接渣车的顶部为锥形,所述接渣车的底部两侧位置设置有行走轮,所述防尘罩的锥度、所述移动罩的锥度、所述接渣车顶部的锥度相同,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行走轮轨道。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块、定位柱、压缩弹簧,所述定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接渣车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定位块上竖直的开有配合通孔,所述定位柱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配合柱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端为半球形,所述配合柱与所述配合通孔滑动连接,所述配合通孔内安装有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与所述配合通孔的孔底相接触,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定位柱的顶端相接触,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坑,所述限位坑的内表面为半球形,所述限位坑位于所述渣仓的中心位置正下方,所述限位坑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柱的底端球面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坑的最大的深度小于所述限位坑的半径。

进一步的,在所述防尘罩的内表面同心的固定连接有集料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放渣过程在完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粉尘不会排放和泄露到车间,保证车间环境清洁,防止污染;奢设计专门的定位装置,能够使接渣车准确无误的置于防尘罩的正下方,操作简便快捷,工作效率高;颠覆了传统的喷雾式除尘方式,有效避免喷头损坏等设备故障,更加安全可靠,制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渣仓1、电磁阀2、立板3、底板4、接渣车5、承接板6、防尘罩7、移动罩8、上密封圈9、下密封圈10、固定板11、气缸12、行走轮13、行走轮轨道14、定位块15、定位柱16、压缩弹簧17、配合通孔18、配合柱19、限位柱20、限位坑21、集料筒2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火电厂放渣过程中的抑尘装置,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渣仓1,所述渣仓1的底端为锥形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电磁阀2,所述渣仓1的两侧位置竖直设置有立板3,在所述立板3的底面水平固定连接有底板4,所述渣仓1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3上,在所述渣仓1的下方设置有接渣车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渣仓1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承接板6,所述承接板6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3上,所述承接板6的中心位置开有通孔,所述渣仓1的出料口穿过所述通孔,在所述承接板6的下底面中心位置竖直固定连接有防尘罩7,所述防尘罩7为锥形,所述防尘罩7外同心的套装有锥形的移动罩8,在所述移动罩8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水平镶嵌有上密封圈9和下密封圈10,所述移动罩8的外壁两侧对称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上板面与气缸1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2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承接板6的上板面,所述接渣车5的顶部为锥形,所述接渣车5的底部两侧位置设置有行走轮13,所述防尘罩7的锥度、所述移动罩8的锥度、所述接渣车5顶部的锥度相同,在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行走轮轨道14;其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块15、定位柱16、压缩弹簧17,所述定位块15固定安装在所述接渣车5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定位块15上竖直的开有配合通孔18,所述定位柱16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配合柱19和限位柱20,所述限位柱20的底端为半球形,所述配合柱19与所述配合通孔18滑动连接,所述配合通孔18内安装有所述压缩弹簧17,所述压缩弹簧17的顶端与所述配合通孔18的孔底相接触,所述压缩弹簧17的底端与所述定位柱16的顶端相接触,在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20相匹配的限位坑21,所述限位坑21的内表面为半球形,所述限位坑21位于所述渣仓1的中心位置正下方,所述限位坑21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柱20的底端球面直径;所述限位坑21的最大的深度小于所述限位坑21的半径;在所述防尘罩7的内表面同心的固定连接有集料筒22。

工作原理:放渣时,将接渣车5推到渣仓1的正下方,当限位柱21的球面进入到限位坑21内时,接渣车5即准确无误的位于渣仓1的正下方,启动气缸12使移动罩8使防尘罩7和接渣车5形成密闭的空间,打开电磁阀2放渣,翻渣完毕后可以等一小段时间(放渣为间断性工序,本次放渣与下一次放渣有较长的时间间隔),待接渣车5内的粉尘完全降落,关闭电磁阀2并关闭气缸12等待下一次放渣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火电厂放渣过程中的抑尘装置,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渣仓(1),所述渣仓(1)的底端为锥形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电磁阀(2),所述渣仓(1)的两侧位置竖直设置有立板(3),在所述立板(3)的底面水平固定连接有底板(4),所述渣仓(1)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3)上,在所述渣仓(1)的下方设置有接渣车(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渣仓(1)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承接板(6),所述承接板(6)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3)上,所述承接板(6)的中心位置开有通孔,所述渣仓(1)的出料口穿过所述通孔,在所述承接板(6)的下底面中心位置竖直固定连接有防尘罩(7),所述防尘罩(7)为锥形,所述防尘罩(7)外同心的套装有锥形的移动罩(8),在所述移动罩(8)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水平镶嵌有上密封圈(9)和下密封圈(10),所述移动罩(8)的外壁两侧对称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上板面与气缸(1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2)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承接板(6)的上板面,所述接渣车(5)的顶部为锥形,所述接渣车(5)的底部两侧位置设置有行走轮(13),所述防尘罩(7)的锥度、所述移动罩(8)的锥度、所述接渣车(5)顶部的锥度相同,在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行走轮轨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放渣过程中的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块(15)、定位柱(16)、压缩弹簧(17),所述定位块(15)固定安装在所述接渣车(5)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定位块(15)上竖直的开有配合通孔(18),所述定位柱(16)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配合柱(19)和限位柱(20),所述限位柱(20)的底端为半球形,所述配合柱(19)与所述配合通孔(18)滑动连接,所述配合通孔(18)内安装有所述压缩弹簧(17),所述压缩弹簧(17)的顶端与所述配合通孔(18)的孔底相接触,所述压缩弹簧(17)的底端与所述定位柱(16)的顶端相接触,在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20)相匹配的限位坑(21),所述限位坑(21)的内表面为半球形,所述限位坑(21)位于所述渣仓(1)的中心位置正下方,所述限位坑(21)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柱(20)的底端球面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放渣过程中的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坑(21)的最大的深度小于所述限位坑(21)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放渣过程中的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尘罩(7)的内表面同心的固定连接有集料筒(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电厂放渣过程中的抑尘装置,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渣仓,渣仓的两侧位置竖直设置有立板,在立板的底面水平固定连接有底板,在渣仓的下方设置有接渣车,在渣仓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承接板,在承接板的下底面中心位置竖直固定连接有防尘罩,防尘罩为锥形,防尘罩外同心的套装有锥形的移动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放渣过程在完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粉尘不会排放和泄露到车间,保证车间环境清洁,防止污染;奢设计专门的定位装置,能够使接渣车准确无误的置于防尘罩的正下方,操作简便快捷,工作效率高;颠覆了传统的喷雾式除尘方式,有效避免喷头损坏等设备故障,更加安全可靠,制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郭石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京海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9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