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底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心泵底阀。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油田开发中,离心泵作为原油、污水输送的主要设备,被广泛使用。

为了保证离心泵的正常启运,在离心泵进口管浸入液体的前端通常安装有底阀,底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在启泵前需要对离心泵进行灌泵,即向离心泵中注入液体,阀芯由于重力作用关闭,将液体存留在离心泵中。随着离心泵中存留的液体增加,使得离心泵的叶轮浸入液体。在离心泵启动后,离心泵的叶轮旋转,为液体输送提供动力,将液体输送出来。同时,由于液体的输出,离心泵内部产生负压,将阀芯提起,底阀打开,实现从离心泵进口吸入液体。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目前的底阀是利用阀芯与阀体上的密封层单层配合密封。当密封层上有杂质时,会导致密封不严,灌泵的过程中液体容易从阀芯与密封层处的缝隙流出,影响灌泵,造成离心泵的吸入量不足,可能会损坏离心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泵底阀,能够保证底阀的阀芯和阀体之间拥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灌泵的成功率,减少离心泵抽空现象的发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泵底阀,离心泵底阀包括阀体和阀芯。

所述阀体呈管状,所述阀体具有进口和出口,阀体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所述阀体的径向延伸的隔环;所述阀芯包括与所述隔环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和连接所述多个阀瓣的连杆,所述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瓣与相应的所述隔环贴合,以隔开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瓣与相应的所述隔环分离,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相通。

可选地,所述阀瓣用于与相应的所述隔环贴合的表面为凸面,所述隔环用于与相应的所述阀瓣贴合的表面为凹面。

可选地,所述凸面为圆弧凸面。

可选地,所述阀体包括顺次可拆卸连接的上阀体和至少一个连接管,所述上阀体呈管状。

可选地,所述阀体还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进口位于所述下阀体上。

可选地,上阀体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管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隔环,或者

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隔环,或者

所述下阀体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管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隔环。

可选地,所述上阀体、连接管和下阀体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可选地,阀芯为铝合金件。

可选地,所述阀体内具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与所述阀体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杆活动插装在所述导向环中。

可选地,所述进口处固定有筛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离心泵底阀的阀体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阀体的径向延伸的隔环,阀芯包括与隔环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和连接多个阀瓣的连杆,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启泵前对离心泵进行灌泵时,阀芯位于第一位置,多个阀瓣与相应的多个隔环贴合,以隔开进口和出口,从而可以将阀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密封的储层,进行多次密封。当上层的隔环和阀瓣密封不够时,液体流入下方的储层,仍然会被其下方的隔环和阀瓣密封住,而不会漏出。因此,可以保证底阀的密封性,短时间内完成灌泵,保证离心泵中存留的液体充足,从而实现离心泵的正常运转。启泵后,阀芯被负压吸到第二位置,阀瓣与相应的隔环分离,进口和出口相通,底阀打开,液体被从进口吸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离心泵底阀包括阀体100和阀芯200。

阀体100呈管状,阀体100具有进口101和出口102,阀体100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阀体100的径向延伸的隔环110。

阀芯200包括与隔环110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210和连接多个阀瓣210的连杆220,阀芯200能够在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的阀芯200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阀芯200位于第一位置时,阀瓣210与相应的隔环110贴合,以隔开进口101和出口102,当阀芯200位于第二位置时,阀瓣210与相应的隔环110分离,进口101和出口102相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指的“多个”包括两个和两个以上,例如多个沿阀体100的径向延伸的隔环110包括第一隔环111和第二隔环1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离心泵底阀的阀体100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阀体100的径向延伸的隔环110,阀芯200包括与隔环110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210和连接多个阀瓣210的连杆220,阀芯20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启泵前对离心泵进行灌泵时,阀芯200位于第一位置,多个阀瓣210与相应的多个隔环110贴合,以隔开进口101和出口102,从而可以将阀体100内部分隔成多个密封的储层,进行多次密封。当上层的隔环110和阀瓣210密封不够时,液体流入下方的储层,仍然会被其下方的隔环110和阀瓣210密封住,而不会漏出。因此,可以保证底阀的密封性,短时间内完成灌泵,保证离心泵中存留的液体充足,从而实现离心泵的正常运转。启泵后,阀芯200被负压吸到第二位置,阀瓣210与相应的隔环110分离,进口101和出口102相通,底阀打开,液体被从进口101吸入。

可选地,阀瓣210用于与相应的隔环110贴合的表面为凸面,隔环110用于与相应的阀瓣210贴合的表面为凹面,可以防止杂质在隔环110上堆积,影响隔环110和阀瓣210之间的密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隔环110具有第一表面110a,第一表面110a为一凹面,阀瓣210具有第二表面211,第二表面211为凸面,第一表面110a能够与第二表面211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瓣210的第二表面211为圆弧凸面。对应的,隔环110的第一表面110a为圆弧凹面。圆弧可以增大第一表面110a和第二表面211的接触面积,使得密封的面积更大,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密封。

阀芯200的第二表面211和第一表面110a的侧面通过数控车床精加工,能够保证第二表面211和第一表面110a的侧面达到工艺设计要求的精度要求,从而保证第二表面211和第一表面110a的侧面的紧密配合。通过第二表面211和第一表面110a的侧面匹配密封,可以避免普通离心泵的密封垫圈在高温环境中使用,加速老化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减轻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隔环110和阀瓣210的数量均为两个,可以简化加工,降低成本。

可选地,阀芯200为铝合金件。铝合金件质量相对较小,使得阀芯200不会因为增加阀瓣210数量而增加重量,从而减少离心泵产生的负压提起阀芯200的难度。

阀体100包括顺次可拆卸连接的上阀体120和至少一个连接管130,上阀体120呈管状。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阀体100包括顺次可拆卸连接的上阀体120和一个连接管130,方便在阀瓣210损坏时维修和更换。

阀体100还包括下阀体140,下阀体140与连接管130之间可拆卸连接,进口101位于下阀体140上。出口102上固定有筛网,防止杂物进入底阀内部造成堵塞。

上阀体120与相邻的连接管130之间夹设有一个隔环110,或者相邻的两个连接管130之间夹设有一个隔环110,或者下阀体140与相邻的连接管130之间夹设有一个隔环110。

如图3所示,隔环110包括第一隔环111和第二隔环112,第一隔环111夹设在上阀体120与相邻的连接管130之间,第二隔环112夹设在下阀体140和相邻的连接管130之间。当第一隔环111和第二隔环112需要更换时,可以将对应的上阀体120、连接管130和下阀体140分别拆卸,使得第一隔环111和第二隔环112的更换更加容易,

上阀体120、连接管130和下阀体140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如图3所示,上阀体120包括第一法兰121,连接管130包括第二法兰131和第三法兰132,下阀体140包括第四法兰141,第一法兰121与第二法兰131可拆卸连接,第三法兰132和第四法兰141可拆卸连接。第一法兰121与第二法兰131、第三法兰132和第四法兰141之间可以通过螺栓150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第一隔环111夹设在第一法兰121和第二法兰131之间,第二隔环112夹设在第三法兰132和第四法兰141之间,以便第一隔环111和第二隔环112的更换。

可选地,第一隔环111可以焊接在上阀体120与连接管130配合的一面,第二隔环112可以焊接在下隔环与连接管130配合的一面。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可以更好的保证第一隔环111的第一表面110a和第二隔环112的第一表面110a的同心度,进而保证隔环和阀芯200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地,上阀体120还包括连接法兰122,连接法兰122用于与管路法兰连接。

可选地,上阀体120、下阀体140和连接管130为铸件,以保证阀体100自身的密封性。

参见图2,阀体100内具有导向环123,导向环123与阀体100的内壁连接,连杆220活动插装在导向环123中。阀瓣210上具有导向杆230,导向杆230与导向孔124滑动连接,以便在阀芯200提起和下放过程中进行导向。

实现时,导向环123中部具有导向孔124,连杆220活动插装在导向孔124中。

可选地,如图2所示,导向环123位于上阀体120内,连杆220沿出口方向延伸出导向杆230,导向杆230设置在阀芯200的一侧,方便阀芯200的拆装和更换。

可选地,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底阀的截面图,如图4所示,导向环123位于连接管130内,可以节省上阀体的高度,从而减少整个底阀的体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底阀包括:

阀体(100),所述阀体(100)呈管状,所述阀体(100)具有进口(101)和出口(102),所述阀体(100)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所述阀体(100)的径向延伸的隔环(110);以及,

阀芯(200),所述阀芯(200)包括与所述隔环(110)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210)和连接所述多个阀瓣(210)的连杆(220),所述阀芯(20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阀芯(2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瓣(210)与相应的所述隔环(110)贴合,以隔开所述进口(101)和所述出口(102),当所述阀芯(2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瓣(210)与相应的所述隔环(110)分离,所述进口(101)和所述出口(102)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210)用于与相应的所述隔环(110)贴合的表面为凸面,所述隔环(110)用于与相应的所述阀瓣(210)贴合的表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为圆弧凸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包括顺次可拆卸连接的上阀体(120)和至少一个连接管(130),所述上阀体(120)呈管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还包括下阀体(140),所述下阀体(140)与所述连接管(130)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进口(101)位于所述下阀体(14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20)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管(130)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隔环(110),或者

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130)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隔环(110),或者

所述下阀体(140)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管(130)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隔环(1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20)、连接管(130)和下阀体(140)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0)为铝合金件。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内具有导向环(123),所述导向环(123)与所述阀体(100)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杆(220)活动插装在所述导向环(12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离心泵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101)处固定有筛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泵底阀,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离心泵底阀的阀体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沿阀体的径向延伸的隔环,阀芯包括与隔环一一对应的多个阀瓣和连接多个阀瓣的连杆,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启泵前对离心泵进行灌泵时,阀芯位于第一位置,多个阀瓣与相应的多个隔环贴合,以隔开进口和出口,从而可以将阀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密封的储层,进行多次密封。当上层的隔环和阀瓣密封不够时,液体流入下方的储层,仍然会被其下方的隔环和阀瓣密封住,而不会漏出。因此,可以保证底阀的密封性,短时间内完成灌泵,保证离心泵中存留的液体充足,从而实现离心泵的正常运转。

技术研发人员:张津波;贾盛伟;陶世杰;李健;胡建平;宫艳红;冯雪浦;黄兴鸿;齐玉梅;苏建斌;白玉;李雯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8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