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螺旋阀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螺旋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

经检索,申请号为201520418985.x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耐磨螺旋阀门,包括框架、阀片、丝杆和手柄,所述框架内部设置有阀腔,所述阀腔的上方设置有支架,所述阀腔的内部设置有尼龙滚轮,所述阀片通过尼龙滚龙设置在阀腔内,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支架与阀片相连,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框架与手柄连接。该专利结构简单,耐磨、耐腐蚀性好,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维修量小,适用于建材、冶金、矿山、电力、化工等行业领域。

但是上述的耐磨螺旋阀门在使用时,手柄转动后不便于进行固定,压力较大时容易回转,造成阀片发生位移,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磨螺旋阀门,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耐磨螺旋阀门在使用时,手柄转动后不便于进行固定,压力较大时容易回转,造成阀片发生位移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螺旋阀门,包括框架、丝杆、阀片和手柄,所述框架内部设置有阀腔,所述阀腔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阀腔的内部设置有尼龙滚轮,所述阀片通过尼龙滚轮设置在阀腔内,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支架与阀片相连,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框架与手柄螺纹连接,所述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齿,所述手柄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梯形块,第一梯形块与限位齿相配合;

所述第一梯形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底部内壁相焊接,第一梯形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杆,压杆位于手柄的上方,所述手柄远离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筒,套筒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橡胶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制板,限制板的一侧与套筒远离手柄的一侧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壁开设有一侧为开口的凹槽,凹槽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夹持板,夹持板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侧开设有防滑齿纹,防滑齿轮与丝杆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推动板,推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梯形块,夹持板的顶部设有斜面,第二梯形块的斜面与夹持板的斜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移动槽,第一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的一侧与夹持板的一侧相焊接,第一移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槽的顶部内壁相焊接,凹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的底部与推动板的顶部相焊接,第二移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的一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槽的一侧内壁相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使用时手柄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梯形块转动,从而使第一梯形块回退,当手柄停止转动时,第一弹簧复位,从而使第一梯形块卡进限位齿内,防止回退;

(2)本方案限位齿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一梯形块为直角梯形结构,当限位齿的斜面与第一梯形块的斜面挤压时,才能使第一梯形块回退,当限位齿的直角边与第一梯形块的直角边接触时,第一梯形块无法回退,此时第一梯形块若要移动,可通过按压压杆,使第一梯形块在滑槽内滑动,通过此方式使手柄不会受到压力回转,增加丝杆的稳固性,从而提高阀片的稳固性;

(3)本方案通过丝杆的移动带动限制板移动,从而使夹持板向下移动,夹持板对丝杆进行夹持固定,此时丝杆无法再移动,阀片无法再移动,对阀片的最大行程进行限制;

(4)本方案当推动板移动时,推动板会通过第二移动块拉动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作用是使推动板不受力时自动复位,夹持板移动时会通过第一移动块拉动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作用是使夹持板不受外力时自动复位;

(5)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手柄回转,增加丝杆的稳固性,从而提高阀片的稳固性,同时可以对阀片的最大行程进行限制,防止误操作使阀片受到挤压损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的手柄和环形板连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的丝杆和套筒连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的丝杆和夹持板连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阀腔、3丝杆、4支架、5阀片、6手柄、7环形板、8限位齿、9滑槽、10第一梯形块、11第一弹簧、12压杆、13套筒、14限制板、15凹槽、16夹持板、17推动板、18第二梯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6,一种耐磨螺旋阀门,包括框架1、丝杆3、阀片5和手柄6,框架1内部设置有阀腔2,阀腔2的一侧设置有支架4,阀腔2的内部设置有尼龙滚轮,阀片5通过尼龙滚轮设置在阀腔2内,丝杆3的一端穿过支架4与阀片5相连,丝杆3的另一端穿过框架1与手柄6螺纹连接,框架1、阀腔2、丝杆3、支架4、阀片5、手柄6和尼龙滚轮均采用申请号为201520418985.x的专利文件公开的框架、阀腔、丝杆、支架、阀片、手柄和尼龙滚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板7,环形板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齿8,手柄6的外侧开设有滑槽9,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梯形块10,第一梯形块10与限位齿8相配合;阀片5为合金钢材质,具有耐磨、防腐蚀的作用;

第一梯形块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1的一端,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与滑槽9的底部内壁相焊接,第一梯形块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杆12,压杆12位于手柄6的上方,手柄6远离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筒13,套筒1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橡胶防滑套。

本实施例中,丝杆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制板14,限制板14的一侧与套筒13远离手柄6的一侧相接触,通过丝杆3的移动带动限制板14移动。

本实施例中,套筒13的内壁开设有一侧为开口的凹槽15,凹槽15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夹持板16,夹持板16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侧开设有防滑齿纹,防滑齿轮与丝杆3相配合,通过夹持板16上开设的弧形槽内的防滑齿纹,增加夹持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凹槽15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推动板17,推动板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梯形块18,夹持板16的顶部设有斜面,第二梯形块18的斜面与夹持板16的斜面相接触,第二梯形块18的斜面与夹持板16的斜面挤压,从而使夹持板16向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凹槽1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移动槽,第一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的一侧与夹持板16的一侧相焊接,第一移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槽的顶部内壁相焊接,凹槽15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的底部与推动板17的顶部相焊接,第二移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的一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槽的一侧内壁相焊接,推动板17移动时,推动板17会通过第二移动块拉动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作用是使推动板17不受力时自动复位,夹持板16移动时会通过第一移动块拉动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作用是使夹持板16不受外力时自动复位,通过在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内固定安装限制杆,使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滑动连接,从而使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只能在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内滑动。

实施例二

参照图1-6,一种耐磨螺旋阀门,包括框架1、丝杆3、阀片5和手柄6,框架1内部设置有阀腔2,阀腔2的一侧设置有支架4,阀腔2的内部设置有尼龙滚轮,阀片5通过尼龙滚轮设置在阀腔2内,丝杆3的一端穿过支架4与阀片5相连,丝杆3的另一端穿过框架1与手柄6螺纹连接,框架1、阀腔2、丝杆3、支架4、阀片5、手柄6和尼龙滚轮均采用申请号为201520418985.x的专利文件公开的框架、阀腔、丝杆、支架、阀片、手柄和尼龙滚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框架1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环形板7,环形板7的内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齿8,手柄6的外侧开设有滑槽9,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梯形块10,第一梯形块10与限位齿8相配合;

第一梯形块10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1的一端,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与滑槽9的底部内壁相焊接,第一梯形块10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压杆12,压杆12位于手柄6的上方,手柄6远离框架1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套筒13,套筒1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橡胶防滑套。

本实施例中,丝杆3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限制板14,限制板14的一侧与套筒13远离手柄6的一侧相接触,通过丝杆3的移动带动限制板14移动。

本实施例中,套筒13的内壁开设有一侧为开口的凹槽15,凹槽15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夹持板16,夹持板16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侧开设有防滑齿纹,防滑齿轮与丝杆3相配合,通过夹持板16上开设的弧形槽内的防滑齿纹,增加夹持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凹槽15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推动板17,推动板17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二梯形块18,夹持板16的顶部设有斜面,第二梯形块18的斜面与夹持板16的斜面相接触,第二梯形块18的斜面与夹持板16的斜面挤压,从而使夹持板16向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凹槽1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移动槽,第一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的一侧与夹持板16的一侧相焊接,第一移动块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槽的顶部内壁相焊接,凹槽15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的底部与推动板17的顶部相焊接,第二移动块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的一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槽的一侧内壁相焊接,推动板17移动时,推动板17会通过第二移动块拉动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作用是使推动板17不受力时自动复位,夹持板16移动时会通过第一移动块拉动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作用是使夹持板16不受外力时自动复位,通过在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内固定安装限制杆,使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滑动连接,从而使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只能在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内滑动。阀片5为合金钢材质,具有耐磨、防腐蚀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套筒13转动手柄6使丝杆3带动阀片5水平移动,当手柄6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梯形块10转动,第一梯形块10与对应的限位齿8相互挤压,从而使第一梯形块10回退,此时第一弹簧11收缩,当手柄6停止转动时,第一弹簧11复位,从而使第一梯形块10卡进限位齿8内,防止手柄6回退,增加丝杆3的稳固性,从而提高阀片5的稳固性,通过丝杆3的移动带动限制板14移动,当限制板14的左侧与套筒13的左侧接触时,限制板14将推动板17完全推进凹槽15内,推动板17带动第二梯形块18的斜面与夹持板16的斜面挤压,从而使夹持板16向下移动,夹持板16对丝杆3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夹持板16上开设的弧形槽内的防滑齿纹,增加夹持的稳固性,此时丝杆3无法再移动,阀片5无法再移动,对阀片5的最大行程进行限制,防止误操作使阀片5受到挤压损坏,如果阀片5与框架1的最左侧接触时,阀片5再移动会受到挤压损坏,因此需要对阀片5的最大行程进行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螺旋阀门,包括框架(1)、丝杆(3)、阀片(5)和手柄(6),所述框架(1)内部设置有阀腔(2),所述阀腔(2)的一侧设置有支架(4),所述阀腔(2)的内部设置有尼龙滚轮,所述阀片(5)通过尼龙滚轮设置在阀腔(2)内,所述丝杆(3)的一端穿过支架(4)与阀片(5)相连,所述丝杆(3)的另一端穿过框架(1)与手柄(6)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板(7),环形板(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齿(8),所述手柄(6)的外侧开设有滑槽(9),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梯形块(10),第一梯形块(10)与限位齿(8)相配合;

所述第一梯形块(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1)的一端,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与滑槽(9)的底部内壁相焊接,第一梯形块(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杆(12),压杆(12)位于手柄(6)的上方,所述手柄(6)远离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筒(13),套筒(1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橡胶防滑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制板(14),限制板(14)的一侧与套筒(13)远离手柄(6)的一侧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3)的内壁开设有一侧为开口的凹槽(15),凹槽(15)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夹持板(16),夹持板(16)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侧开设有防滑齿纹,防滑齿轮与丝杆(3)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推动板(17),推动板(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梯形块(18),夹持板(16)的顶部设有斜面,第二梯形块(18)的斜面与夹持板(16)的斜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螺旋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移动槽,第一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的一侧与夹持板(16)的一侧相焊接,第一移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槽的顶部内壁相焊接,凹槽(15)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的底部与推动板(17)的顶部相焊接,第二移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的一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槽的一侧内壁相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磨螺旋阀门,针对现有的耐磨螺旋阀门在使用时,手柄转动后不便于进行固定,压力较大时容易回转,造成阀片发生位移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框架、丝杆、阀片和手柄,所述框架内部设置有阀腔,所述阀腔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阀腔的内部设置有尼龙滚轮,所述阀片通过尼龙滚轮设置在阀腔内,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支架与阀片相连,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框架与手柄螺纹连接,所述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板,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手柄回转,增加丝杆的稳固性,从而提高阀片的稳固性,同时可以对阀片的最大行程进行限制,防止误操作使阀片受到挤压损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舒仁强;叶道方;叶友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弘弈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8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