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水上行走技术领域,具体为单向阀水上行走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水上行走装置,多是基于简单的浮力提供(如充气、泡沫、木质或塑质箱体)等等,形状各自不同;
首先,多数人穿上装置后,难以站稳,致使使用者难以在水面上行走,其次,装置难以进行拆装,致使装置的清理过程极为不便,最后,装置难以稳定与使用者的腿部进行贴合,致使装置易与使用者腿部产生松动现象,进而导致装置难以稳定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单向阀水上行走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包括船型框,所述船型框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船型框通过连接带相连接,所述船型框的内壁一侧固定有水位标识条,且船型框的内部中间处贯穿有固定管,所述船型框的顶部位于固定管的外部固定有上透明挡板,所述固定管的内部设置有鞋体,且固定管与鞋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鞋体拆装的拆装机构,所述鞋体位于固定管的外部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与鞋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鞋体与使用者腿部贴合的夹紧机构;
所述船型框的底部位于固定管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底部两侧均通过第一弹簧合页连接有单向阀板;
所述套管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相对于套管的一侧通过第二弹簧合页连接有前进排水板。
优选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限位盘和限位环,所述限位盘固定于固定管的顶部,所述限位环位于固定管的内部上方,所述鞋体的外壁与限位环的内壁通过防水胶粘贴固定,所述固定管与限位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盘与固定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盘的内部边缘处呈圆弧倒角过渡,形成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限位盘与限位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径与限位盘的内径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位于套管的内部,所述套管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一端延伸至套管的内部且与压板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栓与套管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压板外部位于固定栓的一侧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相对于压板的一侧延伸至套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壁固定有垫圈,所述压板呈弧形结构,且压板外壁相对于固定栓的一侧固定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套管外壁位于连接框架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合页的闭合方向朝向套管,且第二弹簧合页向后最小开角位零度,最大开角一百六十度。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板包括两种状态,其中一种所述状态为单向阀板不受力或下面受力时,呈闭合状态,另一种所述状态为单向阀板仅上方受力时,呈打开状态,且第一弹簧合页最大开角为60度,形成对水的单向阀通过机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使用者穿戴好鞋体入水时,单向阀板和船型框形成的小船可对对使用者起到浮力作用,在第一弹簧合页的作用下,并通过双脚轮换抬出水面的方式,可使小船始终为使用者提供浮力,从而便于使用者在水面上行走。
2、本发明中,使用者穿戴装置并在水中小腿向后蹬时,第二弹簧合页可使前进排水板向外张开,使前进排水板与水流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用于加快装置在水中的前进速度。
3、本发明中,通过螺栓可快速使限位盘与限位环快速分离,进而便于将限位环从固定管中抽出,以便将鞋体从装置中取出,从而提高鞋体清理时的便捷度。
4、本发明中,通过转动固定栓可使压板向套管的中心处移动,进而逐渐缩小鞋体的内径,从而便于使用者的腿部、鞋体和套管三者相互贴合稳定,以便提高前进排水板使用时以及鞋体穿戴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船型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套管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限位环的俯视图;
图7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鞋体;2、前进排水板;3、船型框;4、上透明挡板;5、单向阀板;6、固定栓;7、水位标识条;8、套管;9、固定框架;10、第一弹簧合页;11、限位环;12、限位盘;13、第二弹簧合页;14、圆弧面;15、垫圈;16、导柱;17、密封圈;18、压板;19、防滑垫;20、连接块;21、固定管;22、连接框架;23、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7,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包括船型框3,船型框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船型框3通过连接带23相连接,船型框3的内壁一侧固定有水位标识条7,且船型框3的内部中间处贯穿有固定管21,船型框3的顶部位于固定管21的外部固定有上透明挡板4,固定管21的内部设置有鞋体1,且固定管21与鞋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鞋体1拆装的拆装机构,鞋体1位于固定管21的外部设置有套管8,套管8与鞋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鞋体1与使用者腿部贴合的夹紧机构,船型框3的顶部两端均向上弯曲,以便减小水流对船型框3的阻力;
船型框3的底部位于固定管21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框架9,固定框架9底部两侧均通过第一弹簧合页10连接有单向阀板5;
套管8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连接框架22,连接框架22相对于套管8的一侧通过第二弹簧合页13连接有前进排水板2;
第二弹簧合页13的闭合方向朝向套管8,且第二弹簧合页13向后最小开角位零度,最大开角一百六十度;
单向阀板5包括两种状态,其中一种状态为单向阀板5不受力或下面受力时,呈闭合状态,另一种状态为单向阀板5仅上方受力时,呈打开状态,且第一弹簧合页10最大开角为60度,形成对水的单向阀通过机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鞋体1采用硬质鞋(参考双板滑雪鞋),利用硬质鞋体1与装置连接,便于使用者抬脚时,将船型框3提出水面;
使用者穿戴好鞋体1入水时,单向阀板5和船型框3可形成小船,进而对使用者起到浮力作用,当小船进入水中后,水流会沿着单向阀板5与船型框3缝隙处进入小船中,进而使小船的浮力减小;
当小船内部进入的水流与船型框3内壁的水位标识条7相平齐时,使用者迅速将脚抬出水面,之后单向阀板5会受重力并在第一弹簧合页10的共同作用下呈60度张开,进而快速将船型框3内部的水流排出,以便重新提高小船的浮力,从而使小船能够重新对使用者起到浮力作用,以便使用者能够在水上进行行走;
使用者穿戴装置进行水上行走,小腿向后蹬时,在水流和第二弹簧合页13的作用下,可使前进排水板2向外张开,进而使前进排水板2对水流起到向后推力的作用,以便使装置受到向前的作用力,从而可用于装置划水加速。
参照图2和图7,拆装机构包括限位盘12和限位环11,限位盘12固定于固定管21的顶部,限位环11位于固定管21的内部上方,鞋体1的外壁与限位环11的内壁通过防水胶粘贴固定,固定管21与限位盘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限位盘12与固定管21为一体式结构,限位盘12的内部边缘处呈圆弧倒角过渡,形成圆弧面14,以避免限位盘12的边缘对使用者的腿部造成划伤现象;
限位盘12与限位环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7,密封圈17的内径与限位盘12的内径相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使用时,通过螺栓将限位盘12与限位环11分离后,将限位环11快速从固定管21中抽出,进而将鞋体1从装置中取出,以便对鞋体1进行清洗,从而提高鞋体1清理时的便捷度;
限位盘12与限位环11连接过程中,密封圈17可进一步提升鞋体1与固定管21之间的密封性,进而避免水流从鞋体1顶部的开口进入鞋体1中,从而提高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5,夹紧机构包括压板18,压板18位于套管8的内部,套管8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栓6,固定栓6的一端延伸至套管8的内部且与压板18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固定栓6与套管8通过螺纹旋合连接,压板18外部位于固定栓6的一侧固定有导柱16,导柱16相对于压板18的一侧延伸至套管8的外部;
套管8的内壁固定有垫圈15,压板18呈弧形结构,且压板18外壁相对于固定栓6的一侧固定有防滑垫19,以便进一步增加套管8与鞋体1接触时的摩擦力;
套管8外壁位于连接框架22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20,连接块20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以便进一步提升连接框架22与套管8之间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使用时,转动固定栓6可带动压板18向套管8的中心处移动,进而缩小鞋体1的内径,以便使用者的腿部能够与鞋体1稳定贴合,从而使套管8稳定固定于鞋体1的外部,以便提高前进排水板2使用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其特征在于:包括船型框(3),所述船型框(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船型框(3)通过连接带(23)相连接,所述船型框(3)的内壁一侧固定有水位标识条(7),且船型框(3)的内部中间处贯穿有固定管(21),所述船型框(3)的顶部位于固定管(21)的外部固定有上透明挡板(4),所述固定管(21)的内部设置有鞋体(1),且固定管(21)与鞋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鞋体(1)拆装的拆装机构,所述鞋体(1)位于固定管(21)的外部设置有套管(8),所述套管(8)与鞋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鞋体(1)与使用者腿部贴合的夹紧机构;
所述船型框(3)的底部位于固定管(21)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框架(9),所述固定框架(9)底部两侧均通过第一弹簧合页(10)连接有单向阀板(5);
所述套管(8)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连接框架(22),所述连接框架(22)相对于套管(8)的一侧通过第二弹簧合页(13)连接有前进排水板(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机构包括限位盘(12)和限位环(11),所述限位盘(12)固定于固定管(21)的顶部,所述限位环(11)位于固定管(21)的内部上方,所述鞋体(1)的外壁与限位环(11)的内壁通过防水胶粘贴固定,所述固定管(21)与限位盘(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12)与固定管(2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盘(12)的内部边缘处呈圆弧倒角过渡,形成圆弧面(1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12)与限位环(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7),所述密封圈(17)的内径与限位盘(12)的内径相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压板(18),所述压板(18)位于套管(8)的内部,所述套管(8)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栓(6),所述固定栓(6)的一端延伸至套管(8)的内部且与压板(18)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栓(6)与套管(8)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压板(18)外部位于固定栓(6)的一侧固定有导柱(16),所述导柱(16)相对于压板(18)的一侧延伸至套管(8)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8)的内壁固定有垫圈(15),所述压板(18)呈弧形结构,且压板(18)外壁相对于固定栓(6)的一侧固定有防滑垫(1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8)外壁位于连接框架(22)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20),所述连接块(20)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合页(13)的闭合方向朝向套管(8),且第二弹簧合页(13)向后最小开角位零度,最大开角一百六十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水上行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板(5)包括两种状态,其中一种所述状态为单向阀板(5)不受力或下面受力时,呈闭合状态,另一种所述状态为单向阀板(5)仅上方受力时,呈打开状态,且第一弹簧合页(10)最大开角为60度,形成对水的单向阀通过机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