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开采运输顺槽的带式运输机的移撤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94


本发明涉及矿用顺槽皮带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开采运输顺槽的带式运输机的移撤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煤矿的后退式开采中,采煤工作面采下的煤经过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落在运输顺槽中的带式输送机的机尾上,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带式输送机的机尾也要随着转载机不断地向推进方向移动,带式输送机的总长不断减小。

目前,机尾跟随工作面推进的移动方法为人工拆卸一定距离机尾处,即工作人员到达输送机机尾处,打断皮带并割除一定长度,拆卸对应距离的托辊、机架等,拼接剩余皮带,达到适应于工作面位置的要求。一般采用两种移动方式:一种方式为绞车牵引皮带机机尾移动,牵引一段距离后再移动绞车,以此类推;另一种方式是油缸牵引皮带机机尾移动,油缸包括两只水平油缸和两只锚固油缸,锚固油缸支撑在巷道里作为施力点,通过水平油缸牵引皮带机机尾移动。这都需要工作人员抵达机尾处操作。

目前,无人开采的智能化工作面推进了煤炭生产的一大变革,生产方式的革新体现在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在运输顺槽中的带式输送机机尾随工作面推进的移动,也同样需要变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智能开采运输顺槽的带式运输机的移撤方法,统筹现有技术,使工作人员无需抵达输送机机尾处,实现带式运输机机尾随工作面的推进而进行远程移动,推进智能化开采技术的进一步升级。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智能开采运输顺槽的带式运输机的移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改装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包括机头部、中间部及机尾部,所述机头部内设有储带装置,所述机头部固定于巷道地面,所述中间部和机尾部的每组中间架的支架支腿均位于一条轮对上;

所述轮对包括钢轴,所述钢轴两端安装车轮和制动盘,所述钢轴两端部上表面分别设有用于一组中间架的两根支架支腿插入的支腿槽,所述钢轴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支腿槽贯通的固定孔,所述钢轴侧面设有两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槽;相邻轮对的连接部之间安装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钢芯连接于相邻轮对的连接部的连接槽内;

所述机头部前方设置有牵引设备,所述牵引设备通过钢绳连接于第一条轮对的连接部;

所有轮对位于铺设于巷道地面的轨道上,所有中间架的支架支腿插入相应的支腿槽后通过在固定孔内旋入销轴锁紧。

(2)、随采煤工作面推进,改装后的带式输送机的机尾部需要向前移动时,带式输送机为空载停机状态。

(3)、从带式输送机的中间部靠近机头部的中间架开始,撤掉与机尾部移动距离相同的一组或者多组中间架,并撤出该组中间架对应的轮对、连接钢板,剩余部分原地不动。

(4)、牵引设备的钢绳穿过剩余部分的第一条轮对的连接部的连接槽,拉动剩余部分至机头部;在回拉的同时,储带装置工作,收回多余的皮带。

(5)、带式输送机再次需要移动机尾部时重复步骤(2)至步骤(4)进行撤架,直到带式输送机的储带装置达到饱和。

(6)、剪断皮带,储带装置放出收回的皮带后对皮带进行拼接。

(7)、带式运输机再次需要移动机尾部时重复步骤(2)至步骤(6)进行撤架,直到采煤工作面到达停采线。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应用于智能开采运输顺槽的带式运输机的移撤方法,能够实现带式运输机机尾随工作面的推进的远程移动,工作人员无需到达机尾处进行操作,在机头处拆卸托辊、支架即可;安装及拆卸方便;拆卸的设备及零部件可服务于其他采煤工作面。

本发明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改装后的带式输送机示意图。

图2表示改装后轮对示意图。

图2a表示支腿槽正视图。

图2b表示支腿槽俯视图。

图3表示相邻轮对连接元件示意图。

图中:1-轮对,2-轨道,3-改装后的带式输送机,4-牵引设备,5-支架支腿,6-储带装置,7-皮带,8-托辊,9-钢绳,10-车轮,11-钢轴,12-支腿槽,13-连接部,14-连接槽,15-固定孔,16-固定钢芯,17-连接钢。ⅰ-机头部,ⅱ-中间部(由若干组中间架构成),ⅲ-机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智能开采运输顺槽的带式运输机的移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改装带式输送机

如图1所示,带式输送机3包括机头部ⅰ、中间部ⅱ及机尾部ⅲ,机头部ⅰ内设有储带装置6,机头部ⅰ固定于巷道地面,中间部ⅱ和机尾部ⅲ的每组中间架的支架支腿5均位于一条轮对1上。

如图2所示,轮对1包括钢轴11,钢轴11两端安装车轮10和制动盘,钢轴11两端部上表面分别设有用于一组中间架的两根支架支腿5插入的支腿槽12,支腿槽12的形状尺寸与输送机支架支腿5断面相匹配,如图2a、2b所示,钢轴11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支腿槽12贯通的水平固定孔15,钢轴11侧面一体设有两个连接部13(用于与前后相邻轮对连接,两个连接部13可以位于同侧,也可位于异侧),连接部13上设有圆形的连接槽14;相邻轮对1的连接部13之间安装连接钢板17,如图3所示,连接钢板17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钢芯16连接于相邻轮对1的连接部13的连接槽14内。

机头部ⅰ前方设置有牵引设备4,牵引设备4通过钢绳9连接于第一条轮对1的连接部13。

所有轮对1位于铺设于巷道地面的轨道2上,所有中间架的支架支腿5插入相应的支腿槽12后通过在固定孔15内旋入销轴锁紧。

改装后的带式输送机3与传统带式输送机的区别为:带式输送机3的机尾部ⅲ支架支腿与中间部ⅱ支架支腿不固定在巷道地面上,固定在轮对1的钢轴11的支腿槽12内,轮对1在轨道2上运行。牵引设备4安装在机头部ⅰ前方,并提供足够的牵引力拉动改装后带式输送机3的中间部及机尾部移动。

(2)、随采煤工作面推进,改装后的带式输送机3的机尾部ⅲ需要向前移动时,带式输送机3为空载停机状态。

(3)、从带式输送机3的中间部ⅱ靠近机头部ⅰ的中间架开始,撤掉与机尾部ⅲ移动距离相同的一组或者多组中间架,并撤出该组中间架对应的轮对1、连接钢板17,剩余部分原地不动。

(4)、牵引设备4的钢绳9穿过剩余部分的第一条轮对1的连接部13的连接槽14,拉动剩余部分至机头部ⅰ;在回拉的同时,带式输送机3的储带装置6工作,收回多余的皮带7。

(5)、带式输送机3再次需要移动机尾部ⅲ时重复步骤(2)至步骤(4)进行撤架,直到带式输送机3的储带装置6达到饱和。

(6)、工作人员剪断对应于撤架长度的皮带7,储带装置6再放出收回的皮带后工作人员对皮带进行拼接。

(7)、带式运输机3再次需要移动机尾部ⅲ时重复步骤(2)至步骤(6)进行撤架,直到采煤工作面到达停采线。

本发明方法在顺槽输送机机头拆卸支架,依靠铺设的轨道退回剩余部分,使机尾到达指定位置。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变形、修饰、等同替换或等效替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智能开采运输顺槽的带式运输机的移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改装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3)包括机头部(ⅰ)、中间部(ⅱ)及机尾部(ⅲ),所述机头部(ⅰ)内设有储带装置(6),所述机头部(ⅰ)固定于巷道地面,所述中间部(ⅱ)和机尾部(ⅲ)的每组中间架的支架支腿(5)均位于一条轮对(1)上;

所述轮对(1)包括钢轴(11),所述钢轴(11)两端安装车轮(10)和制动盘,所述钢轴(11)两端部上表面分别设有用于一组中间架的两根支架支腿(5)插入的支腿槽(12),所述钢轴(11)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支腿槽(12)贯通的固定孔(15),所述钢轴(11)侧面设有两个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上设有连接槽(14);相邻轮对(1)的连接部(13)之间安装连接钢板(17),所述连接钢板(17)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钢芯(16)连接于相邻轮对(1)的连接部(13)的连接槽(14)内;

所述机头部(ⅰ)前方设置有牵引设备(4),所述牵引设备(4)通过钢绳(9)连接于第一条轮对(1)的连接部(13);

所有轮对(1)位于铺设于巷道地面的轨道(18)上,所有中间架的支架支腿(5)插入相应的支腿槽(12)后通过在固定孔(15)内旋入销轴锁紧;

(2)、随采煤工作面推进,改装后的带式输送机(3)的机尾部(ⅲ)需要向前移动时,带式输送机(3)为空载停机状态;

(3)、从带式输送机(3)的中间部(ⅱ)靠近机头部(ⅰ)的中间架开始,撤掉与机尾部(ⅲ)移动距离相同的一组或者多组中间架,并撤出该组中间架对应的轮对(1)、连接钢板(17),剩余部分原地不动;

(4)、牵引设备(4)的钢绳(9)穿过剩余部分的第一条轮对(1)的连接部(13)的连接槽(14),拉动剩余部分至机头部(ⅰ);在回拉的同时,储带装置(6)工作,收回多余的皮带(7);

(5)、带式输送机(3)再次需要移动机尾部(ⅲ)时重复步骤(2)至步骤(4)进行撤架,直到带式输送机(3)的储带装置(6)达到饱和;

(6)、剪断皮带(7),储带装置(6)放出收回的皮带后对皮带进行拼接;

(7)、带式运输机(3)再次需要移动机尾部(ⅲ)时重复步骤(2)至步骤(6)进行撤架,直到采煤工作面到达停采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开采运输顺槽的带式运输机的移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改装带式输送机;(2)、随采煤工作面推进,改装后的带式输送机的机尾部需要向前移动时,带式输送机为空载停机状态;(3)、从带式输送机的中间部靠近机头部的中间架开始,撤掉与机尾部移动距离相同的一组或者多组中间架,并撤出该组中间架对应的轮对、连接钢板,剩余部分原地不动;(4)、牵引设备的钢绳穿过剩余部分的第一条轮对的连接部的连接槽,拉动剩余部分至机头部;在回拉的同时,储带装置工作,收回多余的皮带。本发明能够实现带式运输机机尾随工作面的推进的远程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峰;武俊成;邓存宝;吴玉程;金智新;郝朝瑜;王延生;杨艳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6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