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水阀结构和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水阀结构和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燃气热水器的调水功能实现方式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通过内部程序控制电器件动作以调节水流量,但是其成本较高,维修难度大,导致其难以普及使用。

第二种是通过外部手动调节调水阀芯旋转以调节水流量,其调水操作更加直观,但是由于调水阀芯的进水孔大于其出水孔,当水经调水阀芯的进水孔进入到调水阀芯里面后再由调水阀芯的出水孔流出时,由于水由孔面积较大的进水孔切换至孔面积较小的出水孔,因为孔面积的减小会导致水的流速激增,出现射流现象,进而容易影响水流信号的反馈和容易导致恒温性能受到影响,水温波动大,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用户烫伤的情况,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调水阀结构,其结构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调水阀的射流现象。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调水阀结构,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采用直通结构,在所述阀体内形成流体通道,在所述流体通道两端分别形成进水口和出水口;

调水阀芯,所述调水阀芯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用于调节水流量大小,在所述调水阀芯其中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在所述调水阀芯两侧和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之间分别留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调水阀芯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垂直于所述流体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流体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均呈圆形,所述安装槽的内径大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径以使在所述调水阀芯两侧、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凹陷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水阀芯部分伸入到所述凹陷部里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调水阀芯底部、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上形成有台阶,所述调水阀芯支撑在所述台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穿过阀体的侧壁后插入到所述调水阀芯的调节槽里面,通过所述限位螺钉定位所述调水阀芯并使所述调水阀芯可以相对阀体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槽呈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其调水阀的结构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调水阀结构的射流现象。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燃气热水器,具有如上述所述的调水阀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调水阀结构和燃气热水器,其结构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调水阀结构的射流现象,以保障水流信号的正常反馈和燃气热水器的恒温性能,避免水温波动出现用户烫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水阀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水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水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水阀的大流量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水阀的小流量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水阀结构,包括:

阀体1,阀体1采用直通结构,在阀体1内形成流体通道100,在流体通道100两端分别形成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

调水阀芯2,调水阀芯2设置于阀体1上用于调节水流量大小,在调水阀芯2其中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孔201和出水孔202,在调水阀芯2两侧和流体通道100的内壁之间分别留有间隙。

本实施例的调水阀结构,其结构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调水阀结构的射流现象,以保障水流信号的正常反馈和燃气热水的恒温性能,避免水温波动出现用户烫伤的情况。

具体的,如图4所示,使用大流量时,将调水阀芯2调节到大水量状态,此时调水阀芯2的进水孔201和阀体1的进水口101正对,出水孔202和出水口102正对,水流流经进水孔201和出水孔202,同时亦向在调水阀芯2两侧和流体通道100的内壁之间分别留有的间隙分流;

如图5所示,使用小流量时,将调水阀芯2调节到小水量状态,此时调水阀芯2的进水孔201和阀体1的进水口101呈90°的垂直状态,水流只能从在调水阀芯2两侧和流体通道100的内壁之间分别留有的间隙分流,而通过调水阀芯2的进水孔201和出水孔202对流经间隙的水流产生压力缓冲,由此达到一定程度上解决调水阀结构的射流现象之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阀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调水阀芯2的安装槽103,安装槽103垂直于流体通道100,调水阀芯2可在安装槽103里面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以实现调节阀体水流量大小之目的,且其设计合理、巧妙,可方便用户对水流量实现调节。

优选的,安装槽103贯穿流体通道100,由此可使得通过安装于安装槽103里面的调水阀芯2可对流经流体通道100的水流量实现有效的调节。

更优选的,流体通道100和安装槽103的横截面均呈圆形,安装槽103的内径大于流体通道100的内径以使在调水阀芯2两侧、流体通道100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凹陷部104,在该凹陷部104内形成或者留有所述间隙,通过该间隙实现对水流的分流和缓冲,由此达到一定程度上解决调水阀结构的射流现象之目的。

具体的,调水阀芯2部分伸入到凹陷部104里面,即在凹陷部104和调水阀芯2伸入到凹陷部104的部分之间形成间隙,通过该间隙实现对水流的分流和缓冲,由此达到一定程度上解决调水阀结构的射流现象之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水阀芯2底部、流体通道100的内壁上形成有台阶105,调水阀芯2支撑在台阶105上,由此可便于实现对调水阀芯2的限定,使得调水阀芯2调节水流量的性能和作用更加稳定、可靠和准确。

具体的,在阀体1上设置有限位螺钉3,限位螺钉3穿过阀体1的侧壁后插入到调水阀芯2的调节槽203里面,通过限位螺钉3定位调水阀芯2并使调水阀芯2可以相对阀体1转动,其结果简单,易于实现对于调水阀芯2的限定,实现大水流量和小水流量之间的切换。

具体的,调节槽203呈圆弧形,由此可易于实现对于调水阀芯2的限定同时使得调水阀芯2可以相对阀体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进水管、热交换器和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调水阀,调水阀的进水端和进水管连接,出水端和热交换器连接。由于具有如实施例一所描述的调水阀,因此同样具有结构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调水阀的射流现象、以保障水流信号的正常反馈和燃气热水器的恒温性能、避免水温波动出现用户烫伤的情况的优点。

因为已在实施例一中对调水阀进行详细、全面的描述,因此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以节省篇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调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所述阀体(1)采用直通结构,在所述阀体(1)内形成流体通道(100),在所述流体通道(100)两端分别形成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

调水阀芯(2),所述调水阀芯(2)设置于所述阀体(1)上用于调节水流量大小,在所述调水阀芯(2)其中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孔(201)和出水孔(202),在所述调水阀芯(2)两侧和所述流体通道(100)的内壁之间分别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调水阀芯(2)的安装槽(103),所述安装槽(103)垂直于所述流体通道(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3)贯穿所述流体通道(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100)和所述安装槽(103)的横截面均呈圆形,所述安装槽(103)的内径大于所述流体通道(100)的内径以使在所述调水阀芯(2)两侧、所述流体通道(100)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凹陷部(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水阀芯(2)部分伸入到所述凹陷部(104)里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水阀芯(2)底部、所述流体通道(100)的内壁上形成有台阶(105),所述调水阀芯(2)支撑在所述台阶(10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调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限位螺钉(3),所述限位螺钉(3)穿过阀体(1)的侧壁后插入到所述调水阀芯(2)的调节槽(203)里面,通过所述限位螺钉(3)定位所述调水阀芯(2)并使所述调水阀芯(2)可以相对阀体(1)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调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203)呈圆弧形。

9.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调水阀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水阀结构和燃气热水器,其中调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采用直通结构,在所述阀体内形成流体通道,在所述流体通道两端分别形成进水口和出水口;调水阀芯,所述调水阀芯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用于调节水流量大小,在所述调水阀芯其中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在所述调水阀芯两侧和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之间分别留有间隙,其结构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调水阀的射流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彭金东;史衍龙;邓飞忠;穆生鸿;仇明贵;潘叶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6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