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及其置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91


本发明涉及输尿管支架,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及其置入方法。



背景技术:

输尿管是身体内将尿液从肾输送到膀胱的管状通道;输尿管支架用于在具有输尿管梗阻或损伤的患者中促进从肾到膀胱的尿液引流,或在多种手术操作中保护输尿管的完整性;现有的输尿管支架通常是由聚合物制成的约30cm长、中空导管状装置并且置于输尿管内,其中远端部分于肾中且近端部分于膀胱中。

现有输尿管支架覆盖了整个输尿管,患者会产生有不舒适的感觉。此外,这种输尿管支架由于塞满输尿管,其引流效果非常有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该输尿管支架系统在起到支撑输尿管的同时避免挤满输尿管,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此外,该输尿管支架与输尿管之间存在的缝隙可极大提高引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输尿管支架与鞘管,所述的输尿管支架能够通过该鞘管完成植入工作;

所述的输尿管支架包括:

柔性筒体,其呈轴向延伸,所述的柔性筒体包括柔性薄壁以及由柔性薄壁限定出的轴向延伸的气腔,所述的柔性薄壁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的柔性筒体具有近端与远端;

移动杆,其可轴向移动地贯穿气腔设置,所述移动杆具有近端与远端,所述移动杆的远端与柔性筒体的远端固定连接;

止抵件,其设置在柔性筒体的近端以阻止柔性筒体近端发生轴向位移;

支撑弹性件,其贯穿所述气腔轴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弹性件的远端与柔性筒体远端或者移动杆的远端固定,其近端与柔性筒体的近端或者止抵件固定;移动杆的轴向往复移动带动支撑弹性件压缩或者释放以驱使柔性筒体处于堆叠状态或者展开状态;

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具有阻止柔性筒体近端与远端发生相对位移的紧张状态以及允许柔性筒体远端朝向其近端移动的放松状态。

本发明通过首先将柔性筒体植入输尿管,此植入过程由于柔性筒体的径向尺寸较小可以实现快速植入;然后通过移动杆、弹性支撑件、止抵件与限位机构的配合将设有引流孔的柔性筒体压缩且能够持续保持的堆叠状态,实现支撑输尿管的功能同时减轻对输尿管壁的压力,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且存在的缝隙能够优化引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杆的近端以可拆卸设有用于推动移动杆发生轴向往复移动的推拉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弹性件为一套设在移动杆上的压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止抵件包括设置在柔性筒体近端的止抵顶。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还包括部分贯穿所述气腔设置的推送管,所述的移动杆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推送管内,所述的移动杆上设有弹性抵压部,所述的弹性抵压部具有收纳在推送管内的紧张状态以及从推动管中脱出与止抵顶相抵的放松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抵压部为一弹性喇叭环,所述的弹性喇叭环与移动杆连接且其在紧张状态时收缩在推送管中,拉动推送管使其远离移动杆进而实现弹性喇叭环释放与止抵顶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拉件包括一能够与移动杆卡接的卡接部以及用于驱动卡接部移动的推动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柔性薄壁周身均匀设置多个引流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抵压部设置在推送管前侧开口段,且所述弹性抵压部被配置为当柔性筒体转换成堆叠状态时其位于止抵件的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杆贯穿柔性筒体的远端设有阻挡帽,所述的阻挡帽与柔性筒体的远端外壁相抵,所述的支撑弹性件的远端与阻挡帽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置入输尿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输尿管支架进入鞘管,处于展开状态的柔性筒体伸出该鞘管,且柔性筒体顶端的止抵件与鞘管相抵,拉动移动杆促使柔性筒体的远端朝向其近端进行直线移动,柔性筒体逐渐由展开状态压缩成目标的堆叠状态,限位机构处于紧张状态;

步骤2):停止移动杆与柔性筒体的位移,限位机构释放使其与止抵件相抵,以此确保柔性筒体保持在堆叠状态,完成植入工作。

通过该鞘管,可以完成输尿管支架的植入操作;且鞘管的远端与止抵件相抵,在移动杆带动柔性筒体的远端发生轴向移动时,鞘管阻止了柔性筒体的近端的位移,以促使柔性筒体从展开状态向堆叠状态的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系统(柔性筒体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b部、c部以及d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柔性筒体处于堆叠状态时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系统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或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头”、“尾”、“远”、“近”、“轴向”以及“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改良的输尿管支架,该支架包括柔性筒体5:

柔性筒体5呈轴向延伸,所述的柔性筒体包括柔性薄壁以及由柔性薄壁限定出的轴向延伸的气腔,所述的柔性薄壁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的柔性筒体具有近端52与远端51;请参阅图1,所述的柔性筒体5呈展开状态,请参阅图3,所述的柔性筒体5呈堆叠状态,在处于展开状态时,柔性筒体5呈长条形布置,其径向尺寸较小不足以支撑输尿管,对其进行轴向压缩,由于柔性薄壁引流孔的存在,其柔性材质促使其由展开状态转换为堆叠状态,此时,径向尺寸发生增大以能够支撑起输尿管,而堆叠过程产生的螺纹与输尿管内壁存在间隙,改善了现有的输尿管支架全覆盖输尿管的缺陷,极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存在的缝隙可以极大提高尿液的引流效果。

所述的柔性筒体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的引流孔在达到引流效果的同时还具有帮助柔性筒体从展开状态转换成折叠状态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筒体上布满引流孔。

基于此,本发明通过以上驱动压缩机构驱动柔性筒体在植入体内后由展开状态转换成堆叠状态,并最终以堆叠状态保持在输尿管中。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压缩机构包括移动杆1、止抵件3、支撑弹性件2、限位机构;

移动杆1可轴向移动地贯穿气腔设置,所述移动杆1具有近端与远端,所述移动杆的1远端与柔性筒体的远端固定连接;止抵件设置在柔性筒体的近端以阻止柔性筒体近端发生轴向位移;如此,移动杆向后侧发生轴向位移时,其可以带动柔性筒体的远端朝向其近端移动,由于止抵件的存在,止抵件与鞘管或者其他通道相抵,如此,柔性筒体的近端不发生位移,通过柔性筒体远端朝向其近端的挤压将其压缩成堆叠状。

柔性筒体5需要在植入前保持其展开状态同时又需要在植入后保持堆叠状态,即需要其在堆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发生切换;本发明提供的支架还包括支撑弹性件2,其贯穿所述气腔轴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弹性件2的远端与柔性筒体5远端或者移动杆1的远端固定,其近端与柔性筒体5的近端或者止抵件固定;移动杆1的轴向往复移动带动支撑弹性件压缩或者释放以驱使柔性筒体处于堆叠状态或者展开状态;亦或若需要调节堆叠状态的压缩程度,也可以通过移动杆与支撑弹性件的压缩程度进行实时调节,以适配不同尺寸的输尿管。

为了在植入完成后促使支撑弹性件2处于压缩以保证柔性筒体的堆叠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支架还包括限位机构,请参阅图1与图3,所述的限位机构具有阻止柔性筒体近端与远端发生相对位移的紧张状态以及允许柔性筒体远端朝向其近端移动的放松状态。

本发明通过首先将柔性筒体5植入输尿管,此植入过程由于柔性筒体5的径向尺寸较小可以实现快速植入;然后通过移动杆1、弹性支撑件2、止抵件3与限位机构的配合将设有引流孔的柔性筒体5压缩且能够持续保持的堆叠状态,实现支撑输尿管的功能同时减轻对输尿管壁的压力,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且存在的缝隙能够优化引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杆1的近端以可拆卸设有用于推动移动杆1发生轴向往复移动的推拉件7;所述的推拉件实现结构形式较多,例如采用连接杆拉动移动杆发生轴向位移;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方式,所述的推拉件包括一能够与移动杆卡接的卡接部以及用于驱动卡接部移动的推动部;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所述的移动杆上设有卡接槽13,所述的卡接部为能够弹性夹设在卡接槽的弹性夹4,所述的推动部为设置在弹性夹后侧的推拉杆;如此,在需要拉动移动杆发生位移时,可以将弹性夹7夹设在卡接槽上然后拉动推拉杆实现移动杆的轴向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弹性件2为一套设在移动杆1上的压簧,压簧的可压缩以及可释放允许柔性筒体5的展开或者堆叠,或者调节其堆叠状态。

所述的止抵件3实现形式较多,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的止抵件包括设置在柔性筒体近端的止抵顶3,柔性筒体的远端朝向靠近其近端的移动时,去近端的止抵顶能够与鞘管的头端相抵,如此,止抵顶3限制了柔性筒体近端的轴向位移;具体地,所述的止抵顶3可以为一固定帽形式;

为了保持柔性筒体的堆叠状态,本发明优选采用如下限位结构;在所述支架还包括部分贯穿所述气腔推送管8,所述的移动杆1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推送管8内,所述的移动杆1上设有弹性抵压部4,所述的弹性抵压部具有收纳在推送管内的紧张状态以及从推动管中脱出与止抵顶相抵的放松状态;即弹性抵压部在柔性筒体完成压缩堆叠工作前,其收缩在推送管中,当确保完成最终的堆叠工作后,弹性抵压部抵压在止抵顶上,藉由移动杆1与柔性筒体5远端的固定且移动杆1与弹性抵压部4的固定限制柔性筒体5的压缩或者展开变形,保持其堆叠状态,最终完成植入;具体地,请参阅图2与图3,所述的弹性抵压部4为一弹性喇叭环,所述的弹性喇叭环与移动杆1连接且其在紧张状态时收缩在推送管中,拉动推送管使其远离移动杆进而实现弹性喇叭环从推送管8中释放与止抵顶3相抵;可选地,所述的移动杆设有卡槽12供弹性喇叭环4卡接其中。

如上所述的限位机构,在进行植入输尿管支架时,同时拉动移动杆与推送管,则由于同步移动,则弹性喇叭环会收缩在推送管中,直至将推送管拉至止抵顶的后方时,此时柔性筒体的堆叠程度需要满足局部支撑的作用;然后静止移动杆,持续拉动推送管,移动杆与推送管的相对移动会将弹性喇叭环从推送管中弹出,以此实现弹性喇叭环与止抵顶相抵以保证柔性筒体稳定处于堆叠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喇叭环处于推送管头端开口段且弹性喇叭环与抵压顶的之间的轴向间距与柔性筒体的远端的压缩高度差相适配,以确保柔性筒体被压缩成理想的堆叠状态时推送管能够处于止抵顶的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薄壁周身均匀设置多个引流孔;所述的多个引流孔可供柔性筒体在受到压缩时能够及时释放气压,以允许其转换成堆叠状态。

可选地,请参阅图2,所述移动杆1贯穿柔性筒体5的远端设有阻挡帽11,所述的阻挡帽11与柔性筒体1的远端外壁相抵,压簧2的远端21与阻挡帽11固定连接,而且近端22与止抵顶固定连接;

另外,所述的柔性筒体为软质塑料薄膜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该系统包括:

上述所述改良的输尿管支架;

鞘管6,所述的改良的输尿管支架能够通过该鞘管6完成植入工作,且所述的鞘管远端与止抵件相抵。

通过该鞘管,可以完成输尿管支架的植入操作;且鞘管的远端与止抵件相抵,在移动杆带动柔性筒体的远端发生轴向移动时,鞘管阻止了柔性筒体的近端的位移,以促使柔性筒体从展开状态向堆叠状态的转换。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4,本发明提供上述输尿管支架系统植入输尿管支架的工作过程:

步骤1):输尿管支架进入鞘管6的中心通道,处于展开状态的柔性筒体伸出该鞘管,且柔性筒体5顶端的止抵顶3与鞘管6相抵,同步同速拉动推动杆与推送管6,推动杆通过弹性夹7带动移动杆向后侧进行直线移动,阻挡帽11带动柔性筒体5的远端朝向其近端靠近,柔性筒体逐渐由展开状态压缩成目标的堆叠状态;与此同时,推送管6的头端恰好位于止抵顶3上方时,

步骤2):接续拉动推送管8,由于移动杆与柔性筒体此时均静止,则固定在移动杆且收缩在推送管8的弹性喇叭环脱出推送管并与止抵顶相抵,由此完成植入工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输尿管支架与鞘管,所述的输尿管支架能够通过该鞘管完成植入工作;

所述的输尿管支架包括:

柔性筒体(5),其呈轴向延伸,所述的柔性筒体(5)包括柔性薄壁以及由柔性薄壁限定出的轴向延伸的气腔,所述的柔性薄壁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的柔性筒体具有近端(52)与远端(51);

移动杆(1),其可轴向移动地贯穿气腔设置,所述移动(5)杆具有近端与远端,所述移动杆(1)的远端与柔性筒体(5)的远端固定连接;

止抵件(3),其设置在柔性筒体(5)的近端以阻止柔性筒体(5)近端发生轴向位移;

支撑弹性件(2),其贯穿所述气腔轴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弹性件(2)的远端与柔性筒体远端或者移动杆的远端固定,其近端与柔性筒体的近端或者止抵件固定;移动杆(1)的轴向往复移动带动支撑弹性件压缩或者释放以驱使柔性筒体处于堆叠状态或者展开状态;

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具有阻止柔性筒体(5)近端与远端发生相对位移的紧张状态以及允许柔性筒体(5)远端朝向其近端移动的放松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杆的近端以可拆卸设有用于推动移动杆发生轴向往复移动的推拉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弹性件为一套设在移动杆上的压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抵件(3)包括设置在柔性筒体近端的止抵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部分贯穿所述气腔设置的推送管(8),所述的移动杆(1)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推送管(8)内,所述的移动杆(1)上设有弹性抵压部(4),所述的弹性抵压部(4)具有收纳在推送管内的紧张状态以及从推动管中脱出与止抵顶相抵的放松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抵压部为一弹性喇叭环(4),所述的弹性喇叭环(4)与移动杆(1)连接且其在紧张状态时收缩在推送管(8)中,拉动推送管使其远离移动杆进而实现弹性喇叭环释放与止抵顶相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拉件包括一能够与移动杆卡接的卡接部(7)以及用于驱动卡接部移动的推动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抵压部设置在推送管前侧开口段,且所述弹性抵压部被配置为当柔性筒体转换成堆叠状态时其位于止抵件的后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贯穿柔性筒体的远端设有阻挡帽(11),所述的阻挡帽(11)与柔性筒体(5)远端外壁相抵,所述的支撑弹性件的远端与阻挡帽固定连接。

10.一种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置入输尿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输尿管支架进入鞘管,处于展开状态的柔性筒体伸出该鞘管,且柔性筒体顶端的止抵件与鞘管相抵,拉动移动杆促使柔性筒体的远端朝向其近端进行直线移动,柔性筒体逐渐由展开状态压缩成目标的堆叠状态,限位机构处于紧张状态;

步骤2):停止移动杆与柔性筒体的位移,限位机构释放使其与止抵件相抵,以此确保柔性筒体保持在堆叠状态,完成植入工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系统,该输尿管支架系统在起到支撑输尿管的同时避免挤满输尿管,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此外,该输尿管支架与输尿管之间存在的缝隙可极大提高引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俞洪元;徐荣;吴宏剑;郑兴荣;张子扬;李辰晨;李芳柄;李雪影;邱继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医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5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