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5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用脚踝矫正板用于因偏瘫等踝关节肌肉控制异常的使用者,使用者取站立位,脚踩在踝关节矫正板上,在自身体重作用下,强制踝关节保持在某一异常姿势的作用。现有的踝关节矫正板通常是通过一块角度可调的踏板,人体脚部踩踏在踏板上,利用人体自身重力对足部进行矫正(如申请号201630266000.6)。但是这种矫正板的踏板的倾斜角度虽然可以调节,但却是分档调节,相邻两档之间的踏板的倾斜角度之间的跨度较大,不适合患者循序渐进地对踝关节进行矫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它既可以对矫正板的角度进行多挡调节,也可以对矫正板的角度进行微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任意角度以满足患者在对踝关节矫正时不同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包括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矫正板,所述矫正板的左端铰接在第一支撑臂的上端,支撑臂的下端和调节板的左端都与支架的中间杆铰接,支架的两个支脚的下端各固定有一个向外凸起的短轴,每个短轴插套在对应的一个底支板左端的其中一个u型孔内,多个u型孔左右方向设置,两个底支板前后对称设置并固定连接;两个底支板的右端之间固定有支撑杆,矫正板的右端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调节板的右端插套在基板左端的插孔内,基板的右端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调节板上设有驱使其靠近或远离基板的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调节板平行设置的螺杆,螺杆螺接在蜗轮的中部,蜗轮铰接在第一轴承座上,第一轴承座固定在调节板上,蜗轮啮合有前后方向设置的蜗杆,蜗杆的端部铰接在第二轴承座上,第二轴承座固定在调节板上,蜗杆的前端固定有调节手轮;所述螺杆的右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基板上。

两块底支板的右端之间通过条形板固定连接,条形板的下底面与底支架的下底面齐平设置。

所述两块底支板的右端之间固定有加强杆。

所述矫正板的右端固定有与其垂直设置的挡板。

所述调节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在15°~30°之间。

所述调节板与矫正板之间的夹角为β,β的取值范围在0°~5°之间。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既可以对矫正板的角度进行多挡调节,也可以对矫正板的角度进行微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任意角度以满足患者在对踝关节矫正时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图2关于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关于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包括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矫正板11,所述矫正板11的左端铰接在第一支撑臂12的上端,支撑臂12的下端和调节板13的左端都与支架14的中间杆141铰接,支架14的两个支脚142的下端各固定有一个向外凸起的短轴143,每个短轴143插套在对应的一个底支板15左端的其中一个u型孔151内,多个u型孔151左右方向设置,两个底支板15前后对称设置并固定连接;两个底支板15的右端之间固定有支撑杆16,矫正板11的右端铰接在支撑杆16上;所述调节板13的右端插套在基板17左端的插孔171内,基板17的右端铰接在支撑杆16上,所述调节板13上设有驱使其靠近或远离基板17的调节机构。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调节板13平行设置的螺杆18,螺杆18螺接在蜗轮19的中部,蜗轮19铰接在第一轴承座20上,第一轴承座20固定在调节板13上,蜗轮19啮合有前后方向设置的蜗杆21,蜗杆21的端部铰接在第二轴承座22上,第二轴承座22固定在调节板13上,蜗杆21的前端固定有调节手轮27;所述螺杆18的右端通过连接板23固定在基板17上。

更进一步的说,两块底支板15的右端之间通过条形板24固定连接,条形板24的下底面与底支架15的下底面齐平设置。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两块底支板15的右端之间固定有加强杆25。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矫正板11的右端固定有与其垂直设置的挡板26。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调节板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在15°~30°之间,短轴143插套在最左侧的u型孔151时,调节板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短轴143插套在最右侧的u型孔151时,调节板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短轴143在任意两个相邻之间的u型孔151切换时,调节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差相等。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调节板13与矫正板11之间的夹角为β,β的取值范围在0°~5°之间。

工作原理:短轴143插套在不同的u型孔151内时,调节板13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不同,且短轴143插套在越靠右的u型孔内时,调节板13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越大,从而对矫正板的角度进行多挡调节;转动调节手轮27,调节手轮27带动蜗杆21转动,蜗杆21带动蜗轮19转动,蜗轮19带动螺杆18移动,螺杆18驱使调节板继续插入到基板的插孔内或驱使调节板从基板的插孔内抽出一部分,调节板的位置改变带动支撑臂12的下端位置改变,当支撑臂12的下端向左移动时,调节板13与矫正板11之间的夹角增大,反之则减小,从而完成对矫正板11。

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包括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矫正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板(11)的左端铰接在第一支撑臂(12)的上端,支撑臂(12)的下端和调节板(13)的左端都与支架(14)的中间杆(141)铰接,支架(14)的两个支脚(142)的下端各固定有一个向外凸起的短轴(143),每个短轴(143)插套在对应的一个底支板(15)左端的其中一个u型孔(151)内,多个u型孔(151)左右方向设置,两个底支板(15)前后对称设置并固定连接;两个底支板(15)的右端之间固定有支撑杆(16),矫正板(11)的右端铰接在支撑杆(16)上;所述调节板(13)的右端插套在基板(17)左端的插孔(171)内,基板(17)的右端铰接在支撑杆(16)上,所述调节板(13)上设有驱使其靠近或远离基板(17)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调节板(13)平行设置的螺杆(18),螺杆(18)螺接在蜗轮(19)的中部,蜗轮(19)铰接在第一轴承座(20)上,第一轴承座(20)固定在调节板(13)上,蜗轮(19)啮合有前后方向设置的蜗杆(21),蜗杆(21)的端部铰接在第二轴承座(22)上,第二轴承座(22)固定在调节板(13)上,蜗杆(21)的前端固定有调节手轮(27);所述螺杆(18)的右端通过连接板(23)固定在基板(1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底支板(15)的右端之间通过条形板(24)固定连接,条形板(24)的下底面与底支架(15)的下底面齐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底支板(15)的右端之间固定有加强杆(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板(11)的右端固定有与其垂直设置的挡板(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在15°~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3)与矫正板(11)之间的夹角为β,β的取值范围在0°~5°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踝关节矫正装置,包括矫正板,矫正板的左端铰接在第一支撑臂的上端,支撑臂的下端和调节板的左端都与支架的中间杆铰接,支架的两个支脚的下端各固定有一个短轴,每个短轴插套在对应的一个底支板左端的其中一个U型孔内;两个底支板的右端之间固定有支撑杆,矫正板的右端铰接在支撑杆上;调节板的右端插套在基板左端的插孔内,基板的右端铰接在支撑杆上,调节板上设有驱使其靠近或远离基板的调节机构。本发明既可以对矫正板的角度进行多挡调节,也可以对矫正板的角度进行微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任意角度以满足患者在对踝关节矫正时不同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郭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尚诚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4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