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特别涉及一种人体烘干机。



背景技术:

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新陈代谢功能和抗病力。普通人在家中洗澡频率一般,洗澡后使用毛巾擦拭身体上的多余水分。当对于澡堂和热爱健身的人而言,澡堂中一般具有较多洗澡的人,而热爱健身的人一般洗澡较为频繁,每次洗澡后都擦拭身而使用多张毛巾,使得清洗毛巾导致能源浪费及使用洗涤剂导致河川环境污染。故而当下研发有人体烘干机,例如申请号为cn105358027a的中国专利“人体烘干机”,其包括机壳,由上部结合踏板的上机体与下机体构成;机盖单元,结合在上述机壳的上部;送风单元,凭借安装在上述机壳内部的高速旋转送风机的驱动而让外部空气流入内部;及压缩气室,针对流入上述送风单元的空气进行压缩后通过排放口的喷嘴吐出空气,其在淋浴或洗澡后以热风或冷风烘干整个身体而得以减少用来擦拭身体的毛巾与洗涤剂的量,并把芬多精(phytoncide)或芳香精(aroma)之类的芳香剂或保湿剂喷射到身体而得以发挥出预防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皮肤炎等皮肤病的效果。

但如其说明书附图1和说明书附图3所示,踏板上表面上设置有多条间隔设置弧形突条,而作为向上喷出热空气的排放口喷嘴位于弧形凸起之间,且排放口喷嘴低于或与踏板上表面齐平。作为人体烘干机,其使用环境必然是浴室等湿度大的地方,使用者在洗澡后站在踏板上后身体上的水珠会下滑或滴落在踏板上,这部分的水在烘干机不工作如使用者使用完毕离开或使用者还未进行使用时,会汇聚在弧形突条的间距之间,覆盖排放口喷嘴的上端口,导致使用者下次使用时水分随气流向人体喷起,其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烘干机,避免了在人体烘干机不工作时液体积攒覆盖排气喷嘴,防止踏板上残留液体随气流喷起,进而保证人体烘干机使用更为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人体烘干机,包括承重机壳、机盖机壳、驱风机构和踏板;所述驱风机构包括有安装于承重机壳内的压缩风室和安装于机盖机壳内的压缩风机,所述压缩风室上表面连通设有多个排气喷嘴,所述排气喷嘴上端贯穿穿出承重机壳的上表面,所述踏板固定于承重机壳外侧的上表面,所述踏板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隙,所述排气喷嘴上端分布于间隔空隙,所述踏板还包括位于间隔空隙内且位于排气喷嘴的上方设有垫高部,所述垫高部上表面高于间隔空隙的底部,且所述垫高部对应每一排气喷嘴开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排气喷嘴的上端竖直方向上对准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申请的人体烘干机工作时,其与现有的人体烘干机相同,由于其排气喷嘴上端向外排气,由此无需考虑液体积攒于排气喷嘴上,而当液体流动离开排气喷嘴,或人体烘干机不进行工作时,落于踏板上的液体受排气喷嘴所喷出的气流推动或自行流延,垫高部上的液体将流入间隔空隙的底部,由此避免了在人体烘干机不工作时液体积攒覆盖排气喷嘴,防止踏板上残留液体随气流喷起,进而保证人体烘干机使用更为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高部与间隔空隙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垫高部上的液体流入间隔空隙,进而加强垫高部表面液体排出效果,减少垫高部上积攒液体的可能,进一步保证人体烘干机使用更为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隔空隙的底面和垫高部的上表面自踏板中心向外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此间隔空隙和垫高部上表面上的液体在无外界气流推动作用下,其具有自踏板中心向外流动的趋势,由此加快垫高部上表面上的液体流动速度,以减少垫高部上液体滞留的可能,进一步保证人体烘干机使用更为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喷嘴包括圆孔喷嘴和长孔喷嘴,所述长孔喷嘴对准使用者踩踏在踏板时的股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人体不同部位表面水分挥发难易程度,继而增大股间干燥的速度,便于人体烘干机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机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至少设置有三个支撑垫脚;其中至少两所述支撑垫脚安装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与驱风机构耦接,且所述压力感应器向驱风机构传送启停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感应器为现有技术,其可根据其灵敏度检测到一定范围的压力,本领域人员安置压力感应器后,用于感应人体烘干机上是否承重有人体或等近人体重量的物体,压力范围为根据实际支撑脚设置和需求设定;若有则向驱风机构输送启动信号,若无则相驱风机构输送停止信号,进而实现有人站立与人体烘干机上则启动,人走下人体烘干机则关闭,继而避免使用者进行人为的按动开关等额外启动操作,便于使用,同时避免使用者离开后人体烘干机继续工作,进而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感应器所安装支撑垫脚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机盖机壳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此避免机盖机壳和机盖机壳内驱风机构对压力感应器的影响,尤其是减少驱风机构启动和工作时的振动对压力感应器的影响,提高人体烘干机启停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底面还安装有与地面抵触的体重测试器,所述体重测试器为压力检测感应器,所述机盖机壳内安装有与体重测试器的控制电路板,以及所述机盖机壳顶部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耦接的显示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人体烘干机在具备烘干机的功能同时,还具备体重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缩风机转动轴水平横置的状态固定于机盖机壳内,所述承重机壳在压缩风机进风口朝向一侧和背离使用者踏上踏板方向的一侧均开有采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风机水平横置,减少压缩风机工作过程中对人体烘干机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同时还可对应在底座上增设采风口,由此增大外界空气被压缩风机抽入机盖机壳时的流动截面面积,减少人体烘干机工作时空气流动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采风口设置有挡风栅格,所述挡风栅格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栅格柱和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二栅格柱,所述第一栅格柱位于采风口内,所述第二栅格柱位于采风口靠近机盖机壳内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栅格柱与第一栅格柱自垂直其长度的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栅格柱和第二栅格柱相交错设置,起到过滤作用,避免采风口附近的杂物被吸入采风口内,继而提高本申请人体烘干机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缩风室内还设置有用以加热空气的电加热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人体烘干机喷出气流可为室温的气流或经电加热组件加热后的加热气流,以适用于冬天或区域温度较低的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本申请的人体烘干机工作时,其与现有的人体烘干机相同,由于其排气喷嘴上端向外排气,由此无需考虑液体积攒于排气喷嘴上,而当液体流动离开排气喷嘴,或人体烘干机不进行工作时,落于踏板上的液体受排气喷嘴所喷出的气流推动或自行流延,垫高部上的液体将流入间隔空隙的底部,由此避免了在人体烘干机不工作时液体积攒覆盖排气喷嘴,防止踏板上残留液体随气流喷起,进而保证人体烘干机使用更为干净卫生。

2.根据人体不同部位表面水分挥发难易程度,继而增大股间干燥的速度,便于人体烘干机的使用。

3.底座底板安装有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向驱风机构传送启停信号,进而实现有人站立与人体烘干机上则启动,人走下人体烘干机则关闭,继而避免使用者进行人为的按动开关等额外启动操作,便于使用,同时避免使用者离开后人体烘干机继续工作,进而节省能源。

4.本申请的人体烘干机在具备烘干机的功能同时,还具备体重秤的作用。

5.本申请人体烘干机喷出气流可为室温的气流或经电加热组件加热后的加热气流,以适用于冬天或区域温度较低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人体烘干机的爆炸图;

图2为承重机壳的爆炸图;

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在a处体现挡风栅格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底座底面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驱风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人体烘干部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在b处体现排气喷嘴和配合长腰孔、配合圆孔组合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人体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在c处体现条形垫高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9在d处体现垫高环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承重机壳;11、底座;111、底板;1111、承重部;1112、安装部;112、围边;1121、采风口;113、挡风栅格;1131、第一栅格柱;1132、第二栅格柱;114、支撑垫脚;115、压力感应器;116、体重测试器;12、上盖体;121、配合槽;122、配合长腰孔;123、配合圆孔;2、驱风机构;21、压缩风机;211、进风口;212、出风口;22、压缩风室;221、上壳体;222、下壳体;223、压缩风腔;224、接风口;225、电加热组件;226、排气喷嘴;2261、长孔喷嘴;2262、圆孔喷嘴;3、机盖机壳;31、显示屏;32、控制电路板;33、第一机壳体;4、踏板;41、让位缺口;42、支撑凸起;421、外沿凸起;422、中心分隔凸起;423、圆型凸起;424、条形凸起;43、间隔空隙;44、条形垫高部;441、过渡部;45、排气孔;451、排气长腰孔;452、排气圆孔;46、垫高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人体烘干机,包括承重机壳1、机盖机壳3、驱风机构2和踏板4。

如附图2所示,其中承重机壳1包括底座11和上盖体12。其中底座11呈盘状,其包括底板111和围边112,其内部设置有加强筋。底板111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底板111包括一矩形的承重部1111和位于承重部1111一侧边水平向外凸起的安装部1112。

围边112位于底板111外侧且沿底板111的外沿连续设置。围边112向上延伸的弧形侧壁,其将底板111包裹在内。

如附图3所示,围边112位于安装部1112外侧延伸路径呈“u”型,其上开设有两个采风口1121。两个采风口1121分别位于围边112远离底板111中心一侧和“u”型的一侧臂上。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采风口1121内设置有挡风栅格113。挡风栅格113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栅格柱1131和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二栅格柱1132,第一栅格柱1131和第二栅格柱113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如采风口1121的大小而定。第一栅格柱1131位于采风口1121内,第二栅格柱1132位于围边112内侧的一侧,且第二栅格柱1132与第一栅格柱1131自垂直其长度的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由此空气可通过挡风栅格113进出采风口1121,而空气中可能夹带的杂物则会被挡风栅格113阻挡下来,防止杂物进入底座11内。

如附图5所示,再者,底座11的底面上设置有四个支撑垫脚114和四个体重测试器116。四个支撑垫脚114按矩形阵列分别分布位于底板111的四角。其中远离安装部1112一侧的两支撑垫脚114内还安装有压力感应器115,压力感应器115与驱风机构2相耦接,其为现有技术,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择型号。压力感应器115可根据其灵敏度检测到一定范围的压力,本领域人员安置压力感应器115后,用于感应人体烘干机上是否承重有人体或等近人体重量的物体,压力范围为根据实际支撑脚设置和需求设定;若有则向驱风机构2输送启动信号,若无则向驱风机构2输送停止信号,进而实现有人站立与人体烘干机上则启动,人走下人体烘干机则关闭,继而避免使用者进行人为的按动开关等额外启动操作,便于使用,同时避免使用者离开后人体烘干机继续工作,进而节省能源。

体重测试器116为压力检测感应器,其为现有技术。体重测试器116的下底面与地面抵触,以感应测量其承受压力。

如附图2所示,上盖体12为板状,其矩形且靠近安装部1112一侧水平内陷形成有配合槽121,同时上盖体12除配合槽121边沿外的外沿与围边112上边沿配合,且通过螺栓件与底板111相固定。上盖体12垂直其上表面竖直盖有多个配合长腰孔122和多个配合圆孔123。

其中配合长腰孔122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其数量为十,且关于上盖体12设有配合槽121一侧边的水平中垂线而对称设置。位于上盖体12设有配合槽121一侧边的水平中垂线一侧的配合长腰孔122,其发布位置为向该水平中垂线的突出趋近的弧线,且配合长腰孔122的长度方向与该水平中垂线相垂直。

配合圆孔123数量为六,且分别关于上盖体12设有配合槽121一侧边的水平中垂线对称的两组,两组均位于每一个配合长腰孔122靠近配合槽121的一侧。

如附图1所示,驱风机构2包括压缩风机21和压缩风室22。压缩风机21转动轴水平横置,由螺栓件固定于安装部1112上。

如附图6所示,压缩风机21的进风口211位于侧面且对准一采风口1121,其出风口212朝向底座11内部一侧。

如附图6所示,压缩风室22位于底座11内,其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压缩风室22呈盘状。压缩风室22由上壳体221和下壳体222盖合密封且以螺栓件固定连接而成,其内设置有压缩风腔223。同时压缩风室22靠近压缩风机21的一侧设有接风口224,接风口224与压缩风机21的出风口212插接且抵接密封。再者压缩风腔223内位于接风口224一侧还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组件225,电加热组件225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由现有技术中选择,此处为成组间隔设置的加热翅片。电加热组件225与外置电源或电源线耦接,当电加热组件225启动后将加热接风口224进入压缩风腔223的空气。

上壳体221上表面还设置有排气喷嘴226,排气喷嘴226的高度大于上盖体12的厚度,且其连通压缩风腔223。排气喷嘴226根据其形状分为圆孔喷嘴2262和长孔喷嘴2261。其中长孔喷嘴2261数量为十,其的内侧呈长腰孔状,长孔喷嘴2261分布位置与配合长腰孔122分布位置相对应,每一长孔喷嘴2261在竖直方向上一配合长腰孔122相对准。圆孔喷嘴2262数量为十六。其中十个圆孔喷嘴2262分别相邻设置于十个长孔喷嘴2261的一侧,此处圆孔喷嘴2262位于长孔喷嘴2261靠近上盖体12边沿的一侧。另外六个圆孔喷嘴2262则与配合圆孔123相一一对准。

如附图7和附图8所示,当上盖体12与底座11盖合固定时,长孔喷嘴2261插入配合长腰孔122,且长孔喷嘴2261的上端与配合长腰孔122的上孔口齐平。同时十个圆孔喷嘴2262于其对相邻的长孔喷嘴2261插入同一配合长腰孔122内,且圆孔喷嘴2262的上端与配合长腰孔122的上孔口齐平,另外的六个圆孔喷嘴2262各自插入一个配合圆孔123,且圆孔喷嘴2262的上端与配合长腰孔122的上孔口齐平。

如附图1所示,机盖机壳3包括有显示屏31、控制电路板32和第一机壳体33。第一壳体呈长方体状,内部中空,其下端插入承重机壳1体并通过螺栓件相连接固定。第一壳体的上端开口设置,控制电路板32容置在第一壳体上端开口内部,显示屏31固定安装于开口上。同时控制电路板32还与压缩风机21、显示屏31、体重检测器相耦接。

如附图9所示,踏板4呈矩形,其靠近机盖机壳3的一侧的中点水平向内陷形成有让位缺口41。让位缺口41呈矩形,其供机盖机壳3穿过。踏板4盖合于上盖体12的上表面上且由螺栓件将两者固定。踏板4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凸起42,支撑凸起42包括有外沿凸起421、中心分隔凸起422、圆型凸起423和条形凸起424。其中外沿凸起421沿踏板4上表面外沿设置,中心分隔凸起422自踏板4让位缺口41靠近踏板4中心一侧的中点水平垂直延伸至踏板4的另一侧壁,以将踏板4上表面划伤为对称的两区域,提示使用者两脚踩踏位置,即两脚分别踩踏于中心分隔凸起422的两侧。

圆型凸起423数量为二,其分别位于中心分隔凸起422的两侧,且对称关于中心分隔凸起422设置。圆型凸起423用于标识使用者脚掌前半掌内侧踩踏位置,由此使用者站在踏板4上时,长孔喷嘴2261对准使用者踩踏在踏板4时的股间。

条形凸起424垂直中心分隔凸起422向两侧延伸设置,条形凸起424数量为多个,实际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条形凸起424设置位于圆型凸起423周围时,被圆型凸起423打断,条形凸起424跳过圆型凸起423进行设置,且其端部与圆型凸起423侧面之间形形成间隔空隙43。同时条形凸起424靠近外沿凸起421的端部与外沿凸起421不相连接抵触,继而同样形成间隔空隙43。

如附图9和附图10所示,再者,踏板4上表面板还在间隔空隙43内还设置有垫高部。垫高部分为条形垫高部44和垫高环46。

如附图9所示,条形垫高部44位于两条形凸起424之间,自中心分隔凸起422向两侧延伸,其上表面的高度高于间隔空隙43的底面。条形垫高部44数量为十,其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覆盖配合长腰孔122。

同时条形垫高部44的上表面和间隔空隙43的底面自中心分隔凸起422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故而间隔空隙43内和条形垫高部44上表面上的液体在无外界气流推动作用下,其具有自踏板4中心向外流动的趋势,由此加快垫高部上表面上的液体流动速度,以减少条形垫高部44上液体滞留的可能。

条形垫高部44远离中心分隔凸起422的一侧设有过渡部441,过渡部441上表面为斜面,倾斜向下设置,以连接间隔空隙43的底面和条形垫高部44的上表面。由此,过渡部441使得条形垫高部44上的液体流入间隔空隙43,进而加强垫高部表面液体排出效果,减少垫高部上积攒液体的可能,进一步保证人体烘干机使用更为干净卫生。

条形垫高部44上开有排气孔45,排气孔45分为排气圆孔452和排气长腰孔451。其中排气长腰孔451与长孔喷嘴2261上端相匹配且相贴对准,排气圆孔452则与长孔喷嘴2261相邻的圆孔喷嘴2262相匹配且相贴对准。

如附图10所示,垫高环46数量为三,其与配合圆孔123在竖直方向上向对准,且垫高环46的内侧竖直方向上排气圆孔452,该排气圆孔452与配合圆孔123内的圆孔喷嘴2262相匹配且相贴对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本申请的人体烘干机工作时,其与现有的人体烘干机相同,由于其排气喷嘴226上端向外排气,由此无需考虑液体积攒于排气喷嘴226上,而当液体流动离开排气喷嘴226,或人体烘干机不进行工作时,落于踏板4上的液体受排气喷嘴226所喷出的气流推动或自行流延,垫高部上的液体将流入间隔空隙43的底部,由此避免了在人体烘干机不工作时液体积攒覆盖排气喷嘴226,防止踏板4上残留液体随气流喷起,进而保证人体烘干机使用更为干净卫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人体烘干机,包括承重机壳(1)、机盖机壳(3)、驱风机构(2)和踏板(4);所述驱风机构(2)包括有安装于承重机壳(1)内的压缩风室(22)和安装于机盖机壳(3)内的压缩风机(21),所述压缩风室(22)上表面连通设有多个排气喷嘴(226),所述排气喷嘴(226)上端贯穿穿出承重机壳(1)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4)固定于承重机壳(1)外侧的上表面,所述踏板(4)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42),所述支撑凸起(42)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隙(43),所述排气喷嘴(226)上端分布于间隔空隙(43),所述踏板(4)还包括位于间隔空隙(43)内且位于排气喷嘴(226)的上方设有垫高部,所述垫高部上表面高于间隔空隙(43)的底部,且所述垫高部对应每一排气喷嘴(226)开有排气孔(45),所述排气孔(45)与排气喷嘴(226)的上端竖直方向上对准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部与间隔空隙(43)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过渡部(4411),所述过渡部(4411)倾斜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空隙(43)的底面和垫高部的上表面自踏板(4)中心向外倾斜向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喷嘴(226)包括圆孔喷嘴(2262)和长孔喷嘴(2261),所述长孔喷嘴(2261)对准使用者踩踏在踏板(4)时的股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机壳(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底面至少设置有三个支撑垫脚(114);其中至少两所述支撑垫脚(114)安装有压力感应器(115),所述压力感应器(115)与驱风机构(2)耦接,且所述压力感应器(115)向驱风机构(2)传送启停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体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器(115)所安装支撑垫脚(114)位于所述底座(11)远离机盖机壳(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体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底面还安装有与地面抵触的体重测试器(116),所述体重测试器(116)为压力检测感应器,所述机盖机壳(3)内安装有与体重测试器(116)的控制电路板(32),以及所述机盖机壳(3)顶部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32)耦接的显示屏(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风机(21)转动轴水平横置的状态固定于机盖机壳(3)内,所述承重机壳(1)在压缩风机(21)进风口(211)朝向一侧和背离使用者踏上踏板(4)方向的一侧均开有采风口(11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人体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风口(1121)设置有挡风栅格(113),所述挡风栅格(113)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栅格柱(1131)和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二栅格柱(1132),所述第一栅格柱(1131)位于采风口(1121)内,所述第二栅格柱(1132)位于采风口(1121)靠近机盖机壳(3)内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栅格柱(1132)与第一栅格柱(1131)自垂直其长度的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人体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风室(22)内还设置有用以加热空气的电加热组件(22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公开了一种人体烘干机,其包括承重机壳、机盖机壳、驱风机构和踏板;驱风机构包括有安装于承重机壳内的压缩风室,压缩风室上表面连通设有多个上端贯穿穿出承重机壳上表面的排气喷嘴;踏板固定于承重机壳外侧的上表面,踏板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支撑凸起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隙,排气喷嘴上端分布于间隔空隙,踏板还包括位于间隔空隙内且位于排气喷嘴的上方设有垫高部,垫高部上表面高于间隔空隙的底部,且垫高部对应每一排气喷嘴开有排气孔,排气孔与排气喷嘴的上端竖直方向上对准且连通,其避免了在人体烘干机不工作时液体积攒覆盖排气喷嘴,防止踏板上残留液体随气流喷起,进而保证人体烘干机使用更为干净卫生。

技术研发人员:朱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易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4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