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针梁滑模台车浇筑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84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圆形针梁滑模台车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圆形隧洞衬砌,常规的施工方法有:满堂脚手架法、钢模台车法、针梁台车法。满堂脚手架法存在施工成本高、材料倒运量大、施工周期长、底拱部分成品保护难度大、衬砌纵向施工缝存在等问题,不符合高压输水隧洞整体性、表面平整度相关要求;钢模台车法需先浇筑顶拱再浇筑底拱,不论底拱采用何种施工方式(翻模、滑模、钢模),都存在纵向缝的薄弱隐患,不满足整体性要求;针梁台车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隧洞衬砌中应用,但由于底拱部位混凝土振捣后气泡无法排出,混凝土麻面、水纹问题难以解决,不满足混凝土实体质量和表面平整度相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圆形针梁滑模台车浇筑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圆形滑模台车进行混凝土浇筑,采用本发明浇筑程序和手段,既克服仰拱部位麻面、水纹、气泡质量缺陷,又规避了仰拱和边顶拱分开浇筑形成的纵向施工缝的薄弱点存在,满足隧洞衬砌整体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圆形针梁滑模台车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拱滑模浇筑和边顶拱钢模台车浇筑,所述底拱是圆形隧洞洞室中心线两侧120°范围,边顶拱是除底拱外的圆形隧洞其他部分的240°范围;

包括以下步骤:

针梁台车移动至需浇筑的仓号定位后,将两块滑模模板沿洞室中心线对称固定在底拱部位正下方;

两侧对称泵送浇筑底拱混凝土,跟随混凝土浇筑进度将滑模模板对称向上牵引移动;对已出露的底拱部位混凝土进行抹面压光处理;

滑模模板移动至与边顶拱钢模结合后锁定;

继续两侧均匀浇筑边顶拱混凝土直至浇筑面高于滑模模板与边顶拱模板钢模接缝部位2m,下放滑模模板至底拱正下方;

进行滑模模板占压部位的抹面消缺处理;

浇筑至顶拱洞室中心线两侧60°范围时,将泵送二级配混凝土更换为一级配自密实泵送混凝土直至浇筑完成。

在底拱高程以下混凝土浇筑速度不超过50cm/h,底拱高程至模板接缝上部2m处范围浇筑速度不超过30cm/h,剩余上部混凝土浇筑速度不超过50cm/h。

对已出露的底拱部位混凝土进行抹面压光处理是在滑模模板于底拱正下方固定就位后,跟随混凝土浇筑进度滑模向上滑动,随浇随滑,随滑随抹,直至与边顶拱钢模结合,锁定滑模,连续浇筑上部边顶拱混凝土直至完成。

浇筑边顶拱混凝土直至浇筑面高于滑模模板与边顶拱模板钢模接缝部位两米时,启动液压泵站,滑模模板伸缩油缸行程缩小5cm,将滑模模板下放至底拱正下方,进行滑模模板占压部位的抹面施工。

本发明与传统的圆形隧洞混凝土衬砌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避免了分序浇筑造成的纵向施工缝薄弱点的存在、提高了衬砌施工的整体性;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底拱质量问题,同时解决了滑模模板占压部位及接缝部位的抹面难题。且节约了施工工序搭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经济、高效、安全;本发明降低了顶拱脱空的风险,节约了后期回填灌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针梁滑模台车断面结构及浇筑分层分块示意图;

图中,1是滑模模板,2是卷扬机,3是滑模与边顶拱钢模接缝部位,4是液压泵站,5是底拱混凝土表面,6是滑模模板伸缩油缸,7是钢模台车模板,8是洞室中心线,a是底拱高程以下二级配泵送混凝土,b是底拱高程以上、模板接缝上部2m以下二级配泵送混凝土,c是模板接缝上部2m以上二级配泵送混凝土,d是顶拱一级配自密实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与本发明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

如图所示,圆形针梁滑模台车的浇筑方法,包括底拱滑模浇筑和边顶拱钢模台车浇筑,所述底拱是圆形隧洞洞室中心线两侧120°范围,边顶拱是除底拱外的圆形隧洞其他部分的240°范围。如图所示,两侧120°范围是指以圆形隧洞中心向下两侧的径向线分别与圆形隧洞洞室中心线8夹角60°所包括的构成圆形隧洞底面的混凝土浇筑区域范围;其他部分的240°范围是除底拱外构成圆形隧洞的混凝土浇筑区域范围;

包括以下步骤:

针梁台车移动至需浇筑的仓号定位后,将两块滑模模板1沿洞室中线8对称固定在底拱部位正下方;

两侧对称泵送浇筑底拱混凝土,跟随混凝土浇筑进度将滑模模板对称采用卷扬机2牵引向上移动;

对已出露的仰拱部位混凝土表面5进行抹面压光处理;

滑模模板移动至与边顶拱钢模台车模板7结合后锁定;

继续两侧均匀浇筑边顶拱混凝土直至浇筑面高于滑模模板与边顶拱模板钢模接缝部位3两米,启动液压泵站4,滑模模板伸缩油缸6行程缩小5cm,将滑模模板1下放至底拱正下方;

进行滑模模板1占压部位的抹面消缺处理;

在底拱高程以下混凝土a浇筑速度不宜超过50cm/h,底拱高程以上、模板接缝上部2m以下二级配泵送混凝土b浇筑速度不宜超过30cm/h,剩余上部混凝土c、d浇筑速度不宜超过50cm/h。浇筑至顶拱60°范围时,将泵送二级配混凝土更换为一级配自密实泵送混凝土d直至浇筑完成。顶拱60°范围是指以圆形隧洞中心向上两侧的径向线分别与圆形隧洞洞室中心线8夹角30°所包括的构成圆形隧洞顶面的混凝土浇筑区域范围。

滑模模板在底拱正下方固定就位,跟随混凝土浇筑进度滑模向上滑动,随浇随滑,随滑随抹,直至与边顶拱钢模结合,锁定滑模,连续浇筑上部边顶拱混凝土直至完成。

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针梁滑模台车就位固定,将滑模模板固定于最底部且两块模板对称布置。

b、先浇筑底拱以下区域,混凝土浇筑两侧对称均匀下料,控制速度为50cm/h;

c、混凝土浇筑至模板结合后,降低入仓强度至30cm/h,两侧均匀下料,直至超过滑模模板与边顶拱模板接缝部位2m,滑模浇筑部位人工跟进抹面处理;

d、滑模模板液压油缸行程缩小,将模板下放至底部已抹面区域(即最底部);

e、继续浇筑边顶拱混凝土,入仓强度调整为50cm/h,两侧对称均匀下料;

f、剩余顶部60°范围将二级配泵送混凝土更换为一级配自密实混凝土,直至浇筑完成。

工程实例:

某电站引水平洞长331m,开挖断面9.1m×9.1m(宽×高),马蹄形断面,衬砌断面直径7.5m,衬砌厚度80cm,净水头高达800m。本技术成功应用到该工程中,浇筑后衬砌体型优良,表面光滑,无明显气泡、水纹、麻面等质量缺陷,衬砌实体质量通过验收。


技术特征:

1.一种圆形针梁滑模台车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拱滑模浇筑和边顶拱钢模台车浇筑,所述底拱包括圆形隧洞洞室中心线两侧120°范围,边顶拱包括除底拱外的圆形隧洞其他部分240°范围;

包括以下步骤:

针梁台车移动至需浇筑的仓号定位后,将两块滑模模板沿洞室中心线对称固定在底拱部位正下方;

两侧对称泵送浇筑底拱混凝土,跟随混凝土浇筑进度将滑模模板对称向上牵引移动;对已出露的底拱部位混凝土进行抹面压光处理;

滑模模板移动至与边顶拱钢模结合后锁定;

继续两侧均匀浇筑边顶拱混凝土直至浇筑面高于滑模模板与边顶拱模板钢模接缝部位2m,下放滑模模板至底拱正下方;

进行滑模模板占压部位的抹面消缺处理;

浇筑至顶拱洞室中心线两侧60°范围时,将泵送二级配混凝土更换为一级配自密实泵送混凝土直至浇筑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针梁滑模台车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拱高程以下混凝土浇筑速度不超过50cm/h,底拱高程至模板接缝上部2m处范围浇筑速度不超过30cm/h,剩余上部混凝土浇筑速度不超过50cm/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针梁滑模台车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滑模模板于底拱正下方固定就位后,跟随混凝土浇筑进度滑模向上滑动,随浇随滑,随滑随抹,直至与边顶拱钢模结合,锁定滑模,连续浇筑上部边顶拱混凝土直至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针梁滑模台车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边顶拱混凝土直至浇筑面高于滑模模板与边顶拱模板钢模接缝部位两米时,启动液压泵站,滑模模板伸缩油缸行程缩小5cm,将滑模模板下放至底拱正下方,进行滑模模板占压部位的抹面施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针梁滑模台车浇筑方法。包括底拱120°滑模浇筑和边顶拱240°钢模台车浇筑;滑模模板在底拱正下方固定就位,跟随混凝土浇筑进度滑模向上滑动,随浇随滑,随滑随抹,直至与边顶拱钢模结合,锁定滑模,连续浇筑上部边顶拱混凝土直至完成;在底拱高程以下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宜超过50cm/h,底拱高程至模板接缝上部2m处范围浇筑速度不宜超过30cm/h,剩余上部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宜超过50cm/h。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形滑模台车的浇筑程序和手段,既克服了仰拱部位麻面、水纹、气泡质量缺陷,又规避了仰拱和边顶拱分开浇筑形成的纵向施工缝的薄弱点存在,满足隧洞衬砌整体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峻;王再强;王强;张学彬;张登柱;郑尧;宋安瑞;张欣;李霞;伍佳;雷文;杨才亮;黄照元;刘清名;游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4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