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组合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的线缆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us9439574b2、us9685744b2、us9698545b2和us9722375b2号公告了各种可用于检测人体的医疗设备及线缆组合,该等医疗设备及线缆组合的使用方式可参阅美国专利us8527038b2号所示。由于该等医疗设备及线缆组合用于贴靠在人体上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人体上的汗液很容易渗透到该等医疗设备及线缆组合上,因此,该等医疗设备及线缆组合通常需要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用于该等医疗设备的线缆组合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及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为保证线缆组合的防水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情形下将导电端子设置为平板状结构,即导电端子不具有弹性。然而,此种导电端子结构虽然可以保证线缆组合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但是在该等线缆组合安装至医疗设备上而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所述平板状导电端子容易与对接连接器上形成配合间隙进而产生无法与对接连接器可靠对接等不良现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线缆组合及其制造方法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且接触可靠的线缆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组合,包括线缆以及连接至线缆一端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弹性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沿左右方向排布成至少一排的端子槽,所述弹性端子包括位于端子槽下方的焊接部、突伸于端子槽上方的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焊接部并收容在对应端子槽的中间部;其中,所述弹性端子镶埋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所述中间部包括与所述接触部连接并可上下弹性变形的上臂、设置在绝缘本体的下臂以及位于上臂和下臂之间并位于端子槽内的弯曲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组合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若干连接至一料带的若干弹性端子;
步骤二,在所述弹性端子上一体包覆成型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沿左右方向排布成一排的端子槽,所述弹性端子包括位于端子槽下方的焊接部、突伸于端子槽上方的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焊接部的中间部;
步骤三,通过治具将所述中间部反向弯折形成u形结构,所述中间部包括与所述接触部连接并可上下弹性变形的上臂、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下臂以及位于上臂和下臂之间并收容在端子槽内的弯曲部;
步骤四,提供一线缆,连接至对应所述弹性端子的焊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组合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将弹性端子镶埋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上,不仅可以达成较好的防水效果,也可以保证线缆组合与对接连接器实现可靠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缆组合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电连接器中的端子折弯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2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端子在折弯前与料带连接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电连接器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图8是图7进一步部分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9是图8进一步部分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3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传感器次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图13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图1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线缆组合10电连接器100
端子模组110端子120
焊接部122料带123
接触部124上臂125
中间部126下臂127
弯曲部129绝缘本体130
端子槽132凹槽134
斜面135收容腔136
电阻器140密封剂150
盖体160传感器次组件200
绝缘外壳202横向部208
第一容纳槽204第二容纳槽206
开槽260突起270
纵向部209发光二极管模组201
发光二极管壳体215发光二极管盖体240
发光二极管210光电二极管模组203
光电二极管模组203光电二极管壳体225
光电二极管盖体250光电二极管220
安装部212、222线缆20
电线2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线缆组合10,其包括线缆20、连接至线缆20一端的电连接器100以及连接至线缆20另一端的传感器次组件200。为方便描述,在此定义线缆20连接电连接器100的一端为前端,而连接传感器次组件200的另一端为后端。
请参阅图2-11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端子模组110,该端子模组110包括绝缘本体130以及镶埋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130内的若干弹性端子120,也可以说,所述绝缘本体130采用包覆成型或射出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在弹性端子120上。所述绝缘本体130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沿左右方向排布成一排的端子槽132,所述端子槽132向上并且向前与外界进行连通。所述绝缘本体130设有一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30的凹槽134,所述凹槽134沿左右方向横跨所述若干端子槽132延伸并且向上暴露在所述绝缘本体130的上表面。
每个端子120包括位于端子槽132下方并且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焊接部122、位于上方并向上突伸在相应的端子槽132上方的接触部124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124与焊接部122的中间部126。所述接触部124向上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30的上表面,所述中间部126收容在对应的端子槽132内并且呈开口向后的u形结构,其包括与接触部124连接的上臂125,可支撑地贴靠在绝缘本体130上的下臂127以及位于上臂125和下臂127之间并位于凹槽134内的弯曲部129。所述焊接部122自下臂127的后端向下弯折后再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
如图3及11所示,在制造过程中,所述端子120的中间部126在初始状态下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所述接触部124向前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30的前端面,所述绝缘本体130在对应端子槽132的下方前端位置设有倾斜延伸的斜面135,所述接触部124向下抵靠在所述斜面135上;然后通过治具(未图示)将中间部126向后折弯180度进而形成上述u形结构,所述凹槽134供所述治具进入以将所述中间部126折弯到位,所述接触部124自上臂125的后端反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中间部126的上臂125与下臂127间隔设置,并且上臂125呈悬臂状设置。当该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配合时,所述接触部124在对接连接器的抵压下向下抵持所述上臂125,所述上臂125在接触部124的带动下并以弯曲部129为支点向下发生弹性变形,进而提升端子120的可靠接触性能,所述接触部124向下移动并进一步收容至对应的端子槽132内。当所述治具将中间部126折弯形成u形结构后,治具可沿左右方向从所述收容槽134内移除。
所述线缆20设有若干电性及机械性地连接到对应的端子120的焊接部122的电线22,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至少一个电阻器140连接在两个特定相邻端子120的焊接部122之间,用于调节相应的导电功率。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涂覆在绝缘本体130下方的密封剂150,该密封剂150用以密封所述焊接部122,电线22及电阻器140。所述绝缘本体130的下方设有收容腔136,所述密封剂150流入收容腔136内并固化以增强密封性能。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组装在壳体130下方以包覆所述密封剂150的盖体160。
本发明通过将弹性端子120镶埋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130以达成较好的防水效果,同时保证了线缆组合10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可靠对接。如背景技术所述,在传统的电连接器中,其弹性端子通常采用组装的方式安装至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内,因此该等结构的电连接器防水效果较差,而本发明的弹性端子120与绝缘本体130采用镶埋成型的方式一体形成,成型后的电连接器100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线缆组合10可与如背景技术的专利文件中所公开的可穿戴设备一起使用,会经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如使用者佩戴时通常会有汗液流入可穿戴设备上,因此需要电连接器100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的绝缘本体130通过设置凹槽134供治具插入进而对成型前的弹性端子120中直线延伸的中间部126进行180度折弯以形成u形结构,因此正是该凹槽134的设置,可以让中间部126在进行弯折前先将弹性端子120通过镶埋成型的方式使与绝缘本体130一体成型设置。
请参阅图5-8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在制造过程中,先形成一连接至料带123的弹性端子120,该料带123一体连接至端子120的焊接部122,在将端子120镶埋成型至绝缘本体130时,所述料带123仍然保留,以方便制造过程。端子120镶埋成型至绝缘本体130后,再将所述料带123从端子120上裁切,并将电线22进一步焊接至端子120的焊接部122。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122向下暴露在所述绝缘本体130外以供对应的电线22进行焊接,而水平设置的u形中间部126向上暴露在所述绝缘本体130外以使得所述接触部124与对接连接器进行对接配合。
在传统的设计中,电连接器通常还包括供端子安装的印刷电路板(pcb),线缆的电线及电阻同时安装在该印刷电路板上进而通过印刷电路板达成与对应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而在本发明中,所述线缆20的电线22直接焊接至弹性端子120上,而所述电阻器140也是直接焊接在弹性端子120的焊接部122上,不再需要设置印刷电路板,因此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可以减小自身体积及占用空间,符合小型化发展趋势。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30是一体形成的,以确保达到最好的防水性能,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30也可设置一分开的绝缘块,所述弹性端子120先镶埋成型在绝缘块上形成一模块,再将该模块组装至绝缘本体130上,从而方便制造。
请参阅图12-15所示,所述传感器次组件200包括t形的绝缘外壳202、设置在绝缘外壳202内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模组201以及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模组203。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201包括发光二极管壳体215、设置在发光二极管壳体215上方的发光二极管盖体240以及设置在发光二极管壳体215内的发光二极管210。同样地,所述光电二极管模组203包括光电二极管壳体225、设置在光电二极管壳体225上方的光电二极管盖体250以及设置在光电二极管壳体225内的光电二极管220。所述线缆20另一端的电线22直接连接至对应的发光二极管210及光电二极管220的安装部212、222。所述绝缘外壳202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部208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部209,所述横向部208上设有收容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201的第一容纳槽204以及收容所述光电二极管模组203的第二容纳槽206,所述第一、第二容纳槽204、206沿左右方向位于纵向部209的两侧。所述横向部208的后端向前凹设有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开槽260,所述开槽260与第一容纳槽204及第二容纳槽206前后连通。所述传感器次组件200还包括设有在所述开槽260内以将发光二极管模组201及光电二极管模组203粘合固定至绝缘壳体202的硅胶(未图示)。所述横向部208的下方对应所述第一、第二容纳槽204、206处一体形成一对用于定位的突起270。
与传统设计相比,本发明传感器次组件200同时设有发光二极管模组215和光电二极管模组203,同时,本发明将线缆20的电线22直接连接至对应的发光二极管210及光电二极管220的安装部212、222,而不需要额外设置柔性印刷电路(fpc),同样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减小自身的体积及占用空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1.一种线缆组合,包括线缆以及连接至线缆一端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弹性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沿左右方向排布成至少一排的端子槽,所述弹性端子包括位于端子槽下方的焊接部、突伸于端子槽上方的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焊接部并收容在对应端子槽的中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镶埋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所述中间部包括与所述接触部连接并可上下弹性变形的上臂、设置在绝缘本体的下臂以及位于上臂和下臂之间并位于端子槽内的弯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的中间部呈开口朝后的u形设置,并且所述中间部是在弹性端子镶埋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后再向后折弯180度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左右方向横跨所述若干端子槽延伸并且向上暴露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向上并且向前与外界进行连通,所述接触部向上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焊接部自下臂的后端向下弯折后再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暴露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下方,所述线缆设有若干电性及机械性地连接到对应的焊接部的电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两个特定相邻端子的焊接部之间的电阻器;所述绝缘本体的下方设有收容腔,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流入绝缘本体的收容腔内以密封所述焊接部、电线及电阻器的密封剂。
6.一种线缆组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若干连接至一料带的若干弹性端子;
步骤二,在所述弹性端子上一体包覆成型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沿左右方向排布成一排的端子槽,所述弹性端子包括位于端子槽下方的焊接部、突伸于端子槽上方的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焊接部的中间部;
步骤三,通过治具将所述中间部反向弯折形成u形结构,所述中间部包括与所述接触部连接并可上下弹性变形的上臂、设置在绝缘本体的下臂以及位于上臂和下臂之间并收容在端子槽内的弯曲部;
步骤四,提供一线缆,连接至对应所述弹性端子的焊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组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中间部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延伸,并且所述接触部向前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组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沿左右方向贯穿以供所述治具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左右方向横跨所述若干端子槽延伸并且向上暴露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组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之前,先将所述料带从端子上裁切,在步骤四中,所述线缆设有若干电线焊接至对应的焊接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组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五,提供至少一个电阻器,将其连接在两个特定相邻端子的焊接部之间;以及步骤六,所述绝缘本体的下方设有收容腔,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流入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腔内以密封所述焊接部、电线及电阻器的密封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