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智能清洁功能的马桶盖。
背景技术:
马桶座上方设置有马桶垫,使用者可以方便坐在马桶坐垫上如厕,使用完毕之后再将马桶盖合上,保持整组马桶的清洁性。
现有的卫生间内大多使用座式马桶,同一马桶座圈多人循环使用,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所卫生间中的马桶,极易发生细菌交叉感染的问题,虽然,有些人在使用马桶前会用纸巾进行擦拭或使用一次性马桶纸垫,但是清理效果并不好,既增加了使用成本又不环保。
而现有的智能马桶清洁装置不仅结构复杂,操作起来不够智能,使用不方便,而且清洁效果不佳,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清洁功能的马桶盖,解决了循环使用马桶容易发生细菌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马桶纸垫、成本高不环保,现有的智能马桶清洁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便、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智能清洁功能的马桶盖,包括上盖和座圈,所述上盖底部与座圈转动连接,所述上盖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接导线与外设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上盖固定有清洁机构,所述座圈外圈周侧面和内圈周侧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上盖上表面上固定有导水管。
所述清洁机构包括与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固定杆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连接杆位于导轮一端的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毛刷板。
进一步地,所述座圈内部开设有与通气孔相连通的通风道,所述座圈上通风道顶部端面固定有座圈密封盖板,所述座圈一侧面固定有与通风道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杆两端均与通风道互通,一端连接通过通风管与外设的气泵连通,所述气泵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水管与外设的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管上连通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出水端贯穿上盖且延伸至上盖内表面与座圈相配合的位置,所述导水管一侧连通有注水管,所述通过导管与外设的清洁水箱连通,所述清洁水箱内部储存有清洁消毒液,提高清洁时的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压力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座圈底部固定有橡胶垫圈和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通过连接导线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盖、座圈和清洁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使用过马桶合上马桶上盖后对与人体接触的马桶座圈进行杀菌清洁,避免马桶座圈在循环使用时出现细菌交叉感染的情况,避免了使用一次性马桶座圈纸垫,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污染。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座圈上开设通气孔和通风道,能够在完成清洁后对座圈进行吹干,提高干燥速度,方便再次使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智能清洁功能的马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座圈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盖,2-座圈,201-通气孔,202-通风道,203-连接管,204-橡胶垫圈,205-压力开关,3-伺服电机,4-清洁机构,401-固定杆,402-连接杆,403-导轮,404-毛刷板,405-滑槽,406-压力弹簧,5-导水管,6-座圈密封盖板,7-分水管,8-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智能清洁功能的马桶盖,包括上盖1和座圈2,上盖1底部与座圈2转动连接,上盖1和座圈2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旋转轴一端固定有旋转电机,用于控制马桶上盖1的打开和闭合,上盖1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通过连接导线与外设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上盖1固定有清洁机构4,座圈2外圈周侧面和内圈周侧面开设有通气孔201,上盖1上表面上固定有导水管5。
其中,清洁机构4包括与伺服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杆401,固定杆401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402,连接杆402位于固定杆401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轮403,连接杆402位于导轮403一端的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毛刷板404。
其中,座圈2内部开设有与通气孔201相连通的通风道202,座圈2上通风道202顶部端面固定有座圈密封盖板6,座圈2一侧面固定有与通风道202相连通的连接管203,连接杆两端均与通风道202互通,一端连接通过通风管与外设的气泵连通,气泵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水管与外设的水箱连通。
其中,导水管5上连通有分水管7,分水管7出水端贯穿上盖1且延伸至上盖1内表面与座圈2相配合的位置,导水管5一侧连通有注水管8,通过导管与外设的清洁水箱连通,清洁水箱内部储存有清洁消毒液,提高清洁时的清洁效果。
其中,固定杆401上开设有与连接杆402相配合的滑槽405,滑槽405内部设置有压力弹簧406。
其中,座圈2底部固定有橡胶垫圈204和压力开关205,压力开关205通过连接导线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当马桶使用过后,人离开座圈2时,座圈2上的压力开关205启动,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上盖1合上,上盖1合上后伺服电机3启动带动清洁机构4转动,完成对座圈2表面的消毒清洁,同时通过导水管5向分水管7注入清洁水箱内的清洁消毒液,清洁完成后伺服电机3停止运转,然后通过其中一连接管203注入清水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再通过另一连接管203通入干燥气流使得座圈2表面变得干燥,方便再次使用,自动化程度高,清洁效果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种具有智能清洁功能的马桶盖,包括上盖(1)和座圈(2),所述上盖(1)底部与座圈(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1)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上盖(1)固定有清洁机构(4),所述座圈(2)外圈周侧面和内圈周侧面开设有通气孔(201),所述上盖(1)上表面上固定有导水管(5);
所述清洁机构(4)包括与伺服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杆(401),所述固定杆(401)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402),所述连接杆(402)位于固定杆(401)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轮(403),所述连接杆(402)位于导轮(403)一端的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毛刷板(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智能清洁功能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2)内部开设有与通气孔(201)相连通的通风道(202),所述座圈(2)上通风道(202)顶部端面固定有座圈密封盖板(6),所述座圈(2)一侧面固定有与通风道(202)相连通的连接管(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智能清洁功能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5)上连通有分水管(7),所述分水管(7)出水端贯穿上盖(1)且延伸至上盖(1)内表面与座圈(2)相配合的位置,所述导水管(5)一侧连通有注水管(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智能清洁功能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01)上开设有与连接杆(402)相配合的滑槽(405),所述滑槽(405)内部设置有压力弹簧(4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智能清洁功能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2)底部固定有橡胶垫圈(204)和压力开关(20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