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带保险的插座。
背景技术:
大电流连接器对于防水的要求极高,否则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对于锁紧机构一般需要加设封闭盖,在没有插头配对插接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申请号为201910265711.4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带封闭盖的大电流锁紧机构,但是所述封闭盖需要通过螺栓与壳体进行固定,操作复杂。插头与插座之间的连接也缺乏锁紧机构,极易松脱,可能造成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申请号为201910682811.7的专利揭示了一种带锁紧机构的插座,但是该锁紧机构缺乏保险装置,容易造成误操作打开而导致触电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保险装置以防止误操作打开封闭盖的插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保险的插座,包括设有插口、外周壁与前端壁的插座壳体、旋转连接于所述插座壳体上且可封闭所述插口的封闭盖、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横向两侧的前端壁上的锁扣件、转动固定于所述外周壁上的一对连接板及与一对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锁扣件连接的拉动把手,所述连接板后端设有通过第一铆接柱固定于所述外周壁上的第一轴孔、位于所述连接板前方一侧的第二轴孔及自所述第二轴孔下方延伸至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的轨道槽,所述拉动把手包括把手杆及连接于所述把手杆两端的一对竖杆,所述竖杆通过第二铆接柱与所述第二轴孔转动连接在一起,一个第三铆接柱穿越所述竖杆的自由端、锁扣件、轨道槽连接为一体,至少一个连接板外安装有保险锁件,所述保险锁件包括解锁用的按压部及锁勾部,所述锁勾部包括延伸至所述轨道槽上侧的锁勾以锁住移动至所述轨道槽上侧的第三铆接柱。
优选地,所述轨道槽为以所述第二铆接柱为圆心的弧形槽。
优选地,锁扣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前端壁上的固定柱及套设于所述固定柱前端且可前后移动的锁套,所述锁套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柱前端的套筒、自所述套筒前后两侧分别向上凸出形成的第一、第二限位壁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限位壁之间的锁槽,所述第二限位壁上开设有第四轴孔,所述封闭盖的横向两侧设有锁扣于所述锁槽内的锁轴。
优选地,所述第三铆接柱在所述拉动把手绕所述第二铆接柱转动时在所述轨道槽内运动,当所述第三铆接柱运动至所述轨道槽的上端时,所述第三铆接柱锁入所述保险锁件的锁勾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在所述轨道槽的上端上方开设有第三轴孔,所述保险锁件的按压部与所述锁勾部呈l形结构,且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锁勾部连接处设有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设有第五轴孔,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第五轴孔通过一个第四铆接柱活动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轨道槽之间设有限位柱孔,所述限位柱孔上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限位所述锁勾部内侧阻止所述锁勾部向前转动以使所述锁勾位于所述轨道槽上端。
优选地,所述锁勾部下侧设有导引面,所述第三铆接柱在所述轨道槽向上运动时,可沿所述导引面向后推开所述锁勾并锁入所述锁勾上侧。
优选地,所述保险锁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套设于所述第四铆接柱上的中间环形部、形成于所述中间环形部两端的第一、第二端部,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三轴孔之间还设有第一铆定孔,所述按压部内侧向下延伸形成有延伸薄壁,所述延伸薄壁上开设有第二铆定孔,所述扭簧的第一、第二端部分别锚固于所述第一、第二铆定孔内。
优选地,需要封闭盖封闭所述插口时,先将所述封闭盖向下施加力量使所述封闭盖横向两侧的锁轴卡入所述锁套的锁槽内;随后,拉动所述把手杆使所述竖杆绕所述第二轴孔内的第二铆接柱转动,使所述竖杆的自由端通过所述第三铆接柱带动锁套向后运动进一步锁合所述封闭盖,同时,所述第三铆接柱沿所述轨道槽向后上方运动,并在所述轨道槽上端侧越过所述锁勾并锁扣于所述锁勾上方。
优选地,需要打开所述封闭盖时,先向下按压所述保险锁件的按压部以克服所述扭簧的弹性力,使所述保险锁件的锁勾部向后转动脱离所述轨道槽以解锁所述第三铆接柱,随后向上拉动所述拉动把手使所述锁套前移打开所述封闭盖。
本申请带保险的插座通过在连接板外设置一个保险锁件,使保险锁件的锁勾延伸至所述轨道槽的上端,对转动至所述轨道槽上端的第三铆接柱锁定,避免意外拉动所述拉动把手而打开所述封闭盖,造成触电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插座的封闭盖处于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插座的封闭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去掉插座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插座的连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插座的连板与扭簧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插座的连板、扭簧及保险锁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申请插座的保险锁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申请插座的锁扣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申请带保险的插座包括前端开设有插口15的插座壳体10、转动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10上的封闭盖20、活动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10外侧的连板40、与所述连板40活动固定的拉动把手30、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10前端外侧的锁扣件50及安装于至少一个连板40外侧的保险锁件60。
所述插座壳体10包括外周壁11、形成于所述插座壳体10插口15外周前端面上的前端壁12及自所述插座壳体10顶部延伸形成的一对延伸臂14。一对所述延伸臂14之间架设有转轴13。所述封闭盖20包括封盖于所述插口15前端的盖体21、自所述盖体21顶部延伸形成的枢接于所述转轴13上枢接部22及形成于所述盖体21横向两侧锁轴23。所述拉动把手30包括把手杆31、分别连接于所述把手杆31两端的竖杆32。所述竖杆32的自由端设有第一孔结构321,所述竖杆32靠近所述自由端位置处设有第二孔结构322。所述封闭盖20与所述插座壳体10自所述枢接部22位置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使所述封闭盖20在无外力情况下始终处于打开状态。
重点参阅图4所示,所述连接板40为金属平板结构,大致呈钝形三角结构,包括后钝角421、前钝角422及上钝角423。所述连接板40还包括设于所述后钝角421位置处的第一轴孔411、设于所述前钝角422与所述上钝角423之间的第二轴孔412、设于所述上钝角423靠后位置处的第三轴孔413及自所述前钝角422处延伸至所述第一轴孔411与第二轴孔412之间的轨道槽414。所述轨道槽414呈朝向所述第二轴孔412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轴孔411与所述第三轴孔413之间还设有第一铆定孔416,所述第三轴孔413与所述轨道槽414的上端之间还设有限位柱孔415。所述连接板40包括位于所述插座壳体10左右两侧的两个,其中一个包括上述所有结构,另一个仅包括第一、第二轴孔411,412及轨道槽414,其余结构可以省略。
重点参阅图8所示,所述锁扣件50包括固定柱51及套设于所述固定柱51前端且可于所述固定柱51前后滑动的锁套52。所述固定柱51的后端511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10的前壁面12上,所述锁套52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柱51前端的套筒526、自所述套筒526前后两侧分别向上凸出形成的第一、第二限位壁522,523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限位壁522,523之间的锁槽521。所述第一限位壁522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二限位壁523的顶面,所述第一限位壁522位于所述锁槽521一侧设有倾斜导引部524。所述第二限位壁523上开设有第四轴孔525。
重点参阅图7所示,所述保险锁件60包括呈l型设计的按压部61、锁勾部62及所述按压部61与所述锁勾部62的结合部63。所述结合部63上设有第五轴孔631,所述锁勾部62的自由端部朝向所述按压部61方向形成有锁勾621,所述按压部61靠近所述连接板40一侧向下凸出形成的延伸薄壁611,所述延伸薄壁611上开设有第二铆定孔612。
重点参阅图5、图6所示,所述连接板40与所述保险锁件60之间还设有扭簧43,所述扭簧43包括中间环形部433及位于两端的第一、第二端部431,432。所述保险锁件60组装于所述连接板40外侧,具体地,将一个第四铆接柱444穿越所述连接板40的第三轴孔413,再将所述扭簧43的中间环形部433套设于所述第四铆接柱444位于所述连接板40的外侧,同时,所述扭簧43的第一端部431固定于所述连接板40的第一铆定孔416内,所述第二端部432固定于所述保险锁件60的第二铆定孔612内。所述第四铆接柱444的两端处理锁定防止所述连接板40与所述保险锁件60脱离。所述连接板40的限位柱孔415内固定有限位柱45,所述限位柱45位于所述保险锁件60的锁勾部62内侧,用于抵抗所述扭簧43的力量,限位所述保险锁件60以使所述锁勾621位于所述轨道槽414的上端侧。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连接板40的第二轴孔412与所述连接杆32的第二孔结构322通过第二铆接柱442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40的轨道槽414、连接杆32的第一孔结构321及锁扣件50的第四轴孔525通过第三铆接柱443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40的第一轴孔411通过第一铆接柱441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10的外周壁11上。
本申请插座的工作原理如下:
重点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插座的封闭盖20打开状态下的图示,此时,所述拉动把手30的把手杆31位于所述插座壳体10的上方,所述竖杆32的自由端带动所述锁套52位于远离所述插座壳体10的最远处,即连接于所述连接板40与所述锁套52的第三铆接柱443位于所述轨道槽414的最底部;
重点参阅图2、图1所示,当需要封闭所述封闭盖20时,先将所述封闭盖20向下施加力量使所述封闭盖20横向两侧的锁轴23卡入所述锁套52的锁槽521内,此时,所述封闭盖20处于半开状态并未锁合;而后,拉动所述把手杆31使所述竖杆32绕所述第二轴孔322内的第二铆接柱442转动,使所述竖杆32的自由端通过所述第三铆接柱443带动锁套52向后运动进一步锁合所述封闭盖,同时,所述第三铆接柱443沿所述轨道槽414向后上方运动,并在所述轨道槽414上端侧越过所述锁勾621并锁扣于所述锁勾621上方,此时,所述第三铆接柱443无法再向下移动,即无法再打开所述封闭盖,所述锁勾621的端部位于所述下侧一端设有导引面622以方便所述第三铆接柱442顺利锁入。
若需要打开所述封闭盖,需要先向下按压所述保险锁件60的按压部61以克服所述扭簧43的弹性力,使所述保险锁件60的锁勾部62向后转动脱离所述轨道槽414以解锁所述第三铆接柱443,此时再向上拉动所述拉动把手30即可使所述锁套52前移打开所述封闭盖20。
本申请带保险的插座通过在连接板40外设置一个保险锁件60,使保险锁件60的锁勾621延伸至所述轨道槽414的上端,对转动至所述轨道槽414上端的第三铆接柱443锁定,避免意外拉动所述拉动把手30而打开所述封闭盖,造成触电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1.一种带保险的插座,包括设有插口、外周壁与前端壁的插座壳体、旋转连接于所述插座壳体上且可封闭所述插口的封闭盖、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横向两侧的前端壁上的锁扣件、转动固定于所述外周壁上的一对连接板及与一对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锁扣件连接的拉动把手,所述连接板后端设有通过第一铆接柱固定于所述外周壁上的第一轴孔、位于所述连接板前方一侧的第二轴孔及自所述第二轴孔下方延伸至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的轨道槽,所述拉动把手包括把手杆及连接于所述把手杆两端的一对竖杆,所述竖杆通过第二铆接柱与所述第二轴孔转动连接在一起,一个第三铆接柱穿越所述竖杆的自由端、锁扣件、轨道槽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板外安装有保险锁件,所述保险锁件包括解锁用的按压部及锁勾部,所述锁勾部包括延伸至所述轨道槽上侧的锁勾以锁住移动至所述轨道槽上侧的第三铆接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为以所述第二铆接柱为圆心的弧形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锁扣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前端壁上的固定柱及套设于所述固定柱前端且可前后移动的锁套,所述锁套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柱前端的套筒、自所述套筒前后两侧分别向上凸出形成的第一、第二限位壁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限位壁之间的锁槽,所述第二限位壁上开设有第四轴孔,所述封闭盖的横向两侧设有锁扣于所述锁槽内的锁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铆接柱在所述拉动把手绕所述第二铆接柱转动时在所述轨道槽内运动,当所述第三铆接柱运动至所述轨道槽的上端时,所述第三铆接柱锁入所述保险锁件的锁勾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在所述轨道槽的上端上方开设有第三轴孔,所述保险锁件的按压部与所述锁勾部呈l形结构,且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锁勾部连接处设有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设有第五轴孔,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第五轴孔通过一个第四铆接柱活动连接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轨道槽之间设有限位柱孔,所述限位柱孔上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限位所述锁勾部内侧阻止所述锁勾部向前转动以使所述锁勾位于所述轨道槽上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勾部下侧设有导引面,所述第三铆接柱在所述轨道槽向上运动时,可沿所述导引面向后推开所述锁勾并锁入所述锁勾上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锁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套设于所述第四铆接柱上的中间环形部、形成于所述中间环形部两端的第一、第二端部,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三轴孔之间还设有第一铆定孔,所述按压部内侧向下延伸形成有延伸薄壁,所述延伸薄壁上开设有第二铆定孔,所述扭簧的第一、第二端部分别锚固于所述第一、第二铆定孔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需要封闭盖封闭所述插口时,先将所述封闭盖向下施加力量使所述封闭盖横向两侧的锁轴卡入所述锁套的锁槽内;随后,拉动所述把手杆使所述竖杆绕所述第二轴孔内的第二铆接柱转动,使所述竖杆的自由端通过所述第三铆接柱带动锁套向后运动进一步锁合所述封闭盖,同时,所述第三铆接柱沿所述轨道槽向后上方运动,并在所述轨道槽上端侧越过所述锁勾并锁扣于所述锁勾上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需要打开所述封闭盖时,先向下按压所述保险锁件的按压部以克服所述扭簧的弹性力,使所述保险锁件的锁勾部向后转动脱离所述轨道槽以解锁所述第三铆接柱,随后向上拉动所述拉动把手使所述锁套前移打开所述封闭盖。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