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货物装卸平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及其操作模式。
背景技术:
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的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直升机是典型的军民两用产品,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
目前,直升机运输货物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但是,使用直升机运输大型货物时多数采用外挂方案,外挂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摇摆、晃动。再者,行进过程中增加直升机前进阻力,增加油耗,减小了行驶里程,安全性也较差。
运输大型货物的最佳方案是将货物装载进直升飞机舱内。由于直升飞机地板承载力较小及直升机自身结构的影响,大型货物难以装进直升机舱内。目前暂无大型直升机货物装卸平台,工作人员装载极为繁琐复杂,给操作过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适应直升飞机自身结构,增强直升机底板承载能力的装卸平台装置。该装置作业能力强、操作方便、性能可靠,极大的促进了本领域的发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包括托盘机构、升降货桥、至少一节运输轨道、升降拖车,所述托盘机构、升降货桥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所述升降货桥与运输轨道通过挂钩与销轴连接在一起,所述托盘机构、升降货桥、运输轨道上均设有两道平行的轨道且前后对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拖车的下端设有与轨道相匹配的导向轮,所述升降拖车通过导向轮在托盘机构、升降货桥、运输轨道上来回运动;所述升降货桥的中后段设有升降支腿,所述升降支腿通过举升运动实现升降货桥绕前端的铰接点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机构、升降货桥、运输轨道上的轨道均为锥形轨道,且前后对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拖车的下端设有与锥形轨道相匹配的锥形轮。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机构包括托架、轨道、绞盘,所述托架由若干个横梁和纵梁焊接而成,所述托架的纵向方向上设有轨道,所述绞盘安装在托架的前端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绞盘安装在π型连接架上,所述π型连接架安装在托架的前端头上,所述π型连接架上设有牵引环,所述托架的后端设有连接销。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货桥包括货桥骨架、升降支腿,所述货桥骨架由若干个横梁、纵梁连接而成,在货桥骨架的纵向方向上设有轨道,所述升降支腿包括两个支腿、连接板,两个支腿安装在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头,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横向固定在货桥骨架的下端,两个支腿是升举液压缸或升降丝杠,两个支腿同步运动,两个支腿与连接板之间还设有三角加固板。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轨道包括一节,所述运输轨道包括运输骨架、纵向安装在运输骨架上的轨道,所述运输骨架由若干个横梁、纵梁连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拖车包括液压底座、动力装置、拖车骨架,所述拖车骨架安装在液压底座上,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液压底座的后端头,所述液压底座的纵向轴心处设有开口向前的通道一,所述拖车骨架上设有与通道一位置一致的通道二。
进一步的,在托盘机构上的两道平行轨道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纵向安装在横梁上,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位于托盘机构上的升降拖车的最低高度。
进一步的,托盘机构上的设有至少三个支撑盘,支撑盘分散安装在托架两侧,所述支撑盘的高度>位于托盘机构上的升降拖车的最低高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含上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的操作模式,包括装载与卸载两种模式,
装载模式包括:首先升降拖车装载货物,装载完毕后由绞盘带动在运输轨道上运动;当升降拖车位于升降货桥时,升降支腿开始工作,升降货桥带着升降拖车举升至水平状态时,升降拖车由绞盘带动自升降货桥进入托盘机构内;升降拖车高度降低,促使货物落在托盘机构上,升降拖车拉出且运动至运输轨道上;
卸载模式包括:首先货物位于托盘机构上,由升降拖车移动到货物的下方,调节升降拖车的高度举升货物;升降拖车运载货物自托盘机构运送至升降货桥,升降货桥由水平状态变为斜坡状态;升降拖车由绞盘牵引自升降货桥滑下,最终运输至运输轨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填补了直升机装卸设备的空白,促进了本领域的技术进步。再者,本发明在不影响直升机的前提下,简单快速的将大型货物放置于直升机舱内,装卸快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有益效果还在于安装方便、简单易行、操作稳固、经济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复制。从直升机领域来看,本发明大大增加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减少直升机的飞行阻力,降低了飞行油耗,减少直升机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升降拖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托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升降货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升降货桥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运输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升降拖车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货物位于运输轨道上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货物位于升降货桥上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货物位于托盘机构上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货物装卸完成后升降拖车撤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包括托盘机构1、升降货桥2、运输轨道3、升降拖车4。总体来说,所述托盘机构1、升降货桥2通过销轴5铰接在一起,连接紧固。而升降货桥2与运输轨道3通过挂钩与销轴连接在一起,便于挂钩脱销,利于后期操作。再者,托盘机构1、升降货桥2、运输轨道3上均设有两道平行的轨道且前后对接在一起,升降拖车4的下端设有与轨道相匹配的导向轮41,升降拖车4通过导向轮41在托盘机构1、升降货桥2、运输轨道3上来回运动,实现货物的运输。由于托盘机构1安装在直升机仓6内,存在一定的高度,而运输轨道3铺设在地面,导致升降货桥2存在一定的斜度,货物在升降货桥的运动受阻。针对这一问题,在升降货桥2的中后段设有升降支腿21,升降支腿21通过举升运动实现升降货桥2绕前端的铰接点做旋转运动,可使得升降货桥2达到水平效果,实现货物的运输稳定和顺畅。
针对上述的托盘机构1,下面对其做详细介绍:
如图3所示,托盘机构1包括托架11、轨道一12、绞盘13。上述中托架11由若干个横梁和纵梁焊接而成,在托架11的纵向方向上铺设有两条并行的轨道一12,与所述升降拖车4的导向轮41相互配合起到导向作用。
为方便动力的输出,绞盘13安装在π型连接架14前端头上,用于牵引升降拖车4装卸货物。所述π型连接架14安装在托架11的前端头上,在π型连接架14上设有牵引环141,牵引环141焊接在π型连接架14两侧,便于与直升机舱6系留固定。所述托架11的后端设有连接销,便于与升降货桥2的连接。
为实现货物顺利落在托架11上,在托盘机构1上的两道平行轨道一之间设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纵向安装在横梁上,支撑杆15的高度>位于托盘机构上的升降拖车4的最低高度,以上可以保证升降拖车4的高度降低,使货物落在托盘机构1上,而升降拖车4拉出。再者,在托架11的两侧设有四个支撑盘16,支撑盘16的高度>位于托盘机构上的升降拖车的最低高度,同样也是保证升降拖车4的高度降低,使货物落在托盘机构1上,而升降拖车4拉出。
上述的托盘机构1位于直升机舱内,实现了货物的装卸,运出或者运进。
如图4-5所示,所述升降货桥2包括货桥骨架21、升降支腿22,所述货桥骨架21由若干个横梁、纵梁连接而成。在货桥骨架21的纵向方向上铺设有轨道二23,轨道二23与上述的轨道一12对接在一起,便于升降拖车4的运动。所述升降支腿22包括两个支腿221、连接板222,两个支腿221安装在连接板222的左右两端头,所述连接板222通过螺栓横向固定在货桥骨架21的下端,两个支腿221是升举液压缸,进行同步运动。为实现稳固的效果,两个支腿221与连接板222之间还设有三角加固板223,便于加固。货桥骨架21和升降支腿22为可拆卸结构,便于安装与搬运。
如图6所示,运输轨道3包括一节,所述运输轨道3包括运输骨架31、纵向铺设在运输骨架上的轨道三32,所述运输骨架31由若干个横梁、纵梁连接而成。在运输骨架31的前端设有销轴,便于挂在升降货桥2的挂钩上。
本实施例中,轨道一12、轨道二23、轨道三32均为锥形轨道,且前后对接在一起;导向轮41是与锥形轨道相匹配的锥形轮。轨道和导向轮可以是锥型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保证导向即可。
如图7所示,升降拖车4包括液压底座42、动力装置43、拖车骨架44,升降拖车4原理与手动液压搬运车一致,其结构相似。拖车骨架44安装在液压底座42上,所述动力装置43安装在液压底座42的后端头,由动力装置43提供液压动力带动液压底座的升降,拖车骨架44便于承载货物。
液压底座42的纵向轴心处设有开口向前的通道一b,所述拖车骨架44上设有与通道一b位置一致的通道二a,通道一b、通道二a便于穿插进入托盘机构1内。升降拖车4的下端面设有四组导向轮41,与轨道一12、轨道二23、轨道三32相互配合,在货物移动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当要装卸货物时,首先将托盘机构1、升降货桥2、运输轨道3通过销轴、销孔、挂钩连接在一起,组成装卸平台。同时通过所述牵引环141将所述托盘机构1和直升机舱6牢靠的固定在一起。
如图8所示,第一步,先将升降拖车4和货物7放置在运输轨道3上,此时四组导向轮41放置在轨道三32内,在货物运输装卸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如图9所示,第二步,当货物牵引到升降货桥2时,操纵升降支腿22使所述升降货桥2缓慢旋转移动至与托盘机构1水平。在上述的过程中,绞盘13始终牵引升降拖车4向所述托盘机构1移动。
如图10所示,第三步,继续牵引升降拖车4向所述托盘机构1移动,当所述升降拖车4到达所述托盘机构1指定位置时,操纵升降拖车4使货物降落在托盘机构1上。
如图11所示,将升降拖车4从所述托盘机构1和货物7之间撤出。最后将托盘机构1、升降货桥2、运输轨道3逐一拆卸,与托盘机构1分离,然后货物7与托盘机构1进行固定,完成装载。
实施例2
包含上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的操作模式,包括装载与卸载两种模式,
装载模式包括:首先升降拖车装载货物,装载完毕后由绞盘带动在运输轨道上运动;当升降拖车位于升降货桥时,升降支腿开始工作,升降货桥带着升降拖车举升至水平状态时,升降拖车由绞盘带动自升降货桥进入托盘机构内;升降拖车高度降低,促使货物落在托盘机构上,升降拖车拉出且运动至运输轨道上;
卸载模式包括:首先货物位于托盘机构上,由升降拖车移动到货物的下方,调节升降拖车的高度举升货物;升降拖车运载货物自托盘机构运送至升降货桥,升降货桥由水平状态变为斜坡状态;升降拖车由绞盘牵引自升降货桥滑下,最终运输至运输轨道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在直升机舱和货物7之间增加托盘机构1来分散货物压力,减小直升机蜂窝铝地板所受压强。再者,升降拖车在运动中通过导向轮(锥形轮)和轨道(锥面)之间的相互配合起到导向作用,也可应通过其他方式,能够保证升降拖车沿直线行走即可。本发明升降货桥可以是整体式或分体式,分体式可以便于搬运。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包括至少一节运输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盘机构、升降货桥、升降拖车,所述托盘机构、升降货桥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所述升降货桥与运输轨道通过挂钩与销轴连接在一起,所述托盘机构、升降货桥、运输轨道上均设有两道平行的轨道且前后对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拖车的下端设有与轨道相匹配的导向轮,所述升降拖车通过导向轮在托盘机构、升降货桥、运输轨道上来回运动;所述升降货桥的中后段设有升降支腿,所述升降支腿通过举升运动实现升降货桥绕前端的铰接点做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机构、升降货桥、运输轨道上的轨道均为锥形轨道,且前后对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拖车的下端设有与锥形轨道相匹配的锥形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机构包括托架、轨道、绞盘,所述托架由若干个横梁和纵梁焊接而成,所述托架的纵向方向上设有轨道,所述绞盘安装在托架的前端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安装在π型连接架上,所述π型连接架安装在托架的前端头上,所述π型连接架上设有牵引环,所述托架的后端设有连接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货桥包括货桥骨架、升降支腿,所述货桥骨架由若干个横梁、纵梁连接而成,在货桥骨架的纵向方向上设有轨道,所述升降支腿包括两个支腿、连接板,两个支腿安装在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头,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横向固定在货桥骨架的下端,两个支腿是升举液压缸或升降丝杠,两个支腿同步运动,两个支腿与连接板之间还设有三角加固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轨道包括一节,所述运输轨道包括运输骨架、纵向安装在运输骨架上的轨道,所述运输骨架由若干个横梁、纵梁连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拖车包括液压底座、动力装置、拖车骨架,所述拖车骨架安装在液压底座上,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液压底座的后端头,所述液压底座的纵向轴心处设有开口向前的通道一,所述拖车骨架上设有与通道一位置一致的通道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托盘机构上的两道平行轨道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纵向安装在横梁上,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位于托盘机构上的升降拖车的最低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托盘机构上设有至少三个支撑盘,支撑盘分散安装在托架两侧,所述支撑盘的高度>位于托盘机构上的升降拖车的最低高度。
10.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的操作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与卸载两种模式,
装载模式包括:首先升降拖车装载货物,装载完毕后由绞盘带动在运输轨道上运动;当升降拖车位于升降货桥时,升降支腿开始工作,升降货桥带着升降拖车举升至水平状态时,升降拖车由绞盘带动自升降货桥进入托盘机构内;升降拖车高度降低,促使货物落在托盘机构上,升降拖车拉出且运动至运输轨道上;
卸载模式包括:首先货物位于托盘机构上,由升降拖车移动到货物的下方,调节升降拖车的高度举升货物;升降拖车运载货物自托盘机构运送至升降货桥,升降货桥由水平状态变为斜坡状态;升降拖车由绞盘牵引自升降货桥滑下,最终运输至运输轨道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