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康复器具、生活辅助器具,具体涉及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又称为辅助康复行走器,整体结构类似于轮椅,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底部的轮子、安装在车架顶部靠后的一对把手。
类似于轮椅的一对把手,助行器的把手一般为平把,在平地上推行助行器,平把是比较适合的,但是,在上坡或下坡时,平把不如竖把得心应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使助行器的把手能够在平把和竖把之间切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助行器手柄,包括把手和筒形件,把手通过第一旋转关节安装在筒形件的顶部,筒形件的底部通过第二旋转关节安装在助行器的车架上,第一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垂直于第二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筒形件设有能够锁定把手与筒形件相对位置的第一销件和能够锁定筒形件与车架的第二销件。
助行器的把手为一对,相应地,助行器的手柄为一对,上述助行器手柄为一对助行器手柄中任一手柄。
把手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销件锁定把手与筒形件相对位置,限制第一旋转关节转动。此时,第二销件锁定筒形件与车架的相对位置,限制第二旋转关节转动。此时的把手为平把。
欲将平把转化为竖把,释放第一销件对第一旋转关节的限制,把手通过第一旋转关节向上转动90度,呈竖立状。释放第二销件对第二旋转关节的限制,筒形件水平转动180度,把手随之水平转动180度。之后,第一销件再锁定把手与筒形件的相对位置,限制第一旋转关节转动;第二销件再锁定筒形件与车架的相对位置,限制第二旋转关节的转动。此时的把手为竖把。
需要说明的是,把手一般包括主把和副把,平把时,使用者的手握持主把,手的前方抵压在副把上,此时的副把位于主把的下方;竖把时,手握持主把,手的下方抵压在副把上,此时的副把位于主把的前方。主把和副把的设置,是筒形件需要水平旋转180度的原因所在。
本发明能够使助行器的把手在平把和竖把之间切换,既适应在平地上推行助行器,也适应在上坡或下坡时推行助行器,尤其在山城,其街道呈波浪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助行器手柄的示意图;此时,把手处于平把状态;
图2为图1中把手向上转动90度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把手及筒形件水平转动180度后的示意图;此时,把手处于竖把状态。
图中符号说明:
10、筒形件;11、第一导向块;12、第二导向块;13、凸耳;
20、车架;
31、第一销件;32、第二销件;33、杠杆;34、滑块;35、螺杆;36、螺母;
41、第一销孔;42、第二销孔;43、旋转环;44、第一轴;45、第一平面;46、第二平面;
51、第三销孔;52、第四销孔;53、轴承;54、第二轴;
61、主把;62、副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助行器手柄,包括把手和筒形件10,把手通过第一旋转关节安装在筒形件的顶部,筒形件的底部通过第二旋转关节安装在助行器的车架20上,第一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垂直于第二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筒形件设有能够锁定把手与筒形件相对位置的第一销件31和能够锁定筒形件与车架的第二销件32。
把手包括主把61和副把62,平把时,主把在副把的后方,副把在主把的下方,使用者的手握持主把,手的前方抵压在副把上。竖把时,副把位于主把的前方,主把位于副把的上方,手握持主把,手的下方抵压在副把上。
如图1,把手的主把61处于水平状态而副把62处于垂直向下状态时,第一销件31锁定把手与筒形件10相对位置,限制第一旋转关节转动。此时,第二销件32锁定筒形件10与车架20的相对位置,限制第二旋转关节转动。此时的把手为平把。
欲将平把转化为竖把,释放第一销件31对第一旋转关节的限制,把手通过第一旋转关节向上转动90度,如图2,主把61呈竖立状而副把62呈水平状态。释放第二销件32对第二旋转关节的限制,筒形件10水平转动180度,如图3,把手随之水平转动180度,副把62位于主把61的前方。之后,第一销件31再锁定把手与筒形件10的相对位置,限制第一旋转关节转动;第二销件32再锁定筒形件10与车架20的相对位置,限制第二旋转关节的转动。此时的把手为竖把。
第一旋转关节设有第一销孔41和第二销孔42,相对于第一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角度距离为90度,第一销件31能够分别插设在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中;第二旋转关节设有第三销孔51和第四销孔52,相对于第二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第三销孔和第四销孔的角度距离为180度,第二销件32能够分别插设在第三销孔和第四销孔中。
角度距离,以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角度距离为例。设,第一销孔41与第一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第二销孔42与第一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平面垂直于第一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即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角度距离为90度。
把手处于平把状态时,如图1,第一销件31插入第一销孔41,限制第一旋转关节转动,进而固定把手的位置。此时,第二销件32插入第三销孔51,限制第二旋转关节转动,进而固定筒形件10的位置。
欲将平把转化为竖把,将第一销件31拔出第一销孔41,把手通过第一旋转关节向上转动90度,如图2,主把61呈竖立状,副把呈水平状。将第二销件32拔出第三销孔51,筒形件10相对车架20水平转动180度,把手随之水平转动180度,副把62位于主把61的前方。之后,第一销件31插入第二销孔42,把手相对筒形件10的位置固定;第二销件32插入第四销孔52,筒形件相对车架20的位置固定,此时的把手为竖把,如图3。
如图1,筒形件10中设有杠杆33,杠杆的首端与第一销件31的底端活动连接,杠杆的尾端与第二销件32的顶端活动连接,筒形件的侧壁上滑动配合有能够竖直向位移的滑行组件,滑行组件能够驱动杠杆上下摆动;筒形件的顶部设有第一导向块11,筒形件的底部设有第二导向块12,第一导向块设有对第一销件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块设有对第二销件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孔。
上述活动连接,以杠杆33的首端与第一销件31的底端活动连接为例,杠杆33的首端设有条形槽,第一销件呈l形,第一销件的长边配合在第一导向孔中,第一销件的短边配合在条形槽中;杠杆翘动,短边能够在条形槽中滑动。
使用者向上滑动所述滑行组件,杠杆的首端向上摆动,杠杆的尾端向下摆动,第一销件31竖直向上位移,能够插入第一销孔41或第二销孔42;第二销件32竖直向下位移,能够插入第三销孔51或第四销孔52。一个滑行组件驱动两个销件联动,操作步骤减少,操作方便。
为了便于销件插入销孔,销孔的插入端可以设计成扩口状,销件的插入端可以设计成锥形状。
滑行组件包括滑块34、螺杆35和螺母36,滑块呈凹形,杠杆33的首端位于凹形口内,筒形件10侧壁上设有竖直向的滑行槽,滑块配合在滑行槽中,螺杆与滑块连接,螺杆突出筒形件的侧壁,螺母螺接在螺杆上,螺母能够抵压在筒形件的外侧壁上。滑行组件通过所述凹形口驱动杠杆的首端上下运动,进而驱动杠杆上下摆动。使用者需要沿筒形件10外侧壁上下位移滑行组件时,松动螺母36;需要固定滑行组件的位置时,拧紧螺母36,螺母紧压在筒形件的外侧壁上。
第一旋转关节包括旋转环43和第一轴44,旋转环与把手焊接,旋转环配合在第一轴上,第一轴安装在一对凸耳13上,一对凸耳焊接在筒形件10的顶部;第一销孔41和第二销孔42设置在旋转环的外侧壁上,旋转环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平面45和第二平面46,相对于第一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角度距离为90度,第一平面与第一导向块11的上表面相抵时,第一销件31能够插入第一销孔中;第二平面与第一导向块11的上表面相抵时,第一销件能够插入第二销孔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对旋转环43起到准确的定位作用,便于第一销件31准确地插入第一销孔或第二销孔。
第二旋转关节包括轴承53和第二轴54,第二轴焊接在车架20的顶部,轴承配合在第二轴上,筒形件10的底部套设在轴承上,轴承的顶部与第二导向块12的下表面相抵;第三销孔51和第四销孔52设置在第二轴的上端面上;筒形件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车架上设有第三标记,第一标记与第三标记对齐时,第二销件32能够插入第三销孔51中;第二标记与第三标记对齐时,第二销件能够插入第四销孔52中。其中,第二轴54为空心轴。第一标记、第二标记和第三标记的设置,是为了第二销件32能够准确地插入第三销孔51、第四销孔52。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助行器手柄,包括把手和筒形件(10),其特征在于:把手通过第一旋转关节安装在筒形件的顶部,筒形件的底部通过第二旋转关节安装在助行器的车架(20)上,第一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垂直于第二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筒形件设有能够锁定把手与筒形件相对位置的第一销件(31)和能够锁定筒形件与车架的第二销件(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关节设有第一销孔(41)和第二销孔(42),相对于第一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角度距离为90度,第一销件(31)能够分别插设在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中;第二旋转关节设有第三销孔(51)和第四销孔(52),相对于第二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第三销孔和第四销孔的角度距离为180度,第二销件(32)能够分别插设在第三销孔和第四销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筒形件(10)中设有杠杆(33),杠杆的首端与第一销件(31)的底端活动连接,杠杆的尾端与第二销件(32)的顶端活动连接,筒形件的侧壁上滑动配合有能够竖直向位移的滑行组件,滑行组件能够驱动杠杆上下摆动;筒形件的顶部设有第一导向块(11),筒形件的底部设有第二导向块(12),第一导向块设有对第一销件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块设有对第二销件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滑行组件包括滑块(34)、螺杆(35)和螺母(36),滑块呈凹形,杠杆(33)的首端位于凹形口内,筒形件(10)侧壁上设有竖直向的滑行槽,滑块配合在滑行槽中,螺杆与滑块连接,螺杆突出筒形件的侧壁,螺母螺接在螺杆上,螺母能够抵压在筒形件的外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关节包括旋转环(43)和第一轴(44),旋转环与把手焊接,旋转环配合在第一轴上,第一轴安装在一对凸耳(13)上,一对凸耳焊接在筒形件(10)的顶部;第一销孔(41)和第二销孔(42)设置在旋转环的外侧壁上,旋转环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平面(45)和第二平面(46),相对于第一旋转关节的旋转中心轴,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角度距离为90度,第一平面与第一导向块(11)的上表面相抵时,第一销件(31)能够插入第一销孔中;第二平面与第一导向块(11)的上表面相抵时,第一销件能够插入第二销孔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关节包括轴承(53)和第二轴(54),第二轴焊接在车架(20)的顶部,轴承配合在第二轴上,筒形件(10)的底部套设在轴承上,轴承的顶部与第二导向块(12)的下表面相抵;第三销孔(51)和第四销孔(52)设置在第二轴的上端面上;筒形件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车架上设有第三标记,第一标记与第三标记对齐时,第二销件(32)能够插入第三销孔(51)中;第二标记与第三标记对齐时,第二销件能够插入第四销孔(52)中。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