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床,具体涉及到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多功能医护床,其结构包括:底框、以及设置在底框上的床板,该床板通常由背板、腰板和腿板构成,底框上还设置有侧护栏及其锁定机构。目前,所述背板的升降通常都是通过丝杆来驱动的,而且,都是手动的,即:需要护理者摇动手柄,使得丝杆转动来实现背框的升降。这样就加重了护理者的负担;所述的底框都是通过其四个角部的万向轮来支撑,四个万向轮中设置有刹车机构,底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接同侧的两个万向轮的刹车机构的刹车连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尽管有刹车,但长期使用后,刹车性能有可能下降甚至完全失灵,从而导致护理床在停放状态可能会游动,影响到病人的人身安全。另外,腿板的结构也比较简单,通常只能作为一个整体运动;而且,没有踩踏的踏板,使用起来十分不便。此外,由于侧护栏的翻转机构和锁定机构都是独立的、不紧凑,使得侧护栏的安装比较麻烦,而且,其翻转机构通常比较单薄、不牢固,缩短了侧护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停放稳固、病人上下床非常方便的多功能护理床。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其结构包括:底框、以及用于支撑底框的底座和设置在底框上的中框,中框的床尾端铰接在底框上,中框的床头端搁置在底框上,底框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中框倾转的中框驱动装置,底框的两头分别设置有一根支撑轴,底座上背对背设置有两个直线移动驱动装置、以及两个与所述的直线移动驱动装置一一对应配合的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臂和底框支撑臂,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相应传动轴上的传动臂活动铰接在一起,底框支撑臂的端部与所述底框上相应的支撑轴设置在一起;所述的中框上设置有背框以及至少一对用于支撑背框的背框用支撑臂,背框用支撑臂的一端活动铰接在所述中框的床头一端,所述背框用支撑臂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背框的离床尾更近的一端;所述背框的背面在背框用支撑臂与背框的连接处的外侧即离床尾更近一侧活动设置有翻转驱动轴,翻转驱动轴上设置有背框用翻转驱动臂,翻转驱动轴在背框用翻转驱动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背框翻转连接臂,该背框翻转连接臂的端部活动铰接在中框上;背框的背面靠近床头一侧还活动铰接有背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该背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所述的背框用翻转驱动臂的端部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的中框和背框之间还设置有背框用阻尼装置,背框用阻尼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中框和背框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的中框上还设置有膝框、足框和延长架,膝框和足框的相邻端活动铰接在一起,膝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所述的中框上,所述的中框上活动铰接有膝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的膝框上设置有足框翻转驱动臂,膝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足框翻转驱动臂的端部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足框的另一端上活动铰接有足框支撑臂,所述的中框上还活动铰接有足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和足框连接臂,该足框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足框支撑臂的端部活动铰接在一起,足框连接臂上设置有足框翻转驱动臂,足框翻转驱动臂的端部与所述足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的足框上还设置有延长架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的延长架滑动设置在足框上,延长架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所述的延长架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中,所述的中框上通过护栏支承架活动铰接有至少一对相对布置的侧护栏,所述的中框上活动铰接有与所述的护栏支承架相配合的锁杆安装架,锁杆安装架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侧护栏上,所述的护拦支承架上通过锁钩安装架设置有锁钩安装销,锁钩安装销上设置有锁定件,该锁定件包括:锁钩和用于转动锁钩的把手,所述的锁钩安装销上还套设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锁定件和锁钩安装架上;所述的锁杆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锁钩相配合的锁杆;所述的护栏支承架与中框之间设置有护拦用阻尼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中,所述底座的具体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底座纵梁以及两根一一对应连接在这一对底座纵梁同一端的底座横梁;所述底框的具体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底框纵梁以及两根一一对应连接在这一对底框纵梁同一端的底框横梁;所述支撑轴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的一对底框纵梁的同一端设置有开口相对的“c”形连接件,“c”形连接件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两侧的侧板在其两端分别开设有对穿的安装通孔,这两对安装通孔中分别穿设有限位销,支撑轴的端部活动设置在“c”形连接件中、束缚在相应的一对限位销之间,并且,至少一端的“c”形连接件上的两个限位销之间留有供支撑轴滑动的滑动空间,形成所述的滑槽;所述底座的四外角部分别设置有支撑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中,所述的背框用阻尼装置为气弹簧,该背框用气弹簧与中框的铰接点位于背框用支撑臂与中框的连接处与背框翻转连接臂与中框的连接处之间,所述背框用气弹簧与背框的铰接点靠近背框用支撑臂与背框的连接处,且相对于背框用支撑臂与背框的连接处更靠近床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中,所述足框另一端的两侧分别活动铰接有足框支撑臂,中框的两侧分别活动铰接有与所述的足框支撑臂相配合的足框连接臂,足框连接臂的端部与同侧的足框支撑臂的端部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的一对足框连接臂上设置有足框翻转驱动轴,即:足框翻转驱动轴的两端设置在相应一侧的足框连接臂上,所述足框翻转驱动臂的相应端设置在足框翻转驱动轴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中,所述延长架与足框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足框两侧的延长架滑槽,所述延长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足框的相应侧上的延长架滑槽相配合的至少两个导向轮,延长架上的导向轮滑动设置在足框相应侧的延长架滑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中,所述的护拦用阻尼装置为气弹簧,该护栏用气弹簧的一端活动铰接在中框上,所述的护拦支承架上设置有阻尼支柱,护栏用气弹簧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该阻尼支柱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中,所述的护拦支承架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护栏支承板;所述的锁钩安装架包括:连接所述护栏支承板的护栏支承连接杆,护栏支承连接杆上设置有一对锁钩支耳;所述的锁钩安装销设置在这一对锁钩支耳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中,所述的锁杆安装架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锁杆支承板,这一对锁杆支承板之间设置有锁杆支承连接杆,锁杆支承连接杆上设置有一对锁杆支耳,所述的锁杆设置在这一对锁杆支耳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中,所述底框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中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底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接同侧的两个万向轮的刹车机构的刹车连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在不需要移动时,可以将底框升高,使得整个护理床通过底座稳固地支撑于地面,这样就保证了护理床在停放状态下不会游动,使得病人的人身安全得到了可靠的保障;此外,该底框可以在一对底框直线驱动装置的相互配合下实现底框的升降或倾转,大大方便了护理床的使用;本发明通过设置背框直线移动驱动装置,实现了背框升降的自动化,大大减轻了护理者的负担,通过在中框与背框之间设置背框用阻尼装置,使得背框的升降更加和顺和安全,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感;本发明中的膝框、足框及其延长架都可在相应的直线电机作用下单独运动,从而大大方便了病人上下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而且,延长架在病人躺卧时直接作为床尾板,从而不用再加装床尾板,节省了制造成本;本发明的侧护栏同时通过护拦支承架和锁杆安装架支承在中框上,而且,直接将锁定机构安装在护拦支承架和锁杆安装架上,使得整个侧护栏的安装结构非常简单、紧凑和牢固,大大延长了侧护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多功能护理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多功能护理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底框和底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侧护栏处于脱钩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侧护栏处于锁定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为:11、底座纵梁,111、支撑脚,12、底座横梁,13、传动轴,131、传动臂,132、底框支撑臂,14、底框直线电机,141、驱动杆,15、底框纵梁,151、“c”型连接件,152、垫柱,16、底框横梁,17、支撑轴,171、轴套,18、万向轮,181、刹车连杆,182、刹车脚踏板,19、中框支撑臂;15、床框纵梁,152、垫柱,16、床框横梁,3、中框,31、翻转支撑臂,32、中框用直线电机,321、驱动杆,33、中框用气弹簧,34、膝框用直线电机,341、驱动杆,35、中框电机支座,4、背框,401、翻转支承板,41、背框用直线电机,411、驱动杆,42、背框用支撑臂,43、背框翻转连接臂,44、背框用翻转驱动轴,441、背框用翻转驱动臂,45、背框用气弹簧,5、腰框,61、膝框,611、足框翻转驱动臂,62、足框,621、延长架滑槽,63、延长架,631、导向轮,64、足框连接臂,641、足框翻转驱动轴,642、足框翻转驱动臂,65、足框支撑臂,66、延长用直线电机,661、驱动杆,67、足框用直线电机,671、驱动杆;9、侧护栏,91、护栏支承板,911、阻尼支柱,913、护拦支承连接杆,914、锁杆支耳,915、锁钩安装销,916、锁钩,92、锁杆支承板,923、锁杆支承连接杆,924、锁杆支耳,925、锁杆,94、把手,97、护拦用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5,详细描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包括:中框3、依次设置在中框3上的背框4、腰框5、膝框61、足框62、设置在足框62上的延长架63、以及作为背框用阻尼装置的背框用气弹簧45、由两根相互平行的底座纵梁11、两根一一对应连接在这一对底座纵梁11同一端的底座横梁12构成的底座、和由两根相互平行的底框纵梁15、以及两根一一对应连接在这一对底框纵梁15同一端的底框横梁16构成的底框,这一对底座纵梁11的端部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脚111,底框在床尾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中框支撑臂19,所述中框3的床尾端通过转轴活动铰接在这一对中框支撑臂19上(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所述的一对底框纵梁15在其床头端设置有垫柱152,中框3的床头端搁置在该对垫柱152上,底框上通过中框电机支座35活动铰接有中框用直线电机32,即:底框上设置有中框电机支座35,所述的中框用直线电机32活动铰接在中框电机支座35上;中框用直线电机32的驱动杆321与所述中框3的中部活动铰接在一起,中框3与底框之间还设置有中框用气弹簧33,使得中框用气弹簧33与中框用直线电机32形成“x”形布置;所述的一对底框纵梁15的两头之间分别活动设置有一根垂直于底框纵梁15的支撑轴17,该支撑轴17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的一对底框纵梁15的同一端上设置有开口相对的“c”形连接件151,“c”形连接件151由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构成,两块侧板在其两端分别开设有对穿的安装通孔,这两对安装通孔中分别穿设有限位销(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所述支撑轴17的端部通过轴套171(或轴承)活动设置在相应的“c”形连接件151中,“c”形连接件151通常为金属件,其中,一端(通常是靠近床头)的“c”形连接件151上的两个限位销紧贴着支撑轴17,另一端(通常是靠近床尾)的“c”形连接件151上的两个限位销之间留有供支撑轴17滑动的滑动空间,形成滑槽;所述的一对底座纵梁11之间活动设置有一对垂直于底座纵梁11的传动轴13,所述的一对底座横梁12上背对背设置有两个作为底框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底框直线电机14,传动轴13上设置有传动臂131和底框支撑臂132,底框直线电机14的驱动杆141与相应传动轴13上的传动臂131活动铰接在一起,底框支撑臂132的端部与相应的支撑轴17设置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底框纵梁15的四个端部(底框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轮18;万向轮18中设置有刹车机构(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所述底框的两侧(底座纵梁11的布置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接同侧的两个万向轮18的刹车机构的刹车连杆181,而且,通常在位于床尾的两个万向轮18上设置有刹车脚踏板182。所述的中框3的靠近床头一端的两侧分别与背框4的离床尾较近一端的相同侧之间活动设置有背框用支撑臂42,即:背框用支撑臂42的两端分别活动铰接在同一侧的中框3的靠近床头一端和背框4的离床尾较近一端;所述背框4的背面在背框用支撑臂42的铰接点的外侧(与床尾更近一侧)通过一对翻转支承板401活动设置有背框用翻转驱动轴44,背框用翻转驱动轴44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背框4的两侧向下分别设置有翻转支承板401,背框用翻转驱动轴44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相应一侧的翻转支承板401中;背框用翻转驱动轴44的中部设置有背框用翻转驱动臂441,背框用翻转驱动轴4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背框翻转连接臂43,所述中框3的两侧向下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背框翻转连接臂43相配合的翻转支撑臂31,背框翻转连接臂43的端部与翻转支撑臂31的端部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背框4的背面在靠近床头一端还活动铰接有作为背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背框用直线电机41,背框用直线电机41的驱动杆411与所述的背框用翻转驱动臂441的端部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一起(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所述背框用气弹簧45的两端分别活动铰接在中框3和背框4上,并且,背框用气弹簧45与中框3的铰接点位于背框用支撑臂42与中框3的连接处与翻转支撑臂31之间,背框用气弹簧45与背框4的铰接点靠近背框用支撑臂42与背框4的连接处,且相对于背框用支撑臂42与背框4的连接处更靠近床头;所述的膝框61和足框62的相邻端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一起(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膝框61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所述的中框3上,所述的中框3上活动铰接有作为膝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膝框用直线电机34,所述的膝框61上设置有足框翻转驱动臂611,膝框用直线电机34的驱动杆341与足框翻转驱动臂611的端部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足框62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活动铰接有足框支撑臂65,所述中框3的两侧分别活动铰接有与所述的足框支撑臂65相配合的足框连接臂64,所述的中框3上还活动铰接有作为足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足框用直线电机67,所述足框连接臂64的端部与相应的足框支撑臂65的端部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一起,足框连接臂64的中部穿设有足框翻转驱动轴641,足框翻转驱动轴641上设置有足框翻转驱动臂642,足框翻转驱动臂642的端部与足框用直线电机67的驱动杆671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的足框62上还设置有作为延长架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延长用直线电机66,所述的延长架63滑动设置在所述的足框62上,延长架63的具体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足框62两侧的延长架滑槽621,延长架6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足框62上相应一侧的延长架滑槽621相配合的至少两个导向轮631,延长架63上的导向轮631滑动设置在足框62相应侧上的延长架滑槽621中,延长架滑槽62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限位销(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延长用直线电机66的驱动杆661与所述的延长架63相连(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中框3上活动铰接有四个两两相对布置的侧护栏9,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侧护栏9的具体安装结构包括:由一对相互平行的锁杆支承板92构成的锁杆安装架、以及由一对相互平行的护栏支承板91构成的护栏支承架,护栏支承板91的两端分别活动铰接在侧护栏9和中框3上(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锁杆支承板92的两端分别活动铰接在侧护栏9和中框3上(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所述的一对护拦支承板91通过锁钩安装架设置有锁钩安装销915,该锁钩安装架的具体结构包括:设置在一对护拦支承板91之间的护拦支承连接杆913,护拦支承连接杆913上设置有一对锁杆支耳914;所述的锁钩安装销915穿设在这一对锁杆支耳914上,锁钩安装销915上设置有由把手94和锁钩916构成的锁定件,锁钩安装销915上还套设有复位扭簧(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复位扭簧的一端抵靠在锁钩安装架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锁钩916相连(复位弹簧与锁钩916的连接结构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所述的一对锁杆支承板92之间设置有锁杆支承连接杆923,锁杆支承连接杆923上设置有一对锁杆支耳924,这一对锁杆支耳924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锁钩916相配合的锁杆925;所述护栏支承架的一侧护栏支承板91与中框3之间设置有作为护拦用阻尼装置的护拦用气弹簧97,护拦用气弹簧97的一端活动铰接在所述的中框3上,所述的护拦支承板91上设置有阻尼支柱911,护拦用气弹簧97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该阻尼支柱911上。

实际应用时,所述的护栏支承架的外侧还设置有罩壳(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罩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的把手94相配合的开口,所述的把手94置于该开口中。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调节侧护栏9时,可以向上拉动侧护栏9,使得护栏支承架与锁杆安装架越来越靠近,最终使得锁钩916勾挂在锁杆925上──参见图5所示;如果要放下侧护栏9,则可通过拉动把手94,带着锁钩916跟着一起转动,使得锁钩916与锁杆925脱钩,然后,就可以松手,这时,侧护栏9在护拦用气弹簧97的作用下缓慢下落至最低位──参见图4所示。调节底框相对于底座的位置时,可以通过一对底框直线电机14的相互配合实现底框的升降或倾转。还可以通过中框用直线电机32使得整个中框3倾转,再通过膝框用直线电机34可以调节膝框61的角度,通过足框用直线电机67调节足框62的角度,通过延长用直线电机66调节延长架63相对于足框62的位置,大大方便了病人的上下床,减轻了护理者的负担。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还包括有:用于支撑底框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框上的中框,中框的床尾端铰接在底框上,中框的床头端搁置在底框上,底框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中框倾转的中框驱动装置,底框的两头分别设置有一根支撑轴,底座上背对背设置有两个直线移动驱动装置、以及两个与所述的直线移动驱动装置一一对应配合的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臂和底框支撑臂,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相应传动轴上的传动臂活动铰接在一起,底框支撑臂的端部与所述底框上相应的支撑轴设置在一起;所述的中框上设置有背框以及至少一对用于支撑背框的背框用支撑臂,背框用支撑臂的一端活动铰接在所述中框的床头一端,所述背框用支撑臂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背框的离床尾更近的一端;所述背框的背面在背框用支撑臂与背框的连接处的外侧即离床尾更近一侧活动设置有翻转驱动轴,翻转驱动轴上设置有背框用翻转驱动臂,翻转驱动轴在背框用翻转驱动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背框翻转连接臂,该背框翻转连接臂的端部活动铰接在所述的中框上;背框的背面靠近床头一侧还活动铰接有背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该背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所述的背框用翻转驱动臂的端部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的中框和背框之间还设置有背框用阻尼装置,背框用阻尼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中框和背框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的中框上还设置有膝框、足框和延长架,膝框和足框的相邻端活动铰接在一起,膝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所述的中框上,所述的中框上活动铰接有膝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的膝框上设置有足框翻转驱动臂,膝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足框翻转驱动臂的端部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足框的另一端上活动铰接有足框支撑臂,所述的中框上还活动铰接有足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和足框连接臂,足框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足框支撑臂的端部活动铰接在一起,足框连接臂上设置有足框翻转驱动臂,足框翻转驱动臂的端部与所述足框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的足框上还设置有延长架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的延长架滑动设置在足框上,延长架用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所述的延长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框上通过护栏支承架活动铰接有至少一对相对布置的侧护栏,所述的中框上活动铰接有与所述的护栏支承架相配合的锁杆安装架,锁杆安装架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侧护栏上,所述的护拦支承架上通过锁钩安装架设置有锁钩安装销,锁钩安装销上设置有锁定件,该锁定件包括:锁钩、以及用于转动锁钩的把手,所述的锁钩安装销上还套设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锁定件和锁钩安装架上;所述的锁杆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锁钩相配合的锁杆;所述的护栏支承架与中框之间设置有护拦用阻尼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具体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底座纵梁以及两根一一对应连接在这一对底座纵梁同一端的底座横梁;所述底框的具体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底框纵梁以及两根一一对应连接在这一对底框纵梁同一端的底框横梁;所述支撑轴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的一对底框纵梁的同一端设置有开口相对的“c”形连接件,“c”形连接件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两侧的侧板在其两端分别开设有对穿的安装通孔,这两对安装通孔中分别穿设有限位销,支撑轴的端部活动设置在“c”形连接件中、束缚在相应的一对限位销之间,并且,至少一端的“c”形连接件上的两个限位销之间留有供支撑轴滑动的滑动空间,形成所述的滑槽;所述底座的四外角部分别设置有支撑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框用阻尼装置为气弹簧,该背框用气弹簧与中框的铰接点位于背框用支撑臂与中框的连接处与背框翻转连接臂与中框的连接处之间,所述背框用气弹簧与背框的铰接点靠近背框用支撑臂与背框的连接处,且相对于背框用支撑臂与背框的连接处更靠近床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框另一端的两侧分别活动铰接有足框支撑臂,中框的两侧分别活动铰接有与所述的足框支撑臂相配合的足框连接臂,足框连接臂的端部与同侧的足框支撑臂的端部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的一对足框连接臂上设置有足框翻转驱动轴,即:足框翻转驱动轴的两端设置在相应一侧的足框连接臂上,所述足框翻转驱动臂的相应端设置在足框翻转驱动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架与足框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足框两侧的延长架滑槽,所述延长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足框的相应侧上的延长架滑槽相配合的至少两个导向轮,延长架上的导向轮滑动设置在足框相应侧的延长架滑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拦用阻尼装置为气弹簧,该护栏用气弹簧的一端活动铰接在中框上,所述的护拦支承架上设置有阻尼支柱,护栏用气弹簧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该阻尼支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拦支承架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护栏支承板;所述的锁钩安装架包括:连接所述护栏支承板的护栏支承连接杆,护栏支承连接杆上设置有一对锁钩支耳;所述的锁钩安装销设置在这一对锁钩支耳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杆安装架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锁杆支承板,这一对锁杆支承板之间设置有锁杆支承连接杆,锁杆支承连接杆上设置有一对锁杆支耳,所述的锁杆设置在这一对锁杆支耳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中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底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接同侧的两个万向轮的刹车机构的刹车连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停放稳固、病人上下床非常方便的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底框、以及用于支撑底框的底座和设置在底框上的中框,中框的床尾端铰接在底框上,中框的床头端搁置在底框上,底框上还设置有中框驱动装置,底框的两头分别设置有一根支撑轴,底座上背对背设置有两个直线移动驱动装置、以及两个与所述的直线移动驱动装置一一对应配合的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臂和底框支撑臂,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相应传动轴上的传动臂活动铰接在一起,底框支撑臂的端部与底框上相应的支撑轴设置在一起;所述的中框中设置有背框及其驱动装置、腰框、以及膝框、足框和延长架及其各自的驱动装置。该多功能护理床可广泛地应用于医院、托老院等场所。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发;刘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永发医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155.html

最新回复(0)